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玶迴到驛站,她在楚國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沒有必要再多待了,她整理著衣物,準備返迴秦國。


    “蹇大夫,楚國郎中伍參求見。”仆役前來傳話。


    成嘉剛進宮,伍參隨後就來了,難道熊侶聽進成嘉的話了?


    樊玶下樓,看見伍參,拱手道:“不知伍郎中前來,蹇竹有失遠迎,還請多多包涵。”


    “秦使多慮了,卑職不請自來,特來邀請您進宮麵見我王。”伍參行禮道。


    “伍郎中可知是何事?”


    “秦使見到我王便知曉了。”伍參笑著說。


    樊玶隨伍參來到了匏居之台。


    匏居之台是熊侶繼位之後建造的,樊玶並沒有見過,感歎這也太像葫蘆了吧,這小子是把自己當成葫蘆精了嗎……樊玶不由地笑了笑,雖然黑紗遮掩了她大半麵容,但是會笑的眼睛卻沒有遮住。


    熊侶看著她老成地走來,她的眼睛在笑,熊侶心中的鬱結莫名少了不少。


    “給秦使賜座。”熊侶一人在大殿裏,一手支著腦袋,慵懶地坐在幾上,雪白鳳紋衣袍長長垂拖在地麵,裏麵的中衣也鬆鬆垮垮,隱約露出結實的胸脯。他的長發沒有束冠,而是披散著,垂在地麵,他雙眼空洞,也不知道是看哪裏,手裏把玩著當初送樊玶而沒送出去的象牙簫。


    樊玶看著熊侶這樣一副形容,還有他手裏的象牙簫,心生愧疚。


    “多謝楚王賜座,請問楚王召見外臣有何事?。”樊玶道。


    熊侶也不迴答,自顧自地吹奏象牙簫。曲子是他們兒時玩樂時熊侶吹給她聽的,簫聲響起,仿佛迴到當年,總角之交,言笑晏晏……


    曲子雖美,但是奏者心情矛盾複雜。讓曲子也變得不那麽純粹美好,樊玶坐如針氈。


    一首曲子吹完,熊侶開口道:“秦使有聽過這首曲子嗎?”


    “迴稟王上,沒有。”樊玶心口不一。


    熊侶自嘲地笑了笑:“沒有就沒有吧。”他停頓了一會兒繼續說:“秦使真是見識頗多,連趙孟身邊的人都知道。”他沒有看樊玶,隻顧把玩著象牙簫。


    成嘉已經如實把話告訴給熊侶了,偃翠是許露,許露是趙孟的人。熊侶想起睿軒當時傳書告知他,在趙孟府裏發現樊玶的下落,就是那一次,他連夜趕到了晉都絳城,隻為把她接迴楚國……


    樊玶知道熊侶話裏有話:“迴稟楚王,外臣以前當過晉國中軍兵卒,見過趙孟正卿身邊的人,外臣確認無誤,楚王身邊叫偃翠的寵姬便是趙孟身邊的許露。”


    “嗯,本王知道了。”


    熊侶站起身,向樊玶走近,樊玶也不敢坐著,趕緊站起來恭候。樊玶的打扮依舊樸素簡潔,要不是弱小的身軀,她的行為舉止看上去已經是個資曆豐富的老臣了。


    熊侶走到離樊玶一步之遙,樊玶微微躬身,保持行禮狀,不敢有半點怠慢。突然,就在樊玶一眨眼的功夫,臉上的麵紗被用力扯掉,樊玶頭上的冠也差點被掉落,檀木冠鬆垮地套著如絲般的秀發,幾縷頭發淩亂地垂落於肩,一個女子的臉就這麽暴露了,如他所料……


    樊玶愣住了,熊侶目光灼灼地看著她,眼裏的審視不亞於對罪大惡極之人的懲罰。


    黑色的麵紗落地無聲,可樊玶覺得自己的心跳震耳欲聾。她偽造身份欺騙熊侶,一個謊言用另一個謊言彌補,直到現在想解釋都覺得困難;她曾經拒絕成為熊侶的太子妃,如今又來招惹他;她說過離開楚國,現在又跑過來……熊侶他能理解嗎?


    熊侶看著眼前這個瘦弱,麵色蒼白的女子,很難想象這些年她吃過的苦,她的臉又小了一圈,憔悴疲憊。前一秒熊侶還心亂如麻,因為被欺騙的不甘,因為被拒絕的難堪,因為重逢的無可奈何,因為遇到她的逞強……這一秒,卻是心疼她,自作自受……這些感覺交織在心中,一股無力感壓迫到他幾乎無法唿吸。


    “你這是何苦,為什麽?”熊侶麵無表情,語氣平淡,就是這種冷漠的質問才讓樊玶自責。


    樊玶不知如何迴答他。


    “為什麽你還來?”熊侶看著樊玶瘦弱的身軀,說話聲越來越小,到頭來還是不忍心責備她,責備她什麽?不好好照顧自己?還是為何又出現在他眼前?還是欺騙他?……


    在熊侶內心深處還是開心的,不管樊玶是什麽目的,什麽借口迴到楚國,總之她迴來了。但是這個時候樊玶看到的是江河日下的楚國,還有一個荒淫無度,貪圖享樂的楚王,他不想展示自己這一麵給她看,他現在自身難保,也給不了她安全,隻能讓她看見自己狼狽地演戲,無助地求索……


    “我,我已經是秦國的中大夫,為了公務而來……”樊玶囁嚅著。


    熊侶眼中失去了光彩:“嗯,任務完成了,那就可以迴去了。”


    樊玶既然已經被識破身份,也不再隱藏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說:“你現在的處境很危險,我會想辦法的。”


    “不用,本王自己有辦法,伍參,送客!”說完,熊侶大袖一甩,進了裏屋。


    熊侶現在的處境,樊玶都可以看得出來內憂外患,在內沒政權,在外沒軍權,培養的人才不夠,大臣和叛軍沆瀣一氣……樊玶出於自責,還有對朋友的交情,想幫助熊侶,可是熊侶心高氣傲,哪裏會舍棄自尊讓一個弱女子幫助,何況還是自己“曾經心悅”的女子。


    “王上,樊姑娘走了。”伍參稟報熊侶。


    “嗯,好,鬥克的兵力如何?”熊侶道


    “約有七百乘。”


    “三百乘!?”熊侶不敢相信,當時晉楚城濮之戰的楚國兵力為七百乘,一共六萬人,而析公幫鬥克養的兵馬就有城濮之戰出兵的一半,鬥克已經是處心積慮很久了。


    對於楚國境內,長年用兵頻繁,無兵可征,更何況偷偷征兵,熊侶手裏捏著“石門崖”的白帛,陷入了沉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伴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逢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逢逸並收藏伴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