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甲事,朱府
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 作者:紫色之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檉在府內查看藤甲。
是之前歐陽北從大理帶迴來的,一共五副,都是老滕甲,油得發亮,少說幾十年曆史,多說百年都有可能。
其中一副暗紅色,四副黑色,都配有藤牌。
暗紅色的是赤血藤編製,為上品,黑色的是青藤編製,屬於普通中品。
藤牌也一樣,一紅四黑。
趙檉伸手拎起來掂了掂,重量極輕,雖不能和布甲相比,但卻比皮甲要輕,比鐵甲則至少要輕上個七八成。
他對旁邊的張憲道:“砍幾刀試試。”
張憲看這藤甲新奇,抽出製式單刀一下砍去,他用的力氣不小,且是寸勁,氣力都使在鋒刃之上。
隻聽得“啪”地一聲,那藤甲顫了顫,上麵隻留下一道淺淺的白痕。
張憲立刻瞪大眼睛,他這一刀倘是布甲皮甲都肯定砍破,哪怕二者鑲嵌鐵釘鐵盤,但鋼刀鋒利窄長,肯定會將其非鐵麵的地方切開,但這藤甲卻隻是留下一條淺淺痕跡。
“王爺,這種甲胄為何如此堅實?”
趙檉摸了摸那條白色淺痕,道:“材質特殊,又熬製許久,另外這藤甲早就被油浸透,刀劍在其上不能完全聚力。”
張憲道:“我說剛才怎麽一刀下去感覺微微側滑,王爺,這麽說藤甲僅差於鐵甲了?”
趙檉道:“和鐵甲比自是還有不如,但好在輕便,適合閃轉騰挪,成本又低廉便宜。”
張憲伸手摸了摸藤甲,又拿起一麵藤牌用刀砍去,結果仍是一樣,依舊一條白線。
他似乎想到什麽,忙道:“王爺,這藤甲雖然能抵禦鋒刃,但重量太輕,怕是錘斧之類會輕易攻破。”看書溂
趙檉笑道:“重器之下,什麽鎧甲都會破防,鐵甲因為堅硬的緣故防禦高一些,皮甲之類倒是形同虛設了,但這藤甲你不妨一試。”
張憲抓起旁邊一柄骨朵錘,狠狠地向著藤甲打去,這次卻是沉悶地“噗”一聲傳來。
隻見那鐵骨朵分明已經把藤甲打得向裏微微凹陷進去,但這個時候卻又猛地一彈,張憲手腕上明顯感覺到了那強烈的反震之感,不由“咦”了一聲:“王爺,此甲奇妙!”
趙檉道:“雖然體輕,防禦重器會比鐵甲差些,但又遠遠不是布甲皮甲可比。”
張憲道:“王爺,普通兵丁穿不起鐵甲,但若能穿上這藤甲,倒也不比鐵甲差上多少,屬下再試試弓箭。”
說著,他又取來弓,找了個合適位置連射了幾箭,其中隻有一箭鑽進藤甲縫裏,但也沒有完全穿透,其它的箭射上了便即滑掉一旁。
張憲迴到前麵,拔出那根射進去的箭瞅了瞅,望向趙檉道:“王爺,這藤甲對箭矢的防禦卻是比鐵甲要高。”
趙檉點了點頭,藤甲別的要略遜色鐵甲,但對箭矢的防禦,確實要高過鐵甲。
原因無它,眼下限於工藝的原因,打造的鎧甲多為鎖子甲和細網甲,這種甲對於劈砍的防護極強,但對於刺射卻要差一些。
雖然鐵甲多少也可以防刺,但並非全能防住,尤其相對強弓硬弩,即可能會被穿透,或者沿著鎖縫紮射進去。
張憲摸著藤甲道:“王爺,這藤植多見,倘若全造成甲胄配給軍丁,豈不是所向披靡?”
趙檉瞅了他一眼,搖頭道:“這種甲的工藝極其複雜,而且在我大宋已經失傳許久了。”
張憲想了想:“那倒是可惜了,若是有製造方法,能大規模造這種藤甲,在戰場之上麵對騎兵倒不至於處處掣肘了。”
趙檉微微一笑,道:“你是說用藤甲步兵對陣騎兵?”
張憲道:“屬下雖然沒上過邊境戰場,但打淮西時也見過我大宋步兵的軍備,若遭遇騎兵衝陣肯定七零八落。”
趙檉道:“戰馬迅疾,尋常兵丁身穿布甲,亦或無甲隻著軍服,哪裏經得起馬隊衝殺,便是被碰觸摔倒,都可能骨斷筋折,再無戰力。”
張憲用力按了一下藤甲,那藤甲在他鬆力時又是微微反彈迴來,他立刻道:“這甲柔韌,就算被戰馬衝倒,也未必就受重傷,這又遠非鐵甲可比,王爺,真的找不到製造方法嗎?”
趙檉笑笑不置可否,其實歐陽北從大理迴來已帶迴這藤甲方法,隻是東京這種地方根本沒法造甲,福建那邊要忙的事情則太多,隴右更是想都別想,所以他也沒打算將此事透露出去。
他道:“找到又如何?這種藤甲從采藤到最後製造完成,每一副都需長達兩年的時間。”
“竟要兩年?”張憲聞言不由張大了嘴巴,這時間也實在太過長了些。
要知道鎧甲兵器乃是易損之物,一但爆發大規模的戰爭,那麽前方戰場肯定是在不停地消耗,後麵軍器監這邊就要不停地組織生產,以能滿足戰場需求為主。
可這藤甲製作一副居然要兩年時間,顯然是供應不得,因此注定不能成為大宋這種規模軍隊主要裝備。
可他並不死心,追問道:“王爺,如有製造方法,就不能多積攢一些嗎?”
趙檉其實也是這個打算,這東西就算再結實耐用,但開戰之後也是消耗品,後方無法持續供應,隻能多多積攢,到時候有多少用多少。
大理段易長那邊已經答應幫他製造,可雖然那邊有地理優勢,無論藤條還是桐油都方便易采取,但也是要偷偷的進行,畢竟段易長也有所顧忌,哪裏敢明目張膽。
就在今天上午,段易長的人已經到了東京,但十分謹慎,隻是送信過來,並未進入府內,信的內容是約定商討藤甲之事的時間。
雖然大宋和大理關係還算融洽,但以趙檉和段易長的身份,這種私下的暗通款曲乃是大忌。
趙檉明白對方謹慎的原因,這種事情能不在府中見麵便不在府中,畢竟外麵趙楷的皇城司諜子一直都沒有撤走,不管他們眼下是糊弄了事,還是認真盯著,都不能去冒這種風險。
趙檉邀了對方明日見麵,地點放在高陽酒樓,綠柳莊自不能帶去,那邊除了姚平仲和羅金水外,任何人都不能透漏風聲。
高陽酒樓雖然嘈雜,但正因為如此倒不會引人注目,若是真找個隱秘的地方宅院,反而會被有心人注意。
出了王府武庫,趙檉帶著張憲來到書房,隨後從紫檀小匣裏拿出了幾張紙來。
張憲立刻有些激動,知道肯定是他之前所學的秘本兵法後續。
趙檉看著他道:“景仁,之前已傳你三篇兵法,這次再傳你三篇,記得迴去仔細研讀。”
孟德新書一共十四篇,第一篇是總綱,最後一篇是政略,實際上的正文隻有十二篇。
他已經傳給張憲總綱,還有正文十二篇裏的第一臨篇和第二兵篇。
此刻拿出來的是第三鬥篇、第四者篇、第五皆篇。
將這三篇交給張憲後,趙檉衝外揮了揮手,張憲抱著三篇兵書如獲至寶,喜滋滋告辭而去……
應奉局提舉朱勔共生二子一女,長子朱汝賢,次子朱汝禮,女兒朱瑛。
朱汝賢平時多喜靡靡之音,好飲宴聽曲,附庸風雅。
朱汝禮則生來好武,性子粗暴,平時不是耍刀弄槍,就是以毆打府內下人婢女為樂。
這時臘八剛過不久,朱汝禮在梅園之中耍槍,待一路大槍走完他直起身來,看著旁邊一名青年笑道:“肖兄,看我這套槍法耍得如何?”
那青年一身勁裝,容貌俊朗,鬢間插花,聞言點頭笑道:“二公子的槍法圓渾合意,崩點有力,已經算是入門了。”
朱汝禮聽對方評價他槍法隻算入門,倒也不惱,微微一歎道:“我自是比不了肖兄造化,拜得高明老師,學到一身出神入化本領。”
那肖兄搖頭道:“二公子何必妄自菲薄?依著二公子家世,什麽高深武藝學不到手?”
朱汝禮歎道:“話雖如此,但總是沒有名師指點,何況我如今筋骨成形,怎比小時就練。”
他邊說邊走,片刻二人走出梅園,來到另一座大園子之中。
這大園守門的乃是個駝背老者,看到他來微微見禮,朱汝禮指著老者道:“肖兄,這位乃是蘇州明駝朱鐵峰,拳腳功夫了得。”
肖兄瞅了老者一眼,隻是微微點了點頭,臉上並無什麽特殊表情。
朱汝禮知道這位肖兄並未瞧得起這蘇州明駝,不過依他的身份,自然有瞧不起的本錢,誰讓人家不但武藝高強,且老師更是江湖上有名的宗師大俠呢。
朱汝禮指著園子裏道:“此園名為弄春園,向來外人不許進入,除我爹還有大哥外,肖兄可是頭一個。”
那肖兄笑著搖了搖頭:“二公子太過抬愛,肖某何德何能,進這朱府家園。”
他倒是看出,這裏是朱勔自家人玩樂的地方,自然不會讓別的男子進入。
兩人踏進弄春園,那肖兄頓時撲麵而來一種別有天地之感。
這裏滿眼樓台亭閣,曲水虹橋,假山樹木,妙齡女子隨處可見,一個個戴著銀細金釵,穿著綾羅綢緞,千嬌百媚儀態萬方。
她們見朱汝禮和那肖兄走來,立刻假意逃避,嘻嘻笑笑,躲在亭後柱邊觀看兩人,尤其目光落在肖兄身上,小聲言語些什麽。
朱汝禮道:“都是些家養的姬妾婢女,沒見過世麵,倒讓肖兄看笑話了,肖兄若是瞧上哪個,一會兒走時直接帶了就是。”
肖兄笑了笑,沒有說話。
兩人這時走到一幢小樓旁邊,隻見那樓牆上竟然釘著四名女子,不知死了多久,因是冬天,屍首未能腐爛,倒還保持著原本模樣。
朱汝禮隨手一指,道:“此乃人幹,肖兄猜猜如何製成?”
肖兄搖了搖頭,臉上沒有一絲表情。
朱汝禮繼續說道:“這是先把活的人皮剮下來,剮時不能有半點破損,必須由剮人皮的大行家來做才成。”
“哦?”肖兄抬頭看著那幾具人幹,道:“不知這幾名女子犯了何事,竟受如此懲罰?”
朱汝禮聞言臉上綻放出一絲異彩:“讓我給肖兄逐個介紹,這從左至右依次是雲霞、錦秀、翠鶯、嬌兒。”
“這第一個雲霞乃是我爹房中的婢女,因為晚上需要伺候我爹起夜,收拾一些穢物,有次感到惡心居然幹嘔起來,驚到了我爹,便被處死,做成此人幹。
“這第二個錦繡,也是伺候我爹的,因為夜間之事見得多了,難免春心蕩漾,可這院子裏沒有其他男人,居然把主意打到另外的女子身上,被我爹發覺,灌了毒酒,然後剮皮做成人幹,掛在這裏以做效尤。”
“這第三個翠鶯倒是有些冤枉,本是伺候我大哥的,後來懷孕,我大哥卻硬說沒叫過她,便被賜死,做成人幹掛在了此處。
“這第四個嬌兒,倒是死在我的手上,本來我對她疼愛有加,但有一次她不知道發什麽瘋,居然敢咬我,將我的肩頭活活咬掉一塊肉下來,肖兄你說我該不該處死她?”
那肖兄聞言歎道:“這乃是二公子家事,肖某怎好評判。”
朱汝禮搖頭道:“唉,其實我也知這都是些為人不恥的殘暴之事,但知道歸知道,又勸不得爹爹和大哥二人,我自家又是個脾氣急的,平時忍耐不住,也隻能這般繼續下去。”
肖兄不語,朱汝禮又道:“我是絲毫不把肖兄當做外人,所以才坦露這朱府的一切給肖兄來看,免得日後肖兄發現,心內疑惑又不好問,就此產生隔閡。”
那肖兄沉吟道:“二公子誠意,肖某自是了然。”
二人繼續向著弄春園後門走去,遠遠地竟看見後門附近的一座亭子內,有個隻穿了層薄紗的女子在輕敲一麵小鑼。
肖兄疑惑道:“二公子,這又是在幹什麽?“
朱汝禮搖頭道:“這是我大哥對不聽話女子的懲罰,凡是不順他意的女子,便在這寒天之內,隻許穿薄衣,不能吃飯,隻能在外麵敲鑼,少則兩刻鍾,多則一個時辰,已經有幾個小妾經不起這般折磨,凍餓而死了。”
肖兄聞言又瞅了那敲鑼女子一眼,收迴目光後,默不作聲。
二人這時走出後門,出去後還沒走多遠,就見一個仆從跌跌撞撞跑了過來:“二公子,二公子,大人叫你趕快過去一趟。”
朱汝禮疑惑道:“何事如此著急,莫非又有稀罕的奇石不成?不過這石都已經采得差不多了,哪裏那般好見。”
仆從慌忙道:“二公子,不是花石之事,是,是……是大公子被歹人刺殺了!”
朱汝禮聞言微微一愕,隨後瞧了一眼旁邊的肖兄,拍掌笑道:“這倒是一樁大喜事啊,肖兄快隨我趕去看看。”
是之前歐陽北從大理帶迴來的,一共五副,都是老滕甲,油得發亮,少說幾十年曆史,多說百年都有可能。
其中一副暗紅色,四副黑色,都配有藤牌。
暗紅色的是赤血藤編製,為上品,黑色的是青藤編製,屬於普通中品。
藤牌也一樣,一紅四黑。
趙檉伸手拎起來掂了掂,重量極輕,雖不能和布甲相比,但卻比皮甲要輕,比鐵甲則至少要輕上個七八成。
他對旁邊的張憲道:“砍幾刀試試。”
張憲看這藤甲新奇,抽出製式單刀一下砍去,他用的力氣不小,且是寸勁,氣力都使在鋒刃之上。
隻聽得“啪”地一聲,那藤甲顫了顫,上麵隻留下一道淺淺的白痕。
張憲立刻瞪大眼睛,他這一刀倘是布甲皮甲都肯定砍破,哪怕二者鑲嵌鐵釘鐵盤,但鋼刀鋒利窄長,肯定會將其非鐵麵的地方切開,但這藤甲卻隻是留下一條淺淺痕跡。
“王爺,這種甲胄為何如此堅實?”
趙檉摸了摸那條白色淺痕,道:“材質特殊,又熬製許久,另外這藤甲早就被油浸透,刀劍在其上不能完全聚力。”
張憲道:“我說剛才怎麽一刀下去感覺微微側滑,王爺,這麽說藤甲僅差於鐵甲了?”
趙檉道:“和鐵甲比自是還有不如,但好在輕便,適合閃轉騰挪,成本又低廉便宜。”
張憲伸手摸了摸藤甲,又拿起一麵藤牌用刀砍去,結果仍是一樣,依舊一條白線。
他似乎想到什麽,忙道:“王爺,這藤甲雖然能抵禦鋒刃,但重量太輕,怕是錘斧之類會輕易攻破。”看書溂
趙檉笑道:“重器之下,什麽鎧甲都會破防,鐵甲因為堅硬的緣故防禦高一些,皮甲之類倒是形同虛設了,但這藤甲你不妨一試。”
張憲抓起旁邊一柄骨朵錘,狠狠地向著藤甲打去,這次卻是沉悶地“噗”一聲傳來。
隻見那鐵骨朵分明已經把藤甲打得向裏微微凹陷進去,但這個時候卻又猛地一彈,張憲手腕上明顯感覺到了那強烈的反震之感,不由“咦”了一聲:“王爺,此甲奇妙!”
趙檉道:“雖然體輕,防禦重器會比鐵甲差些,但又遠遠不是布甲皮甲可比。”
張憲道:“王爺,普通兵丁穿不起鐵甲,但若能穿上這藤甲,倒也不比鐵甲差上多少,屬下再試試弓箭。”
說著,他又取來弓,找了個合適位置連射了幾箭,其中隻有一箭鑽進藤甲縫裏,但也沒有完全穿透,其它的箭射上了便即滑掉一旁。
張憲迴到前麵,拔出那根射進去的箭瞅了瞅,望向趙檉道:“王爺,這藤甲對箭矢的防禦卻是比鐵甲要高。”
趙檉點了點頭,藤甲別的要略遜色鐵甲,但對箭矢的防禦,確實要高過鐵甲。
原因無它,眼下限於工藝的原因,打造的鎧甲多為鎖子甲和細網甲,這種甲對於劈砍的防護極強,但對於刺射卻要差一些。
雖然鐵甲多少也可以防刺,但並非全能防住,尤其相對強弓硬弩,即可能會被穿透,或者沿著鎖縫紮射進去。
張憲摸著藤甲道:“王爺,這藤植多見,倘若全造成甲胄配給軍丁,豈不是所向披靡?”
趙檉瞅了他一眼,搖頭道:“這種甲的工藝極其複雜,而且在我大宋已經失傳許久了。”
張憲想了想:“那倒是可惜了,若是有製造方法,能大規模造這種藤甲,在戰場之上麵對騎兵倒不至於處處掣肘了。”
趙檉微微一笑,道:“你是說用藤甲步兵對陣騎兵?”
張憲道:“屬下雖然沒上過邊境戰場,但打淮西時也見過我大宋步兵的軍備,若遭遇騎兵衝陣肯定七零八落。”
趙檉道:“戰馬迅疾,尋常兵丁身穿布甲,亦或無甲隻著軍服,哪裏經得起馬隊衝殺,便是被碰觸摔倒,都可能骨斷筋折,再無戰力。”
張憲用力按了一下藤甲,那藤甲在他鬆力時又是微微反彈迴來,他立刻道:“這甲柔韌,就算被戰馬衝倒,也未必就受重傷,這又遠非鐵甲可比,王爺,真的找不到製造方法嗎?”
趙檉笑笑不置可否,其實歐陽北從大理迴來已帶迴這藤甲方法,隻是東京這種地方根本沒法造甲,福建那邊要忙的事情則太多,隴右更是想都別想,所以他也沒打算將此事透露出去。
他道:“找到又如何?這種藤甲從采藤到最後製造完成,每一副都需長達兩年的時間。”
“竟要兩年?”張憲聞言不由張大了嘴巴,這時間也實在太過長了些。
要知道鎧甲兵器乃是易損之物,一但爆發大規模的戰爭,那麽前方戰場肯定是在不停地消耗,後麵軍器監這邊就要不停地組織生產,以能滿足戰場需求為主。
可這藤甲製作一副居然要兩年時間,顯然是供應不得,因此注定不能成為大宋這種規模軍隊主要裝備。
可他並不死心,追問道:“王爺,如有製造方法,就不能多積攢一些嗎?”
趙檉其實也是這個打算,這東西就算再結實耐用,但開戰之後也是消耗品,後方無法持續供應,隻能多多積攢,到時候有多少用多少。
大理段易長那邊已經答應幫他製造,可雖然那邊有地理優勢,無論藤條還是桐油都方便易采取,但也是要偷偷的進行,畢竟段易長也有所顧忌,哪裏敢明目張膽。
就在今天上午,段易長的人已經到了東京,但十分謹慎,隻是送信過來,並未進入府內,信的內容是約定商討藤甲之事的時間。
雖然大宋和大理關係還算融洽,但以趙檉和段易長的身份,這種私下的暗通款曲乃是大忌。
趙檉明白對方謹慎的原因,這種事情能不在府中見麵便不在府中,畢竟外麵趙楷的皇城司諜子一直都沒有撤走,不管他們眼下是糊弄了事,還是認真盯著,都不能去冒這種風險。
趙檉邀了對方明日見麵,地點放在高陽酒樓,綠柳莊自不能帶去,那邊除了姚平仲和羅金水外,任何人都不能透漏風聲。
高陽酒樓雖然嘈雜,但正因為如此倒不會引人注目,若是真找個隱秘的地方宅院,反而會被有心人注意。
出了王府武庫,趙檉帶著張憲來到書房,隨後從紫檀小匣裏拿出了幾張紙來。
張憲立刻有些激動,知道肯定是他之前所學的秘本兵法後續。
趙檉看著他道:“景仁,之前已傳你三篇兵法,這次再傳你三篇,記得迴去仔細研讀。”
孟德新書一共十四篇,第一篇是總綱,最後一篇是政略,實際上的正文隻有十二篇。
他已經傳給張憲總綱,還有正文十二篇裏的第一臨篇和第二兵篇。
此刻拿出來的是第三鬥篇、第四者篇、第五皆篇。
將這三篇交給張憲後,趙檉衝外揮了揮手,張憲抱著三篇兵書如獲至寶,喜滋滋告辭而去……
應奉局提舉朱勔共生二子一女,長子朱汝賢,次子朱汝禮,女兒朱瑛。
朱汝賢平時多喜靡靡之音,好飲宴聽曲,附庸風雅。
朱汝禮則生來好武,性子粗暴,平時不是耍刀弄槍,就是以毆打府內下人婢女為樂。
這時臘八剛過不久,朱汝禮在梅園之中耍槍,待一路大槍走完他直起身來,看著旁邊一名青年笑道:“肖兄,看我這套槍法耍得如何?”
那青年一身勁裝,容貌俊朗,鬢間插花,聞言點頭笑道:“二公子的槍法圓渾合意,崩點有力,已經算是入門了。”
朱汝禮聽對方評價他槍法隻算入門,倒也不惱,微微一歎道:“我自是比不了肖兄造化,拜得高明老師,學到一身出神入化本領。”
那肖兄搖頭道:“二公子何必妄自菲薄?依著二公子家世,什麽高深武藝學不到手?”
朱汝禮歎道:“話雖如此,但總是沒有名師指點,何況我如今筋骨成形,怎比小時就練。”
他邊說邊走,片刻二人走出梅園,來到另一座大園子之中。
這大園守門的乃是個駝背老者,看到他來微微見禮,朱汝禮指著老者道:“肖兄,這位乃是蘇州明駝朱鐵峰,拳腳功夫了得。”
肖兄瞅了老者一眼,隻是微微點了點頭,臉上並無什麽特殊表情。
朱汝禮知道這位肖兄並未瞧得起這蘇州明駝,不過依他的身份,自然有瞧不起的本錢,誰讓人家不但武藝高強,且老師更是江湖上有名的宗師大俠呢。
朱汝禮指著園子裏道:“此園名為弄春園,向來外人不許進入,除我爹還有大哥外,肖兄可是頭一個。”
那肖兄笑著搖了搖頭:“二公子太過抬愛,肖某何德何能,進這朱府家園。”
他倒是看出,這裏是朱勔自家人玩樂的地方,自然不會讓別的男子進入。
兩人踏進弄春園,那肖兄頓時撲麵而來一種別有天地之感。
這裏滿眼樓台亭閣,曲水虹橋,假山樹木,妙齡女子隨處可見,一個個戴著銀細金釵,穿著綾羅綢緞,千嬌百媚儀態萬方。
她們見朱汝禮和那肖兄走來,立刻假意逃避,嘻嘻笑笑,躲在亭後柱邊觀看兩人,尤其目光落在肖兄身上,小聲言語些什麽。
朱汝禮道:“都是些家養的姬妾婢女,沒見過世麵,倒讓肖兄看笑話了,肖兄若是瞧上哪個,一會兒走時直接帶了就是。”
肖兄笑了笑,沒有說話。
兩人這時走到一幢小樓旁邊,隻見那樓牆上竟然釘著四名女子,不知死了多久,因是冬天,屍首未能腐爛,倒還保持著原本模樣。
朱汝禮隨手一指,道:“此乃人幹,肖兄猜猜如何製成?”
肖兄搖了搖頭,臉上沒有一絲表情。
朱汝禮繼續說道:“這是先把活的人皮剮下來,剮時不能有半點破損,必須由剮人皮的大行家來做才成。”
“哦?”肖兄抬頭看著那幾具人幹,道:“不知這幾名女子犯了何事,竟受如此懲罰?”
朱汝禮聞言臉上綻放出一絲異彩:“讓我給肖兄逐個介紹,這從左至右依次是雲霞、錦秀、翠鶯、嬌兒。”
“這第一個雲霞乃是我爹房中的婢女,因為晚上需要伺候我爹起夜,收拾一些穢物,有次感到惡心居然幹嘔起來,驚到了我爹,便被處死,做成此人幹。
“這第二個錦繡,也是伺候我爹的,因為夜間之事見得多了,難免春心蕩漾,可這院子裏沒有其他男人,居然把主意打到另外的女子身上,被我爹發覺,灌了毒酒,然後剮皮做成人幹,掛在這裏以做效尤。”
“這第三個翠鶯倒是有些冤枉,本是伺候我大哥的,後來懷孕,我大哥卻硬說沒叫過她,便被賜死,做成人幹掛在了此處。
“這第四個嬌兒,倒是死在我的手上,本來我對她疼愛有加,但有一次她不知道發什麽瘋,居然敢咬我,將我的肩頭活活咬掉一塊肉下來,肖兄你說我該不該處死她?”
那肖兄聞言歎道:“這乃是二公子家事,肖某怎好評判。”
朱汝禮搖頭道:“唉,其實我也知這都是些為人不恥的殘暴之事,但知道歸知道,又勸不得爹爹和大哥二人,我自家又是個脾氣急的,平時忍耐不住,也隻能這般繼續下去。”
肖兄不語,朱汝禮又道:“我是絲毫不把肖兄當做外人,所以才坦露這朱府的一切給肖兄來看,免得日後肖兄發現,心內疑惑又不好問,就此產生隔閡。”
那肖兄沉吟道:“二公子誠意,肖某自是了然。”
二人繼續向著弄春園後門走去,遠遠地竟看見後門附近的一座亭子內,有個隻穿了層薄紗的女子在輕敲一麵小鑼。
肖兄疑惑道:“二公子,這又是在幹什麽?“
朱汝禮搖頭道:“這是我大哥對不聽話女子的懲罰,凡是不順他意的女子,便在這寒天之內,隻許穿薄衣,不能吃飯,隻能在外麵敲鑼,少則兩刻鍾,多則一個時辰,已經有幾個小妾經不起這般折磨,凍餓而死了。”
肖兄聞言又瞅了那敲鑼女子一眼,收迴目光後,默不作聲。
二人這時走出後門,出去後還沒走多遠,就見一個仆從跌跌撞撞跑了過來:“二公子,二公子,大人叫你趕快過去一趟。”
朱汝禮疑惑道:“何事如此著急,莫非又有稀罕的奇石不成?不過這石都已經采得差不多了,哪裏那般好見。”
仆從慌忙道:“二公子,不是花石之事,是,是……是大公子被歹人刺殺了!”
朱汝禮聞言微微一愕,隨後瞧了一眼旁邊的肖兄,拍掌笑道:“這倒是一樁大喜事啊,肖兄快隨我趕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