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絮心裏多少安慰些,慧慧是她長女,她隻有盼著她好的,接到指婚旨意之後,她的心就沒安穩過,最開始是被突如其來的旨意驚著了,後來開始擔心以後的立場問題,該怎麽站隊還沒弄明白,又不知道雍王府是什麽情形、弘昀是個什麽性情,生怕慧慧嫁進王府受委屈。(.$>>>棉、花‘糖’小‘說’)
雍親王府這麽些年都是京城交際圈的稀客,大眾知道的一般也就是府裏規矩嚴,王爺的冷厲脾氣幾乎人盡皆知,福晉名聲倒是挺好,都說是個寬厚賢良人兒,不過卻也極重規矩,把府裏經營的如鐵桶一般,想打探個消息簡直難如登天。
雍王府就夠低調的了,弘昀更是跟神隱差不多,他很少與人交際,更不出門遊玩,除了近親宗室,見過他的人少之又少,竟跟個大家閨秀似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了喜歡讀書和身體不好這兩點外,外人對他的了解幾近於無,馬佳家更是沒有門路打探。
錦絮此來,除了表態之外,多少也有打聽消息的意圖,那點兒小心思很容易就被舒宜爾哈看出來了,自然要順勢透露些可以告訴她的內容。
依著舒宜爾哈的眼光來看,弘昀著實能當得上公子世無雙這句話,人長得俊秀是一方麵,主要是氣質好,從小金尊玉貴養出來的雍容和貴氣,加上常年讀書靜養下來,通身一股沉靜的書卷氣,不管到哪兒,都是吸引目光的存在。
至於說弘昀的性情愛好,雖說依舒宜爾哈和他的關係,兩人並沒有什麽接觸,單就偶爾見那幾次麵來看,這孩子溫文爾雅禮數周全,加上從弘暄口中得知的,弘昀著實是個性情溫平之人,待人也算寬厚,喜歡的也是琴棋書畫之類能陶冶情操愛好,並無不良嗜好,除了身體不好這一點外,簡直找不出別的缺點了。
舒宜爾哈想到弘昀的身體狀況,在把他誇成一朵花之後,順勢提了一句,這也是錦絮早知道的事兒,且這門親事又是皇帝親賜,弘昀又是皇孫,說句不好聽的,別說弘昀隻是身子不太牢靠,即便是他這會兒死了,慧慧也隻有嫁個牌位或是守望門寡這兩條路可走,想到了最壞的結果,對這些也就不那麽在意了,因而錦絮並沒有什麽特別的表現。
舒宜爾哈倒有些奇怪,覺得她不該這麽平淡才是,不過看錦絮不想多說,她也就順勢轉了話題,姐妹倆幾個月不見,自然有許多家常要聊,不覺間就到了午時,錦絮才告辭離開。
舒宜爾哈跟弘曉兩人用了飯,各自午睡起來,弘曉鬧著要聽新故事,舒宜爾哈正不耐煩,宋氏和耿氏各自帶著棉棉和弘晝過來了,弘晝進了門就一路小跑,到了舒宜爾哈麵前,胡亂行個禮,就問舒宜爾哈有沒有新玩具,舒宜爾哈失笑,宋氏三人隨後進屋,耿氏先給舒宜爾哈賠禮,說自己教子無方,又責弘晝沒規矩,弘晝卻不在意的笑著。[]
幾人分賓主落座,紅袖等人端上沁涼的果茶,舒宜爾哈就讓弘曉帶著弘晝去玩具房裏玩兒,玩具房是舒宜爾哈特意給弘曉準備的,裏麵各式精巧玩具都有,還不是會補充些新的進來,偏弘曉對這些都不大感興趣,玩過一兩迴就厭了,最愛的隻有聽故事,倒是弘晝對這些喜愛無比,常常心裏記掛著,每次來都有大半時間是耗在裏麵的。
兩個小的打發出去了,棉棉自告奮勇過去照看弟弟,就剩三個大人在屋裏,說話也就沒了忌諱,舒宜爾哈先笑道:“耿妹妹性子沉靜,除了遇到美食時顯得活泛點兒,別的時候再文靜不過,偏偏養了個淘小子,弘晝最是愛玩愛鬧,有他一個人,一整個院子都是熱鬧的,這母子倆的性子南轅北轍的,想來也真是好玩兒。”
耿氏有些不好意思:“弘晝是個鬧騰的,都是我沒教好,他這麽大了,還沒規沒矩的,跟個活猴兒似的,虧得姐姐不計較,他總這麽不知事,我都快發愁死了……”
舒宜爾哈笑道:“這有什麽好愁的,弘暄小的時候比他鬧騰多了,現在不也挺好?!孩子們小時候活潑點兒是好事,你可別太拘著他的性子,他才多大?過兩年知事了也就好了。”
耿氏苦笑道:“我何嚐願意拘束他呢,不過是不想當別人的墊腳石,她的兒子聰慧懂事,怎麽誇我都不說什麽,偏要拉著我家弘晝,非要把弘晝比成腳底的泥!姐姐也知道,我這性子是個不會爭的,進府這些年,跟誰都沒紅過臉吵過嘴,在王爺跟前也沒多少情分,得了弘晝這麽個兒子,已經是意外之喜,再不敢奢望別的,平時從不敢出頭,巴不得府裏人看不見我們母子才好,就這樣,還是礙了別人的眼,事事都要壓我們弘晝一頭,還在府裏傳些閑話,說弘晝頑劣不堪,想起來我就一肚子委屈……”
宋氏默然,舒宜爾哈歎口氣,說:“你又何必在意別人說什麽呢?嘴在人家身上,人家想說什麽,咱們也管不著不是!身處是非地,想要躲是非哪有那麽容易?漫說弘晝了,就是我們弘昉,前兩年不也有人說腦子傻性子怪?如今你再看,還有誰說這話?她們也就敢在府裏傳幾句閑話,過段時間也就淡了,弘晝性情如何,她們說兩句閑話也不作數,別管她們怎麽嚼舌根,隻要王爺認為弘晝是個好的就行!再說了,這種話她們也不敢往外傳的,不然不用你做什麽,王爺頭一個就容不得,你想是不是這迴事?!”
宋氏也說:“這話說得很是,你把心放寬些吧,如今隻有那一兩個人上躥下跳的,很是不成氣候,你若是太過在意,豈不讓那起子小人趁了心?再說了,我看弘晝挺好的,身體結實性子也好,禮數上也不差什麽,就算是愛玩了些,也是真性情,哪裏像那一位,整天說是喜愛讀書,才幾歲呀,真能看出有多聰慧來?小小年紀就傳出那麽大的名聲來,誰不知道她們想什麽呢,我還真要看看那位往後能有多大造化!”
耿氏被兩人連番勸慰,也不好意思揪著這個問題不放,忙問起弘曉這兩天都做了什麽,舒宜爾哈無奈的說:“我們家這個,你們還有什麽不知道的!給他一本圖畫書他能看一天,也不知道看懂了沒有,想帶他出去散散步,他都懶得動,我是整天發愁怎麽才能讓他多些運動,成日待在屋裏,哪裏像個孩子樣兒!耿妹妹沒事多帶弘晝過來玩,他們兩兄弟在一起也是個伴兒,有弘晝在,弘曉也能多動一動。”
耿氏卻是羨慕的,她就希望弘晝能稍微安靜些,很是誇讚弘曉幾句,宋氏聽了好一會兒,有些不耐煩,說:“你們兩個真是的,都是自己人,誇來誇去有意思嗎?不過姐姐是怎麽想的,我瞧著弘曉比那位可伶俐多了,也不見姐姐往外傳一句,這阿哥又不比格格,名聲響一點兒也不是什麽壞事,姐姐若是肯,又哪裏會讓那位的好名聲傳的到處都是?”
這迴換舒宜爾哈苦笑了。“有弘暄在宮裏讀書,還在禦前頗有體麵,我這兒已經夠招眼的了,何苦再讓兩個小的冒頭惹眼呢!那年弘暄在宮裏吃錯東西生病,可把我嚇得夠嗆,若非聖意不可違,我都不想讓他進宮了,他年紀還大些,略可自保,弘昉和弘曉兩個,都隻靠我護著呢,別人想要出風頭,我避著就是,犯不著當人家路。”
舒宜爾哈有三個兒子,雖然三個孩子智商都沒問題,但也沒必要三個兒子都很出色,既然已經有一個弘暄夠出色了,弘昉和弘曉兩個就不妨發展一些別的興趣愛好,舒宜爾哈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相爭。
近一年以來,弘曆在府裏可謂是大出風頭,隔段時間都要傳出來些他的事跡,或是說他聰慧,或是說他純孝,或是說他好學,舒宜爾哈明知是有人在背後做推手,她也沒有任何反應,或者說,她還有點樂見其成,有人冒出頭來分擔注意力,總比別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弘暄身上強。
不過舒宜爾哈疑惑的是,這些事也不知道烏喇納喇氏背後參與了沒有,按理說烏喇納喇氏不會這麽做,她就算要支持哪一個,也不該這麽早就下注,畢竟孩子還小,能不能長成是一方麵,以後性情能力究竟如何是另一方麵,這種事,不經過慎之又慎的考慮,誰敢輕易決定?何況烏喇納喇氏還有個女兒要顧,以她如今的境況,便是什麽都不做,占著嫡母名分,以後不管誰上位,都自有她的地位在,不說加以援手了,隻要她不阻撓不做什麽手腳,那麽,她和她女兒該有的就不會少,可反過來看,若是她支持的人沒能笑到最後,她豈不是得不償失?
反正依舒宜爾哈的了解,烏喇納喇氏不是這麽魯莽的人,給弘曆揚名這事做的太粗糙,也不像是一貫謹慎的烏喇納喇氏的作風,而鈕祜祿氏即便目光短淺了些,也不是這麽心急的人,現在就讓弘曆冒頭,實在不是什麽明智之舉,具體內情是什麽,舒宜爾哈不得而知。
這些關於未來的想法,舒宜爾哈是誰都不能說得,就算跟宋氏和耿氏相處的再好,這些話都不能透露一絲半點,不過就算她不說,宋氏和耿氏兩個都不是笨人,她們也有腦袋,也會分析,哪怕看不了那麽遠,一個親王府的世子之爭她們也是能看明白的,以她們的立場來看,她們自然是希望舒宜爾哈母子能夠勝出。
宋氏和耿氏並不了解弘暄那次生病的真實情況,在她們的認知裏,那次弘暄真的很危險,現在聽舒宜爾哈重新提起來,不免都有些後怕,也就很能理解舒宜爾哈的做法了,尤其是耿氏,想到自己出身低,弘晝年齡出身沒有哪一點占優勢的,雖然被人踩了心裏不大舒服,但是被人比較總比被人算計要強,耿氏自認沒有舒宜爾哈的人手勢力和心計籌算,若真有人要算計弘晝,她怕是擋不了的,這麽一想,她對別人汙蔑弘晝頑劣倒沒那麽生氣了。
當然了,這話耿氏打死都不會說出口的,忙安慰了舒宜爾哈幾句,話題一轉,就說到年氏身上:“年側福晉如今也算是心想事成了,十阿哥看著就是個健康的孩子,那年她閉門調養了大半年身體,到底沒有白費功夫。”
五十四年十月的時候,年氏平安生下一個兒子,孩子生下來就哭聲響亮,雖然看著有些瘦弱,但都說是個健康的,滿月後皇帝賜了個名字叫弘昶,如今已經十個月了,年氏看的緊,不常帶出門,不過就眾人偶爾見那幾次,看那孩子白白胖胖的,眉眼長得極好,又很愛笑,看起來就是個討喜的孩子,好幾個人背地裏泛酸。
耿氏一說,宋氏也想起一事來:“說起來也是有意思,年側福晉素來體弱,看著風吹吹就倒了似的,三天兩頭要請大夫,誰成想自十阿哥出生,這快一年過去了,竟沒聽說她有病倒過,可見十阿哥是個有福的,一出生就能護佑額娘了。”
五十四年十月的時候,年氏平安生下一個兒子,孩子生下來就哭聲響亮,雖然看著有些瘦弱,但都說是個健康的,滿月後皇帝賜了個名字叫弘昶,如今已經十個月了,年氏看的緊,不常帶出門,不過就眾人偶爾見那幾次,看那孩子白白胖胖的,眉眼長得極好,又很愛笑,看起來就是個討喜的孩子,好幾個人背地裏泛酸。
耿氏一說,宋氏也想起一事來:“說起來也是有意思,年側福晉素來體弱,看著風吹吹就倒了似的,三天兩頭要請大夫,誰成想自十阿哥出生,這快一年過去了,竟沒聽說她有病倒過,”(未完待續。)
雍親王府這麽些年都是京城交際圈的稀客,大眾知道的一般也就是府裏規矩嚴,王爺的冷厲脾氣幾乎人盡皆知,福晉名聲倒是挺好,都說是個寬厚賢良人兒,不過卻也極重規矩,把府裏經營的如鐵桶一般,想打探個消息簡直難如登天。
雍王府就夠低調的了,弘昀更是跟神隱差不多,他很少與人交際,更不出門遊玩,除了近親宗室,見過他的人少之又少,竟跟個大家閨秀似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了喜歡讀書和身體不好這兩點外,外人對他的了解幾近於無,馬佳家更是沒有門路打探。
錦絮此來,除了表態之外,多少也有打聽消息的意圖,那點兒小心思很容易就被舒宜爾哈看出來了,自然要順勢透露些可以告訴她的內容。
依著舒宜爾哈的眼光來看,弘昀著實能當得上公子世無雙這句話,人長得俊秀是一方麵,主要是氣質好,從小金尊玉貴養出來的雍容和貴氣,加上常年讀書靜養下來,通身一股沉靜的書卷氣,不管到哪兒,都是吸引目光的存在。
至於說弘昀的性情愛好,雖說依舒宜爾哈和他的關係,兩人並沒有什麽接觸,單就偶爾見那幾次麵來看,這孩子溫文爾雅禮數周全,加上從弘暄口中得知的,弘昀著實是個性情溫平之人,待人也算寬厚,喜歡的也是琴棋書畫之類能陶冶情操愛好,並無不良嗜好,除了身體不好這一點外,簡直找不出別的缺點了。
舒宜爾哈想到弘昀的身體狀況,在把他誇成一朵花之後,順勢提了一句,這也是錦絮早知道的事兒,且這門親事又是皇帝親賜,弘昀又是皇孫,說句不好聽的,別說弘昀隻是身子不太牢靠,即便是他這會兒死了,慧慧也隻有嫁個牌位或是守望門寡這兩條路可走,想到了最壞的結果,對這些也就不那麽在意了,因而錦絮並沒有什麽特別的表現。
舒宜爾哈倒有些奇怪,覺得她不該這麽平淡才是,不過看錦絮不想多說,她也就順勢轉了話題,姐妹倆幾個月不見,自然有許多家常要聊,不覺間就到了午時,錦絮才告辭離開。
舒宜爾哈跟弘曉兩人用了飯,各自午睡起來,弘曉鬧著要聽新故事,舒宜爾哈正不耐煩,宋氏和耿氏各自帶著棉棉和弘晝過來了,弘晝進了門就一路小跑,到了舒宜爾哈麵前,胡亂行個禮,就問舒宜爾哈有沒有新玩具,舒宜爾哈失笑,宋氏三人隨後進屋,耿氏先給舒宜爾哈賠禮,說自己教子無方,又責弘晝沒規矩,弘晝卻不在意的笑著。[]
幾人分賓主落座,紅袖等人端上沁涼的果茶,舒宜爾哈就讓弘曉帶著弘晝去玩具房裏玩兒,玩具房是舒宜爾哈特意給弘曉準備的,裏麵各式精巧玩具都有,還不是會補充些新的進來,偏弘曉對這些都不大感興趣,玩過一兩迴就厭了,最愛的隻有聽故事,倒是弘晝對這些喜愛無比,常常心裏記掛著,每次來都有大半時間是耗在裏麵的。
兩個小的打發出去了,棉棉自告奮勇過去照看弟弟,就剩三個大人在屋裏,說話也就沒了忌諱,舒宜爾哈先笑道:“耿妹妹性子沉靜,除了遇到美食時顯得活泛點兒,別的時候再文靜不過,偏偏養了個淘小子,弘晝最是愛玩愛鬧,有他一個人,一整個院子都是熱鬧的,這母子倆的性子南轅北轍的,想來也真是好玩兒。”
耿氏有些不好意思:“弘晝是個鬧騰的,都是我沒教好,他這麽大了,還沒規沒矩的,跟個活猴兒似的,虧得姐姐不計較,他總這麽不知事,我都快發愁死了……”
舒宜爾哈笑道:“這有什麽好愁的,弘暄小的時候比他鬧騰多了,現在不也挺好?!孩子們小時候活潑點兒是好事,你可別太拘著他的性子,他才多大?過兩年知事了也就好了。”
耿氏苦笑道:“我何嚐願意拘束他呢,不過是不想當別人的墊腳石,她的兒子聰慧懂事,怎麽誇我都不說什麽,偏要拉著我家弘晝,非要把弘晝比成腳底的泥!姐姐也知道,我這性子是個不會爭的,進府這些年,跟誰都沒紅過臉吵過嘴,在王爺跟前也沒多少情分,得了弘晝這麽個兒子,已經是意外之喜,再不敢奢望別的,平時從不敢出頭,巴不得府裏人看不見我們母子才好,就這樣,還是礙了別人的眼,事事都要壓我們弘晝一頭,還在府裏傳些閑話,說弘晝頑劣不堪,想起來我就一肚子委屈……”
宋氏默然,舒宜爾哈歎口氣,說:“你又何必在意別人說什麽呢?嘴在人家身上,人家想說什麽,咱們也管不著不是!身處是非地,想要躲是非哪有那麽容易?漫說弘晝了,就是我們弘昉,前兩年不也有人說腦子傻性子怪?如今你再看,還有誰說這話?她們也就敢在府裏傳幾句閑話,過段時間也就淡了,弘晝性情如何,她們說兩句閑話也不作數,別管她們怎麽嚼舌根,隻要王爺認為弘晝是個好的就行!再說了,這種話她們也不敢往外傳的,不然不用你做什麽,王爺頭一個就容不得,你想是不是這迴事?!”
宋氏也說:“這話說得很是,你把心放寬些吧,如今隻有那一兩個人上躥下跳的,很是不成氣候,你若是太過在意,豈不讓那起子小人趁了心?再說了,我看弘晝挺好的,身體結實性子也好,禮數上也不差什麽,就算是愛玩了些,也是真性情,哪裏像那一位,整天說是喜愛讀書,才幾歲呀,真能看出有多聰慧來?小小年紀就傳出那麽大的名聲來,誰不知道她們想什麽呢,我還真要看看那位往後能有多大造化!”
耿氏被兩人連番勸慰,也不好意思揪著這個問題不放,忙問起弘曉這兩天都做了什麽,舒宜爾哈無奈的說:“我們家這個,你們還有什麽不知道的!給他一本圖畫書他能看一天,也不知道看懂了沒有,想帶他出去散散步,他都懶得動,我是整天發愁怎麽才能讓他多些運動,成日待在屋裏,哪裏像個孩子樣兒!耿妹妹沒事多帶弘晝過來玩,他們兩兄弟在一起也是個伴兒,有弘晝在,弘曉也能多動一動。”
耿氏卻是羨慕的,她就希望弘晝能稍微安靜些,很是誇讚弘曉幾句,宋氏聽了好一會兒,有些不耐煩,說:“你們兩個真是的,都是自己人,誇來誇去有意思嗎?不過姐姐是怎麽想的,我瞧著弘曉比那位可伶俐多了,也不見姐姐往外傳一句,這阿哥又不比格格,名聲響一點兒也不是什麽壞事,姐姐若是肯,又哪裏會讓那位的好名聲傳的到處都是?”
這迴換舒宜爾哈苦笑了。“有弘暄在宮裏讀書,還在禦前頗有體麵,我這兒已經夠招眼的了,何苦再讓兩個小的冒頭惹眼呢!那年弘暄在宮裏吃錯東西生病,可把我嚇得夠嗆,若非聖意不可違,我都不想讓他進宮了,他年紀還大些,略可自保,弘昉和弘曉兩個,都隻靠我護著呢,別人想要出風頭,我避著就是,犯不著當人家路。”
舒宜爾哈有三個兒子,雖然三個孩子智商都沒問題,但也沒必要三個兒子都很出色,既然已經有一個弘暄夠出色了,弘昉和弘曉兩個就不妨發展一些別的興趣愛好,舒宜爾哈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相爭。
近一年以來,弘曆在府裏可謂是大出風頭,隔段時間都要傳出來些他的事跡,或是說他聰慧,或是說他純孝,或是說他好學,舒宜爾哈明知是有人在背後做推手,她也沒有任何反應,或者說,她還有點樂見其成,有人冒出頭來分擔注意力,總比別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弘暄身上強。
不過舒宜爾哈疑惑的是,這些事也不知道烏喇納喇氏背後參與了沒有,按理說烏喇納喇氏不會這麽做,她就算要支持哪一個,也不該這麽早就下注,畢竟孩子還小,能不能長成是一方麵,以後性情能力究竟如何是另一方麵,這種事,不經過慎之又慎的考慮,誰敢輕易決定?何況烏喇納喇氏還有個女兒要顧,以她如今的境況,便是什麽都不做,占著嫡母名分,以後不管誰上位,都自有她的地位在,不說加以援手了,隻要她不阻撓不做什麽手腳,那麽,她和她女兒該有的就不會少,可反過來看,若是她支持的人沒能笑到最後,她豈不是得不償失?
反正依舒宜爾哈的了解,烏喇納喇氏不是這麽魯莽的人,給弘曆揚名這事做的太粗糙,也不像是一貫謹慎的烏喇納喇氏的作風,而鈕祜祿氏即便目光短淺了些,也不是這麽心急的人,現在就讓弘曆冒頭,實在不是什麽明智之舉,具體內情是什麽,舒宜爾哈不得而知。
這些關於未來的想法,舒宜爾哈是誰都不能說得,就算跟宋氏和耿氏相處的再好,這些話都不能透露一絲半點,不過就算她不說,宋氏和耿氏兩個都不是笨人,她們也有腦袋,也會分析,哪怕看不了那麽遠,一個親王府的世子之爭她們也是能看明白的,以她們的立場來看,她們自然是希望舒宜爾哈母子能夠勝出。
宋氏和耿氏並不了解弘暄那次生病的真實情況,在她們的認知裏,那次弘暄真的很危險,現在聽舒宜爾哈重新提起來,不免都有些後怕,也就很能理解舒宜爾哈的做法了,尤其是耿氏,想到自己出身低,弘晝年齡出身沒有哪一點占優勢的,雖然被人踩了心裏不大舒服,但是被人比較總比被人算計要強,耿氏自認沒有舒宜爾哈的人手勢力和心計籌算,若真有人要算計弘晝,她怕是擋不了的,這麽一想,她對別人汙蔑弘晝頑劣倒沒那麽生氣了。
當然了,這話耿氏打死都不會說出口的,忙安慰了舒宜爾哈幾句,話題一轉,就說到年氏身上:“年側福晉如今也算是心想事成了,十阿哥看著就是個健康的孩子,那年她閉門調養了大半年身體,到底沒有白費功夫。”
五十四年十月的時候,年氏平安生下一個兒子,孩子生下來就哭聲響亮,雖然看著有些瘦弱,但都說是個健康的,滿月後皇帝賜了個名字叫弘昶,如今已經十個月了,年氏看的緊,不常帶出門,不過就眾人偶爾見那幾次,看那孩子白白胖胖的,眉眼長得極好,又很愛笑,看起來就是個討喜的孩子,好幾個人背地裏泛酸。
耿氏一說,宋氏也想起一事來:“說起來也是有意思,年側福晉素來體弱,看著風吹吹就倒了似的,三天兩頭要請大夫,誰成想自十阿哥出生,這快一年過去了,竟沒聽說她有病倒過,可見十阿哥是個有福的,一出生就能護佑額娘了。”
五十四年十月的時候,年氏平安生下一個兒子,孩子生下來就哭聲響亮,雖然看著有些瘦弱,但都說是個健康的,滿月後皇帝賜了個名字叫弘昶,如今已經十個月了,年氏看的緊,不常帶出門,不過就眾人偶爾見那幾次,看那孩子白白胖胖的,眉眼長得極好,又很愛笑,看起來就是個討喜的孩子,好幾個人背地裏泛酸。
耿氏一說,宋氏也想起一事來:“說起來也是有意思,年側福晉素來體弱,看著風吹吹就倒了似的,三天兩頭要請大夫,誰成想自十阿哥出生,這快一年過去了,竟沒聽說她有病倒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