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宋氏閑話半天,棉棉就找了過來,這孩子年紀漸長,人越發文靜,因平時也有練些花拳繡腿,人雖看著瘦,身體卻極好,她給舒宜爾哈問了好,又去看了在睡覺的弘曉一迴,方迴來安安靜靜的坐下,聽舒宜爾哈和宋氏說話。[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因為有孩子在,好些話都不能再說,舒宜爾哈細細問了棉棉這幾日都看了什麽書,女紅學的怎麽樣,又教她什麽首飾配什麽衣服,什麽季節戴什麽花,棉棉對這些挺感興趣,聽得認真,舒宜爾哈也就教的開心,宋氏不時補上幾句,眼看到了飯點,才停下話頭,讓人去請弘昉。
招待宋氏母女用了飯,她二人迴去休息,就剩弘昉跟舒宜爾哈說點兒私房話,弘昉年初搬到外院,跟弘暄住在一起,不過弘暄一個月才迴來住兩天,整個院子幾乎算是他自己的,舒宜爾哈不免要問他習不習慣,底下人聽不聽話,有沒有偷懶的,有沒有被人欺負等話,弘昉不在意的說:“沒什麽不習慣的,都挺好,二哥挺照顧我,阿瑪也時常來看我,額娘不用擔心。”
其實都在一個府裏,舒宜爾哈地位穩固,輕易沒誰敢怠慢弘昉的,而弘昉本人又極為喜淨,根本不會有冷清的感覺,就是真有一二不合心意之處,他天天都要來給舒宜爾哈請安,當時就能告訴她,又哪裏會受了欺負去,不過當娘的心都是這樣,孩子隻要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就總有操不完的心,理智上再明白,感情上也不可能放得下。
自從有了弘曉,舒宜爾哈不可避免的在弘曉身上用了更多心思,對弘暄和弘昉多少有些疏忽,畢竟人的精力有限,雖然幾個孩子一樣疼愛,但分給每個人的不可能完全一樣,好在弘暄不常在家感覺不到,弘昉也不是愛爭寵的性子,他二人又是懂事的孩子,自己都很疼幼弟,對母親的注意力大多在幼弟身上,更是不以為意了。
對於自己重心偏移這件事,舒宜爾哈大多時候是無知覺的,就是下意識那麽做了,不過也有時候會猛然醒悟,就會自責對弘暄和弘昉關心少了,然後就想彌補,弘暄在宮裏夠不著,隻有拉著弘昉噓寒問暖,生怕兒子心裏不舒服。
舒宜爾哈不知道的是,弘昉並不是很喜歡她的熱情,他喜歡安靜,自己讀書習字就挺有樂趣,加上他超群的智商,一般的人在他看來都有些聒噪,不過鑒於舒宜爾哈是他親娘,偶爾黏糊些,他便是不適應也忍了,在他的想法裏,他這是在包容舒宜爾哈呢。
母子即便溝通不良,相互想岔了,可那又有什麽關係?兩人都是再以自己的方式關心對方,體諒對方,舒宜爾哈是個好母親,弘昉是個好兒子,這就夠了。
天氣漸漸熱起來,皇帝巡幸塞外,這迴把胤禛也帶走了,男主人不在家,女人們不好去園子裏避暑,隻好悶在府裏,王府裏花草樹木雖多,卻仍然減不了悶熱之感,各處用冰都有定額,宋氏和耿氏兩人份例不多,白天就愛到海棠院坐坐,一來多個人說說話,時間好打發,二來也能蹭點涼氣,把自己的冰生下來晚上好用。<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舒宜爾哈是個愛享受的,冬天受不得冷,夏天受不得熱,她的屋裏要保持的冷暖適宜,府裏分給她的炭和冰都不是很充足,不過她手上有錢,份例不夠就自己掏腰包,誰也說不得什麽,尤其是冰,她的陪嫁莊子的地窖裏每年都存了好些,她還讓人買了許多硝石,常用硝石製冰,所以,別處的冰不夠用,她這裏隻有多的。
對於宋氏和耿氏常過來蹭涼意,舒宜爾哈還是挺歡迎的,天日天長,人也無聊,有兩個人陪著聊天打牌,總比閑著無所事事強,她也曾提過要送宋氏和耿氏些冰,兩人倒是接受了她的好意,卻不肯多要,舒宜爾哈知道這兩人不是愛占便宜的,也就沒有強求。
就為用冰一事,府上還鬧出點事來,主角自然是那兩位孕婦,年氏和郭氏。
年氏是側福晉,娘家又給力,自己本身份例高,加上娘家的補貼,她房裏的冰一直都是充足的,甚至還能多出來些惠及有頭臉的嬤嬤丫鬟們,可郭氏卻不同,她和宋氏、耿氏的份例一樣,自然是不夠用的,她又是孕婦,本身就怕熱,冰少了更覺得難受,烏喇納喇氏體諒她,從常例之外又給她撥了一些,讓她能好過些。
這本來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結果沒多久,年氏就病了,府裏還傳出些話來,說是福晉對年側福晉太疏忽怠慢,同樣是懷孕,憑什麽郭格格能有額外所得,年側福晉就沒有?尤其是年側福晉地位還在郭格格之上,更沒有郭格格越過年側福晉的道理,定然是福晉對年側福晉有意見,借此打年側福晉的臉,年側福晉就是覺得臉上過不去才病的。
也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從哪兒傳出來的,反正它就忽如一夜春風來的吹遍整個內院了,烏喇納喇氏又生了場氣,迴頭還得特意去安撫年氏,表明自己絕對沒有要針對她的意思,又給她額外補了一份冰,又處置了幾個亂傳閑話的,才把這股風波平息了。
舒宜爾哈忍不住又同情了烏喇納喇氏一迴,她對來找她的宋氏和耿氏說:“福晉也是難做,本來郭格格有孕,份例不夠,她做主添補一二,本就是應該的,而年側福晉那邊,本來就不缺什麽,沒有額外照顧也算不得什麽,福晉這麽做也算不得偏私,偏偏那位心思太細,這麽點兒事都耿耿於懷,生生病倒了,倒成了福晉的不是。”
宋氏照舊對一切有關年氏的事都看不慣,此時也不藏著掖著,直接哧到:“誰知道是不是真病了,那位的矯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動不動不是這病就是那病的,有個頭疼腦熱就要請爺,有孕之後更是誇張,幾個月沒給福晉請安,成日待在院裏不出門,誰知道她身子到底怎麽樣!”
耿氏這個輕易不吐惡言的人也說:“這迴她也太過了些,她又不缺那點兒冰,也不知道鬧些什麽,她又大著肚子,福晉也不好計較,反倒要順著她,我都替福晉委屈。”
是呀,烏喇納喇氏也不知道該多窩火,她一向在意名聲,就是為了得個好名聲,該做的是一點兒沒落下,自認做的已經夠可以了,就為這麽點兒小事,差點就被傳出苛待有孕側室的惡名來,遇到年氏這麽玻璃心的人,她真真是沒地兒說理去。
府中眾人這時候還不知道,年氏已經成了烏喇納喇氏心中厭惡名單的第三名,在這個名單的前兩名,一個是已經故去的李氏,這位側福晉可是導致烏喇納喇氏難產,生下弘暉後傷了身體的推手之一,她仗著得寵,沒少踩烏喇納喇氏的臉麵,挑戰她的權威;另一個,是同樣故去的德妃,這位是導致烏喇納喇氏難纏的另一個推手,還包庇護佑導致弘暉夭折的十四皇子,借著婆婆的身份,為難過烏喇納喇氏很多次,這兩位常年占據烏喇納喇氏厭惡名單前兩名,都是切切實實傷害過她的,還都是觸她逆鱗的那種傷害,烏喇納喇氏怨恨厭惡也是理所應當,可是年氏,她還真沒傷害過誰,她也沒那個心機,就這麽個人,卻排在李氏和德妃之後名列第三,不管是胤禛第一個女人宋氏,還是有三個兒子的舒宜爾哈,都沒能超過她去,由此可見,年氏招惹人的功力還真不是一般的深厚,若大家知道這個事實的話,恐怕人人都想給她送錦旗了。
整個府裏的人都對年氏觀感複雜,覺得她是借題發揮,給烏喇納喇氏找事,卻不知道,人家是真覺得委屈,年氏這個人,本身就是個多愁善感的性子,又從小被家裏人嬌寵著長大,還有個把她當女兒養的妹控兄長,她在娘家從來都是中心,不管是誰都以她為重,雖然後來年家人存了把她送進四爺府的心思,開始教她一些爭寵手段,教她如何得寵,怎麽才能勾住男人的心,教她怎麽用心機,可惜已經為時過晚,她的性情已成,輕易是改不過來了。
大家都覺得年氏矯情,她自己有時候也認識到自己太脆弱,可惜就是改不過來,就拿這迴事來說,她是真覺得委屈,就算她的冰夠用還有多的,那也沒有多用府裏一絲一毫,憑什麽郭氏就能得到額外照顧?她倒不在乎那點東西,但自己被人另眼相待了,這讓她接受不了,她又愛多想,不由自主就想自己是不是哪兒得罪了福晉,所以福晉借著這個機會警告自己?越想越鑽牛角尖,她秉性柔弱不說,又是雙身子,可不就病倒了麽!
大家對年氏的性情並不是很了解,所以會認為她矯情做作,也不是沒有理由的,畢竟要不是太敏感的人,去理解對月傷懷迎風落淚之人的心理,他們是真的理解不能,年氏的表現,在喜愛她的人看來,自然是率真純良真性情,再不喜歡她的人眼裏,就成了矯情做作惹人煩了。
胤禛迴來的時候,天氣還沒涼下來,皇帝的禦駕直接進了暢春園,胤禛迴府歇了一天,就帶著家小們一起移居圓明園,眾人都還是住的老地方,年氏和郭氏卻被留在了府裏,年氏是因為月份大了,她胎像又不是很好,所以不好輕易移動,而郭氏,則是胤禛聽烏喇納喇氏說了府裏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為了不讓年氏心裏不平衡,特意留了下來。
園子裏確實比府裏涼爽些,近郊樹多事一迴事,園裏水多也是一個原因,因年氏不在,舒宜爾哈還帶著宋氏、耿氏和孩子們,一起到蓬萊仙島上遊了一圈,要是年氏在,她們可沒這麽輕易能來,倒不是年氏不讓人拜訪,而是她們都不想跟年氏過多接觸,省的自己氣悶。
舒宜爾哈前年移栽的葡萄樹,現在已經開始結果了,園子裏人照料的好,結的碩果累累的,除了每天吃的和榨的葡萄汁,剩下的都被舒宜爾哈帶人做成了葡萄酒,用特意定做的橡木桶裝著,放進地窖裏,等著過幾個月好喝。
舒宜爾哈釀葡萄酒,宋氏和耿氏看著好奇,也跟著做了一桶,連棉棉都自己釀了一小桶,舒宜爾哈就給每個人做的貼上名字,說是等能喝了,大家比比看誰的最好,宋氏和耿氏難得起了好勝心,都對自己的成品很有信心,三人還都賭上了彩頭,誰贏了就歸誰。
除了自製葡萄酒,舒宜爾哈等人還在胤禛的帶領下,各自開辟了一小塊農田,種些應季的農作物,好像是胤禛為了表明自己對大位沒有野心,甘願做田舍翁的意思,當然也有可能是胤禛想通過自己的雙手,找到能夠高產的農作物,反正不管是哪種理由,舒宜爾哈都在心裏嗤之以鼻,真是有夠假的。
別管假不假吧,胤禛做了這麽個姿態出來,皇帝看起來挺滿意的,具體表現為給胤禛送女人。
今年可是選秀之年,皇帝迴京後,選秀工作就已經展開了,在進入最終閱選時,已經年過六十的皇帝沒給自己留新人,應各皇子母妃所求,給好幾個兒子府上添了一兩個人,還給十七皇子胤禮指了婚,福晉是鈕祜祿氏,一等果毅公阿靈阿之女,也就是孝昭皇後和溫僖貴妃的侄女,可謂是出身顯赫,在一眾皇子福晉中,單論出身,絕對可以排到前三,可見皇帝對這個兒子的喜愛。
至於說胤禛這邊,因為德妃不在了,胤禛府上這點小事就歸了佟佳貴妃負責,她在皇帝麵前提了一句,皇帝就給胤禛選了一個美女,出身正白旗瓜爾佳氏,原太子妃同族,不過阿瑪官職不高,隻是從四品而已,給已經是親王的胤禛做格格,也不算委屈她。
瓜爾佳氏定於八月二十進府,這個消息一出,府中又是一片議論之聲。(未完待續。)
因為有孩子在,好些話都不能再說,舒宜爾哈細細問了棉棉這幾日都看了什麽書,女紅學的怎麽樣,又教她什麽首飾配什麽衣服,什麽季節戴什麽花,棉棉對這些挺感興趣,聽得認真,舒宜爾哈也就教的開心,宋氏不時補上幾句,眼看到了飯點,才停下話頭,讓人去請弘昉。
招待宋氏母女用了飯,她二人迴去休息,就剩弘昉跟舒宜爾哈說點兒私房話,弘昉年初搬到外院,跟弘暄住在一起,不過弘暄一個月才迴來住兩天,整個院子幾乎算是他自己的,舒宜爾哈不免要問他習不習慣,底下人聽不聽話,有沒有偷懶的,有沒有被人欺負等話,弘昉不在意的說:“沒什麽不習慣的,都挺好,二哥挺照顧我,阿瑪也時常來看我,額娘不用擔心。”
其實都在一個府裏,舒宜爾哈地位穩固,輕易沒誰敢怠慢弘昉的,而弘昉本人又極為喜淨,根本不會有冷清的感覺,就是真有一二不合心意之處,他天天都要來給舒宜爾哈請安,當時就能告訴她,又哪裏會受了欺負去,不過當娘的心都是這樣,孩子隻要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就總有操不完的心,理智上再明白,感情上也不可能放得下。
自從有了弘曉,舒宜爾哈不可避免的在弘曉身上用了更多心思,對弘暄和弘昉多少有些疏忽,畢竟人的精力有限,雖然幾個孩子一樣疼愛,但分給每個人的不可能完全一樣,好在弘暄不常在家感覺不到,弘昉也不是愛爭寵的性子,他二人又是懂事的孩子,自己都很疼幼弟,對母親的注意力大多在幼弟身上,更是不以為意了。
對於自己重心偏移這件事,舒宜爾哈大多時候是無知覺的,就是下意識那麽做了,不過也有時候會猛然醒悟,就會自責對弘暄和弘昉關心少了,然後就想彌補,弘暄在宮裏夠不著,隻有拉著弘昉噓寒問暖,生怕兒子心裏不舒服。
舒宜爾哈不知道的是,弘昉並不是很喜歡她的熱情,他喜歡安靜,自己讀書習字就挺有樂趣,加上他超群的智商,一般的人在他看來都有些聒噪,不過鑒於舒宜爾哈是他親娘,偶爾黏糊些,他便是不適應也忍了,在他的想法裏,他這是在包容舒宜爾哈呢。
母子即便溝通不良,相互想岔了,可那又有什麽關係?兩人都是再以自己的方式關心對方,體諒對方,舒宜爾哈是個好母親,弘昉是個好兒子,這就夠了。
天氣漸漸熱起來,皇帝巡幸塞外,這迴把胤禛也帶走了,男主人不在家,女人們不好去園子裏避暑,隻好悶在府裏,王府裏花草樹木雖多,卻仍然減不了悶熱之感,各處用冰都有定額,宋氏和耿氏兩人份例不多,白天就愛到海棠院坐坐,一來多個人說說話,時間好打發,二來也能蹭點涼氣,把自己的冰生下來晚上好用。<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舒宜爾哈是個愛享受的,冬天受不得冷,夏天受不得熱,她的屋裏要保持的冷暖適宜,府裏分給她的炭和冰都不是很充足,不過她手上有錢,份例不夠就自己掏腰包,誰也說不得什麽,尤其是冰,她的陪嫁莊子的地窖裏每年都存了好些,她還讓人買了許多硝石,常用硝石製冰,所以,別處的冰不夠用,她這裏隻有多的。
對於宋氏和耿氏常過來蹭涼意,舒宜爾哈還是挺歡迎的,天日天長,人也無聊,有兩個人陪著聊天打牌,總比閑著無所事事強,她也曾提過要送宋氏和耿氏些冰,兩人倒是接受了她的好意,卻不肯多要,舒宜爾哈知道這兩人不是愛占便宜的,也就沒有強求。
就為用冰一事,府上還鬧出點事來,主角自然是那兩位孕婦,年氏和郭氏。
年氏是側福晉,娘家又給力,自己本身份例高,加上娘家的補貼,她房裏的冰一直都是充足的,甚至還能多出來些惠及有頭臉的嬤嬤丫鬟們,可郭氏卻不同,她和宋氏、耿氏的份例一樣,自然是不夠用的,她又是孕婦,本身就怕熱,冰少了更覺得難受,烏喇納喇氏體諒她,從常例之外又給她撥了一些,讓她能好過些。
這本來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結果沒多久,年氏就病了,府裏還傳出些話來,說是福晉對年側福晉太疏忽怠慢,同樣是懷孕,憑什麽郭格格能有額外所得,年側福晉就沒有?尤其是年側福晉地位還在郭格格之上,更沒有郭格格越過年側福晉的道理,定然是福晉對年側福晉有意見,借此打年側福晉的臉,年側福晉就是覺得臉上過不去才病的。
也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從哪兒傳出來的,反正它就忽如一夜春風來的吹遍整個內院了,烏喇納喇氏又生了場氣,迴頭還得特意去安撫年氏,表明自己絕對沒有要針對她的意思,又給她額外補了一份冰,又處置了幾個亂傳閑話的,才把這股風波平息了。
舒宜爾哈忍不住又同情了烏喇納喇氏一迴,她對來找她的宋氏和耿氏說:“福晉也是難做,本來郭格格有孕,份例不夠,她做主添補一二,本就是應該的,而年側福晉那邊,本來就不缺什麽,沒有額外照顧也算不得什麽,福晉這麽做也算不得偏私,偏偏那位心思太細,這麽點兒事都耿耿於懷,生生病倒了,倒成了福晉的不是。”
宋氏照舊對一切有關年氏的事都看不慣,此時也不藏著掖著,直接哧到:“誰知道是不是真病了,那位的矯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動不動不是這病就是那病的,有個頭疼腦熱就要請爺,有孕之後更是誇張,幾個月沒給福晉請安,成日待在院裏不出門,誰知道她身子到底怎麽樣!”
耿氏這個輕易不吐惡言的人也說:“這迴她也太過了些,她又不缺那點兒冰,也不知道鬧些什麽,她又大著肚子,福晉也不好計較,反倒要順著她,我都替福晉委屈。”
是呀,烏喇納喇氏也不知道該多窩火,她一向在意名聲,就是為了得個好名聲,該做的是一點兒沒落下,自認做的已經夠可以了,就為這麽點兒小事,差點就被傳出苛待有孕側室的惡名來,遇到年氏這麽玻璃心的人,她真真是沒地兒說理去。
府中眾人這時候還不知道,年氏已經成了烏喇納喇氏心中厭惡名單的第三名,在這個名單的前兩名,一個是已經故去的李氏,這位側福晉可是導致烏喇納喇氏難產,生下弘暉後傷了身體的推手之一,她仗著得寵,沒少踩烏喇納喇氏的臉麵,挑戰她的權威;另一個,是同樣故去的德妃,這位是導致烏喇納喇氏難纏的另一個推手,還包庇護佑導致弘暉夭折的十四皇子,借著婆婆的身份,為難過烏喇納喇氏很多次,這兩位常年占據烏喇納喇氏厭惡名單前兩名,都是切切實實傷害過她的,還都是觸她逆鱗的那種傷害,烏喇納喇氏怨恨厭惡也是理所應當,可是年氏,她還真沒傷害過誰,她也沒那個心機,就這麽個人,卻排在李氏和德妃之後名列第三,不管是胤禛第一個女人宋氏,還是有三個兒子的舒宜爾哈,都沒能超過她去,由此可見,年氏招惹人的功力還真不是一般的深厚,若大家知道這個事實的話,恐怕人人都想給她送錦旗了。
整個府裏的人都對年氏觀感複雜,覺得她是借題發揮,給烏喇納喇氏找事,卻不知道,人家是真覺得委屈,年氏這個人,本身就是個多愁善感的性子,又從小被家裏人嬌寵著長大,還有個把她當女兒養的妹控兄長,她在娘家從來都是中心,不管是誰都以她為重,雖然後來年家人存了把她送進四爺府的心思,開始教她一些爭寵手段,教她如何得寵,怎麽才能勾住男人的心,教她怎麽用心機,可惜已經為時過晚,她的性情已成,輕易是改不過來了。
大家都覺得年氏矯情,她自己有時候也認識到自己太脆弱,可惜就是改不過來,就拿這迴事來說,她是真覺得委屈,就算她的冰夠用還有多的,那也沒有多用府裏一絲一毫,憑什麽郭氏就能得到額外照顧?她倒不在乎那點東西,但自己被人另眼相待了,這讓她接受不了,她又愛多想,不由自主就想自己是不是哪兒得罪了福晉,所以福晉借著這個機會警告自己?越想越鑽牛角尖,她秉性柔弱不說,又是雙身子,可不就病倒了麽!
大家對年氏的性情並不是很了解,所以會認為她矯情做作,也不是沒有理由的,畢竟要不是太敏感的人,去理解對月傷懷迎風落淚之人的心理,他們是真的理解不能,年氏的表現,在喜愛她的人看來,自然是率真純良真性情,再不喜歡她的人眼裏,就成了矯情做作惹人煩了。
胤禛迴來的時候,天氣還沒涼下來,皇帝的禦駕直接進了暢春園,胤禛迴府歇了一天,就帶著家小們一起移居圓明園,眾人都還是住的老地方,年氏和郭氏卻被留在了府裏,年氏是因為月份大了,她胎像又不是很好,所以不好輕易移動,而郭氏,則是胤禛聽烏喇納喇氏說了府裏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為了不讓年氏心裏不平衡,特意留了下來。
園子裏確實比府裏涼爽些,近郊樹多事一迴事,園裏水多也是一個原因,因年氏不在,舒宜爾哈還帶著宋氏、耿氏和孩子們,一起到蓬萊仙島上遊了一圈,要是年氏在,她們可沒這麽輕易能來,倒不是年氏不讓人拜訪,而是她們都不想跟年氏過多接觸,省的自己氣悶。
舒宜爾哈前年移栽的葡萄樹,現在已經開始結果了,園子裏人照料的好,結的碩果累累的,除了每天吃的和榨的葡萄汁,剩下的都被舒宜爾哈帶人做成了葡萄酒,用特意定做的橡木桶裝著,放進地窖裏,等著過幾個月好喝。
舒宜爾哈釀葡萄酒,宋氏和耿氏看著好奇,也跟著做了一桶,連棉棉都自己釀了一小桶,舒宜爾哈就給每個人做的貼上名字,說是等能喝了,大家比比看誰的最好,宋氏和耿氏難得起了好勝心,都對自己的成品很有信心,三人還都賭上了彩頭,誰贏了就歸誰。
除了自製葡萄酒,舒宜爾哈等人還在胤禛的帶領下,各自開辟了一小塊農田,種些應季的農作物,好像是胤禛為了表明自己對大位沒有野心,甘願做田舍翁的意思,當然也有可能是胤禛想通過自己的雙手,找到能夠高產的農作物,反正不管是哪種理由,舒宜爾哈都在心裏嗤之以鼻,真是有夠假的。
別管假不假吧,胤禛做了這麽個姿態出來,皇帝看起來挺滿意的,具體表現為給胤禛送女人。
今年可是選秀之年,皇帝迴京後,選秀工作就已經展開了,在進入最終閱選時,已經年過六十的皇帝沒給自己留新人,應各皇子母妃所求,給好幾個兒子府上添了一兩個人,還給十七皇子胤禮指了婚,福晉是鈕祜祿氏,一等果毅公阿靈阿之女,也就是孝昭皇後和溫僖貴妃的侄女,可謂是出身顯赫,在一眾皇子福晉中,單論出身,絕對可以排到前三,可見皇帝對這個兒子的喜愛。
至於說胤禛這邊,因為德妃不在了,胤禛府上這點小事就歸了佟佳貴妃負責,她在皇帝麵前提了一句,皇帝就給胤禛選了一個美女,出身正白旗瓜爾佳氏,原太子妃同族,不過阿瑪官職不高,隻是從四品而已,給已經是親王的胤禛做格格,也不算委屈她。
瓜爾佳氏定於八月二十進府,這個消息一出,府中又是一片議論之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