秦皇島這邊的動作很快,或者幹脆說這些人早就已經是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劉峰這家夥給盼來了。


    於是,超級對撞機的儀器清單很快就擺在了劉峰的桌上。


    和京城正負電子對撞機大同小異,雖然超級對撞機的規模和結構組成要比前者大得多,但最基本的結構和構造都是相同的。


    整個超級對撞機包含了加速器、儲存環、大型陣列監控器、超高能激光儀、減速器、分流器以及大型可移動彭寧離子阱裝置。


    其中,這套裝置最核心,也是華國這邊必須通過向西方進口的,就是那條由長達100公裏的超導磁線圈組成的超級加速器以及大型陣列式監控器裏麵的各種高精密檢測器材。


    至於超高能激光儀、彭寧離子阱裝置等,都是華國的拿手好戲,這方麵劉峰到不必擔憂。


    辦公室內,劉峰認真的看著圖紙清單,右手食指不停地在桌子上敲擊著,熟悉的人知道,這是他陷入了沉思的標致。


    如果可能的話,劉峰自然是非常希望整個超級對撞機的所有零部件,都是由華國自己國產的,然而以華國現在的基礎工業水平,在超導磁體生產和高精尖精密製造上確實和西方有著不小的差距。


    而整個超級對撞機最核心的裝置,就是由那條周長長達100多公裏的圓形加速隧道組成的。


    因為地形的緣故,這條隧道普遍位於地下50至150米之間,隧道本身的直徑就寬達三米,整個隧道還必須位於同一平麵上!


    當然,雖然隧道本身位於地底下,但尚有許多地麵設施如冷卻壓縮機,通風設備,控製電機設備,還有冷凍槽等等建構於其上。


    在這個環形加速器裏麵,兩束高能粒子流在彼此相撞之前,將會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前傳播,而這兩束粒子流分別通過不同光束管,向相反方向傳播,因此,這兩根管子都必須處於超高真空狀態。


    於是,這就需要一個強大的磁場促使高能粒子流圍繞那個加速環運行,而這個強磁場就是利用超導電磁石獲得的。


    可以這樣說,一切的成敗,全部在於這些超導電磁石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了。


    然而,很明顯,超導電磁石是利用特殊電纜線製成的,它們能在超導狀態下進行操作,有效傳導電流,沒有電阻消耗或能量損失,而要達到這種結果,除了對超導材料的生產製造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以外,還需要將磁體冷卻到零下271c,這個溫度比外太空的溫度還低!


    因此,由於這個原因,大部分加速器都與一個液態氦分流係統和其他設備相連,這個液態氦分流係統就是用來冷卻磁體的。


    隻可惜,無論是超導電磁石的生產還是液氦分流冷卻係統,華國在這兩方麵的技術都遠遠達不到超級對撞機的設計要求!


    或許一種、兩種超導電磁石,華國這邊咬咬牙倒是還能生產出來,但超級對撞機需要用到上萬個種類不同,型號各異的磁體,用來給該加速器周圍的粒子束指引方向!


    這些磁體中還包括15米長的1232雙極磁體和392四極磁體,1232雙極磁體被用來彎曲粒子束,392四極磁體每個都有5到7米長,它們被用來集中粒子流;而類似於1232雙極磁體和392四極磁體的超導電磁石,華國在這方年的研究,甚至還是一片空白!


    難難難。


    而且,除了超導電磁石以外,大型陣列式粒子監控器更是一大難題。


    超級對撞機設計有四個碰撞點,分別設有五個偵測器安裝在碰撞點的地穴中,其中超環麵儀器與緊湊渺子線圈是通用型的粒子偵測器,其他三個底誇克偵測器,大型離子對撞器以及全截麵彈性散射偵測器則是較小型的特殊目標偵測器。


    然而,即便是一個較小型的全截麵彈性散射偵測器,就重達5000多噸,而京城譜儀在升級改造之後,也才600多噸而已;前者的設計和製造難度,遠遠超過京城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那台京城譜儀!


    而單單隻是一個京城譜儀的升級改造工作,幾乎就耗費了華科院高能研究所幾年的時間,與數百家相關單位一起,克服了數百項難題,這才勉強靠著自己的力量升級改造完成……


    想到這裏,劉峰就感覺一陣頭痛。


    監測器的設計圖紙誰都能設計出來,關鍵是能不能生產加工出來!


    這裏麵不僅涉及到了非常高精尖地加工要求,而且對粒子光敏材料的要求更是非常苛刻;華科院高能所製造京城譜儀的技術積累,完全不足以解決大新陣列式監控器的生產製造。


    說起來,這也是華國基礎工業欠下的曆史賬啊!


    想要實現裝置的國產化,仍然任重而道遠。


    可裝置的國產化,卻又是勢在必行的!


    畢竟,


    反物質工程一旦實現,到時候華國就不可能隻擁有一台超級對撞機了,需要用到的超級對撞機台數,沒有上千台,恐怕也要上百台才夠,這樣才能夠保證有源源不斷的反物質生產出來。


    華國不可能一直向外麵購買設備,別人也不一定會賣給你!


    總之,自立根生才是王道!


    想到這裏,劉峰搖了搖頭。


    即便他可以開掛,也並沒有什麽好的辦法能夠讓華國實現彎道超車,畢竟科技的積累畢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爆發出來的,也不是一個兩個天才就能完全彌補的。


    因此,他隻能看著西方那幾家能夠生產製造這些東西的廠家流口水。


    罷了罷了。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趁著現在還有時間,把這些項目分發下去,他劉峰就是用錢砸也要把這些東西給砸出來!


    至於現在,權且先解決有無的問題吧!


    狠狠地拍了拍桌子,劉峰下定了決心。


    最終,他還是將這份生產和購買清單遞交到了張勤的手上。


    ……


    上午10點左右。


    跨越了大半個華國,從大西南川大實驗室運來的彭寧離子阱裝置,總算是送到了京城高能研究所正負電子對撞機實驗室。


    隨著裝備抵達京城的,自然還有田學林院士一行人。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乘坐空軍的運輸機,但從飛機上下來後,田學林院士依然還是覺得,自己這把老骨頭有散架的趨勢,一張臉慘白慘白的。


    空軍的老式伊爾-76運輸機,那種滋味,坐過一次的人絕對不想再坐第二次。


    隻不過,誰讓他是彭寧離子阱裝置的負責人呢?


    人在裝置在,不能離裝置半步……


    這一次是由劉峰親自接的機,畢竟他閑著也是閑著,能夠第一時間和田學林院士做好溝通,他也能早一點放心。


    和上次一樣,這一次田學林院士依然還是休息了好一會兒,等到臉色看起來好了些,這才有空搭理人。


    看著麵帶笑容的劉峰,田院士的表情有些古怪。


    “劉教授,您最近是不是改行研究生物醫藥了?”


    “沒有,”劉峰微微愣了下,“您為什麽這麽問?”


    “沒什麽,”田院士搖了搖頭,“當我什麽也沒說。”


    這家夥,在研究反物質工程的閑暇之餘,竟然還有空搞出一種癌症治療的特效藥來,總感覺如果讓他往生物醫藥的專業的繼續發展下去,很有可能成為21世紀最偉大的生物醫學家也說不定。


    但對於他們物理學界,那損失就大了。


    “好吧,其實我知道你想說什麽,”劉峰歎了口氣,有些苦惱地撓了撓頭,“癌症特效藥的研究說起來也沒有那麽難……誰叫我這個人就是閑不下來?這不,反物質工程這邊,您的彭寧離子阱裝置一完成,我這不就趕迴京城了嗎?”


    田學林:“……”


    癌症特效藥沒有這麽難……也是,誰讓您是劉教授呢?


    “總之,隻要您還記得自己是反物質工程的副總工程師就好。”


    劉峰尷尬地摸了摸鼻子,抬眼看著正在卸貨的伊爾76,有些微妙地瞥了眼這架老古董,上貨卸貨,基本上都由人力操作,最終還是放不下心來:“田院士,您確定您的寶貝疙瘩不被這老古董顛簸壞了?”


    田學林院士咧嘴一笑:“放心,彭寧離子阱沒有這麽金貴!更何況,裝置在以後的時間裏,需要轉場的次數可不隻是一次兩次而已,如果就這樣摔壞了,你還敢用這東西儲存反物質?”


    眼睜睜地看著工程兵部隊將十多個密封的木箱從飛機中取出來,劉峰和田學林院士等人,便跟著運送貨物的車隊返迴華科院高能所。


    經過幾個小時的折騰。


    終於,在專業人員的拆解之下,木箱裏的裝置被取了出來,田學林院士吩咐了安裝人員一些必須注意的事項之後,小心翼翼地從標注著一號設備的儀器開始,組裝起來。


    還好在運來之前,他們已經對設備進行過了預安裝處理,現在隻需要依樣畫葫蘆,再一次組裝起來就行,無需再做過多的操作。


    不過,就這麽把儀器組裝到一塊兒肯定是不行的,這可是用來存儲反物質的東西,一旦有所疏漏,造成的後果沒人能夠承受。


    在田院士的介紹下,劉峰也不厭其煩地對每一個裝置進行了分析掃描,在異能的幫助下,一切瑕疵都將會無所遁形。


    “搞定!”


    終於,最後的一部分裝備安裝完成,長出一口氣的劉峰放下了最後一絲擔心,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下有些僵硬的脖子。


    由於這一次進行的反物質生產實驗,幾乎是上一次的百倍,而且,持續的時間,也將會從1天延長到足足20天,無論是從安全性還是實驗的成功率來講,都由不得劉峰有絲毫的懈怠。


    之前他已經對整個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各路裝置用異能掃描了一遍,現在連最後的彭寧離子阱裝置也沒有問題,實驗終於可以正式開始了。


    當然,雖然他敢打包票設備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但其他人可沒有他這種自信,該有的預實驗還是必須要有的。


    彭寧離子阱裝置本身就能夠用來存儲其他高能帶電粒子,因此,預實驗的步驟還算簡單,直接聯合正負電子對撞機,將高能粒子打入到彭寧離子阱當中,到這一步如果沒有問題的話,那便算是通過了檢驗。


    聽起來雖然簡單,但每一次預實驗所花費的人力物力,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當然,其實也不算特別貴。


    至少比起實驗室消耗的其它貴金屬和超級材料來說,一點電力能源還算是相對便宜的。


    就以正負電子對撞機裏麵的那台半噸重的超高能激光裝備來說,平均每一克的成本都等同於一克的黃金!


    雖然花的不是自己的錢,但所有人還是小心翼翼的,唯恐對裝置造成一點損害。


    很幸運,在中控室擔任現場總指揮的王老板沒有辜負他的希望,預實驗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放下了最後一絲擔心,田學林院士看向劉峰問道。


    “我這邊也ok了,那麽,我們接下來還需要檢測什麽?”


    劉峰想了想後,說道:“不用再做檢測了,直接開始實驗吧”


    剩下的工作就很簡單了,在現場總指揮王老板的命令下,所有人都在按部就班地操作著儀器。


    從京城變電所拉來的專用線纜傳遞來了狂暴的能量,通過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加速器,將狂暴的電能轉換為了強大的磁場,高能粒子隨後在強磁場的加速下,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與金屬靶發生猛烈地撞擊,大量的帶電反質子碎片生成隨後在強磁場的引流下,經過分流器和減速器,被送入到了彭寧離子阱當中。


    同時,剩下的大量帶電質子,在超高能激光發射裝置的照射下,質子中心的帶電性質隨即發生轉變——又有大量的反物質生成,隨後再經過分離器和減速器,被送入到了彭寧離子阱當中……


    各級儀器穩定運行著。


    確認著彭寧離子阱裝置的強磁場保持在穩定的數值,田院士一邊自言自語著,一邊熟練地輸入了各項參數。


    “繼續保持電流在300a,磁場工作距離80cm,監控器的掃描模式為sei!”


    通過控製器上的液晶顯示屏目,實驗人員小心翼翼地接受著田學林院士的指令,站在附近的劉峰,也不由得屏住了唿吸。


    說起來,這一次的放大實驗,關注的重點已經不在於生產反物質的多少了,畢竟1mg的反物質與100mg的反物質,在本質上來說,都能將高能所夷為平地,能夠製造出來1mg,100mg也沒有任何技術難題。


    實驗的主角,依然還是彭寧離子阱裝置。


    這一次的實驗設計結果,不僅要實現對100mg反物質的約束作用,還要將其貯存至少10天時間,並且,在存儲的過程當中,彭寧離子阱裝置,還能夠進行一次轉場。


    其中,任何一條沒有達到實驗目的,這一次的實驗都算是失敗了。


    第一步存儲實驗按部就班地進行,所有的工作也隨之就緒,並且運行井然,接下來,就是坐等實驗結果新鮮出爐的時候了。


    20天的日日夜夜,中途不能有一絲停歇,即便儀器能夠承受,人也不能承受。


    因此,劉峰早已經將人員安排分為了三波,實行三班倒的模式。


    比起前麵繁瑣複雜的操作,實驗穩定下來後的這一過程則要輕鬆愉快的多。


    隻需要通過監控電腦反饋迴來的實時數據,簡單調節加速電壓和工作距離,然後切換探測器,劉峰就可以很輕鬆地收集到他想要的任何數據。


    時間逐漸來到了晚上。


    看著穩定工作中的儀器,劉峰對正津津有味地操作著電腦的田學林院士說道。


    “田院士,我覺得現在需要你去做一件事情。”


    田院士揉了揉猩紅的眼睛,認真道:“您盡管吩咐。”


    “我覺得,您應該去休息了,接下來的時間,還是交給我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微觀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出江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出江上並收藏學霸的微觀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