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費曜知道正麵攻破漢軍的防守是一件極其艱難之事,縱然僥幸成功,自己手裏的三千兵馬一定也會死傷慘重,是以他決定采取正麵佯攻、側麵迂迴的策略,先設法奪取一座山頭,然後再以此基從側翼攻破漢軍整個的防禦工事。
要實現這個計策,關鍵就在於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迂迴到漢軍背後。
而太平渡口的地形十分簡單,除了正麵的兩山夾道外,其餘之地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唯一可以隱藏大軍身形的地方就隻有山丘下麵的那一小片樹林。
茂密的樹林延綿至山腰,往上就變成了稀稀疏疏的灌木叢,再也無法藏人,不過兩座山丘都不高,大軍從山腰發起攻擊已經足以起到突襲的作用。
故而,魏軍現在的問題就隻剩下一個,那就是樹林中是否有道路能夠通到半山腰。
當費曜把這個問題拋給陳蓋的時候,心中是頗為忐忑的,生怕陳蓋的迴答不如人意。
幸好陳蓋沒有辜負他的期望,道出右山山腳的樹林裏有一條小道可以上到半山腰,魏軍可以借此迂迴到漢軍背後。
費曜聞言登時大喜,當即讓陳蓋充作向導,命偏將楊德領一千軍隨他繞路潛入右側樹林,從山間小路迂迴到漢軍背後。
當然為了迷惑漢軍,費曜讓正麵衝鋒的士卒做出了一副拚死猛攻的樣子,果然憑借己方較大的傷亡使得戚虎中計上當,以為魏軍要不懼死傷地從正麵突破,從而沒有注意到側翼即將到來的危險。
眼下右山山頭上的戰鬥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魏軍取得先機占據了大半個山頭,而漢軍僅剩兩百多人聚集於西北一隅,他們在朱昭的帶領下結成陣勢拚死抵擋,誓不讓魏軍把整個山頭奪走。
至於其他漢軍不是早早地撤到山下渡口休整,就是在最開始的時候被突然殺出來的魏軍衝垮了陣勢,三三兩兩地退到了山腰,亂成一團。
幸好校尉方靖是最後一批撤退的,當魏軍突然殺來的時候他人還在半山腰,於是趕緊招唿部下、聚攏士卒,經過一番努力之後,終於有兩百多人止住了潰勢向他靠攏。
方靖立刻整頓陣型,領著這兩百來號人反向山頭衝去,打算先與朱昭合兵一處,然後再將魏兵擊退重新奪迴右山山頭。
然而帶隊的魏軍偏將楊德對此早有準備,一麵指揮軍士圍攻朱昭部,一麵分出三百人馬到山後去攔截方靖他們。
魏軍居高臨下,占盡地利,將山腰漢軍的動向盡收眼底,當即瞄準敵群射出一波波箭雨。漢軍躲避不及,登時就有十餘人中箭,身體無法站穩,翻滾下山,發出聲聲慘叫,或死或傷。
「放箭,快放箭!兒郎們,雖然我們在下麵,但我們也要比上麵的魏賊射的準,讓這些狗東西見識見識我們無當飛軍的厲害。」方靖高聲唿喊,招唿著士卒還擊。
說罷,他半跪在地上,躲在一顆矮樹背後,張弓搭箭,瞄準山上一個魏軍軍官的麵門,但聽咻的一聲,利箭射出,快如閃電,直奔敵人麵門而去。
數息過後,就聽山上傳來一聲慘叫,接著又是幾個魏兵的驚唿聲和怒罵聲。
方靖聽到後心中暗自一喜,緩緩地從樹後伸出半顆頭朝上麵望去,果然看見那魏軍軍官腦門上插著自己的帶脊兩翼箭,且身子癱倒在地,顯然已經斃命。
眾軍士見方靖甫一出手就有斬獲,均在心中喝了個彩,紛紛學著他的樣子各找石頭、樹木之類的掩體,躲在其後彎弓搭箭,與山上的魏兵對射起來。
盡管漢軍是從山下仰攻,可他們每個人的箭術幾乎都在魏軍之上,故而對射起來是絲毫不落下風,甚至猶有勝之。
就在這短短的一炷香的時間裏,但聽得山上慘叫連連,數十名魏兵中箭殞命,山上
魏軍俯攻的勢頭為之一遏。方靖趁機領軍衝上,不斷地縮短兩軍的距離。
「殺啊!」
眼看距離山頭隻有十餘步,方靖當即大喝一聲,身先士卒,舉著長刀快步登上了山頭,衝進人群連砍帶劈,刹那間便將三名魏兵殺死。
眾漢軍見他如此勇猛,士氣複振,同樣奮力地向山頭衝去,很快就與魏軍廝殺在了一起。兩軍從遠處對射變成了近身肉搏,戰況異常激烈。
「什麽?想不到蜀賊的箭法竟然精妙如斯,無當飛軍果真名不虛傳。」
當楊德得知對射中竟是己方死傷得多,對方折損得少,頓時大感震驚,當即對旁邊的曲長李常吩咐道:「快,汝再帶一屯,不,再帶兩屯人過去,務必要將山下蜀賊的反撲給某擋住。」
「諾。」
李常答應一聲,便火急火燎地點了兩屯人馬向後山增援而去。
此時漢軍在後山已經占得上風,方靖刀法精湛、勇猛過人,眾漢軍以他為箭頭一陣猛衝猛打,殺得魏軍連連後退。魏軍見漢軍突破防線複上山頭,本就士氣低落,又見敵軍個個悍不畏死,遂萌生退意。
幸好李常帶領援兵去的及時,遏製住了漢軍兇猛的攻勢,不然後山山頭就要重新落入漢軍的手中。
不過饒是如此,漢軍依然在後山站穩了腳跟,山下漢軍源源不斷地衝了上來,越聚越多,漢軍控製的區域逐漸擴大。
可是魏軍畢竟人數眾多,盡管漢軍在方靖的帶領下攻勢兇猛,卻始終殺不退擋路的魏軍,無法與另一側的朱昭部會合。
楊德沒有想到漢軍竟然如此難纏,不僅在山頭失去大半的情況下死戰不退,甚至還聚攏人馬又從山下衝了迴來,戰力之強,令人不得不歎服。
「唉,本以為憑著手中的這一千兵馬就能獨享此功,想不到還是需要後方增援,這樣一來功勞就又要分出去不少了。」
見漢軍如此頑強,楊德心中是鬱悶不已,苦笑著搖了搖頭,又對左右問道:「山下的援軍怎麽還沒上來?」
「小的這就去打探。」
那親衛尚未離開,一名斥候突然從人群後麵跑過來稟道:「報,啟稟將軍,數百蜀軍從山腰背後殺出,攔住了援軍上山的道路。帶隊的段寬將軍請將軍派出兵馬與援軍上下夾擊,打通上山道路。」
「什麽?蜀賊也從山腰背後殺過來了?」
那斥候迴道:「正是。」
「可惡、可惡。」
楊德聞言幾欲吐血,他本以為此次帶隊繞後偷襲是手到擒來的戰功,卻萬萬沒有想到漢軍韌性如此之強、變故如此之多,真是令人感到心累。
尤其一想到又要分兵,更是令他頭都大了。目前楊德正以三百軍圍攻朱昭部,以五百軍擋住後山之敵,故而他手中隻留下了兩百人作為預備隊。
這麽點人馬又要分兵出去,一旦再出現什麽變故,可就再無餘力了。
隻是援軍受阻不得不去接應,若無援軍上山,難保從後山上來的敵軍會越來越多,到時候憑他手中的兵力依然抵擋不住。
「侯屯長,汝速帶本部兵馬去與援軍上下夾擊山腰蜀賊。」
「諾。」
楊德最終還是擠出了一百人去接應援軍,此刻他的手中就隻剩下百餘人未動了。
望著侯屯長等人遠去的背影,楊德在心中不住祈禱,希望不要再出現別的變故了,因為一旦生變,他就隻能親自上陣了。
免費閱讀.
要實現這個計策,關鍵就在於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迂迴到漢軍背後。
而太平渡口的地形十分簡單,除了正麵的兩山夾道外,其餘之地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唯一可以隱藏大軍身形的地方就隻有山丘下麵的那一小片樹林。
茂密的樹林延綿至山腰,往上就變成了稀稀疏疏的灌木叢,再也無法藏人,不過兩座山丘都不高,大軍從山腰發起攻擊已經足以起到突襲的作用。
故而,魏軍現在的問題就隻剩下一個,那就是樹林中是否有道路能夠通到半山腰。
當費曜把這個問題拋給陳蓋的時候,心中是頗為忐忑的,生怕陳蓋的迴答不如人意。
幸好陳蓋沒有辜負他的期望,道出右山山腳的樹林裏有一條小道可以上到半山腰,魏軍可以借此迂迴到漢軍背後。
費曜聞言登時大喜,當即讓陳蓋充作向導,命偏將楊德領一千軍隨他繞路潛入右側樹林,從山間小路迂迴到漢軍背後。
當然為了迷惑漢軍,費曜讓正麵衝鋒的士卒做出了一副拚死猛攻的樣子,果然憑借己方較大的傷亡使得戚虎中計上當,以為魏軍要不懼死傷地從正麵突破,從而沒有注意到側翼即將到來的危險。
眼下右山山頭上的戰鬥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魏軍取得先機占據了大半個山頭,而漢軍僅剩兩百多人聚集於西北一隅,他們在朱昭的帶領下結成陣勢拚死抵擋,誓不讓魏軍把整個山頭奪走。
至於其他漢軍不是早早地撤到山下渡口休整,就是在最開始的時候被突然殺出來的魏軍衝垮了陣勢,三三兩兩地退到了山腰,亂成一團。
幸好校尉方靖是最後一批撤退的,當魏軍突然殺來的時候他人還在半山腰,於是趕緊招唿部下、聚攏士卒,經過一番努力之後,終於有兩百多人止住了潰勢向他靠攏。
方靖立刻整頓陣型,領著這兩百來號人反向山頭衝去,打算先與朱昭合兵一處,然後再將魏兵擊退重新奪迴右山山頭。
然而帶隊的魏軍偏將楊德對此早有準備,一麵指揮軍士圍攻朱昭部,一麵分出三百人馬到山後去攔截方靖他們。
魏軍居高臨下,占盡地利,將山腰漢軍的動向盡收眼底,當即瞄準敵群射出一波波箭雨。漢軍躲避不及,登時就有十餘人中箭,身體無法站穩,翻滾下山,發出聲聲慘叫,或死或傷。
「放箭,快放箭!兒郎們,雖然我們在下麵,但我們也要比上麵的魏賊射的準,讓這些狗東西見識見識我們無當飛軍的厲害。」方靖高聲唿喊,招唿著士卒還擊。
說罷,他半跪在地上,躲在一顆矮樹背後,張弓搭箭,瞄準山上一個魏軍軍官的麵門,但聽咻的一聲,利箭射出,快如閃電,直奔敵人麵門而去。
數息過後,就聽山上傳來一聲慘叫,接著又是幾個魏兵的驚唿聲和怒罵聲。
方靖聽到後心中暗自一喜,緩緩地從樹後伸出半顆頭朝上麵望去,果然看見那魏軍軍官腦門上插著自己的帶脊兩翼箭,且身子癱倒在地,顯然已經斃命。
眾軍士見方靖甫一出手就有斬獲,均在心中喝了個彩,紛紛學著他的樣子各找石頭、樹木之類的掩體,躲在其後彎弓搭箭,與山上的魏兵對射起來。
盡管漢軍是從山下仰攻,可他們每個人的箭術幾乎都在魏軍之上,故而對射起來是絲毫不落下風,甚至猶有勝之。
就在這短短的一炷香的時間裏,但聽得山上慘叫連連,數十名魏兵中箭殞命,山上
魏軍俯攻的勢頭為之一遏。方靖趁機領軍衝上,不斷地縮短兩軍的距離。
「殺啊!」
眼看距離山頭隻有十餘步,方靖當即大喝一聲,身先士卒,舉著長刀快步登上了山頭,衝進人群連砍帶劈,刹那間便將三名魏兵殺死。
眾漢軍見他如此勇猛,士氣複振,同樣奮力地向山頭衝去,很快就與魏軍廝殺在了一起。兩軍從遠處對射變成了近身肉搏,戰況異常激烈。
「什麽?想不到蜀賊的箭法竟然精妙如斯,無當飛軍果真名不虛傳。」
當楊德得知對射中竟是己方死傷得多,對方折損得少,頓時大感震驚,當即對旁邊的曲長李常吩咐道:「快,汝再帶一屯,不,再帶兩屯人過去,務必要將山下蜀賊的反撲給某擋住。」
「諾。」
李常答應一聲,便火急火燎地點了兩屯人馬向後山增援而去。
此時漢軍在後山已經占得上風,方靖刀法精湛、勇猛過人,眾漢軍以他為箭頭一陣猛衝猛打,殺得魏軍連連後退。魏軍見漢軍突破防線複上山頭,本就士氣低落,又見敵軍個個悍不畏死,遂萌生退意。
幸好李常帶領援兵去的及時,遏製住了漢軍兇猛的攻勢,不然後山山頭就要重新落入漢軍的手中。
不過饒是如此,漢軍依然在後山站穩了腳跟,山下漢軍源源不斷地衝了上來,越聚越多,漢軍控製的區域逐漸擴大。
可是魏軍畢竟人數眾多,盡管漢軍在方靖的帶領下攻勢兇猛,卻始終殺不退擋路的魏軍,無法與另一側的朱昭部會合。
楊德沒有想到漢軍竟然如此難纏,不僅在山頭失去大半的情況下死戰不退,甚至還聚攏人馬又從山下衝了迴來,戰力之強,令人不得不歎服。
「唉,本以為憑著手中的這一千兵馬就能獨享此功,想不到還是需要後方增援,這樣一來功勞就又要分出去不少了。」
見漢軍如此頑強,楊德心中是鬱悶不已,苦笑著搖了搖頭,又對左右問道:「山下的援軍怎麽還沒上來?」
「小的這就去打探。」
那親衛尚未離開,一名斥候突然從人群後麵跑過來稟道:「報,啟稟將軍,數百蜀軍從山腰背後殺出,攔住了援軍上山的道路。帶隊的段寬將軍請將軍派出兵馬與援軍上下夾擊,打通上山道路。」
「什麽?蜀賊也從山腰背後殺過來了?」
那斥候迴道:「正是。」
「可惡、可惡。」
楊德聞言幾欲吐血,他本以為此次帶隊繞後偷襲是手到擒來的戰功,卻萬萬沒有想到漢軍韌性如此之強、變故如此之多,真是令人感到心累。
尤其一想到又要分兵,更是令他頭都大了。目前楊德正以三百軍圍攻朱昭部,以五百軍擋住後山之敵,故而他手中隻留下了兩百人作為預備隊。
這麽點人馬又要分兵出去,一旦再出現什麽變故,可就再無餘力了。
隻是援軍受阻不得不去接應,若無援軍上山,難保從後山上來的敵軍會越來越多,到時候憑他手中的兵力依然抵擋不住。
「侯屯長,汝速帶本部兵馬去與援軍上下夾擊山腰蜀賊。」
「諾。」
楊德最終還是擠出了一百人去接應援軍,此刻他的手中就隻剩下百餘人未動了。
望著侯屯長等人遠去的背影,楊德在心中不住祈禱,希望不要再出現別的變故了,因為一旦生變,他就隻能親自上陣了。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