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祉為了找到胤禛抹黑他的證據,胤禛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兩方都卯足了勁兒徹查,還有一杆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閑雜人等,也在旁邊跟著起哄架秧子,一件事情,關注的人多了,真相那是瞞不住的,而當真相出來之後,胤祉就更覺得沒臉了,因為這事兒還真跟別人無關,最初就是從他府裏傳出來的,至於說後來是怎麽越傳越廣的,那就屬於大家的群策群力了,雖說多數人都相信胤祉沒那麽無腦,但是,有這麽個熱鬧好看,也沒人願意替胤祉遮攔,管它是真是假,大家先議論一陣再說,就這麽著,消息算是傳開了。[.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事到如今胤祉也隻能認栽,但是他是不甘心背這麽個罪名的,宮裏的榮妃自然也不甘心,母子倆為了洗白各自努力著,胤祉此時被皇帝勒令在家閉門思過,除了整頓內宅沒做不了別的,卻沒少指使支持他的人替他分辨鳴冤,榮妃則叫了太醫到誠親王府,給那傳言中小產了的侍妾診脈,太醫的說法當然是生病,可是到了這個時候,這話還有多少人相信,那可是個問題了,最起碼在太醫稟報皇帝時,皇帝並沒有表現出相信的樣子,而隻要皇帝不信,別人都相信了似乎也沒多大作用,總之胤祉這個虧是吃定了,胤祉服不服氣也隻能暫且蟄伏。[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因為舒宜爾哈提醒過胤禛一句,所以在他查清楚之後,也把結果跟舒宜爾哈說了一下,舒宜爾哈聽了之後,也是感慨不已,果然任何敵人都是從內部比較容易攻陷,若是外人想要陷害胤祉,那不定得費多少功夫呢,可如今隻不過是幾個女人爭風吃醋,就能把他弄得灰頭土臉,容易的讓人不知道說什麽好,胤祉身邊如果多幾個這種人,那胤禛不知道該省多少力呢!
舒宜爾哈以為這就是全部了,一等到萬壽節前夕,弘暄請了假迴家給弘曉過生日,跟舒宜爾哈說起時,舒宜爾哈才知道,這件事裏還有二十阿哥的手筆。
去年胤禛生辰,照例請了兄弟們過府聚聚,席間胤祉很是威風,端起兄長的架子,把二十阿哥好一通訓斥,二十阿哥當時忍了,卻在心裏給胤祉記了一筆,一直惦記著給他找點不自在,可惜他身處深宮,手上也沒什麽得用之人,一時間也找不到機會,因此引而不發,後來,胤禩為了向胤禛表達誠意,給胤祉找過兩迴麻煩,二十阿哥雖然不知道是誰的手筆,但是,隻要看到胤祉倒黴,他心裏就挺高興,隻可惜等他得到消息時,事情差不多都已經平息了,他縱然想要煽風點火都沒機會,因此一邊痛快一邊懊惱,隻恨自己沒能在給胤祉添堵的事業中添磚加瓦。
二十阿哥雖然有點小心眼有點記仇,但也不至於到睚眥必報的程度,眼看著胤祉已經倒了兩迴黴了,他心裏那點要給他使絆子的心也就淡了,不再刻意尋找機會,誰知就是這麽巧,他不找機會了,機會反倒送上門來,胤祉的風流韻事傳出,二十阿哥也聽到些風聲,他一尋思,這還真是個好機會,隻要把傳言傳到皇帝耳朵裏,那別管事情是不是真的,胤祉都別想安生:若是真事,依著皇帝對太後的孝敬,肯定不會輕饒胤祉;即便是假的,內宅之事傳的滿城皆知,胤祉也要落個治家不嚴的名聲,總歸他是別想洗幹淨了。
這裏麵的輕重二十阿哥未必能理這麽清楚,但是他本能的知道,這是個給他三哥添堵的好機會,心動不如行動,他馬上就安排了人,想辦法把風聲捅到了皇帝耳朵裏,然後就等著胤祉倒黴,隻是他沒想到,皇帝會發那麽大的火,等到發現後果比自己想象的嚴重時,他慌了。
二十阿哥生怕皇帝和胤祉知道他在裏麵插了一手,他很慌,卻還沒昏頭,很快意識到單憑自己可能擦不幹淨痕跡,於是飛速找自己額娘求助,他額娘襄嬪高氏,有顏有寵,一些無傷大雅的事,在皇帝麵前也能說的上話,大事做不了,幫兒子掃尾這點事還是可以做到的,也是這個時候,襄嬪才知道自己兒子被胤祉為難了,她一個做母親的,當然對為難自己兒子的人沒有任何好感,非但不覺得二十阿哥惹禍,反而心疼他受了委屈,當下大包大攬的要兒子放心,後麵的事她來解決,不會讓人查到自己兒子身上。
得了自家額娘應承,二十阿哥才略略放下心,他比弘暄小兩歲,兩人相處的挺好,弘暄又是個觀察入微的性子,早察覺他有些異常,等到他放鬆下來,弘暄略微套了幾句話,就差不多猜出他先前做了什麽,作為胤祉競爭對手的兒子,弘暄不禁在心裏給自己的二十叔叫了聲好。
不過也正是由於弘暄的立場,他什麽都不能表露,甚至在這段時間,還略略跟二十阿哥保持了點距離,生怕二十阿哥曝光牽連到他身上,弘暄可不想有人借此給自家阿瑪潑髒水。
不過因為二十阿哥求助的動作夠迅速,在皇帝剛剛訓斥過胤祉時就去找了襄嬪,襄嬪掃尾工作做的也好,等到胤祉和榮妃開始徹查時,二十阿哥的痕跡早被擦幹淨了,胤祉和榮妃都沒往襄嬪母子身上想,畢竟在他們的認知中,大家無冤無仇的,所以沒想過要懷疑他們,而且,胤祉那邊徹查的重點,是放在誰最初傳流言上的,並沒有太在意是誰把流言傳進皇帝耳朵裏的,在這上麵並沒有下大力氣,最終沒有發現也在情理之中。
而弘暄在跟舒宜爾哈通報了這個內情之後,就把自己的疑惑問了出來:“額娘,你說汗瑪法到底信了沒有?按理說一則流言而已,汗瑪法英明神武聖燭明照,不應該如此輕信才對,縱然心中有疑,隻要一查便可知真假,他為什麽直接就定了三伯的罪?”(未完待續。)
事到如今胤祉也隻能認栽,但是他是不甘心背這麽個罪名的,宮裏的榮妃自然也不甘心,母子倆為了洗白各自努力著,胤祉此時被皇帝勒令在家閉門思過,除了整頓內宅沒做不了別的,卻沒少指使支持他的人替他分辨鳴冤,榮妃則叫了太醫到誠親王府,給那傳言中小產了的侍妾診脈,太醫的說法當然是生病,可是到了這個時候,這話還有多少人相信,那可是個問題了,最起碼在太醫稟報皇帝時,皇帝並沒有表現出相信的樣子,而隻要皇帝不信,別人都相信了似乎也沒多大作用,總之胤祉這個虧是吃定了,胤祉服不服氣也隻能暫且蟄伏。[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因為舒宜爾哈提醒過胤禛一句,所以在他查清楚之後,也把結果跟舒宜爾哈說了一下,舒宜爾哈聽了之後,也是感慨不已,果然任何敵人都是從內部比較容易攻陷,若是外人想要陷害胤祉,那不定得費多少功夫呢,可如今隻不過是幾個女人爭風吃醋,就能把他弄得灰頭土臉,容易的讓人不知道說什麽好,胤祉身邊如果多幾個這種人,那胤禛不知道該省多少力呢!
舒宜爾哈以為這就是全部了,一等到萬壽節前夕,弘暄請了假迴家給弘曉過生日,跟舒宜爾哈說起時,舒宜爾哈才知道,這件事裏還有二十阿哥的手筆。
去年胤禛生辰,照例請了兄弟們過府聚聚,席間胤祉很是威風,端起兄長的架子,把二十阿哥好一通訓斥,二十阿哥當時忍了,卻在心裏給胤祉記了一筆,一直惦記著給他找點不自在,可惜他身處深宮,手上也沒什麽得用之人,一時間也找不到機會,因此引而不發,後來,胤禩為了向胤禛表達誠意,給胤祉找過兩迴麻煩,二十阿哥雖然不知道是誰的手筆,但是,隻要看到胤祉倒黴,他心裏就挺高興,隻可惜等他得到消息時,事情差不多都已經平息了,他縱然想要煽風點火都沒機會,因此一邊痛快一邊懊惱,隻恨自己沒能在給胤祉添堵的事業中添磚加瓦。
二十阿哥雖然有點小心眼有點記仇,但也不至於到睚眥必報的程度,眼看著胤祉已經倒了兩迴黴了,他心裏那點要給他使絆子的心也就淡了,不再刻意尋找機會,誰知就是這麽巧,他不找機會了,機會反倒送上門來,胤祉的風流韻事傳出,二十阿哥也聽到些風聲,他一尋思,這還真是個好機會,隻要把傳言傳到皇帝耳朵裏,那別管事情是不是真的,胤祉都別想安生:若是真事,依著皇帝對太後的孝敬,肯定不會輕饒胤祉;即便是假的,內宅之事傳的滿城皆知,胤祉也要落個治家不嚴的名聲,總歸他是別想洗幹淨了。
這裏麵的輕重二十阿哥未必能理這麽清楚,但是他本能的知道,這是個給他三哥添堵的好機會,心動不如行動,他馬上就安排了人,想辦法把風聲捅到了皇帝耳朵裏,然後就等著胤祉倒黴,隻是他沒想到,皇帝會發那麽大的火,等到發現後果比自己想象的嚴重時,他慌了。
二十阿哥生怕皇帝和胤祉知道他在裏麵插了一手,他很慌,卻還沒昏頭,很快意識到單憑自己可能擦不幹淨痕跡,於是飛速找自己額娘求助,他額娘襄嬪高氏,有顏有寵,一些無傷大雅的事,在皇帝麵前也能說的上話,大事做不了,幫兒子掃尾這點事還是可以做到的,也是這個時候,襄嬪才知道自己兒子被胤祉為難了,她一個做母親的,當然對為難自己兒子的人沒有任何好感,非但不覺得二十阿哥惹禍,反而心疼他受了委屈,當下大包大攬的要兒子放心,後麵的事她來解決,不會讓人查到自己兒子身上。
得了自家額娘應承,二十阿哥才略略放下心,他比弘暄小兩歲,兩人相處的挺好,弘暄又是個觀察入微的性子,早察覺他有些異常,等到他放鬆下來,弘暄略微套了幾句話,就差不多猜出他先前做了什麽,作為胤祉競爭對手的兒子,弘暄不禁在心裏給自己的二十叔叫了聲好。
不過也正是由於弘暄的立場,他什麽都不能表露,甚至在這段時間,還略略跟二十阿哥保持了點距離,生怕二十阿哥曝光牽連到他身上,弘暄可不想有人借此給自家阿瑪潑髒水。
不過因為二十阿哥求助的動作夠迅速,在皇帝剛剛訓斥過胤祉時就去找了襄嬪,襄嬪掃尾工作做的也好,等到胤祉和榮妃開始徹查時,二十阿哥的痕跡早被擦幹淨了,胤祉和榮妃都沒往襄嬪母子身上想,畢竟在他們的認知中,大家無冤無仇的,所以沒想過要懷疑他們,而且,胤祉那邊徹查的重點,是放在誰最初傳流言上的,並沒有太在意是誰把流言傳進皇帝耳朵裏的,在這上麵並沒有下大力氣,最終沒有發現也在情理之中。
而弘暄在跟舒宜爾哈通報了這個內情之後,就把自己的疑惑問了出來:“額娘,你說汗瑪法到底信了沒有?按理說一則流言而已,汗瑪法英明神武聖燭明照,不應該如此輕信才對,縱然心中有疑,隻要一查便可知真假,他為什麽直接就定了三伯的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