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英是最後一個出帳的,他向自己營地走去,才轉過了兩頂營帳,就見一個相熟的夷將停在前麵,顯是故意在此等候自己。


    “唉,風老兄,怎麽今天大王如此容易動怒啊?”


    風英也覺得今天大王有些心浮氣躁,難道是收網在即,大王他有些患得患失?


    風英微微搖了搖頭,拍著那夷將肩膀說道:“大王估計是被漢人氣到了,老弟不要想這麽多,還是趕緊迴去布置兵馬吧?”


    這夷將本想來探探口風,見風英不願多說,隻好訕訕地迴道:“風老兄說得極是,兄弟我先迴去了。”


    看著那夷將遠離的背影,風英輕輕歎了口氣,不知為何他對今明兩日的行動有些莫名的擔心,按理說謀劃既將成功,自己應該高興才是,怎會生出這不知來由的心煩?


    唉,莫非是自己也像大王一樣變得患得患失起來?風英搖了搖頭,不再去想,向著自己營帳走去。


    咚咚咚的漢軍鼓聲變得微弱起來,高定坐在帳內側耳傾聽,現在他對漢軍的鼓聲已經不再像初聞那般緊張了。


    很快,漢軍鼓聲戛然而止,高定眼皮微抬,瞧了下帳外,對著一旁的火元隨口問道:“這是漢人第幾次擂鼓了?”


    “迴大王,自上午到現在,漢人擂鼓已有四次。”火元輕聲地迴道。


    高定點了下頭,又問道:“知道漢人的用意嗎?”


    火元摸了摸後腦勺,笑道:“嘿嘿,末將再是愚鈍,在大王的指點下連官軍這點把戲都弄不懂,日後就不必再在大王身前侍候了。”


    說罷,他接著道:“漢人每次擂鼓約有半個多時辰之久,,擂鼓時漢人士卒來迴走動,旌旗招展,故作進軍之狀,這分明就是漢人的疲兵之計啊。”


    高定聽了哈哈一笑,撫須道:“好啊,你真是長進不小啊。等會兒你傳令下去,命各部在漢軍鼓聲響起時不必集結待命,隻需加強警戒便是。”


    “是,大王。”


    “對了,風英部準備的如何?”


    火元迴道:“風將軍那邊都已準備妥當,隻待天黑,即可出發。”


    “好,火元啊,我等還真的要感謝我們這位楊太守今天搞的這個疲兵之計啊。”


    火元聞言有些不解,問道:“大王,此言何意?”


    高定看到火元茫然的模樣,心下覺得有趣,笑道:“楊清妄想做出進攻的姿態誘使我軍疲於應付,可是本王還真的要感謝他。


    “今夜調動兵馬本王本還怕漢人起疑發現,可有了楊清自作聰明的疲兵之計,本王正好將計就計,如此調動兵馬自是正常。哈哈,你說楊清小兒幫了我等的大忙,我等該謝不謝他?”


    火元自是知曉自家大王的謀劃,此刻也反應過來,當即笑道:“當謝、當謝,待擒了楊清,大王可得好生謝謝我們這位太守才是。”


    “哈哈,你啊,你啊。”高定指著火元道。


    高定一反上午那般心煩意亂,此刻他心情大好,見火元說得如此有趣,更是忍不住大笑出來。


    幕雲遮暗東天半,山脊餘暉落日留。當天際間最後一抹霞光消散,夜色緩緩地罩上了整個大地。、


    丁家村大營中軍帥帳內,柳隱、雷雄、古力赤等將佐濟濟一堂,楊清麵色平靜地坐在主位上看著一卷文書。


    帳外仍是陣陣鼓聲,聲傳十數裏。眾人更加不敢出言,生怕驚擾了楊清,皆是老老實實地坐在座位上等著他示下。


    楊清看完手中這卷文書,正欲換下一卷,卻發現眾人都不說話,皆是直愣愣地看著自己。


    他知眾人之意,隨即微笑道:“文然還未迴來,諸君不必拘禮,都隨意點,這些文牘本官早已看過,此時再看聊作消遣耳。”


    眾人聞言這才放鬆下來,皆是笑了笑,然後開始交頭接耳起來,長久不說話他們也是憋夠了,隻是太守畢竟還在此,因此諸人聲音還是很小。


    “府君,卑職迴來了。”


    小半個時辰後,楊戲氣喘籲籲地閃進了帳內。眾人見狀當即閉口收言,楊戲迴來,議事就要開始了。


    楊清雖也心急,但還是等楊戲喘勻了氣息再開口問道:“文然,情況如何?”


    楊戲迴到留給自己的座位上坐下稟道:“不出府君所料,高定那邊已經出兵了,約有三千人。”


    “三千人?”楊清微感吃驚,隨即冷笑道:“我們這位高定大王好大的手筆啊,以六千之眾突襲我安上縣城,真是好謀算。”


    雷雄笑道:“不過奸計已被府君識破,高定所謀已成了空談,還請府君下令,讓我等出發。”


    楊清也笑道:“不急不急,還是讓叛軍先行一步吧,我等再休息一兩個時辰也不遲。”


    說罷,楊清臉色一變,麵容堅毅地說道:“眾將聽令。”帳內諸人聞言趕緊起來躬身聽命。


    “諸君,破賊的時候到了,今明兩日吾就要與高定那廝見個高低,諸位各迴本營按計劃行事,兩個時辰之後我等迴兵安上。”


    “謹遵府君將令。”眾將齊聲應道。


    楊清又看著柳隱、沈達、巴迪三人發令道:“休然、伯通、巴迪,若明日高定未發現我軍主力離開,你三人領著本部兵馬相機從後山繞至高定身後。”


    三人躬身遵令:“諾。”


    “休然,我們走後要多布旗幟,千萬不要讓高定看出異常。”楊清不放心又囑咐了一句。


    雖然今天設計鼓聲不斷應該使高定以為自己用的是疲兵之計,其人戒心應該是鬆懈下來。但以防萬一,楊清還是讓柳隱他們晚些撤離,以便觀察夷兵的反應。


    柳隱自是明白其中的利害,鄭重地迴道:“府君放心,隱必不辱使命。”


    “好。你們繞至預定地點和馮衝所部匯合後,即可依計而行,期間諸事你可自行處置、相機決斷。”


    柳隱知道這既是太守磨煉自己的重任,也是自己嶄露頭角的機會,自己定當全力以赴,旋即揖了個大禮,拜道:“卑職敢不效死。”


    見他如此大禮,楊清趕緊走出來將其扶起:“休然不必如此,依計而行、全力為之即可,過幾日我等可是要好好喝上一場慶功酒,諸君,爾等說是也不是?”


    “哈哈,府君說得甚是。”


    “雷某已經有些等不及了。”


    “到時候,我得與府君多喝幾杯。”


    ......


    眾人見楊清自信滿滿地說到日後的慶功酒,皆是會心一笑,紛紛打趣起來,一時間本來氣氛有些凝重的戰前議事變得有些歡快起來。


    這正是楊清樂於見到的,大戰在即,諸將能繃緊心裏的那根弦固然很好,但也不能繃的太緊了,張弛有度才是最佳的臨戰心態。


    “好了,時候也不早了,諸君迴去各自準備吧。”待眾人笑過,楊清結束了大戰前最後一次議事。


    夜至深更,漢軍的戰鼓仍是響個不停,掩護著官軍四千餘主力悄悄地從後山小道離開大營,他們人銜枚、馬裹蹄,將從東邊的山嶺小道繞個圈子轉迴安上縣城。


    楊清立在坡上,看著長長的軍列,忍不住地遐思,明日一戰能竟全功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季漢當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軍師中郎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軍師中郎將並收藏季漢當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