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陳唐第二次前往寧州。
上一次,他為探花,到寧州南服縣上任。現在迴想起來,並不算是一次成功的任職。雖然也曾誅精怪,也曾殺妖魔,但在楊氏的步步進逼之下,終是一怒拔劍,以自創劍式“破釜”,擊殺了少將軍楊子楚,最後拋印而去,離開寧州,去追尋燕還丹的世外桃源。
那一次的經曆,使得陳唐明白了不少道理:人心,往往比妖魔鬼怪更難對付!
麵對妖魔鬼怪時,覺得黑是黑,白是白,黑白分明,但與人相處,卻總是叵測不寧。
皆因人心善變,善藏,善偽。
燕還丹甚至一度產生心魔,懷念起被困在陰司裏的日子,不用和人打交道,簡單明了。好在他也看透了,幹脆進入九扇門,專門對付妖魔鬼怪,做得風生水起,頗為快意。
陳唐倒不是文青,很多事情碰到了,遇上了,就得解決。所不同的是,解決的方式和辦法。
比如這次去寧州,麵見楊臨鶴。
楊臨鶴不止楊子楚一個兒子,但殺子之仇,豈能易與?先前已經三番幾次派遣人到潘州來做事,如今陳唐送上門去,自然不會有好場麵。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陳唐並不畏懼,又有塗山不悔作伴,除非楊臨鶴真要反了。
他已經反不起來了。
潘州的政務早已步上正軌,顧珩做得十分出色,條條有理,有他代理,不會出亂子。整個州衙裏頭,班子都是陳唐派係,團結一致。
另外,塗山不悔也做了相對應的安排。
塗山氏的人手暗線,其實早就布置在潘州裏,甚至還有人來幫陳唐看家。
這些,都是暗手,預防事故變化。
不但潘州,別的州郡也有。
這番布局,正是塗山氏的高明之處。之前麵對黃家的咄咄逼人,她們選擇忍讓退避,但實質裏,卻已經下了好幾手妙棋,占據了扼要重要的位置,當其勢成,立刻能屠大龍。
由此可知,塗山氏當家的,也就是不悔姐妹的母親,端是十分了得。
聽說還是十分的美麗端莊,以及年輕。
當然,“年輕”這個形容詞總是相對而言,不是那麽迴事。
塗山氏親近人族,很久以前就實施了半種策略,選擇了進入凡俗,與人族打成一片。
付出的代價,是血脈漸漸稀薄,但終是傳承了下去。比起黃家的徹底滅絕,無疑要好得多。
這大概便是因時而變,因勢而動。
有眼光,有睿智。
毫無疑問,當寧州平定,塗山氏的勢力聲望將達到一個頂點,足以左右朝野。
陳唐卻看到了塗山不悔眉宇間間或流露出來不易察覺的憂慮。
不外乎“功高震主”,而或“鳥盡弓藏”之類的考慮,以塗山氏的智慧,不可能不明白,不知道做了什麽安排。
取而代之?
並無可能。
雖然塗山氏是半種,但體內的妖魔血統注定了她們無法堂皇地登堂入室。
天下大統,人道中興,是深入骨子裏的認知。滿朝文武,天下儒士,甚至道釋兩家,都不會接受塗山氏的篡位。
事關名分,說著玄乎,卻真實存在。
另一個辦法是扶植親塗山氏的皇室人員上位,她們就是這麽做的,並且已經成功了,新皇皇位已穩。
問題是,前麵已經說過了,人心易變,何況是帝王之心?
觀史鑒今,可知春秋。
陳唐不知塗山氏方麵會如何個做法,他倒有心要幫上一把,隻是目前還沒有名分。
他對於塗山不悔的觀感是很好的,相處之際,也有意無意地流露出慕艾之心。
甚至塗山不喜那邊,連“姐夫”都叫上了。
塗山不悔沒有拒絕的意思,可陳唐總覺得她欲拒還迎,似有另外的顧忌和苦衷。
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觀念作祟嗎?
難不成還得先把未來嶽母拿下?
又或者,天下大勢始終還沒有完全安定,塗山不悔這個欽差的使命尚未完成,在此之前,顧不得談兒女私情?
陳唐想了很多,於公於私,他覺得都要去寧州一趟。順利的話,可能在半途就能找到突破的契機,與塗山不悔來個生米煮成熟飯了。
嗯,他的確這麽想的。他又不是坐懷不硬的柳下惠,當然了,霸王硬上弓那種肯定不行。講究的是兩情相悅的順其自然,以及水到渠成,那才美妙無比。
欽差出行,再加上一名封疆大吏,自有排場,不可能兩個比翼雙飛,騎兩匹馬就走了。
不過陳唐想了個辦法,排場隊伍在明處,由數名官員帶隊,率領數百兵甲侍衛,護著馬車轔轔而行;暗地裏,他就帶著塗山不悔遊山玩水,好不逍遙。
一匹胭脂馬,一匹烏雲踏雪,渾若神仙伴侶。
說到馬,塗山不悔所騎的竟也是異種,蘊含妖魔血脈的。
這兩匹馬跑到一起,居然似乎對了眼,表現得十分親密。
陳唐大感驚奇,明明兩匹都是母馬來著……
不過馬匹之間的事,他也懶得理會,還是跟伊人為伴,趁機尋找突破口。
一路吟詩作畫、彈琴喝茶,端是快活勝神仙。
做了幾首詩詞,都蘊含氣息,但始終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
陳唐有些鬱悶,這樣下去,塗山不悔都養好傷了。
但沒辦法,強求不得。雖然身為穿越狗,滿腹詩書,但世界不同,強賦新詩說愁,並無用處。
進入寧州地界時,已是入冬季節。
江南的冬,來得晚,處處綠樹繁花,不見凋零。沿途經過大小州府時,自有衙門官員來迎接。
但塗山不悔露麵不多,在人前時,她變為男裝,英姿颯爽,另有一番風采。
這一日,來到寧州郡城外。
早有消息傳進城,稟告給大統領楊臨鶴知道。滿城官員,但凡有點地位,排得上號的,幾乎都出城來了,迎出十裏外,陣勢十分的隆重而熱情。
楊臨鶴經營寧州多年,在此地,幾乎可以說是一手遮天。上到知州,下到衙門官吏等,大部分都是楊家的人,直如鐵桶一般。。
這次來迎接欽差大人,楊臨鶴並未安排任何兵甲,隻帶大小官員,籍此來表示他忠心可鑒。
塗山不悔騎在馬上,側頭對陳唐嫣然一笑,說道:“小心……”
上一次,他為探花,到寧州南服縣上任。現在迴想起來,並不算是一次成功的任職。雖然也曾誅精怪,也曾殺妖魔,但在楊氏的步步進逼之下,終是一怒拔劍,以自創劍式“破釜”,擊殺了少將軍楊子楚,最後拋印而去,離開寧州,去追尋燕還丹的世外桃源。
那一次的經曆,使得陳唐明白了不少道理:人心,往往比妖魔鬼怪更難對付!
麵對妖魔鬼怪時,覺得黑是黑,白是白,黑白分明,但與人相處,卻總是叵測不寧。
皆因人心善變,善藏,善偽。
燕還丹甚至一度產生心魔,懷念起被困在陰司裏的日子,不用和人打交道,簡單明了。好在他也看透了,幹脆進入九扇門,專門對付妖魔鬼怪,做得風生水起,頗為快意。
陳唐倒不是文青,很多事情碰到了,遇上了,就得解決。所不同的是,解決的方式和辦法。
比如這次去寧州,麵見楊臨鶴。
楊臨鶴不止楊子楚一個兒子,但殺子之仇,豈能易與?先前已經三番幾次派遣人到潘州來做事,如今陳唐送上門去,自然不會有好場麵。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陳唐並不畏懼,又有塗山不悔作伴,除非楊臨鶴真要反了。
他已經反不起來了。
潘州的政務早已步上正軌,顧珩做得十分出色,條條有理,有他代理,不會出亂子。整個州衙裏頭,班子都是陳唐派係,團結一致。
另外,塗山不悔也做了相對應的安排。
塗山氏的人手暗線,其實早就布置在潘州裏,甚至還有人來幫陳唐看家。
這些,都是暗手,預防事故變化。
不但潘州,別的州郡也有。
這番布局,正是塗山氏的高明之處。之前麵對黃家的咄咄逼人,她們選擇忍讓退避,但實質裏,卻已經下了好幾手妙棋,占據了扼要重要的位置,當其勢成,立刻能屠大龍。
由此可知,塗山氏當家的,也就是不悔姐妹的母親,端是十分了得。
聽說還是十分的美麗端莊,以及年輕。
當然,“年輕”這個形容詞總是相對而言,不是那麽迴事。
塗山氏親近人族,很久以前就實施了半種策略,選擇了進入凡俗,與人族打成一片。
付出的代價,是血脈漸漸稀薄,但終是傳承了下去。比起黃家的徹底滅絕,無疑要好得多。
這大概便是因時而變,因勢而動。
有眼光,有睿智。
毫無疑問,當寧州平定,塗山氏的勢力聲望將達到一個頂點,足以左右朝野。
陳唐卻看到了塗山不悔眉宇間間或流露出來不易察覺的憂慮。
不外乎“功高震主”,而或“鳥盡弓藏”之類的考慮,以塗山氏的智慧,不可能不明白,不知道做了什麽安排。
取而代之?
並無可能。
雖然塗山氏是半種,但體內的妖魔血統注定了她們無法堂皇地登堂入室。
天下大統,人道中興,是深入骨子裏的認知。滿朝文武,天下儒士,甚至道釋兩家,都不會接受塗山氏的篡位。
事關名分,說著玄乎,卻真實存在。
另一個辦法是扶植親塗山氏的皇室人員上位,她們就是這麽做的,並且已經成功了,新皇皇位已穩。
問題是,前麵已經說過了,人心易變,何況是帝王之心?
觀史鑒今,可知春秋。
陳唐不知塗山氏方麵會如何個做法,他倒有心要幫上一把,隻是目前還沒有名分。
他對於塗山不悔的觀感是很好的,相處之際,也有意無意地流露出慕艾之心。
甚至塗山不喜那邊,連“姐夫”都叫上了。
塗山不悔沒有拒絕的意思,可陳唐總覺得她欲拒還迎,似有另外的顧忌和苦衷。
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觀念作祟嗎?
難不成還得先把未來嶽母拿下?
又或者,天下大勢始終還沒有完全安定,塗山不悔這個欽差的使命尚未完成,在此之前,顧不得談兒女私情?
陳唐想了很多,於公於私,他覺得都要去寧州一趟。順利的話,可能在半途就能找到突破的契機,與塗山不悔來個生米煮成熟飯了。
嗯,他的確這麽想的。他又不是坐懷不硬的柳下惠,當然了,霸王硬上弓那種肯定不行。講究的是兩情相悅的順其自然,以及水到渠成,那才美妙無比。
欽差出行,再加上一名封疆大吏,自有排場,不可能兩個比翼雙飛,騎兩匹馬就走了。
不過陳唐想了個辦法,排場隊伍在明處,由數名官員帶隊,率領數百兵甲侍衛,護著馬車轔轔而行;暗地裏,他就帶著塗山不悔遊山玩水,好不逍遙。
一匹胭脂馬,一匹烏雲踏雪,渾若神仙伴侶。
說到馬,塗山不悔所騎的竟也是異種,蘊含妖魔血脈的。
這兩匹馬跑到一起,居然似乎對了眼,表現得十分親密。
陳唐大感驚奇,明明兩匹都是母馬來著……
不過馬匹之間的事,他也懶得理會,還是跟伊人為伴,趁機尋找突破口。
一路吟詩作畫、彈琴喝茶,端是快活勝神仙。
做了幾首詩詞,都蘊含氣息,但始終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
陳唐有些鬱悶,這樣下去,塗山不悔都養好傷了。
但沒辦法,強求不得。雖然身為穿越狗,滿腹詩書,但世界不同,強賦新詩說愁,並無用處。
進入寧州地界時,已是入冬季節。
江南的冬,來得晚,處處綠樹繁花,不見凋零。沿途經過大小州府時,自有衙門官員來迎接。
但塗山不悔露麵不多,在人前時,她變為男裝,英姿颯爽,另有一番風采。
這一日,來到寧州郡城外。
早有消息傳進城,稟告給大統領楊臨鶴知道。滿城官員,但凡有點地位,排得上號的,幾乎都出城來了,迎出十裏外,陣勢十分的隆重而熱情。
楊臨鶴經營寧州多年,在此地,幾乎可以說是一手遮天。上到知州,下到衙門官吏等,大部分都是楊家的人,直如鐵桶一般。。
這次來迎接欽差大人,楊臨鶴並未安排任何兵甲,隻帶大小官員,籍此來表示他忠心可鑒。
塗山不悔騎在馬上,側頭對陳唐嫣然一笑,說道:“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