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去,劉峰基本維持著寢室、食堂和實驗室三點一線的生活,除了偶爾琢磨不透的時候去圖書館刷刷書換個腦子以外,他的生活軌跡基本就沒有變過。


    自從踏入校園以來,他的生活還是頭一迴如此的有規律,而且幾乎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這一切在他的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他沒有料到的是自己竟然成長的這麽快,但是一想到自己有異能打底,那便理所當然了。


    這些日子,老孟和老周等寢室的哥們都知道他很忙,也就沒有打擾他,即使是偶爾的班級聚會,劉峰也全部推掉。


    因此,實驗就在他預計的時間範圍內按部就班的進行著。


    丙烯歧化的膜反應裝置研究,裏麵涉及到的主要技術其實是膜催化反應的研究,而膜催化反應的研究,關鍵就是催化膜的合成研究。


    劉峰通過查詢資料得知,現今科技界前沿的催化膜研究,主要有無機材料、陶瓷、混合材料幾種方式,而劉峰設計的催化膜研究實驗,主要是將催化劑rh2o3負載於多孔的氧化鋁或者石英玻璃上。


    其中,氧化鋁、石英玻璃都是無機物,作為底層反應膜,它們的化學穩定性比較好、耐酸堿、耐高溫、耐有機溶劑、耐高壓、抗微生物侵蝕能力比較強。


    不過正因為如此,想要將催化劑和它們耦合在一起,這才比較困難,而且成本也比較高。


    因此,一開始劉峰就沒有考慮用耦合的方式,而是采用負載方式。


    當然,理論上來說,為了迎合段老板的審查,劉峰最初設計的實驗路線和步驟,也就是開題報告上編寫的內容,完全是按照常規狀態下進行設計的。


    常規狀態的實驗設計,主要包含了兩個部分:


    一個部分是一係列催化劑rh2o3在氧化鋁或者石英玻璃的負載研究;另一個部分是丙烯膜催化反應的研究;劉峰估摸著,運氣好的話,他至少得進行50組次的實驗才能摸到點門道,運氣不好的話,說不定直接就耗死在這上麵了。


    當然,這隻是常規狀態的實驗而已,別忘了,劉峰是幹什麽的,他可是能開掛的存在!


    按理來說,隻有先將催化膜研製成功方能再進行膜催化反應研究,這樣才能驗證和尋找到最佳的催化反應膜,但是劉峰卻直接將兩步並為了一步,一步到位,這完全是不符合常理的。


    但是誰讓他開掛了呢?


    從節約成本方麵來講,如果劉峰分成兩部分各自進行試驗的話,不僅會浪費大量的原材料,更會浪費他為數不多的時間。


    因此,上述繁雜的實驗設計,劉峰都沒有考慮直接就扔進了垃圾堆,他決定通過異能的助力,將兩個步驟的實驗同時進行,而且一步到位!


    通俗來說,丙烯的歧化反應是一種可逆反應,當歧化生成的乙烯通過薄膜後,可逆反應便朝向生成乙烯和丁烯-2的方向進行。


    而劉峰通過異能,將丙烯束縛在了一定的空間內,隨後將催化劑的量從大到小分成一個線性梯度,負載在固定量的氧化鋁和石英玻璃上,然後強製將丙烯觸碰催化劑薄膜,隨後反應生成的丁烯便可以通過薄膜進入另一份空間。


    前者就相當於一個膜反應裝置,後者便相當於收集裝置。


    最後,劉峰通過計算另一份空間中乙烯的生成速度和量就可以確定究竟是哪一種催化劑負載最合適用來製造膜反應器。


    上述實驗說起來既拗口又複雜,現實條件也不可能做到這些,但是劉峰卻偏偏就完成了這一係列看起來既不科學、又難以完成的實驗。


    ……


    一周時間,劉峰隻用了一周時間,他便找到了最適合的反應器催化膜。


    這個速度,如果讓國外研究出膜反應裝置的石油公司知道的話,恐怕會羞愧得直接跳油自殺!


    這怎麽可能!


    這不科學!


    這簡直是在作弊!


    額,其實劉峰這家夥就是在作弊……


    他發現他現在在做的什麽科研啊,這完全不是在做實驗,而是在過家家!


    即便換成是段雪這種院士級別的大拿,隻靠他一個人來完成這些實驗,恐怕都需要花費個一年半載的時間,更不用說其他人了,而劉峰這家夥呢,幾天時間就完成了這些東西,這不是在過家家又是什麽?


    實驗到了這一步,幾乎可以宣告完成了80%,接下來的10%,劉峰需要做的就是在不使用異能的常規條件下,通過常規實驗來合成這種催化膜,然後再設計一個反應裝置,交給外麵製作就成。


    至於剩下的10%,就是論文的撰寫了。


    哎,完全沒有挑戰性嘛,這也太簡單了!


    劉峰抱著電腦百無聊奈的想到。


    這就相當於一個人考試的時候,直接提前知道了題目的標準答案,然後再通過答案逆推過程的一種作弊行為。


    關鍵是,別人還完全不知道他作弊了!


    劉峰感慨萬千。


    他的這種開掛行為,比按部就班的實驗研究不知快了多少個數量級,裏麵節約的人力、物力、財力,更不知凡幾!


    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用於試錯的實驗數據基本上都沒有了,因此最後能夠填充論文的有效數據也太少了罷。


    當然,論文完全可以不需要那些‘走錯路’的實驗進行填充,數據少點就少點,隻要結果正確就成。


    隨後,劉峰再按照開掛反應出來的實驗結果,又花費了一兩天的時間,在常規條件下,合成了足夠多的催化劑薄膜,


    最後,他再用這些薄膜設計了一個簡陋的膜反應器,進行了十數次丙烯的歧化反應實驗,最終得到的反應結果求得了平均值,平均轉化率高達91%!


    91%,這是一個什麽概念!


    事實上,中石油的傳統固定床反應器的最高轉化率,也隻不過34%而已;至於國外“先進”的膜反應裝置,作為對手的中石油公司,人家雖然搞不到裝置的製造方法,但是對於裝置的最高轉化率卻調查的很清楚:69%,嗯,還不到70%,如是而已。


    咱是不是也可以申請一個專利什麽的?


    劉峰摸索著下巴,尋思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微觀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出江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出江上並收藏學霸的微觀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