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國府,紅光滿麵的呂不韋翻閱著手中的竹簡,上麵的墨跡似乎有著誘人的香氣一般,讓他是如癡如醉,呂氏春秋,是他生平中最讓自己引以為豪的成就,天下七國,數百年來,有著太多的相國,他雖然自命不凡,但也知道,自己隻能與張儀、範睢、翟璜這樣的人相比,甚至還算不上最頂尖的。
世間的名相不少,但人走茶涼,在失去了權利之外,又能算的了什麽,但著書立說,開門立派,成交一家之言,卻是可以稱宗作祖的存在。
數百年來,多少國家在興起與衰落中沉浮,但諸子百家卻一直是源遠流長,國家難逃興亡的循環,在諸子百家的思想卻能夠一直流傳下去。
對於呂不韋這樣一個早年就看透了物質上的享受,開始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人來說,隻不過,這樣的逐漸沉淪於權力的欲望之中,如今,在他的權力正在慢慢離他遠去之時間,他再次找到了曾經的快樂。
此書,足以讓我青史留名了,任他滄海桑田,隻要還有人,還有人要去讀書學文,他們就不會忘記我呂不韋的存在。
隻是,終究還是不夠圓滿,竹簡終究還是太輕,文字若是能夠映入現實,那就更圓滿了,而且,它能夠有繼承者嗎?
想到這裏,在呂不韋的喜色之中,不由多出了幾分陰霾。
法家之勢,若無翟璜、商鞅這樣的人將其變成現實,隻是那些著書立說的法家宗師們,可不見得有著此時的聲勢。
那屬於他的雜家呢?
“人力終有窮盡啊。”呂不韋悠悠一歎,房門被敲響了,兒子呂奇的身影出現在他的視線中。
“父親,時間差不多了,我們也該出發了。”呂奇說道。
今日,呂不韋在鹹陽城城外的南市張出呂氏春秋一書,任由鹹陽城中的百姓士人觀看,同時邀請諸子百家之人盡匯於此,其中更有掌門級的存在,如此文化盛事,恐怕也就隻有當年儒家宗荀況入秦一事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鹹陽城城外,南市,這個鹹陽城最熱鬧的地方,有著來七國間的行商。
這裏是鹹陽城的商業中心,但是在今天,這座南市之中,最多的人卻不再是行商,而來相國府門下的門客,是來自整個天下間的諸子百家士子。
當下養士之風是風尚,世人皆知山東六國四公子養士之名,卻不知道,相較於所謂的四公子,呂不韋所養的士更是有過之而不及,而且,相對於四公子門下所養之士來自百業九流,呂不韋門下的門客構成卻要單純的許多,多是來自諸子百家之中的弟子,而且還是主修文的弟子。
也正是因為如此,鹹陽上下才能允許呂不韋養著如此龐大數目的門客,畢竟數千人聚集一處,而且這數千人還有著不俗的戰力,那在關鍵的時候,足以發動一場政變了。
呂不韋窮盡十年之功,集千人之力,以雜家之道統籌百家之學,終於在今日見到了成果。
為了這一天,呂不韋準備了太久,別的不說,僅僅隻是邀請諸子百家之人盡聚鹹陽,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秦國雖強,但還控製不了天下,呂不韋權勢雖盛,但還影響不了諸子百家。
呂不韋能夠邀請到如此眾多的諸子百家之中匯集於鹹陽之中,隻因為呂氏春秋一書。
南市之中,雖然不是人山人海,但也是人頭攢動,有的人是受到邀請的,有的人則隻是純粹的來都熱鬧,但也有的人是收到了邀請來看熱鬧的,比如楊明。
身著常服的楊明看著外帷布之外的人流湧動,帶著焱妃走向了另外的一個入口之處,還不忘對焱妃說道:“呂不韋這老家夥還是豪氣啊,這是想要秦國的太公望嗎?”
“呂不韋如何能夠比得上太公望?”還不等焱妃說些什麽,一個體型頗為高大的老者拐角處走出,出現在了楊明的麵前。
“您老這還活著?”楊明看到出現在麵前的人,也是頗為意外道。
楊明在雁門郡之時,曾結識了一位被稱為蒼大師的墨家鑄劍師,如今在他手中的蒼龍問天戟還是這位鑄造的,包括紫女手中的那柄鏈劍,還有李牧手中的鎮嶽劍,隻是,那個時候的蒼大師都一把年齡了,楊明還想著他已經沒有幾年可活了,倒是不曾想到,今日竟然會在這裏遇到他。
“小子這話是什麽意思?我老人家長命百歲,豈會那麽容易就入土?”蒼大師冷哼一聲道,隨即視線從焱妃身上掃過,更是沒有什麽好臉色,陰陽家與墨家這麽多年的爭鬥,可是讓兩家之間的積怨幾乎達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
“蒼大師不是迴墨家總院了嗎,怎會來鹹陽?”楊明問道,同時也是在為焱妃講明眼前此人的身份。
墨家的人?焱妃微微有些意外,但隨即就淡然處之了:一個墨家的老頭而已,與夫君有著幾分淵源。
“自然是有事來的。”蒼大師道。
“看來不是什麽好事。”楊明了然道。
“小子你知道?”蒼大師詫異道。
“你在這裏等著我,是準備讓我帶著你進這裏吧?呂不韋邀請的人之中是不是有墨家的人,而且這人在墨家的身份還在你之上?”楊明交過請柬,帶著焱妃走入場道。
而蒼大師也沒有直接迴答楊明的問題,而是用自己的行動迴應了。
步入場中後,在侍者的帶領下,楊明與焱妃朝著自己的席位而去。
“看來是真的了?呂不韋還能請到墨家巨子,這人脈還真不是一般的廣。”呂不韋早年以商人的身份行走天下,後來又成為秦國相國,這數十年來積累下的人脈,的確是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若非如此,在原有的時空中,也不會出現他哪怕被罷免,依舊不能讓秦王政放心的事情。
“你怎麽知道我是要來找巨子?”蒼大師愕然,他這還什麽沒說呢,就暴露底細了?
“難怪僅僅不過六七年的時間,你就能在秦國坐上現在的位置,這份心思,老夫當初怎麽就沒有看出來。”蒼大師隨即又露出一絲恍然的神色,在秦國能夠混的風水水起,以短短數年的時間取得別人窮盡一生都未必能夠取得的地位的人,又怎會是什麽單純的少年。
“若是連蒼大師都能看出我的心思,那我在秦國可就不好混了。”楊明淡然一笑道,在侍者的帶領下,臨近主台位置的,一座由毛氈圍起來的坐席出現在楊明麵前,這是屬於他的位席。
“這話似乎不是什麽好話。”蒼大師緊跟其上道,想要混進場地來,對於他來說並不難,但想要混入內場,尤其是在不驚動他人的情況下混入內場,對於蒼大師來說卻依舊是一個問題,若非如此,他也不會以近乎守株待兔的方式等著楊明的出現。
“是好的不能再好的話了。”楊明說著走進了自己專有的席位間,雖然簡陋,但各類物件卻也是相當的齊全。
“蒼大師這麽著急地找你們墨家的巨子,是因為什麽?莫非是因為燕國太子丹?”在相繼落座後,楊明對蒼大師問道。
“這?”麵對楊明的問題,蒼大師卻沒有在第一時間迴答,而是看向了跪坐在楊明另一側的焱妃,他也有著自己的消息來源,知道焱妃是陰陽家的人,而涉及到墨家巨子的事情,哪怕是在楊明麵前,是否能在一個陰陽家的人麵前談起,是一個必須鄭重對待的問題。
“焱妃是楊家的女主人。”注意到蒼大師的遲疑,楊明補充道,陰陽家與墨家的矛盾,楊明不想去管,但焱妃現在是自己的妻子,楊明在她麵前自然不會隱瞞什麽。
“好吧,對你我還是信得過的。”蒼大師意外地看了一眼麵前的年輕夫婦,陰陽家的人?
“巨子正在調集人手,想要協助燕國太子丹逃離秦國。”蒼大師父說著更是不忘觀察著楊明的反應。
但楊明的反應卻十分平靜,不好絲毫的震驚之色,甚至連一絲的意外之色都沒有。
“雖然墨家並非對列國間的爭鬥置身事外,當年祖師墨子就曾介入到楚宋兩國的鬥爭,但那是為了兩國的百姓,而不是為了宋公這樣的一家一姓之人,但這次的燕國太子丹之事卻不一樣,若是秦軍在此時攻打燕國,巨子想要出手,我絕不會阻止,但這一次隻是為了燕丹,就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了。”蒼大師道。
“怎麽,墨家現在還這麽大力支持燕丹嗎?蒼大師這幾年都在做什麽?”楊明反問道。
當年因為雁門之事,蒼大師返迴墨家,準備在墨家清除燕丹的影響力,但現在看來,似乎沒取得什麽成效,現在的燕丹依舊能夠調動墨家的力量。
“這個……”蒼大師說著露出了訕訕之色,在當初他是將事情想得太過簡單了,認為隻要自己揭開了燕丹在趙國北境的所作所為,就能夠清除燕丹的墨家的影響力,但事實呢?
事實是他此時想要找到做些什麽,還有求助於楊明這位秦國的重臣,在權利的鬥爭中,這個鑄了一輩子武器的老人又如何能夠鬥得過燕丹出身王族的人。
(本章完)
世間的名相不少,但人走茶涼,在失去了權利之外,又能算的了什麽,但著書立說,開門立派,成交一家之言,卻是可以稱宗作祖的存在。
數百年來,多少國家在興起與衰落中沉浮,但諸子百家卻一直是源遠流長,國家難逃興亡的循環,在諸子百家的思想卻能夠一直流傳下去。
對於呂不韋這樣一個早年就看透了物質上的享受,開始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人來說,隻不過,這樣的逐漸沉淪於權力的欲望之中,如今,在他的權力正在慢慢離他遠去之時間,他再次找到了曾經的快樂。
此書,足以讓我青史留名了,任他滄海桑田,隻要還有人,還有人要去讀書學文,他們就不會忘記我呂不韋的存在。
隻是,終究還是不夠圓滿,竹簡終究還是太輕,文字若是能夠映入現實,那就更圓滿了,而且,它能夠有繼承者嗎?
想到這裏,在呂不韋的喜色之中,不由多出了幾分陰霾。
法家之勢,若無翟璜、商鞅這樣的人將其變成現實,隻是那些著書立說的法家宗師們,可不見得有著此時的聲勢。
那屬於他的雜家呢?
“人力終有窮盡啊。”呂不韋悠悠一歎,房門被敲響了,兒子呂奇的身影出現在他的視線中。
“父親,時間差不多了,我們也該出發了。”呂奇說道。
今日,呂不韋在鹹陽城城外的南市張出呂氏春秋一書,任由鹹陽城中的百姓士人觀看,同時邀請諸子百家之人盡匯於此,其中更有掌門級的存在,如此文化盛事,恐怕也就隻有當年儒家宗荀況入秦一事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鹹陽城城外,南市,這個鹹陽城最熱鬧的地方,有著來七國間的行商。
這裏是鹹陽城的商業中心,但是在今天,這座南市之中,最多的人卻不再是行商,而來相國府門下的門客,是來自整個天下間的諸子百家士子。
當下養士之風是風尚,世人皆知山東六國四公子養士之名,卻不知道,相較於所謂的四公子,呂不韋所養的士更是有過之而不及,而且,相對於四公子門下所養之士來自百業九流,呂不韋門下的門客構成卻要單純的許多,多是來自諸子百家之中的弟子,而且還是主修文的弟子。
也正是因為如此,鹹陽上下才能允許呂不韋養著如此龐大數目的門客,畢竟數千人聚集一處,而且這數千人還有著不俗的戰力,那在關鍵的時候,足以發動一場政變了。
呂不韋窮盡十年之功,集千人之力,以雜家之道統籌百家之學,終於在今日見到了成果。
為了這一天,呂不韋準備了太久,別的不說,僅僅隻是邀請諸子百家之人盡聚鹹陽,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秦國雖強,但還控製不了天下,呂不韋權勢雖盛,但還影響不了諸子百家。
呂不韋能夠邀請到如此眾多的諸子百家之中匯集於鹹陽之中,隻因為呂氏春秋一書。
南市之中,雖然不是人山人海,但也是人頭攢動,有的人是受到邀請的,有的人則隻是純粹的來都熱鬧,但也有的人是收到了邀請來看熱鬧的,比如楊明。
身著常服的楊明看著外帷布之外的人流湧動,帶著焱妃走向了另外的一個入口之處,還不忘對焱妃說道:“呂不韋這老家夥還是豪氣啊,這是想要秦國的太公望嗎?”
“呂不韋如何能夠比得上太公望?”還不等焱妃說些什麽,一個體型頗為高大的老者拐角處走出,出現在了楊明的麵前。
“您老這還活著?”楊明看到出現在麵前的人,也是頗為意外道。
楊明在雁門郡之時,曾結識了一位被稱為蒼大師的墨家鑄劍師,如今在他手中的蒼龍問天戟還是這位鑄造的,包括紫女手中的那柄鏈劍,還有李牧手中的鎮嶽劍,隻是,那個時候的蒼大師都一把年齡了,楊明還想著他已經沒有幾年可活了,倒是不曾想到,今日竟然會在這裏遇到他。
“小子這話是什麽意思?我老人家長命百歲,豈會那麽容易就入土?”蒼大師冷哼一聲道,隨即視線從焱妃身上掃過,更是沒有什麽好臉色,陰陽家與墨家這麽多年的爭鬥,可是讓兩家之間的積怨幾乎達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
“蒼大師不是迴墨家總院了嗎,怎會來鹹陽?”楊明問道,同時也是在為焱妃講明眼前此人的身份。
墨家的人?焱妃微微有些意外,但隨即就淡然處之了:一個墨家的老頭而已,與夫君有著幾分淵源。
“自然是有事來的。”蒼大師道。
“看來不是什麽好事。”楊明了然道。
“小子你知道?”蒼大師詫異道。
“你在這裏等著我,是準備讓我帶著你進這裏吧?呂不韋邀請的人之中是不是有墨家的人,而且這人在墨家的身份還在你之上?”楊明交過請柬,帶著焱妃走入場道。
而蒼大師也沒有直接迴答楊明的問題,而是用自己的行動迴應了。
步入場中後,在侍者的帶領下,楊明與焱妃朝著自己的席位而去。
“看來是真的了?呂不韋還能請到墨家巨子,這人脈還真不是一般的廣。”呂不韋早年以商人的身份行走天下,後來又成為秦國相國,這數十年來積累下的人脈,的確是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若非如此,在原有的時空中,也不會出現他哪怕被罷免,依舊不能讓秦王政放心的事情。
“你怎麽知道我是要來找巨子?”蒼大師愕然,他這還什麽沒說呢,就暴露底細了?
“難怪僅僅不過六七年的時間,你就能在秦國坐上現在的位置,這份心思,老夫當初怎麽就沒有看出來。”蒼大師隨即又露出一絲恍然的神色,在秦國能夠混的風水水起,以短短數年的時間取得別人窮盡一生都未必能夠取得的地位的人,又怎會是什麽單純的少年。
“若是連蒼大師都能看出我的心思,那我在秦國可就不好混了。”楊明淡然一笑道,在侍者的帶領下,臨近主台位置的,一座由毛氈圍起來的坐席出現在楊明麵前,這是屬於他的位席。
“這話似乎不是什麽好話。”蒼大師緊跟其上道,想要混進場地來,對於他來說並不難,但想要混入內場,尤其是在不驚動他人的情況下混入內場,對於蒼大師來說卻依舊是一個問題,若非如此,他也不會以近乎守株待兔的方式等著楊明的出現。
“是好的不能再好的話了。”楊明說著走進了自己專有的席位間,雖然簡陋,但各類物件卻也是相當的齊全。
“蒼大師這麽著急地找你們墨家的巨子,是因為什麽?莫非是因為燕國太子丹?”在相繼落座後,楊明對蒼大師問道。
“這?”麵對楊明的問題,蒼大師卻沒有在第一時間迴答,而是看向了跪坐在楊明另一側的焱妃,他也有著自己的消息來源,知道焱妃是陰陽家的人,而涉及到墨家巨子的事情,哪怕是在楊明麵前,是否能在一個陰陽家的人麵前談起,是一個必須鄭重對待的問題。
“焱妃是楊家的女主人。”注意到蒼大師的遲疑,楊明補充道,陰陽家與墨家的矛盾,楊明不想去管,但焱妃現在是自己的妻子,楊明在她麵前自然不會隱瞞什麽。
“好吧,對你我還是信得過的。”蒼大師意外地看了一眼麵前的年輕夫婦,陰陽家的人?
“巨子正在調集人手,想要協助燕國太子丹逃離秦國。”蒼大師父說著更是不忘觀察著楊明的反應。
但楊明的反應卻十分平靜,不好絲毫的震驚之色,甚至連一絲的意外之色都沒有。
“雖然墨家並非對列國間的爭鬥置身事外,當年祖師墨子就曾介入到楚宋兩國的鬥爭,但那是為了兩國的百姓,而不是為了宋公這樣的一家一姓之人,但這次的燕國太子丹之事卻不一樣,若是秦軍在此時攻打燕國,巨子想要出手,我絕不會阻止,但這一次隻是為了燕丹,就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了。”蒼大師道。
“怎麽,墨家現在還這麽大力支持燕丹嗎?蒼大師這幾年都在做什麽?”楊明反問道。
當年因為雁門之事,蒼大師返迴墨家,準備在墨家清除燕丹的影響力,但現在看來,似乎沒取得什麽成效,現在的燕丹依舊能夠調動墨家的力量。
“這個……”蒼大師說著露出了訕訕之色,在當初他是將事情想得太過簡單了,認為隻要自己揭開了燕丹在趙國北境的所作所為,就能夠清除燕丹的墨家的影響力,但事實呢?
事實是他此時想要找到做些什麽,還有求助於楊明這位秦國的重臣,在權利的鬥爭中,這個鑄了一輩子武器的老人又如何能夠鬥得過燕丹出身王族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