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曹真並沒有安心太久,僅僅就在兩日後大股漢軍突然東進的消息宛如一道晴天霹靂震得他心神俱碎,竟愣在原地久久未能出聲,他是有些不敢相信此事是真的。


    良久後曹真迴過神來,問道:“蜀賊出動了多少兵馬?”


    “賊兵號稱三萬,但據探馬迴報,最多隻有兩萬。”郭淮迴道。曹真聞言先是一驚,然後大怒道:“區區兩萬人就敢犯我疆界,楊清是得了失心瘋麽?”


    “末將以為楊清這廝不是瘋了,而是根本沒把我們放在眼裏,此人如此藐視我等,實在是可惡至極。”一旁的費曜緊緊握著拳頭,眼中怒火大熾,極為氣憤地說道。


    此時的曹真反而冷靜下來,一邊摸著唇亡上的八字胡須,一邊踱步道:“楊清有沒有把我等放在眼裏暫且先不論,就算去歲蜀軍僥幸大勝導致他驕橫起來,但此人絕不是愚蠢之輩,隻帶兩萬人馬就敢來攻我長安,這裏麵一定另有陰謀。”頓了一頓,轉頭看向郭淮問道:“漢中的蜀軍可曾有異動?”


    “尚不見漢中的探子有迴報。”郭淮道。曹真道:“加派人手迅速打探清楚,把探馬、校事和各衙細作都發動起來,一定要探明漢中賊軍的動向。”


    “大將軍的意思是此次蜀賊來犯,不僅僅是楊清一路兵馬,漢中的賊軍也很有可能出兵北上?”郭淮問道。


    曹真點了點頭,道:“不錯,吾還是不太相信楊清膽敢隻帶兩萬兵馬就來攻打長安,這裏麵必定有詐。”


    “淮明白了,這就去安排。”曹真叫住了正欲轉身離開大堂的郭淮:“此事先不著急,咱們要先議一議如何應對楊清這路兵馬的進犯。”向門口走近兩步,朝門外大聲喊道:“來人,擂鼓聚將。”很快長安城內有數的將校和文官都趕到了都督府大堂,曹真先將漢軍東進的情況大致說了,然後拔高聲量說道:“諸位,蜀賊隻有區區兩萬人馬就敢主動興兵來犯,委實不把我等放在眼裏,實在是囂張至極,不知諸位有何妙計能擊破賊軍揚我大魏軍威?”


    “大將軍,看蜀軍這個架勢是衝著長安而來,而我軍在長安城中的兵力卻不足萬人,是以下官以為應該將安陵、槐裏這兩支兵馬召迴長安共同防守,如此方為萬全之策。而蜀軍兵力不多,一旦久攻不下就會自行退兵,到那時我軍或追或放,足可全憑心意。”身為文官的顏斐第一個站出來獻計道。


    曹真微微點頭道:“嗯,顏府君此計實乃老成謀國之言,長安是我大魏在關中的根本,的確不容有失。隻不過,我大魏畢竟是中原大國,而西蜀,偏僻小國耳,若是隻守不攻,天下人會以為我大魏怕了蜀賊,是以不知諸位是否還有其他妙計?”他這番話的言外之意自是人人都聽得出來,其實從去歲連遭敗績以後,曹真心裏就一直憋著火呢,原本他準備在不久後就向魏帝曹叡上表請求發大兵征討季漢。


    就算不能徹底掃滅季漢,也要收複失地給予對方重創,一舉洗刷去年的恥辱,重振曹魏威震四方的聲威。


    哪知道己方這邊還沒有開始行動,漢軍竟然主動來襲,此舉委實猖狂至極,曹真如何能忍下這口惡氣隻守不攻?


    故而他決意調動兵馬與漢軍硬碰硬,一舉將漢軍囂張的氣焰打壓下去。


    費曜抱拳說道:“大將軍,末將以為顏府君說的收縮兵力很是正確,眼下我軍在長安一帶的兵力雖與蜀軍相當,但卻各自分散,不如蜀軍集中,是以末將以為應該迅速下令將槐裏、安陵的兵馬征調迴來。”


    “哦?公明也讚同堅守城池等待蜀軍自退的策略?”曹真不太滿意地問道。


    費曜急忙解釋道:“大將軍誤會了,末將的意思是先將兵力集中,然後再與蜀軍一決勝負,既然與敵軍兵力相若,我軍野戰當不懼敵軍。”


    “好,說得好,公明此計正合吾意,兩家既是兵力相當,我等又何必龜縮於城內而任由蜀賊猖狂肆虐呢?”曹真激動地說道。


    顏斐見自己的堅守耗敵的計策被否決,趕緊出言勸道:“大將軍,王師的戰力自是不懼與蜀軍正麵交戰,可長安關乎整個關中的安危,一旦有失,後果不堪設想,故而為萬全計,下官以為還是堅守不出最為保險。”


    “大將軍,淮也以為此戰的首要目的乃是確保長安不失,然後再圖敗敵。”郭淮也附和道。


    他身為雍州刺史,比顏斐這個京兆太守更有守土之責,同樣希望長安不會出現任何差池。


    見二人連聲反對,曹真心有不滿,沉聲道:“莫非伯濟也怕了蜀軍?”


    “大將軍誤會了,淮並非怕了蜀軍,隻是長安城的安危實在幹係重大,不可不慎重對待。”郭淮解釋了一句,繼續不卑不亢地迴道:“我軍雖然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可蜀軍也不是易於之輩,我聽說楊清麾下的那支無當飛軍戰力之強猶在尋常賊軍之上,大將軍千萬不可小覷。其實淮也讚同公明將軍集中兵力的提議,但以兩萬對兩萬委實不是萬全之策。某以為應當先憑借長安堅城消耗蜀軍的銳氣,同時密調儁乂將軍部或弘農的大軍倍道兼程馳援長安,從外圍反過來包圍蜀軍,如此一來我軍既能確保長安不失,又有全殲蜀軍的機會,此可謂一舉兩得之策,還望大將軍明察。”曹真沉吟片刻,覺得郭淮的策略的確十分妥當,既比顏斐的堅守不出之計更具威脅,又比費曜的正麵對敵之策穩當一些,兼顧攻守兩端,確是不錯的良計。


    正欲開口同意此計,門外忽然快步闖進來一名小校:“報,啟稟大將軍,槐裏受到數千蜀軍圍攻,吳坤將軍請大將軍速派援軍解圍。”


    “什麽,這不可能,武功距槐裏足有百裏之遙,蜀軍出發還不到一日,如何能有大股蜀軍圍困槐裏?”曹真聞言大驚。


    這小校迴道:“稟大將軍,圍攻槐裏城的蜀軍全部都是騎兵,蜀騎長途奔襲而來,我軍猝不及防之下皆被困在了城內。”


    “大將軍,若是騎兵全力奔馳,蜀軍是有可能這麽快趕到槐裏的。”費曜道。


    郭淮也拱手說道:“大將軍,楊清這是知道我們會先集中兵力,這才派騎兵倍道兼程將槐裏的守軍與我主力大軍分割開來啊。下官以為此獠的手段還不僅僅隻有這一個,彼很有可能也派出了兵馬向渭水南岸趕去,以阻擋閻和將軍率安陵守軍迴援長安。”


    “來人,迅速前往安陵傳令,命閻和率部迴援長安。”曹真聞言頓時省悟過來,當機立斷地下了第二道軍令:“公明將軍,汝速引三千軍至渭水南岸接應閻和。”


    “諾。”費曜當即領命。就在這時,又有一名小校急衝衝地跑了進來:“報,啟稟大將軍,斥候迴報一支三千人左右的蜀軍正在抄近道迅速向安陵和長安之間的渭水渡口進兵,目前已斜插至槐裏以北,距渭水南岸已不足七十裏。”


    “什麽?”曹真又是大吃一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季漢當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軍師中郎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軍師中郎將並收藏季漢當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