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當他在經曆了高度的警惕之後,發現原來自己的對手也不過如此時,他的心態忽然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現在的桓齮就是這般,當他在對李牧鄭重以待的半個月之久後,他發現,李牧似乎也不過如此的時候,他的警惕瞬間就放鬆下來,對於秦王政書信中的告誡也就逐漸不那麽在意了。
秦王政畢竟距離戰場太遠,秦王政知曉的都是道聽途說,在桓齮見到的,卻就真真切切地發生在眼前。
“李牧避戰不出,確實給我們帶來不小的麻煩,不過,想要破了他的守勢,卻也不是多麽難辦的事情。”桓齮道。
“確實如此,這裏是趙國腹地,我們可以對多個方向發起進攻,到時候,李牧再想守衛一處,可就做不到了,隻要能夠將其調出營寨,則一切就好說了。”王齮點頭道,對於桓齮的話,他是深以為然。
“所以,我準備出兵進攻肥地,此處乃是趙國軍事重鎮,如今趙國精銳盡在李牧手中,我攻擊此地,可動搖整個趙國,就不信他李牧還能坐的住,隻要李牧除了營寨,則一切就好說了。”桓齮從容道,視線已經投向了遠方。
在戰爭之中,尤其是在趙國腹地這般平原廣闊的地帶,進攻的一方有著更多的主動權。
桓齮率領秦軍主力朝著肥地而去,同時留下兩部兵馬守衛秦國的平陽的營寨,以包秦軍的後勤輜重。
“大將軍,桓齮率領秦軍去攻肥地了,此地乃是通往趙都的咽喉要道,一旦被秦軍攻占,後果不堪設想,還請大將軍及時派兵迴援。”趙軍大營之中,自趙都率領大軍而來與李牧所部邊軍會合的趙國宗室大將趙蔥道。
“敵攻而我救,是致於人,此乃兵家大忌,桓齮正想著我大軍離開營寨去救援肥地,如此他才有機會一舉重創我軍。”李牧從容地說道。
桓齮有著眼下的選擇,本就在他的預料之中,因為對於眼前的軍情,李牧是分外的淡定。
“大將軍,那我們又該如何?總不能坐視不管肥地被秦軍攻占吧?”趙蔥質疑道,作為趙國宗室中最能打的人,在李牧麵前,趙蔥自有著自己的底氣。
“秦軍攻秦軍的,我們攻我們的。”李牧說出了自己真正的計劃道。
“大將軍是說?”趙蔥微微一怔,隨即就是一陣迷茫之色,他雖然是趙國宗室中最能打的人,但也僅僅限於趙國宗室而已,在李牧這樣的頂級名將麵前,趙蔥還差的太遠太遠了。
“進攻平陽,一舉滅掉秦國的輜重部隊,迫使桓齮不得不迴援,深入我國境內作戰,在桓齮的眼中,自己的輜重比肥地更重要。”李牧冷靜地說道,目光之中盡是堅定之色,半個月的對峙,並非是懼戰,而是為了對秦軍進行更好的打擊。
“這真的行嗎?桓齮真的會迴援嗎?”趙蔥狐疑道。
“會,他當然會,我會讓他不得不迴援,等其迴援之時,就是我們的機會。”李牧躊躇滿誌地說道。
以往,李牧都是在針對狼族與燕國作戰,即使是勝了,在天下間引起的震動也十分有限,但這次卻不一樣,這一次,他對上的是秦軍,隻要能夠將其一戰而殲,那他李牧的名氣,將會讓整個天下為之側目。
保家衛國,名傳青史,這就是李牧人生中最大的追求。
“若我軍攻打秦軍占據的平陽失利,而桓齮不撤軍怎麽辦?桓齮身為秦軍大將,未必就會按照大將軍的意行事。”趙蔥依舊不放心道。
“我說會,他就一定會。”李牧堅定地說道。
“大將軍何以如此篤定?”趙蔥追問道。
“因為桓齮不知道我的厲害,趙將軍,這是我允許你對我最後的質問,接下來你隻需要執行軍令就是了。”李牧道。
桓齮確實不知道李牧的厲害,哪怕有著秦王政的提醒,但當桓齮親自與李牧對峙了半個月後,桓齮也依舊將李牧當成了平庸之將,雖然合格,但卻決然算不上名將。
也正是因為如此,桓齮才會帶領主力秦軍攻擊肥地,迫使李牧不得不出兵救援肥地,而當趙軍朝著肥地而來,在行軍的路上,就是他大破趙軍的機會。
而且,身為當前秦國最能大的大將,桓齮也不是沒有考慮到幾乎不存在的情況,比如李牧去攻擊秦軍的留守部隊,為此,他留下了足足兩部秦軍,合計兩萬人守衛秦軍的輜重與後路,哪怕趙軍來攻,短時間內也根本不可能攻得下來。
但正如李牧所說,桓齮根本不知道他的厲害,在桓齮的眼中,隻是尋常的將軍李牧,卻是此時列國間最擅長進攻的大將。
所謂戰略的有效實施,還需要戰術的支撐,桓齮進攻肥地,不能說有錯,因為李牧攻打秦軍後軍,若是陷入相持之中,以至於讓桓齮攻下了肥地的話,那李牧堪稱完美的計劃依舊是一捅就破。
但李牧可怕的地方就在於,他不僅能夠製定出堪稱完美的計劃,還能夠擁有頂級的戰術能力,讓其支撐自身戰略實現的可能性。
當李牧發起對秦軍後軍的進攻之時,本就因為李牧之前的避戰而心有懈怠的秦軍上下一下子被打懵了。
李牧,這位出身趙國,常年與狼族作戰的趙國大將軍,早已經將截然不同的兩種戰術體係融會貫通,論到進攻野戰能力,天下間能夠與他一較高下的存在,不說是鳳毛麟角,也僅有寥寥幾人而已,這裏說的還隻是交手的資格,至於能不能戰勝李牧,那就更難說了。
在李牧層出不窮卻種種有效,堪稱眼花繚亂的打擊之下,秦軍後軍隻堅持了三天的時間,具就被趙國邊郡攻破營寨,奪了輜重。
而此時的桓齮還在進攻肥地。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我足足留下了兩萬大軍,趙軍怎麽可能隻用了三天的時間就攻破了後軍。”身在肥地,正在指揮秦軍拿下這座軍事重鎮的桓齮在接到後軍傳令兵千辛萬苦送來的軍報之時,一下子陷入了震驚之中。
好在桓齮還能穩得住,沒有將心中的震驚說出口來,但臉色的驚容卻已經是難以掩飾。
想到秦軍輜重盡數落入趙國邊軍手中,而秦軍又是深入趙國腹地作戰,桓齮就有著一種難言的顫栗感,那是一不小心就會走向毀滅的感覺。
麵對此種為局,桓齮勉強鎮定心神,腦海中迅速的推演著局勢,迴軍奪迴營寨的想法之間堅定起來。
但攻守之勢,已經易行,本想著圍點打援的桓齮,一下子變成了被圍點打援的存在,但桓齮依舊還有著幾分底氣,戰略上的頹勢完全可以用戰術給拉迴來。
而秦軍的戰力就是桓齮的底氣所在,桓齮自信,兩軍堂堂正正的擺開決戰之勢,秦軍不會敗,這是數十年來,秦軍用一場又一場的勝利殺出來的底氣。
況且,當年楊明能夠用五萬秦軍,在分兵把守py之地,以防衛人起複和趙國的情況下,分兵迎戰五萬魏武卒在濮水,利用秦軍強大的戰力直接摧毀了五萬魏武卒,將戰略上的不利處境一下子就轉過來,他桓齮此時有著還有著七八萬的秦軍,又豈會畏懼了趙軍。
是事實將再次給與桓齮一個迎頭痛擊,在桓齮迴援的途中,被趙軍所阻,就在秦軍與趙軍擺開決戰之勢,陷入大戰之時,桓齮再一次明白,無論是在戰略上的規劃,還在在戰術上的運用,他與李牧之間還差了不少的距離,至於戰力,常年與狼族交戰,與趙國北境的雪刀寒箭相伴的趙國邊軍,其戰力之強,並不在秦軍精銳之下。
主將不如敵人,士卒的戰力也不占據優勢,兵力更是略處下風,秦軍怎麽可能取勝?
當李牧利用中軍拖住秦軍之時,他又派出兩部趙國以逸待勞許久的兩部趙國邊騎,分南北兩路,繞過秦軍兵鋒,運動至秦軍的南北兩側後方,進而從不可思議的角度對秦軍發起了致命的一擊。
此戰,李牧以步騎協同之法,用桓齮根本不明白的戰術,一戰全殲秦軍。
桓齮輸的不冤,因為李牧的戰術,哪怕是在兩千多年後,依舊在被使用,隻不過那時候的騎兵的戰馬變成了戰車而已。
時光流轉,人在變,武器也在變,但兵法之道的核心還是人,隻要是人,不分古今南北,思想都有著共通之處。
肥之戰,趙國大將軍李牧大破秦軍,秦軍隻有上將軍桓齮與副將王齮寥寥數人匹馬奔還秦國,此戰,十萬秦軍全軍覆沒,李牧以功被趙王親封武安君,食邑武安城萬戶。
鹹陽宮中,秦王政看著來自趙國的軍報,哪怕是沉穩如他,此時也陷入了一片震驚之中,進而是一陣冰涼:“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秦王政憤怒的一掌拍在書案之上,劇烈的疼痛感襲來,秦王政卻顧不上,此時他更痛的心:“桓齮,你還寡人的大軍來。”
現在的桓齮就是這般,當他在對李牧鄭重以待的半個月之久後,他發現,李牧似乎也不過如此的時候,他的警惕瞬間就放鬆下來,對於秦王政書信中的告誡也就逐漸不那麽在意了。
秦王政畢竟距離戰場太遠,秦王政知曉的都是道聽途說,在桓齮見到的,卻就真真切切地發生在眼前。
“李牧避戰不出,確實給我們帶來不小的麻煩,不過,想要破了他的守勢,卻也不是多麽難辦的事情。”桓齮道。
“確實如此,這裏是趙國腹地,我們可以對多個方向發起進攻,到時候,李牧再想守衛一處,可就做不到了,隻要能夠將其調出營寨,則一切就好說了。”王齮點頭道,對於桓齮的話,他是深以為然。
“所以,我準備出兵進攻肥地,此處乃是趙國軍事重鎮,如今趙國精銳盡在李牧手中,我攻擊此地,可動搖整個趙國,就不信他李牧還能坐的住,隻要李牧除了營寨,則一切就好說了。”桓齮從容道,視線已經投向了遠方。
在戰爭之中,尤其是在趙國腹地這般平原廣闊的地帶,進攻的一方有著更多的主動權。
桓齮率領秦軍主力朝著肥地而去,同時留下兩部兵馬守衛秦國的平陽的營寨,以包秦軍的後勤輜重。
“大將軍,桓齮率領秦軍去攻肥地了,此地乃是通往趙都的咽喉要道,一旦被秦軍攻占,後果不堪設想,還請大將軍及時派兵迴援。”趙軍大營之中,自趙都率領大軍而來與李牧所部邊軍會合的趙國宗室大將趙蔥道。
“敵攻而我救,是致於人,此乃兵家大忌,桓齮正想著我大軍離開營寨去救援肥地,如此他才有機會一舉重創我軍。”李牧從容地說道。
桓齮有著眼下的選擇,本就在他的預料之中,因為對於眼前的軍情,李牧是分外的淡定。
“大將軍,那我們又該如何?總不能坐視不管肥地被秦軍攻占吧?”趙蔥質疑道,作為趙國宗室中最能打的人,在李牧麵前,趙蔥自有著自己的底氣。
“秦軍攻秦軍的,我們攻我們的。”李牧說出了自己真正的計劃道。
“大將軍是說?”趙蔥微微一怔,隨即就是一陣迷茫之色,他雖然是趙國宗室中最能打的人,但也僅僅限於趙國宗室而已,在李牧這樣的頂級名將麵前,趙蔥還差的太遠太遠了。
“進攻平陽,一舉滅掉秦國的輜重部隊,迫使桓齮不得不迴援,深入我國境內作戰,在桓齮的眼中,自己的輜重比肥地更重要。”李牧冷靜地說道,目光之中盡是堅定之色,半個月的對峙,並非是懼戰,而是為了對秦軍進行更好的打擊。
“這真的行嗎?桓齮真的會迴援嗎?”趙蔥狐疑道。
“會,他當然會,我會讓他不得不迴援,等其迴援之時,就是我們的機會。”李牧躊躇滿誌地說道。
以往,李牧都是在針對狼族與燕國作戰,即使是勝了,在天下間引起的震動也十分有限,但這次卻不一樣,這一次,他對上的是秦軍,隻要能夠將其一戰而殲,那他李牧的名氣,將會讓整個天下為之側目。
保家衛國,名傳青史,這就是李牧人生中最大的追求。
“若我軍攻打秦軍占據的平陽失利,而桓齮不撤軍怎麽辦?桓齮身為秦軍大將,未必就會按照大將軍的意行事。”趙蔥依舊不放心道。
“我說會,他就一定會。”李牧堅定地說道。
“大將軍何以如此篤定?”趙蔥追問道。
“因為桓齮不知道我的厲害,趙將軍,這是我允許你對我最後的質問,接下來你隻需要執行軍令就是了。”李牧道。
桓齮確實不知道李牧的厲害,哪怕有著秦王政的提醒,但當桓齮親自與李牧對峙了半個月後,桓齮也依舊將李牧當成了平庸之將,雖然合格,但卻決然算不上名將。
也正是因為如此,桓齮才會帶領主力秦軍攻擊肥地,迫使李牧不得不出兵救援肥地,而當趙軍朝著肥地而來,在行軍的路上,就是他大破趙軍的機會。
而且,身為當前秦國最能大的大將,桓齮也不是沒有考慮到幾乎不存在的情況,比如李牧去攻擊秦軍的留守部隊,為此,他留下了足足兩部秦軍,合計兩萬人守衛秦軍的輜重與後路,哪怕趙軍來攻,短時間內也根本不可能攻得下來。
但正如李牧所說,桓齮根本不知道他的厲害,在桓齮的眼中,隻是尋常的將軍李牧,卻是此時列國間最擅長進攻的大將。
所謂戰略的有效實施,還需要戰術的支撐,桓齮進攻肥地,不能說有錯,因為李牧攻打秦軍後軍,若是陷入相持之中,以至於讓桓齮攻下了肥地的話,那李牧堪稱完美的計劃依舊是一捅就破。
但李牧可怕的地方就在於,他不僅能夠製定出堪稱完美的計劃,還能夠擁有頂級的戰術能力,讓其支撐自身戰略實現的可能性。
當李牧發起對秦軍後軍的進攻之時,本就因為李牧之前的避戰而心有懈怠的秦軍上下一下子被打懵了。
李牧,這位出身趙國,常年與狼族作戰的趙國大將軍,早已經將截然不同的兩種戰術體係融會貫通,論到進攻野戰能力,天下間能夠與他一較高下的存在,不說是鳳毛麟角,也僅有寥寥幾人而已,這裏說的還隻是交手的資格,至於能不能戰勝李牧,那就更難說了。
在李牧層出不窮卻種種有效,堪稱眼花繚亂的打擊之下,秦軍後軍隻堅持了三天的時間,具就被趙國邊郡攻破營寨,奪了輜重。
而此時的桓齮還在進攻肥地。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我足足留下了兩萬大軍,趙軍怎麽可能隻用了三天的時間就攻破了後軍。”身在肥地,正在指揮秦軍拿下這座軍事重鎮的桓齮在接到後軍傳令兵千辛萬苦送來的軍報之時,一下子陷入了震驚之中。
好在桓齮還能穩得住,沒有將心中的震驚說出口來,但臉色的驚容卻已經是難以掩飾。
想到秦軍輜重盡數落入趙國邊軍手中,而秦軍又是深入趙國腹地作戰,桓齮就有著一種難言的顫栗感,那是一不小心就會走向毀滅的感覺。
麵對此種為局,桓齮勉強鎮定心神,腦海中迅速的推演著局勢,迴軍奪迴營寨的想法之間堅定起來。
但攻守之勢,已經易行,本想著圍點打援的桓齮,一下子變成了被圍點打援的存在,但桓齮依舊還有著幾分底氣,戰略上的頹勢完全可以用戰術給拉迴來。
而秦軍的戰力就是桓齮的底氣所在,桓齮自信,兩軍堂堂正正的擺開決戰之勢,秦軍不會敗,這是數十年來,秦軍用一場又一場的勝利殺出來的底氣。
況且,當年楊明能夠用五萬秦軍,在分兵把守py之地,以防衛人起複和趙國的情況下,分兵迎戰五萬魏武卒在濮水,利用秦軍強大的戰力直接摧毀了五萬魏武卒,將戰略上的不利處境一下子就轉過來,他桓齮此時有著還有著七八萬的秦軍,又豈會畏懼了趙軍。
是事實將再次給與桓齮一個迎頭痛擊,在桓齮迴援的途中,被趙軍所阻,就在秦軍與趙軍擺開決戰之勢,陷入大戰之時,桓齮再一次明白,無論是在戰略上的規劃,還在在戰術上的運用,他與李牧之間還差了不少的距離,至於戰力,常年與狼族交戰,與趙國北境的雪刀寒箭相伴的趙國邊軍,其戰力之強,並不在秦軍精銳之下。
主將不如敵人,士卒的戰力也不占據優勢,兵力更是略處下風,秦軍怎麽可能取勝?
當李牧利用中軍拖住秦軍之時,他又派出兩部趙國以逸待勞許久的兩部趙國邊騎,分南北兩路,繞過秦軍兵鋒,運動至秦軍的南北兩側後方,進而從不可思議的角度對秦軍發起了致命的一擊。
此戰,李牧以步騎協同之法,用桓齮根本不明白的戰術,一戰全殲秦軍。
桓齮輸的不冤,因為李牧的戰術,哪怕是在兩千多年後,依舊在被使用,隻不過那時候的騎兵的戰馬變成了戰車而已。
時光流轉,人在變,武器也在變,但兵法之道的核心還是人,隻要是人,不分古今南北,思想都有著共通之處。
肥之戰,趙國大將軍李牧大破秦軍,秦軍隻有上將軍桓齮與副將王齮寥寥數人匹馬奔還秦國,此戰,十萬秦軍全軍覆沒,李牧以功被趙王親封武安君,食邑武安城萬戶。
鹹陽宮中,秦王政看著來自趙國的軍報,哪怕是沉穩如他,此時也陷入了一片震驚之中,進而是一陣冰涼:“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秦王政憤怒的一掌拍在書案之上,劇烈的疼痛感襲來,秦王政卻顧不上,此時他更痛的心:“桓齮,你還寡人的大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