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曉周歲之後,馬上就是皇帝的萬壽,這兩年胤禛在皇帝麵前頗有臉麵,皇帝對雍親王府時有賞賜,為了表達對雍親王府上下對皇帝的忠心與感激,府上準備的壽禮規格也是逐步提升,不單有胤禛搜羅來的奇珍異寶,還有號稱他親手種出來的瓜果蔬菜,府上的女人們也必須有表達自己心意之作,未必要多貴重,但心意卻絕不能少,即便這些東西都不一定會到皇帝麵前,眾人準備時也是絲毫不敢懈怠,力求能夠盡善盡美。(.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
舒宜爾哈自然不能免俗,這種場麵上的事,她一向做的無可挑剔,她雖然沒想過靠萬壽節禮出彩,最起碼不能落後,她準備的東西,皇帝不一定知道,但胤禛是肯定會過目的,對她來說,皇帝怎麽看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胤禛滿意。
嫁進雍親王府十來年,每年都要準備萬壽節禮,隔上幾年,還要想個新奇的點子,準備些新奇又出彩的禮物,舒宜爾哈還真沒少費心思,去年時她剛生了弘曉,禮物隻是中規中矩,今年免不了要多用點兒心,還好她一向未雨綢繆慣了,去年秋天就開始準備,從釀的幾桶葡萄酒裏,挑出口感最好顏色最為澄澈的一桶,還有學胤禛冒充農婦種的花生,加上親手抄的經文,加上一個玉石擺件,另有一些例禮,湊出來一份價值和心意都很充足的禮物。
弘暄和弘昉的年齡漸長,也是要送禮的,他們這些小輩給皇祖父送壽禮,看的就不是價值而是心意了,弘暄大多數時間住在宮裏,佟佳貴妃負責照看他,又有和嬪因著舒宜爾哈的關係,對他也多有照顧,這兩個都是身家豐厚的主,私下沒少補貼弘暄,也會提點他一些皇帝的喜好,因此,弘暄在皇帝麵前表現一直不錯,十足是皇帝喜歡的樣子,再加上皇帝重用胤禛,自然要給他的兒子臉麵,弘時各方麵都是平平,弘暄就成了皇帝重點關注的對象,這幾年下來,眾皇孫中,他的地位一直處於前三,皇帝對他關懷有加,他自然心存感念,想要借禮物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弘暄是個有主見的孩子,並不喜歡依靠別人,因此,他婉拒了舒宜爾哈的幫助,自己跟弘昉兩個嘀咕了好幾迴,兩兄弟向自己阿瑪額娘看齊,抄了孝經,自己現種地來不及,問了舒宜爾哈,學了櫻桃酒的做法,弘暄趁著在家的功夫就開始動手,一開始隻有他兩個折騰,沒多久弘昀和弘時也加入進來,兄弟幾個鼓搗了一個多月,弄出來兩壇子櫻桃酒,又合力寫了一萬個壽字,就是不會寫字的弘曆、弘晝、弘曉和弘旻,也被他們握著手一人劃了個壽,最後以雍親王府阿哥們的名義進了上去,而這份來自孫子們的孝心,自然讓皇帝十分滿意,當著眾人的麵誇胤禛會教孩子,孩子們又孝順又能幹,好生培養,日後必然有出息雲雲,雍親王府又出了次風頭。
孩子們在皇帝麵前露了臉,自己又得了稱讚,胤禛的冰塊臉上也帶了點兒笑影,迴頭就給幾個孩子豐厚的獎勵,他也知道這主意是弘暄想的,他拉上弘昉和弘曉不意外,但他肯讓兄弟們都參與進來,不獨占功勞,對兄長尊敬,對弟弟愛護,不藏私不小氣,性情寬厚大度,反正這孩子他是越看越滿意,更堅定了將弘暄當做繼承人培養的決心。
孩子們露了臉,母親們也跟著長臉,其中收益最大的自然是舒宜爾哈,胤禛那麽內斂的人,也在她麵前誇了弘暄幾句,舒宜爾哈心中暗喜,她可不是那口是心非的,胤禛敢誇,她就敢順杆爬,很是表達了一番以子為傲的心情,讓胤禛很是無語,讓她好好帶孩子,跟弘昉說,別總悶屋裏看書,多出來走走,還閑的話,趕緊教弘曉走路,別讓他滿院子亂爬,傳出去總是不好看,幾句話把舒宜爾哈打擊的夠嗆。
孩子們各有各的性格,在舒宜爾哈眼裏的天才弘昉,別人看來是個不愛理人不愛說話的書呆子,她的小心肝弘曉,被人懷疑腦子笨,可是她真不覺得這兩個孩子哪裏有問題了,分明是別人沒見識,容不得有個性的孩子。可是,即便她再怎麽看自己的孩子好,也得承認,弘昉還真不是大眾眼中的出色孩子。
舒宜爾哈的三個兒子,弘暄是真優秀,智商情商都在線,是大多數人眼中的優秀榜樣,性格上沒什麽可指摘之處,跟弘暄一比,弘昉的表現就差了不少,他是智商爆表,情商一般,但因為智商太高,能讓他感興趣的事太少,對人更沒興趣,輕易不肯理人,給人的觀感不好接近,就有人不說好話,說他性格孤僻是個怪人,至於說弘曉,這孩子也不知道怎麽迴事,就是不肯好好走路,舒宜爾哈觀察了好久,也沒找到原因,請了太醫來看,都說他身子好得很,並沒有毛病,既然他身體健康,舒宜爾哈也就不想勉強他,想著過兩個月就好了,誰知道這也礙了胤禛的眼。
對於幾個孩子的教育,胤禛對舒宜爾哈表達了充分的信任,一般不會多說什麽,但是他提出來了,舒宜爾哈就不能當沒這迴事,她決定先解決弘昉的問題,趁著晚上一起吃飯,她笑眯眯的問弘昉:“我看你總是悶在屋裏看書,一天說不了幾句話,你也不嫌悶?整天看書有什麽趣兒,你也多出門轉轉,多跟人接觸接觸,別真成書呆子了。”
舒宜爾哈已經很久沒管過弘昉的興趣愛好了,忽然間提起,弘昉小小詫異了一下,問:“誰在額娘跟前說閑話了?”
舒宜爾哈搖頭:“沒人,隻是我覺得你這樣不行,我知道你嫌跟人接觸沒意思,覺得不如看書有趣,不如學習有意義,但是,書裏的東西都是死的,你想真正領悟或是驗證書上寫的真偽,就該多聽多看,而不是悶在屋裏閉門造車。”(未完待續。)
舒宜爾哈自然不能免俗,這種場麵上的事,她一向做的無可挑剔,她雖然沒想過靠萬壽節禮出彩,最起碼不能落後,她準備的東西,皇帝不一定知道,但胤禛是肯定會過目的,對她來說,皇帝怎麽看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胤禛滿意。
嫁進雍親王府十來年,每年都要準備萬壽節禮,隔上幾年,還要想個新奇的點子,準備些新奇又出彩的禮物,舒宜爾哈還真沒少費心思,去年時她剛生了弘曉,禮物隻是中規中矩,今年免不了要多用點兒心,還好她一向未雨綢繆慣了,去年秋天就開始準備,從釀的幾桶葡萄酒裏,挑出口感最好顏色最為澄澈的一桶,還有學胤禛冒充農婦種的花生,加上親手抄的經文,加上一個玉石擺件,另有一些例禮,湊出來一份價值和心意都很充足的禮物。
弘暄和弘昉的年齡漸長,也是要送禮的,他們這些小輩給皇祖父送壽禮,看的就不是價值而是心意了,弘暄大多數時間住在宮裏,佟佳貴妃負責照看他,又有和嬪因著舒宜爾哈的關係,對他也多有照顧,這兩個都是身家豐厚的主,私下沒少補貼弘暄,也會提點他一些皇帝的喜好,因此,弘暄在皇帝麵前表現一直不錯,十足是皇帝喜歡的樣子,再加上皇帝重用胤禛,自然要給他的兒子臉麵,弘時各方麵都是平平,弘暄就成了皇帝重點關注的對象,這幾年下來,眾皇孫中,他的地位一直處於前三,皇帝對他關懷有加,他自然心存感念,想要借禮物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弘暄是個有主見的孩子,並不喜歡依靠別人,因此,他婉拒了舒宜爾哈的幫助,自己跟弘昉兩個嘀咕了好幾迴,兩兄弟向自己阿瑪額娘看齊,抄了孝經,自己現種地來不及,問了舒宜爾哈,學了櫻桃酒的做法,弘暄趁著在家的功夫就開始動手,一開始隻有他兩個折騰,沒多久弘昀和弘時也加入進來,兄弟幾個鼓搗了一個多月,弄出來兩壇子櫻桃酒,又合力寫了一萬個壽字,就是不會寫字的弘曆、弘晝、弘曉和弘旻,也被他們握著手一人劃了個壽,最後以雍親王府阿哥們的名義進了上去,而這份來自孫子們的孝心,自然讓皇帝十分滿意,當著眾人的麵誇胤禛會教孩子,孩子們又孝順又能幹,好生培養,日後必然有出息雲雲,雍親王府又出了次風頭。
孩子們在皇帝麵前露了臉,自己又得了稱讚,胤禛的冰塊臉上也帶了點兒笑影,迴頭就給幾個孩子豐厚的獎勵,他也知道這主意是弘暄想的,他拉上弘昉和弘曉不意外,但他肯讓兄弟們都參與進來,不獨占功勞,對兄長尊敬,對弟弟愛護,不藏私不小氣,性情寬厚大度,反正這孩子他是越看越滿意,更堅定了將弘暄當做繼承人培養的決心。
孩子們露了臉,母親們也跟著長臉,其中收益最大的自然是舒宜爾哈,胤禛那麽內斂的人,也在她麵前誇了弘暄幾句,舒宜爾哈心中暗喜,她可不是那口是心非的,胤禛敢誇,她就敢順杆爬,很是表達了一番以子為傲的心情,讓胤禛很是無語,讓她好好帶孩子,跟弘昉說,別總悶屋裏看書,多出來走走,還閑的話,趕緊教弘曉走路,別讓他滿院子亂爬,傳出去總是不好看,幾句話把舒宜爾哈打擊的夠嗆。
孩子們各有各的性格,在舒宜爾哈眼裏的天才弘昉,別人看來是個不愛理人不愛說話的書呆子,她的小心肝弘曉,被人懷疑腦子笨,可是她真不覺得這兩個孩子哪裏有問題了,分明是別人沒見識,容不得有個性的孩子。可是,即便她再怎麽看自己的孩子好,也得承認,弘昉還真不是大眾眼中的出色孩子。
舒宜爾哈的三個兒子,弘暄是真優秀,智商情商都在線,是大多數人眼中的優秀榜樣,性格上沒什麽可指摘之處,跟弘暄一比,弘昉的表現就差了不少,他是智商爆表,情商一般,但因為智商太高,能讓他感興趣的事太少,對人更沒興趣,輕易不肯理人,給人的觀感不好接近,就有人不說好話,說他性格孤僻是個怪人,至於說弘曉,這孩子也不知道怎麽迴事,就是不肯好好走路,舒宜爾哈觀察了好久,也沒找到原因,請了太醫來看,都說他身子好得很,並沒有毛病,既然他身體健康,舒宜爾哈也就不想勉強他,想著過兩個月就好了,誰知道這也礙了胤禛的眼。
對於幾個孩子的教育,胤禛對舒宜爾哈表達了充分的信任,一般不會多說什麽,但是他提出來了,舒宜爾哈就不能當沒這迴事,她決定先解決弘昉的問題,趁著晚上一起吃飯,她笑眯眯的問弘昉:“我看你總是悶在屋裏看書,一天說不了幾句話,你也不嫌悶?整天看書有什麽趣兒,你也多出門轉轉,多跟人接觸接觸,別真成書呆子了。”
舒宜爾哈已經很久沒管過弘昉的興趣愛好了,忽然間提起,弘昉小小詫異了一下,問:“誰在額娘跟前說閑話了?”
舒宜爾哈搖頭:“沒人,隻是我覺得你這樣不行,我知道你嫌跟人接觸沒意思,覺得不如看書有趣,不如學習有意義,但是,書裏的東西都是死的,你想真正領悟或是驗證書上寫的真偽,就該多聽多看,而不是悶在屋裏閉門造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