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鹹陽。


    肥地一場戰敗,所引起的一係列連鎖的反應,在時間的流逝中,逐漸在鹹陽城內部顯現出來,秦國已經有許多年不曾經曆如此大敗了,尤其是現在趙、魏兩國竟然重新結盟對秦國的東郡和太原郡同時發起了進攻,韓國也有蠢蠢欲動之勢,這若是楚國再加入其中,數年前的合縱之勢將會再次形成。


    一時間對於前線的戰事,鹹陽城中無數人為之側目,同時也看向了鹹陽宮的方向,那裏,最終又會做出怎樣的決斷?


    鹹陽宮中,近日來頗有焦頭爛額之感的秦王政看著大殿內的幾位重臣而沉默不語,麵對眼下的局勢,哪怕是他一時間也是想不出破解之法,尤其是太原郡與河東郡同時遭遇了趙魏兩國軍隊的進攻,而此時的關中地區又處於夏收的節令,半個月之間難以大規模的征調兵馬,而半個月的時間卻已經足以決定一場大戰的成敗了。


    眼下,秦國能夠在短時間抽調出的兵馬僅能支援兩處戰場的一處,太原郡與東郡,一個是趙國故地,懸於河東之上,南下可攻秦國河東重地,東出可威脅趙國西境,東郡,地跨大河南北,是秦軍擴張中直通齊國,分割三晉,東出之劍最鋒利的劍尖所在。


    當兩個地方同時遭受了攻擊,在最短的時間內,秦國又該做出怎樣的選擇?對於秦王政來說,這是一個不得不麵對,卻不得不解決好的問題。


    肥地一場慘敗已經讓秦王政在親政後豎立的權威受到了不少動搖,若再因為太原郡與東郡的決策之事,而引發出秦國難以承受的後果,那秦王政的親政就將會變成天下間的一個笑話。


    親政,那不僅意味著權力,還有著責任。


    一個隻想擁有權力,卻不能履行責任的王,是不可能被自己的臣民認可的,權力可以因為血脈的關係得到繼承,但權威,卻是需要一位王自己去經營的。


    “太原郡與河東郡,優先救援哪一地,諸位可有什麽建言?”秦王政在思索中對大殿內的幾位重臣問道。


    迴應秦王政的是一片沉默,這個時候,自己說出的每一句話是要承擔責任的,一旦因為自己的建言而出現了什麽難以預料的後果,其後的責任他們可能承擔的起嗎?


    眾臣的沉默落在秦王政眼中,讓這位年輕的秦王眉頭不由一皺,狹長的眼眸中已經多出了幾分冷意,他自然能夠看出自己這些臣子的顧慮,但這種事情,知道了又能如何?


    在所有人的沉默中,大殿內的氣氛隨之凝重。


    身為禦史大夫的熊啟看了一眼左右,在稍作遲疑後還是走了出來:“大王,眼下增兵太原郡才是緊要之事。”


    見熊啟主動開口打破了大殿內的沉默,秦王政的神色稍緩,對自己這位大舅哥不免多出了幾分好感,熊啟在這個時候主動出言,可以說已經給秦王政一個台階下,到時候,無論因為這個決策出現什麽後果,秦王政都有著可以迴援的餘地。


    “理由呢?”雖然在心中承了熊啟的人情,但秦王政卻不能直接就聽信了熊啟的建言,除非其中有著充足的理由。


    “太原郡乃是趙國故地,趙國一下攻下太原,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其消化,再現當年趙國強盛之時的國力,到時候,趙國可從太原郡而出,直接威脅我們秦國的河東郡,甚至是關中之地。”熊啟陳述著自己的理由道。


    “但東郡同樣也是我秦國重地,一旦讓趙國得到東郡,則可以與魏國結成同盟,遏製我秦國東出之勢。”秦王政質疑道。


    “東郡是重要,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使得趙、魏兩國出兵十餘萬進攻東郡,而東郡的位置,位於趙、魏兩國之間,距離大梁不過三百裏,距離趙都也不過三百裏,而東郡又處於平原地帶,無險可守,我們若是派出援軍救援東郡,少了,無濟於事,多了,我們暫時又抽點不出足夠的兵力,況且,趙、魏兩國同樣也可以繼續增兵,而且因為其地利優勢,增派援兵比我們更為容易。”熊啟陳述著自己的理由道。


    “尤其是,如果那樣做的話,大軍長途跋涉之下,很有可能被趙魏聯軍以圍點打援之計所趁。”


    “但太原郡卻不一樣,太原郡隻需要麵對來自趙軍的壓力,較之東郡,壓力相對較小,此為太原郡的一可救,太原郡地處山河夾層之間,地勢險要,當年趙國先祖以此地成就趙國基業,較之東郡的平原地形,此為二可救,而且太原郡距離關中距離更近,此為三可救。”


    “隻要我們派出援軍,不需要太多,隻需要數萬,就足以保住太原郡,相對於派出援兵,也難以堅守的東郡,救援更有把握守住的太原郡,我們應該明白其中的取舍才是。”


    熊啟侃侃而談,將救援太原郡與東郡之間的各種利弊可謂說的是清清楚楚,讓秦王政雖未在第一時間表態,但在心中卻是已經認可了他的分析。


    “昌平君,以你的意思是我們直接放棄東郡嗎?你要知道,現在護軍都尉和三萬龍虎禁軍還在東郡,難道我們就見死不救,坐視我秦國的將士陷於死地之中嗎?”在一張張沉思的臉中,衛尉陸竭出言道。


    熊啟的話說的很有道理,秦國不遠千裏支援的東郡,確實得不償失,但楊明現在可是在東郡,自認為與楊明一般,同為趙太後的人,陸竭覺得自己在這個時候有必要為楊明說些話。


    要不然,等他們這些屬於太後的人一個個被各種手段清理出朝堂,他們還怎麽維持自己的權勢。


    聽到陸竭的話,秦王政的臉色也是不由一凝,熊啟的話是說的有理有據,但坐視東郡的楊明與龍虎禁軍陷入死地之中,這樣的責任,又有誰能夠承擔的起?


    尤其是想到楊明本身母後趙姬推到前台的人,其麾下的龍虎禁軍更是秦國最精銳的軍團之一……


    一時間,秦王政的心中多出了遲疑,在當下這種情況下,他還不能與自己的母後鬧翻,況且,他也不想與自己的母後鬧翻。


    “衛尉誤會了我的話,我不是說不救援東郡,而是說優先救援太原郡,待夏收過去,我們就可以派出援軍增援東郡了。”熊啟解釋道,他雖然有心為秦王政分憂,但還承擔不起放棄秦國大將和精銳軍團的責任。


    “如今趙魏聯軍十多萬進攻無險可守的東郡,東郡上下危在旦夕,可能等到援軍趕到的那一刻?”陸竭質問道。


    “大王,臣請先救援東郡,太原郡,地險而城高,趙軍一時間不可能攻破,但東郡卻不一樣啊。”陸竭諫言道。


    這個因為運氣而從邊城一步一步走向鹹陽宮的老人,在為自己的家族進行最後一場的豪賭,他知道依自己的能力,能夠走到今天,已經是祖墳上冒青煙的事情了,況且他的年齡已經大了,眼下的他需要考慮的就是自己的後人,在徹底淡出秦國朝堂之前,他必須為自己的後人找一個靠山。


    而在這鹹陽外,秦王政的位置太高,他觸及不到,除了秦王政之外,楊明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楊明的官位足夠高,與趙太後的關係足夠親近,本事也足夠強,更重要的是楊明實在是年輕的過分。


    若不出現意外,未來的五十年間,楊明都會是這鹹陽宮的朝堂上一位舉足輕重的存在,是足以庇護他的家族五十年的存在。


    出於這般考慮,陸竭有著太多的理由在此時促成秦軍優先支援東郡一事。


    “太過冒險,不可取。”熊啟道。


    “那幹脆連太原郡也不支援得了,這樣一點也不冒險了。”陸竭這個幸進之臣第一次在別人感覺到了來自他的鋒芒。


    秦王政看著眼前的一幕,不由有些頭疼,於是看向一直沉默不言的呂不韋道:“相國可有什麽要說的嗎?”


    見秦王政問到自己,本不想說話的呂不韋隻好開口道:“禦史大夫和衛尉各個各的理由,說的也確實很有道理,我們所能做的,無非就是取舍二字,一切還要看大王的決斷才是。”


    聽著呂不韋說了等於沒說的廢話,秦王政心中生出不滿之意,取舍是要付出代價的,又怎會那麽簡單。


    在秦王政陷入難以抉擇之境時,趙高的身影從側門走進了大殿,在刻意壓輕的腳步中,趙高來到了秦王政的身旁,將一道卷軸呈送到了秦王政的麵前。


    “秦左庶長,護軍都尉楊明。”看著卷軸封泥之處的印章,秦王政的心不由一沉,這個時候從東郡送來的軍報會是什麽?


    難道東郡已經被趙魏聯軍攻下了不成?


    似乎除了這種可能之外,也不會出現別的情況了。意識到這一點的秦王政在眾臣的視線中,緩緩將卷軸打開了。


    秦王政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隨著他自己的動作,他的唿吸都為之停頓了:上麵記載的消息到底會是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劍問明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令冷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令冷泠並收藏秦時:劍問明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