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六,對雍親王府來時,無疑是個好日子,在這一天,胤禛經過冊封儀式,祭奠過天地祖宗,正式成為太子,他的奪嫡之路,取得了一個階段性的勝利。<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有了新太子,對於大多數朝臣而言,也都是件好事,從四十幾年開始,好多人都卷入奪嫡之爭的漩渦裏,有人是出於主動,想奪取從龍之功,但也有不少人是被動卷入的,他們從內心裏來講,並不是太在意誰當皇帝,但是,混亂的朝局容不得他們置身事外,他們又沒有保持中立的本錢和底氣,他們希望朝局平穩,自己能過安穩日子,有了新太子,這是個很好的信號,他們可以名正言順的聽命皇帝輔佐太子,而不用再考慮別人的橄欖枝。


    持有這種思想的人還不在少數,就連一些原本想要爭從龍之功的,經過這十來年的混亂,都開始懷念平靜的生活了,實在是形勢一會兒一個樣,稍有不慎就會站錯隊,而站錯隊的後果實在是太嚴重,發生一次還有機會迴頭,若是再來一次,那隻怕就要萬劫不複了,他們也是折騰的累了,折騰不起了,好多人現在就求個平穩。


    而這一些站錯隊想迴頭的人,包含了原來的幾乎所有黨派,支持老大和廢太子的死忠們,雖然不會改投胤禛門下,但是,認真算起來他們跟胤禛卻也沒多大仇,胤禛上位,他們可能會稍微艱難些,卻也不用擔心被清算,對他們來說,這還是個相對比較好的人選;而支持胤禩的人們,原本還有人想鬧點事的,但是胤禩本人早就暗自跟胤禛達成協議,對這個結果也並不意外,若是別人想給胤禛添點兒堵,胤禩還是很樂意看看熱鬧的,但是他自己的人卻不能做這些事,因此底下想添亂的被胤禩製止了。


    這幾派的人安生了,中立者們也沒有理由搗亂,求安穩的人們更是巴不得如此,因此對於胤禛被立為太子一事,朝中竟是出奇的平靜,隻有寥寥數個胤祉的死忠們發出點異議,可惜他們人數少聲音小,根本掀不起什麽浪花。


    胤禛成為太子,身份改變之後,許多事都跟以前有所不同,首先就是住所,原來的太子是住在紫禁城內的毓慶宮的,但是說實話,毓慶宮那地方規格高是高,但麵積真不大,作為辦公場所是綽綽有餘,但若是要把雍親王府所有家眷都遷進去,就顯得太過擁擠了。皇帝考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不知道,但總歸有人提醒他,於是皇帝的旨意很快就來了,雍親王府仍作為太子住所,隻是名字改成太子府,毓慶宮則作為胤禛的辦公之所。從這到旨意上也能看出,皇帝還是很顧念新太子體麵的,而這又讓所有求安穩的人心裏一鬆,現任老大和未來老大沒有矛盾,他們就不用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怎麽說都是件好事。[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網<<<$.]


    胤禛身份升級,他的妻小們自然跟著水漲船高,烏喇納喇氏那是毫無疑問的太子妃,舒宜爾哈和年氏跟著搖身一變,成了太子側妃,按照規定,太子是可以有四個側妃的,不過胤禛卻也沒有特別抬舉哪個人,其他又給他生過孩子的女人,統統都是庶妃。


    太子妃原本還有協理宮務的權利和職責,不過原來瓜爾佳氏當太子妃時,就沒怎麽插手過宮務,現在輪到烏喇納喇氏,她當然也不會去爭這個,瓜爾佳氏好歹還是住在宮裏的,她這住宮外的太子妃,難道還能天天進宮去料理公務?她是比較看重權利,但還不至於到這份上,橫豎等到她成為皇後那一天,宮務總會名正言順到她手上的,並不用急於一時。


    對於舒宜爾哈來說,從親王側福晉升級為太子側妃,除了份例高了稱唿變了之外,也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影響,住處也沒有改變,平時該做什麽還是做什麽,外頭的事有胤禛,家裏的事有太子妃,若不是胤禛比以前更忙了,她都意識不到這點變化。


    不過宋氏和耿氏就開心多了,她們原來可沒想過自己還能這麽風光,現在胤禛是太子了,等到皇帝駕崩就是皇帝,那豈不是說,她們也能撈個皇妃當當?意識到這一點,這兩個沒什麽競爭心的人也有些蕩漾了,心情那叫一個舒暢,宋氏的更年期症狀都因此減輕許多。


    別說這些女人們了,就是家裏的孩子們,心理上都多少有了些變化,比如說二格格,原本頂多是個和碩格格,現在卻能想想固倫公主了,她可是家裏唯一的嫡女!烏喇納喇氏想到這個,心情那叫一個好啊,按照規定,皇後所出嫡女才能封固倫公主,而其他嬪妃的女兒隻能封和碩公主,這樣一來,以後自己女兒的身份肯定能把懷恪壓下去!烏喇納喇氏堅信著。


    自家老子升職成為太子,對弘暄的生活影響不可謂不大,家裏就他跟弘時在宮裏讀書,本來因為皇帝的青眼,他就挺醒目的,現在更是引人注目,身邊甚至開始出現一些不懷好意的聲音,引著他去跟弘時爭鋒,說些有的沒的話語,旨在離間他們兄弟。


    這點兒小把戲弘暄哪裏看不出來呀,當然不可能上當,但是,他卻不敢保證弘時會不會被人說動,就像他不能肯定,弘時是不是跟他一樣有大誌向,人的心思,從來都是最難測的。


    弘暄的誌向立的比較早,所以很早就考慮過兄弟相爭這個問題,又親眼看了叔伯們爭的那叫一個慘烈,兄弟之情是一點兒都不顧及,那盼著對方倒黴的心思,說是仇敵都不為過,但是,他卻不想跟自己兄弟鬧這麽僵,在他的美好期待裏,是希望有心思的兄弟們可以公平競爭,大家各憑本事,都別用太下作的手段,有能力的上位,大家爭是爭,也別太影響感情。


    這是弘暄原來比較天真的想法,後來看到皇帝對兒子們的冷酷,又有舒宜爾哈的分析,他也意識到自己這想法可能太虛幻了,大家若是爭起來,縱然他可以保持君子風度,他又怎麽能保證別人也都是如此?人心從來都是隻有更髒沒有最髒,這事實弘暄早就知道,所以,他不可能繼續保持天真的期待,開始考慮一些比較殘忍的現實。


    這個時候胤禛成為太子,代表著他離皇位更進一步,弘暄還沒來得及高興幾天,攀附他的人還沒出現幾個,就來了一撥離間他和弘時的人,他是不會被這麽拙劣的手段迷惑的,但是弘時那邊怎樣,他卻並不是太有把握,他不知道弘時會怎麽想怎麽做,這幾年他和弘暄感情是好,但這不代表他們就不會成為對手,弘暄本來還想坦誠的跟弘時聊聊的,但想來想去,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既然他的最終目標沒有改變,說得再多似乎都沒有什麽意義,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在雙方沒有矛盾衝突之前,大家還是好兄弟,真到了走到對立麵那一天,那就各憑本事吧,現在說什麽都為時過早。


    弘暄拿定了主意,根本不理會那些挑撥之語,但是對那些進獻讒言的人,他還是暗自留了心,自己能處置的自己就處置了,自己處置不了的,也都暗自記在心裏,準備日後清算。


    弘暄雖然決定下的利索,但是心情還是會受些影響,他也不能跟別人說,逮著迴家的機會,跟舒宜爾哈好一通傾訴,舒宜爾哈心知這是不可避免的,看兒子這樣,也是一陣心疼,就跟弘昀媳婦一樣,那本來是她外甥女,還有表姐家,本來都是親親密密的,以後說不得也要站到對立麵上,心裏再不願意,也都是改變不了的,她比弘暄年長這麽多,遇到這些都要情緒低落好一陣,何況弘暄跟弘時的感情是真的好,他會低落也是免不了的。


    舒宜爾哈說不出什麽漂亮話來安慰弘暄,她也知道,弘暄現在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有個能傾訴的地方,因此,她也不打斷弘暄的絮絮叨叨,隻是一直溫柔的看著他,時不時安撫的拍拍他的肩,她的兒子,選了一條艱難的路,一路上的壓力隻會越來越重,有些她能夠分擔,有些卻隻能看著他自己承擔,她雖心疼,卻並不擔心,因為她相信兒子能承擔得起。


    舒宜爾哈和弘暄的這種煩惱,耿氏這會兒也體會著呢,她本來是個沒什麽野心的人,這種人容易滿足,所以,她能進四爺府,能平安生個兒子,兒子還健健康康的,她就已經很知足了,開始想著等兒子長大,給兒子娶個性情和順的兒媳婦,生幾個孫子孫女,這一輩子就算圓滿了,至於說爭府裏的世子之位,耿氏從來都沒想過。


    可是現在不同了,府裏的孩子們若是要爭,爭的可就不是個世子了,那爭的可是皇位!皇位呀,想到這兩個字,饒是耿氏心性淡泊,也忍不住一陣心跳加速,若說有希望當皇帝還能毫不動心的,可真找不到幾個人,處在這個位置上,若是連想都沒想過,那無疑是謊言。


    耿氏是個普通人,自然也不能免俗,在意識到自己的弘晝也有當皇帝的可能時,也免不了要幻想一下那美好場麵,不過,耿氏到底不是野心勃勃的人,也不會淺薄的看不清形勢,一時激動幻想過後,她很快就迴到現實,馬上意識到,若是弘晝要爭,最大的競爭對手,隻怕就是舒宜爾哈的孩子們了。


    在耿氏心裏,從來沒有要跟舒宜爾哈對著幹的念頭,她一直覺得,跟在舒宜爾哈身後挺好的,舒宜爾哈護著他們母子倆,他們也會支持著舒宜爾哈,可是在這一刻,她猶疑了。


    按照耿氏的本心,她對於能不能做太後並不是很在意,她沒那麽大的野心,所以不會有太高的期待,但是,耿氏是一個母親,她對兒子的愛是無底線的,所以,她並不希望因為自己不爭,所以斷了弘晝的念想,她不能這麽自私,她想過安穩的生活,弘晝未必願意,若是弘晝想要轟轟烈烈爭一次,她隻會去支持,而不會說以任何反對的話。


    耿氏頭腦清醒,意識到了這些,所以,她心裏很有些煎熬,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麽麵對舒宜爾哈了,宋氏幾次喊她一起去海棠院玩兒,都被她找借口推了,宋氏也不笨,一次兩次猜不出來,次數一多,哪裏還意識不到問題,不過因為弘晝還小,事情還八字都沒一撇呢,宋氏腦洞開不了那麽大,想不到原因在哪兒,弄了一堆的問號,從耿氏這兒得不到答案,她自然就去找舒宜爾哈解答了。


    舒宜爾哈一開始也不知緣由,不過因為已經聽弘暄倒過一次苦水,這會兒還正敏感呢,腦子裏很快就靈光一現,想到了弘晝,想到了爭位,而想到這些,舒宜爾哈忍不住就想苦笑,原來在她沒注意的地方,還有一個要化友為敵之人呢!這可真讓人頭疼。


    不過舒宜爾哈的靈光一現,隻是自己的猜測,她倒不好跟宋氏明說,嚴格算起來,她們這些年一直交好,最開始卻也隻是出於利益聯盟,再因為利益分開,似乎並沒有什麽說不過去的,但是,這幾年相處下來,大家也算相談甚歡,怎麽可能不投入感情?前幾天大家還是一團和氣呢,這冷不防說以後要針鋒相對了,誰能一下子接受?


    舒宜爾哈有點接受不良,看起來耿氏好像也不太適應,眼下宋氏還不知道,倒也不用她提前跟著煩惱,因此舒宜爾哈也沒跟宋氏明說,隻是說她有了點兒頭緒,等她好好理理,再去找耿氏詳談,還說要宋氏別管,她們會處理好,宋氏聽了臉上帶著點不樂意,但也沒多說什麽,舒宜爾哈心裏卻在苦笑,因為她自己也不知道,到底還能不能處理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奮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顏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顏瑋並收藏清穿奮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