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瞬間,焱妃看到的雲龍不再是雲霧的凝結而成的死物,而是一頭真正的龍,陰陽家的核心弟子多修煉魂兮龍遊,練到高深之處,以凝練龍形龍勢,可謂威力無窮,焱妃自己就擅長魂兮龍遊,但在此刻,焱妃卻感覺到楊明以雲霧為質化作出的雲龍才是真正的龍,比之陰陽家的魂兮龍遊更勝一籌。
因為陰陽家的魂兮龍遊雖有形,亦有魂,但唯獨缺少了勢,缺少了蒼龍翱翔於九天之上的勢,但在那一刻,蒼目雲龍轟然間瓦解,化作雲霧消散於無形之間,似乎方才所看到的一切隻是幻覺一般。
“師兄?”焱妃收迴目光看向楊明,隻見此時的楊明露出若有所思之色,讓焱妃找迴來曾經的熟悉之感。
“還差些,不過已經快了。”楊明順聲看向焱妃的同時口中說道,他的話語似乎是在對自己說,也像是在迴答焱妃的問題。
“恭喜師兄了,又有感悟,不日武功就要更上一層樓了。”焱妃由衷地為楊明感到高興道。
“是啊,又進了一步,但站的越高,越能理解這個時空的廣大,以後的路也就變得更長了。”楊明悵然道。
登高方能望遠,而現在的楊明已經有著登高的本錢,放眼望去,他更能看到這個世界中常人不能看到的東西。
雲夢澤確實是一個好地方,可惜,楊明卻不能在此待上太長的時間,在居住半個月後,楊明也隻能與焱妃一起上路返迴鹹陽,而與此同時,隨焱妃一起北上鹹陽的還有陰陽家的弟子,比如月神與雲中君徐福。
當楊明在返迴鹹陽的路上時,也有人從鹹陽離開了,其中的一支人馬以姚賈為首,過河內,朝著魏國而去。
不久之後,姚賈就出現在大梁城的魏王宮中,聯秦攻楚的事情出現在魏王的麵前。
“秦王到底是何意,竟然原因幫魏國攻打楚國而不要城池百姓,秦王什麽時候變得如此慷慨了?”魏王看著來自秦王政的手書,一時間也是反應不過來,這件事情實在是太過反常。
秦王政這麽大的一個誘餌放出來,到底是為了什麽?秦國的條件開的太好,好到魏王都不敢相信了。
“大王要的是魏王的一個承諾。”姚賈道。
絕未來十年間楚魏兩國合作的可能,對於秦國來說關乎到未來滅六國的大戰,姚賈此行出使的任務,完成了,他可以為自己賺取享用一生的功勞,若是失敗了,那他在秦國的前途差不多就到頭了。
因此,對於這件事情,姚賈有著足夠的理由將其做好,做的圓滿。
“承諾?寡人可不認為自己的承諾會這麽值錢,故宋的半壁江山,都快要頂得上現在的韓國了。”魏王道,神色間都有嘲諷之意。
當年齊國滅宋後,引發五國伐齊之戰,不僅將吞下的宋國吐了出來,更是差點亡國,自那之後,宋國故地就被魏國和楚國瓜分了,也正是因為如此,使得兩國有了更為綿長的國境線,曾經屬於一個國家的百姓變成了兩個國家的百姓,其間自然出現了種種問題。
這些問題共同的表現形式就是持續不斷的邊境摩擦與衝突,無論是從國家層麵還是在最底層的百姓層麵都是如此。
當楚國與魏國的關係尚好之時,兩國官麵上的力量還能盡可能的淡化這種衝突的存在,但矛盾與衝突是不可能一直壓製的,近幾年來,尤其是隨著楚國遷都壽春之後,發生在宋國故地上的兩國邊境衝突就越來越多了,多到魏國與楚國都懶得去壓製了。
而且,隨著魏國對外戰爭中的不斷失敗,丟失了濟水以北所有的領土之後,魏國無論是領土還是戶籍都大幅度縮減,讓其整體層麵上的國力被削弱了數成,再加上在數次大戰中損失的兵馬,此時的魏國可謂是已經虛弱到了極致。
如何盡快的恢複國力,以免得步入韓國的後塵,成為擺在魏國上下不得不麵對的問題,而且這樣的問題,魏國曾經不止一次麵對過。
當年魏國在秦國手中失去河西郡,就開始向東擴張,侵吞了衛國的大部分領土,後又在秦國手中失去了河東郡,魏國則通過對宋國的戰爭迴了一波血,西失東補的事情,魏國做過的已經不止一次,這也是魏國在秦國麵前敗的明明比韓國次數多,明明比韓國慘,但卻沒有淪落到韓國現在這般尷尬處境的原因所在。
但眼下,魏國的東部卻隻剩下了楚國,魏國再想從東部補充國力就隻能對楚國下手。
而且,楚國的故宋之地距離都城壽春頗遠,宋國舊民對楚國的認同感也是極為有限,反而對魏國更為親近,這為魏國奪取楚國的故宋之地提供了可能。
但是,在另外一方麵,也就是國力層麵上,楚國雖然不是秦國的對手,但卻要比魏國強上太多太多,魏國想要虎口奪食,還沒有那個能耐。
因此,魏王雖有對楚國動手的胃口,卻沒有對魏國動手的膽氣,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秦王政為他送來了膽氣。
但秦國為什麽要幫魏國?前幾年秦國還在與魏國交兵,要知道,現在於東郡一戰中戰死的魏軍士卒的屍體才剛剛埋進土中,曾經的殺氣還不曾完全消散,曾經戰場上以命相搏的敵人,在眼下卻要合作了?
以德報怨的事情,是秦王政會做的事情嗎?對此魏王沒有絲毫的懷疑,秦王政決然不是那樣的人。
所以,秦國要幫助魏國進攻楚國,奪取楚國的故宋之地,這件事情必然有著大大的陰謀,魏王表示,自己絕不會上當。
“王者,一言可決社稷興衰,此為無價之物。”姚賈鄭重道,用以說服對方的話,無論對方信不信,自己首先是要信的,若非如此,又如何去讓別人相信,此時的姚賈就是這般。
“縱橫家的那些手段已經沒有那麽新奇了,現在也沒有楚懷王和齊閔王那樣的一國之君會天真的相信你們那真假難辨的話語。”魏王冷笑道,能走到現在這個位置的,誰又是真的天真之人?
“魏王目光如炬,外臣怎敢欺騙於魏王。”麵對魏王直接掀場子的行為,姚賈卻是不慌不忙地說道,眼下魏王的反應雖然不是姚賈想要看到的,但卻也是設想中眾多可能中的一種而已,對此,姚賈亦有著相對應的另外一套話術方案。
“恐怕不見得吧。”魏王冷笑道。
“實不相瞞,在接下來我們秦國欲要滅趙。”姚賈道。
“什麽?”魏王下意識地抓緊了王座的扶手,秦國這些年來對趙國窮追猛打,天下人都看在眼中,但被秦國使臣如此直言不諱地說出來,魏王依舊有著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顫栗之感,那是滅國啊!
不過,趙國是那麽容易覆滅的嗎?在今年的大戰中,秦國在趙國手中可是沒有占到一點便宜,更是被趙軍將戰線反推到了秦國境內,趙國雖然沒能取得什麽戰果,但最起碼從氣勢上來說趙國沒有輸。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國想要覆滅趙國,豈是容易的事情?在內心深處來說,魏王並不相信秦國能夠在短時間內滅掉趙國。
難道秦王政是為了防止寡人與趙國結盟,所以想用楚國的故宋之地拉攏自己不成?猛然間,魏王想到了一種可能。
如果真的是如此的話,寡人若是答應了秦王政的條件,借助秦國之力奪取楚國的故宋之地,那對魏國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也能恢複元氣,反正秦國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攻滅趙國。
最重要的是,趙國的前途在魏國的實利麵前,還真的不算什麽。
唇亡齒寒的故事並不久遠,魏王當然知曉,但唇卻未必就真的會亡,而齒卻要真的斷了。
更何況,魏王還不無惡意的想到,若是異地而處,趙王可會因為他魏王所要麵對的危險而放棄眼前實打實的利益嗎?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一切的前提是秦國真的有誠意幫魏國奪取楚國的故宋之地,否則,一切都是虛妄。
楚國雖不強,但卻是實打實的大國,哪怕是秦國要攻打楚國,若是不拿出足夠的力氣來,也是絕難占到便宜了,而秦國對魏國的誠意又有多少?
在沒能確定這個問題之前,魏王自然不會表明自己的態度。
在沉吟少許後,魏王問道:“寡人若是與秦國結盟攻打楚國,秦國準備出兵多少,又準備以何人為將?”
“秦國願意發關東四郡之兵以及秦國最精銳的兵團龍虎禁軍助魏國攻楚,至於何人為將,想來魏王已經能夠想到了。”姚賈不慌不忙地說道。
果然,隨著姚賈的話說出口,魏王已經變了一種顏色,秦國關東四郡之兵加上龍虎禁軍,起碼要超過十萬人,而且龍虎禁軍的戰力又豈能真的以三萬人去衡量。
關鍵的楊明,當魏王再次聽到這個名字時,一陣心悸之中眼角直跳,數年以來,這個名字對於魏國來說,就像是一個噩夢,猶如當年的白起那般。
不過,在心驚膽顫之後,魏王又有了另外一種感覺,楊明這樣的人,若是敵人,固然讓人恐懼,但若是盟友,又是另外一種說法了。
在這一刻,魏王徹底相信了秦國與魏國結盟的誠意。
(明日有時需赴醫院看病,請假一天,說起來,這還是本書發書以來的第一次請假,諸位見諒,見諒,看看明天的情況如何,若是情況允許,盡量更新。)
(本章完)
因為陰陽家的魂兮龍遊雖有形,亦有魂,但唯獨缺少了勢,缺少了蒼龍翱翔於九天之上的勢,但在那一刻,蒼目雲龍轟然間瓦解,化作雲霧消散於無形之間,似乎方才所看到的一切隻是幻覺一般。
“師兄?”焱妃收迴目光看向楊明,隻見此時的楊明露出若有所思之色,讓焱妃找迴來曾經的熟悉之感。
“還差些,不過已經快了。”楊明順聲看向焱妃的同時口中說道,他的話語似乎是在對自己說,也像是在迴答焱妃的問題。
“恭喜師兄了,又有感悟,不日武功就要更上一層樓了。”焱妃由衷地為楊明感到高興道。
“是啊,又進了一步,但站的越高,越能理解這個時空的廣大,以後的路也就變得更長了。”楊明悵然道。
登高方能望遠,而現在的楊明已經有著登高的本錢,放眼望去,他更能看到這個世界中常人不能看到的東西。
雲夢澤確實是一個好地方,可惜,楊明卻不能在此待上太長的時間,在居住半個月後,楊明也隻能與焱妃一起上路返迴鹹陽,而與此同時,隨焱妃一起北上鹹陽的還有陰陽家的弟子,比如月神與雲中君徐福。
當楊明在返迴鹹陽的路上時,也有人從鹹陽離開了,其中的一支人馬以姚賈為首,過河內,朝著魏國而去。
不久之後,姚賈就出現在大梁城的魏王宮中,聯秦攻楚的事情出現在魏王的麵前。
“秦王到底是何意,竟然原因幫魏國攻打楚國而不要城池百姓,秦王什麽時候變得如此慷慨了?”魏王看著來自秦王政的手書,一時間也是反應不過來,這件事情實在是太過反常。
秦王政這麽大的一個誘餌放出來,到底是為了什麽?秦國的條件開的太好,好到魏王都不敢相信了。
“大王要的是魏王的一個承諾。”姚賈道。
絕未來十年間楚魏兩國合作的可能,對於秦國來說關乎到未來滅六國的大戰,姚賈此行出使的任務,完成了,他可以為自己賺取享用一生的功勞,若是失敗了,那他在秦國的前途差不多就到頭了。
因此,對於這件事情,姚賈有著足夠的理由將其做好,做的圓滿。
“承諾?寡人可不認為自己的承諾會這麽值錢,故宋的半壁江山,都快要頂得上現在的韓國了。”魏王道,神色間都有嘲諷之意。
當年齊國滅宋後,引發五國伐齊之戰,不僅將吞下的宋國吐了出來,更是差點亡國,自那之後,宋國故地就被魏國和楚國瓜分了,也正是因為如此,使得兩國有了更為綿長的國境線,曾經屬於一個國家的百姓變成了兩個國家的百姓,其間自然出現了種種問題。
這些問題共同的表現形式就是持續不斷的邊境摩擦與衝突,無論是從國家層麵還是在最底層的百姓層麵都是如此。
當楚國與魏國的關係尚好之時,兩國官麵上的力量還能盡可能的淡化這種衝突的存在,但矛盾與衝突是不可能一直壓製的,近幾年來,尤其是隨著楚國遷都壽春之後,發生在宋國故地上的兩國邊境衝突就越來越多了,多到魏國與楚國都懶得去壓製了。
而且,隨著魏國對外戰爭中的不斷失敗,丟失了濟水以北所有的領土之後,魏國無論是領土還是戶籍都大幅度縮減,讓其整體層麵上的國力被削弱了數成,再加上在數次大戰中損失的兵馬,此時的魏國可謂是已經虛弱到了極致。
如何盡快的恢複國力,以免得步入韓國的後塵,成為擺在魏國上下不得不麵對的問題,而且這樣的問題,魏國曾經不止一次麵對過。
當年魏國在秦國手中失去河西郡,就開始向東擴張,侵吞了衛國的大部分領土,後又在秦國手中失去了河東郡,魏國則通過對宋國的戰爭迴了一波血,西失東補的事情,魏國做過的已經不止一次,這也是魏國在秦國麵前敗的明明比韓國次數多,明明比韓國慘,但卻沒有淪落到韓國現在這般尷尬處境的原因所在。
但眼下,魏國的東部卻隻剩下了楚國,魏國再想從東部補充國力就隻能對楚國下手。
而且,楚國的故宋之地距離都城壽春頗遠,宋國舊民對楚國的認同感也是極為有限,反而對魏國更為親近,這為魏國奪取楚國的故宋之地提供了可能。
但是,在另外一方麵,也就是國力層麵上,楚國雖然不是秦國的對手,但卻要比魏國強上太多太多,魏國想要虎口奪食,還沒有那個能耐。
因此,魏王雖有對楚國動手的胃口,卻沒有對魏國動手的膽氣,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秦王政為他送來了膽氣。
但秦國為什麽要幫魏國?前幾年秦國還在與魏國交兵,要知道,現在於東郡一戰中戰死的魏軍士卒的屍體才剛剛埋進土中,曾經的殺氣還不曾完全消散,曾經戰場上以命相搏的敵人,在眼下卻要合作了?
以德報怨的事情,是秦王政會做的事情嗎?對此魏王沒有絲毫的懷疑,秦王政決然不是那樣的人。
所以,秦國要幫助魏國進攻楚國,奪取楚國的故宋之地,這件事情必然有著大大的陰謀,魏王表示,自己絕不會上當。
“王者,一言可決社稷興衰,此為無價之物。”姚賈鄭重道,用以說服對方的話,無論對方信不信,自己首先是要信的,若非如此,又如何去讓別人相信,此時的姚賈就是這般。
“縱橫家的那些手段已經沒有那麽新奇了,現在也沒有楚懷王和齊閔王那樣的一國之君會天真的相信你們那真假難辨的話語。”魏王冷笑道,能走到現在這個位置的,誰又是真的天真之人?
“魏王目光如炬,外臣怎敢欺騙於魏王。”麵對魏王直接掀場子的行為,姚賈卻是不慌不忙地說道,眼下魏王的反應雖然不是姚賈想要看到的,但卻也是設想中眾多可能中的一種而已,對此,姚賈亦有著相對應的另外一套話術方案。
“恐怕不見得吧。”魏王冷笑道。
“實不相瞞,在接下來我們秦國欲要滅趙。”姚賈道。
“什麽?”魏王下意識地抓緊了王座的扶手,秦國這些年來對趙國窮追猛打,天下人都看在眼中,但被秦國使臣如此直言不諱地說出來,魏王依舊有著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顫栗之感,那是滅國啊!
不過,趙國是那麽容易覆滅的嗎?在今年的大戰中,秦國在趙國手中可是沒有占到一點便宜,更是被趙軍將戰線反推到了秦國境內,趙國雖然沒能取得什麽戰果,但最起碼從氣勢上來說趙國沒有輸。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國想要覆滅趙國,豈是容易的事情?在內心深處來說,魏王並不相信秦國能夠在短時間內滅掉趙國。
難道秦王政是為了防止寡人與趙國結盟,所以想用楚國的故宋之地拉攏自己不成?猛然間,魏王想到了一種可能。
如果真的是如此的話,寡人若是答應了秦王政的條件,借助秦國之力奪取楚國的故宋之地,那對魏國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也能恢複元氣,反正秦國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攻滅趙國。
最重要的是,趙國的前途在魏國的實利麵前,還真的不算什麽。
唇亡齒寒的故事並不久遠,魏王當然知曉,但唇卻未必就真的會亡,而齒卻要真的斷了。
更何況,魏王還不無惡意的想到,若是異地而處,趙王可會因為他魏王所要麵對的危險而放棄眼前實打實的利益嗎?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一切的前提是秦國真的有誠意幫魏國奪取楚國的故宋之地,否則,一切都是虛妄。
楚國雖不強,但卻是實打實的大國,哪怕是秦國要攻打楚國,若是不拿出足夠的力氣來,也是絕難占到便宜了,而秦國對魏國的誠意又有多少?
在沒能確定這個問題之前,魏王自然不會表明自己的態度。
在沉吟少許後,魏王問道:“寡人若是與秦國結盟攻打楚國,秦國準備出兵多少,又準備以何人為將?”
“秦國願意發關東四郡之兵以及秦國最精銳的兵團龍虎禁軍助魏國攻楚,至於何人為將,想來魏王已經能夠想到了。”姚賈不慌不忙地說道。
果然,隨著姚賈的話說出口,魏王已經變了一種顏色,秦國關東四郡之兵加上龍虎禁軍,起碼要超過十萬人,而且龍虎禁軍的戰力又豈能真的以三萬人去衡量。
關鍵的楊明,當魏王再次聽到這個名字時,一陣心悸之中眼角直跳,數年以來,這個名字對於魏國來說,就像是一個噩夢,猶如當年的白起那般。
不過,在心驚膽顫之後,魏王又有了另外一種感覺,楊明這樣的人,若是敵人,固然讓人恐懼,但若是盟友,又是另外一種說法了。
在這一刻,魏王徹底相信了秦國與魏國結盟的誠意。
(明日有時需赴醫院看病,請假一天,說起來,這還是本書發書以來的第一次請假,諸位見諒,見諒,看看明天的情況如何,若是情況允許,盡量更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