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七年(完結章)
萌寶來襲:娘親,快踹了那個渣爹 作者:燕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錦昏迷了三天三夜,再醒來的時候,大周宮內的局勢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
杏兒跪在她的床邊,眼睛都哭腫了,其他的下人站在一旁,都埋低了頭,一個字不敢說。
所有的人都穿著素淨的衣服,頭上半點發釵裝飾都沒了。
蘇錦手撐著床麵,坐起來,坐到了床頭。
她環顧了一下偌大的殿內,那麽多的下人,那麽多的太醫,卻再沒能看到淩斯晏那張臉。
在這大周皇宮裏待了這麽久,她每一次昏迷後醒來,第一眼看到的那個人,他不見了。
蘇錦隔了許久才開口:“怎麽了,出什麽事了?”
杏兒再也控製不住,哽咽出聲:“主子,您節哀,永安永樂還需要您的照顧。”
蘇錦沒忍住咳嗽了一陣,等咳嗽完了,她看向剛剛捂著嘴的那塊帕子,上麵沾上了一塊血跡。
她心口突然像是被什麽東西揪扯住了,莫名地疼得厲害。
杏兒著急走近過來,滿臉慌張地安撫她:“主子,您一定要保重身子啊。”
淩斯晏沒能熬過來,他跟蘇錦都中了劇毒,在最後一刻,他將仙雲穀費盡所有力氣得來的唯一一顆還魂丹,留給了蘇錦。
皇帝駕崩,太後傷心欲絕,吐血身亡跟著去了。
三歲的太子永安繼位,因為年紀太小,無力打理朝政。
所以按照淩斯晏的遺囑,封墨容時為輔國大司馬,輔佐幼帝打理朝政。
司馬言被封輔國大將軍,手握兵符,掌管兵權。
昔日淩斯晏的妃嬪,都被送入了平陽寺為尼。
永樂被封為大周唯一的長公主。
時逢國喪,皇宮裏四處都是死氣沉沉的黑白色調。
淩斯晏下葬那天,蘇錦隔著透明冰棺看了他一眼。
她一句話也沒說,直到打理喪事的人,將他抬入等待下葬的棺材裏,她才突然就掉了眼淚。
永安小小年紀,穿著明黃色的龍袍,在蘇錦身邊哭得昏天黑地。
“娘親,永安沒有父皇了,永安沒有爹爹了。”
蘇錦將他抱緊在懷裏,她說不出話來。
蘇錦在宮裏繼續待了三年,春日禦花園裏的花開得正好時,侍女扶著她去賞花。
永安六歲了,這幾年朝堂安寧,大周太平,六歲的皇帝天資聰慧,也開始能自己打理一些國事了。
一直全力輔佐他的墨容時跟司馬言,兩鬢也開始有了斑白。
侍女陪著蘇錦在禦花園裏繞了一圈,看她情緒低落,試探著安撫了一句:
“太後娘娘,這禦花園裏的花開得真是漂亮,不如奴婢幫您采摘一些,插到長樂宮的殿內去吧。或者移植一些,種到前院裏去。”
蘇錦迴頭看她,麵色有些奇怪:“太後?”
侍女一時有些惶恐:“太後娘娘,是不是奴婢說錯什麽話了?”
蘇錦搖頭:“沒事。”
算了算,永安如今已經登基三年了,她也確實已經是太後了。
那個人啊,都走了三年了。
她想到這裏,手心下意識收緊了一下。
三年過去了,這好像還是第一次,她想到那個過世的人,想到的隻有淩斯晏,卻已經開始沒有宗政翊的影子了。
那天過後,蘇錦就提出來想到平陽寺裏去住。
她說宮裏悶,她不太習慣,這後宮裏冷清得很。
昔日那些妃嬪都去平陽寺了,去了那裏,她或許還能多個人說說話解解悶。
永安清楚自己娘親這些年心裏過得不好受,這三年下來,小孩子已經成長了很多。
他安撫住了永樂,答應了蘇錦的要求,派了幾個踏實能幹的侍女,陪了蘇錦一起過去。
司馬琴跟端嬪惠嬪幾個人,都在平陽寺待了好些年了。
蘇錦過去後,常跟她們聊聊天,心境倒是慢慢好了起來。
寺院裏的日子過得安靜得很,她在佛前點了一盞長明燈,想著自己欠宗政翊的,點了這長明燈給他祈福。
希望他下輩子不要再生在帝王家,不要再經曆那樣的爾虞我詐,更加不要,再遇到她蘇錦了。
她日夜守著那盞長明燈,轉眼又是四年過去了。
佛說七年一輪迴,心裏想的那個人,無論在哪,七年後或許還會再迴來。
午後她跪在佛前的蒲團上,司馬琴跪在她身邊。
司馬琴看向她麵前仍是燃著的那盞長明燈,突然問了一句:“你真的知道,自己點的這盞燈,是為誰點的嗎?”
蘇錦側目看她:“是為給燕太子宗政翊祈福的。”
司馬琴看了她半晌:“可是你剛剛禱告時,卻念錯了人。”
蘇錦麵色愣住,她沉默了。
許久後,她又說了一遍:“這盞燈,是為給燕太子宗政翊祈福的。”
司馬琴輕歎了一聲:“人很多時候,總是很難認清楚自己的真實想法,也不敢去麵對自己的真心。
太多時候人的選擇,受現實跟倫常的太多束縛。可內心所想,卻偏偏是難以受任何東西控製的。”
那日之後,一個戴麵具的香客總是來平陽寺。
他每日都來,說是誦經祈福,為贖盡自己多年前的很多罪孽。
蘇錦跟他來往很多,漸漸熟識起來。
春天杏花開始滿山開放的時候,那晚蘇錦喝多了。
那個香客陪著她喝酒,喝了一宿,說了一宿的話。
到後來,說過的所有話,她幾乎一句話都不記得了。
隻記得香客問了她一句:“小師父嚐出來,這酒裏的味道了嗎?”
蘇錦迴說:“杏花的味道,真像極了,我十六年前埋在杏花樹下的那兩壇女兒紅啊。”
她視線模糊,恍惚看到那個人起身走近過來。
他將她攬緊在懷裏,聲音溫和一如那個十八歲的少年:“錦兒,我們迴去吧。”
迴到一切都剛剛好的時候去,迴到十六年前那一天去。
十三歲的蘇錦,偷偷在杏花樹下埋下兩壇女兒紅,祈禱跟十八歲的太子可以白頭偕老,好好過完一輩子。
杏花紛紛揚揚撒落一地,酒是杏花香,空氣裏都是杏花香。
他們坐在春暖花開的樹下,在紅綢帳暖的花燭夜裏,一人一口酒,一輩子悄悄就走到了盡頭。
(全文完)
杏兒跪在她的床邊,眼睛都哭腫了,其他的下人站在一旁,都埋低了頭,一個字不敢說。
所有的人都穿著素淨的衣服,頭上半點發釵裝飾都沒了。
蘇錦手撐著床麵,坐起來,坐到了床頭。
她環顧了一下偌大的殿內,那麽多的下人,那麽多的太醫,卻再沒能看到淩斯晏那張臉。
在這大周皇宮裏待了這麽久,她每一次昏迷後醒來,第一眼看到的那個人,他不見了。
蘇錦隔了許久才開口:“怎麽了,出什麽事了?”
杏兒再也控製不住,哽咽出聲:“主子,您節哀,永安永樂還需要您的照顧。”
蘇錦沒忍住咳嗽了一陣,等咳嗽完了,她看向剛剛捂著嘴的那塊帕子,上麵沾上了一塊血跡。
她心口突然像是被什麽東西揪扯住了,莫名地疼得厲害。
杏兒著急走近過來,滿臉慌張地安撫她:“主子,您一定要保重身子啊。”
淩斯晏沒能熬過來,他跟蘇錦都中了劇毒,在最後一刻,他將仙雲穀費盡所有力氣得來的唯一一顆還魂丹,留給了蘇錦。
皇帝駕崩,太後傷心欲絕,吐血身亡跟著去了。
三歲的太子永安繼位,因為年紀太小,無力打理朝政。
所以按照淩斯晏的遺囑,封墨容時為輔國大司馬,輔佐幼帝打理朝政。
司馬言被封輔國大將軍,手握兵符,掌管兵權。
昔日淩斯晏的妃嬪,都被送入了平陽寺為尼。
永樂被封為大周唯一的長公主。
時逢國喪,皇宮裏四處都是死氣沉沉的黑白色調。
淩斯晏下葬那天,蘇錦隔著透明冰棺看了他一眼。
她一句話也沒說,直到打理喪事的人,將他抬入等待下葬的棺材裏,她才突然就掉了眼淚。
永安小小年紀,穿著明黃色的龍袍,在蘇錦身邊哭得昏天黑地。
“娘親,永安沒有父皇了,永安沒有爹爹了。”
蘇錦將他抱緊在懷裏,她說不出話來。
蘇錦在宮裏繼續待了三年,春日禦花園裏的花開得正好時,侍女扶著她去賞花。
永安六歲了,這幾年朝堂安寧,大周太平,六歲的皇帝天資聰慧,也開始能自己打理一些國事了。
一直全力輔佐他的墨容時跟司馬言,兩鬢也開始有了斑白。
侍女陪著蘇錦在禦花園裏繞了一圈,看她情緒低落,試探著安撫了一句:
“太後娘娘,這禦花園裏的花開得真是漂亮,不如奴婢幫您采摘一些,插到長樂宮的殿內去吧。或者移植一些,種到前院裏去。”
蘇錦迴頭看她,麵色有些奇怪:“太後?”
侍女一時有些惶恐:“太後娘娘,是不是奴婢說錯什麽話了?”
蘇錦搖頭:“沒事。”
算了算,永安如今已經登基三年了,她也確實已經是太後了。
那個人啊,都走了三年了。
她想到這裏,手心下意識收緊了一下。
三年過去了,這好像還是第一次,她想到那個過世的人,想到的隻有淩斯晏,卻已經開始沒有宗政翊的影子了。
那天過後,蘇錦就提出來想到平陽寺裏去住。
她說宮裏悶,她不太習慣,這後宮裏冷清得很。
昔日那些妃嬪都去平陽寺了,去了那裏,她或許還能多個人說說話解解悶。
永安清楚自己娘親這些年心裏過得不好受,這三年下來,小孩子已經成長了很多。
他安撫住了永樂,答應了蘇錦的要求,派了幾個踏實能幹的侍女,陪了蘇錦一起過去。
司馬琴跟端嬪惠嬪幾個人,都在平陽寺待了好些年了。
蘇錦過去後,常跟她們聊聊天,心境倒是慢慢好了起來。
寺院裏的日子過得安靜得很,她在佛前點了一盞長明燈,想著自己欠宗政翊的,點了這長明燈給他祈福。
希望他下輩子不要再生在帝王家,不要再經曆那樣的爾虞我詐,更加不要,再遇到她蘇錦了。
她日夜守著那盞長明燈,轉眼又是四年過去了。
佛說七年一輪迴,心裏想的那個人,無論在哪,七年後或許還會再迴來。
午後她跪在佛前的蒲團上,司馬琴跪在她身邊。
司馬琴看向她麵前仍是燃著的那盞長明燈,突然問了一句:“你真的知道,自己點的這盞燈,是為誰點的嗎?”
蘇錦側目看她:“是為給燕太子宗政翊祈福的。”
司馬琴看了她半晌:“可是你剛剛禱告時,卻念錯了人。”
蘇錦麵色愣住,她沉默了。
許久後,她又說了一遍:“這盞燈,是為給燕太子宗政翊祈福的。”
司馬琴輕歎了一聲:“人很多時候,總是很難認清楚自己的真實想法,也不敢去麵對自己的真心。
太多時候人的選擇,受現實跟倫常的太多束縛。可內心所想,卻偏偏是難以受任何東西控製的。”
那日之後,一個戴麵具的香客總是來平陽寺。
他每日都來,說是誦經祈福,為贖盡自己多年前的很多罪孽。
蘇錦跟他來往很多,漸漸熟識起來。
春天杏花開始滿山開放的時候,那晚蘇錦喝多了。
那個香客陪著她喝酒,喝了一宿,說了一宿的話。
到後來,說過的所有話,她幾乎一句話都不記得了。
隻記得香客問了她一句:“小師父嚐出來,這酒裏的味道了嗎?”
蘇錦迴說:“杏花的味道,真像極了,我十六年前埋在杏花樹下的那兩壇女兒紅啊。”
她視線模糊,恍惚看到那個人起身走近過來。
他將她攬緊在懷裏,聲音溫和一如那個十八歲的少年:“錦兒,我們迴去吧。”
迴到一切都剛剛好的時候去,迴到十六年前那一天去。
十三歲的蘇錦,偷偷在杏花樹下埋下兩壇女兒紅,祈禱跟十八歲的太子可以白頭偕老,好好過完一輩子。
杏花紛紛揚揚撒落一地,酒是杏花香,空氣裏都是杏花香。
他們坐在春暖花開的樹下,在紅綢帳暖的花燭夜裏,一人一口酒,一輩子悄悄就走到了盡頭。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