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三千個少年默念著這個詞匯,一時間不知道,在他們眼中高高在上的主將大人為什麽會說出這樣的一個詞,天下距離他們還太遠,還不是現在的他們能夠理解的東西。
“這裏就是天下,它縱橫萬裏,囊括七國之地,而我們秦國就是七國中最強大的一個國度。”楊明道。
在三千少年依舊茫然的視線中,楊明再次問道:“你們有的人不遠數百裏來到這上林苑,甚至有的人是不遠數千裏來到這裏,你們是為了什麽?”
“為了出人頭地。”
“為了吃飽飯。”
“為了讓娘親高興。”
“不被人欺負。”
有一些膽子比較大的人爭先恐後地迴答著。
“除此之外呢?”楊明問道。
在少年們的思索中,楊明繼續道:“你們中的人,有的來自河東,那裏曾經屬於魏國,有的人來自黔中,那裏曾經屬於楚國,你們中,有人是為了出人頭地,有人是為了吃飽飯,有人是為了讓娘親高興,有人是為了不被人欺負,這些都不錯,但你們有沒有想過,當你們走進這座軍營之後,你們要做的是什麽?”
“是打仗。”有人迴答道。
“是啊,是打仗,但在打仗時,你們會殺死敵人,而這些敵人是與你們一樣的人,比如,你們之中來自河東郡中的人,當我們與魏國作戰之時,你們的敵人是魏國人,而在數十年前,你們也曾是魏國人,殺死這樣的人,你們會是一種什麽感覺?”楊明問道。
一時間,來自河東郡的少年齊齊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們的祖上是魏國人,但現在他們卻是秦國人,在未來,他們還要殺死那些魏國人,這樣的事情似乎太過複雜,已經超出了他們的理解。
“你們中還有的人,來自黔中郡,那裏曾經屬於楚國,在幾十年前,也許你們的祖父還是楚國人,但以後,當我們與楚國作戰的時候,你們卻要殺死楚國人,你們願意殺死可能與自己祖父曾經是一個國度子民的敵人嗎?”楊明追問道。
“這,我們可以不和楚國人作戰。”有著一個天真的少年迴答道。
“那你就違抗了軍令,按律當斬。”楊明森然道。
方才那個天真的少年被嚇得臉色一陣蒼白。
“你們來自河東郡的人,曾經是魏國人,但在更為久遠的過去,你們卻是晉國人,是魏國與趙國、韓國瓜分了晉國。”楊明接著道。
“你們黔中郡在更早之前是巴國人,在巴國卻被楚國被滅了,這麽說來的話,你們去攻擊楚國,似乎也有著合情合理的理由。”
我是秦國人?我祖父是魏國人?我先祖是晉國人?
我是秦國人?我祖父是楚國人?我先祖是巴國人?
我到底是什麽人?一時間,許多少年都因為楊明的話而陷入了困惱之中。
他們竟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麽人呢?
“我要告訴你們的是,無論你們曾經是什麽人,你們現在都是秦國人,過去的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當下,當下,你們是秦國人。”楊明道。
“在這個天下,有著秦人,有著魏人,有著楚人,有著趙人,在久遠的過去,還有著晉人,周人,但是,這些都不重要,你們隻要記住,現在你們是秦人就足夠了。”
“我們是秦人。”少年們在恍惚中自語著,方才動搖的心神慢慢堅定下來。
“五百年來,這個天下戰爭不斷,有的國家被覆滅,有的國家在崛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這些人,今天可以是這個國家的人,明天就可能變成了另外一個國家人,在戰爭之中,沒有人能夠得到真正的樂土。”楊明說道。
他用如此多的時間,向這些少年說這些看似與軍隊訓練毫無關係的東西,可不是為了浪費時間,他是要一步一步讓這些少年們明白,他們是為了什麽而戰,他要塑造出這支軍隊的軍魂。
至於楊明為什麽選擇這些並不具備多少戰力的少年,而不是已經逐漸成型的其他所部的禁軍士卒,自然是因為這些少年的三觀更容易被引導而已。
楊明要為這些少年塑造出一個共同的理想,進而凝聚出一種名為軍魂的存在。
理想,雖然看似飄渺,但在有的時候,卻可以迸射出超越常人想象的力量。
而與那些來自秦國各地的精兵們談理想,那可就太難了,說起理想,他們可能更在意的問題是,一個敵軍的人頭能換多少東西。
但以利動人心,利去則人心散,相對於短時間的效益,楊明更願意在這些少年身上,用更多的時間,更大的精力,去塑造出理想的存在。
“我給你們說這些多,是為了告訴你,你們來到這裏,不僅是為了吃飽、讓娘親高興、出人頭地,你們來到這裏,是為了為秦國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你們以後是士卒,但卻不是隻知道破壞與毀滅的士卒,你們手中的武器,是為了讓這個天下沒有戰爭。”
……
“通過我們手中的武器,我們會建立起一個沒有戰爭的國度,在那個國度中,沒有晉人、魏人、楚人、巴人,唯有秦人,天下之人都是秦人。”
上林苑軍營中發生的事情,自然也逃不過相國府的目光,畢竟,三千少年的征召,正在在相國府的配合中才得以完成的。
“早操,文字初章,古史常識,刀盾技巧,騎術,長兵器運用,軍律,箭術……這上林苑的少年們,看來壓力不小啊。”呂不韋看著從上林苑得到的日程安排,不由笑了。
“這是不是太過浪費時間了?一個士卒,哪需要學習這麽多的東西。”呂奇疑惑道。
“是很浪費時間,這麽一份日程安排,使得那些少年一天休息的時間也不過四個時辰而已,剩下的時間,不是在訓練,就是在學史和軍律這樣的文道,稷下學宮的那些士子們的生活也不過如此而已。”呂不韋放下手中的竹簡,不由稱奇道。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楊明才要招收這些少年進入進入軍營,因為隻有這些少年,才能讓楊明練出一支讓自己滿意的精兵。”呂不韋道。
“三千人能做什麽?哪怕是以一當十,與之投入的資源相比,也是一件賠本的買賣。”呂奇不解道。
“做生意,可不能隻看錢財利益上的得失。”呂不韋道。
在呂奇疑惑的目光中,呂不韋接著道:“楊明此人,若不中道而逝,在四十歲之前,兵家必定又要多出一位大宗師了,但他要走的路?”
呂不韋說到這裏流出了幾分遺憾的神色。
當今天下,有著百家高手,因為其修為強悍,而被人們尊稱一句宗師,因此,天下間的宗師並不在少數,但能夠在宗師之前,在讓世人將其增加一個大字的,卻是寥寥無幾。
隻論戰力,大宗師未必就真的一定比宗師強,但大宗師必然是有著宗師難以企及的成就的。
當年道家先師老子,一生不曾修武,但一朝得道,直入大宗師之境,最終更是達到了一個世人難以想象的境界。
對於這些東西,呂奇自然不知道,他對宗師與大宗師的了解,還停留在武功的層麵上,但依呂不韋見識,卻是很清楚其中的區別的。
畢竟,他自己也在追求著雜家之道,希望能夠借此成就大宗師之道。
在楊明的身上,呂不韋同樣也看到了一條可以直達大宗師之境的道路,可惜,那隻是有機會,卻未必能夠變成現實,其中的變數實在太多太多,尤其是未必能夠與王權相融。
軍隊,隻是武器,王權就是握著它的手,但是,如果軍隊有了自己的思想,握著它的手可會願意嗎?
“不過,有理想,並能後為之踐行的人,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楊明,若是早生二十年,我必定會與他成為好友。”呂不韋站起身體,活動了一下因為年老而不能久坐的身體。
“護軍府的尚書長史,就交給你了。”呂不韋突然對呂奇道。
“父親,你是要讓我去護府,作楊明的屬下?”呂奇震驚道。
要知道,在三年前,他還想著收服楊明為己用的,現在自己竟然要成為楊明的下屬了,這其中的落差未免太大了一點。
“怎麽,你不願意?”呂不韋反問道。
“父親,尚書長史,不過千石之官,還是在楊明的屬下,我若是出任,那會讓別人怎麽看我?”呂奇鼓足勇氣道。
在護軍府作官,還是在楊明的麾下,實在是太……呂奇有著太多的理由拒絕呂不韋這樣的要求。
但卻也隻有理由,卻沒有足夠的勇氣。
在呂不韋視線之下,呂奇的倔強很快就消失了,在呂不韋的麵前,他的勇氣終究有限。
鹹陽宮中,秦王政瀏覽著得自來自上林苑,用以教授少年士卒的史書,眉宇間不時的浮現出思索之色。
史?竟然還能夠這般書寫?竟然還能起到這樣的作用?一個全新的世界正在朝著秦王政打開。
征集龍套名字,把護軍府的官吏補全,還有禁軍中主要角色的名字人設,有興趣的書友可以留個建議。
三千個少年默念著這個詞匯,一時間不知道,在他們眼中高高在上的主將大人為什麽會說出這樣的一個詞,天下距離他們還太遠,還不是現在的他們能夠理解的東西。
“這裏就是天下,它縱橫萬裏,囊括七國之地,而我們秦國就是七國中最強大的一個國度。”楊明道。
在三千少年依舊茫然的視線中,楊明再次問道:“你們有的人不遠數百裏來到這上林苑,甚至有的人是不遠數千裏來到這裏,你們是為了什麽?”
“為了出人頭地。”
“為了吃飽飯。”
“為了讓娘親高興。”
“不被人欺負。”
有一些膽子比較大的人爭先恐後地迴答著。
“除此之外呢?”楊明問道。
在少年們的思索中,楊明繼續道:“你們中的人,有的來自河東,那裏曾經屬於魏國,有的人來自黔中,那裏曾經屬於楚國,你們中,有人是為了出人頭地,有人是為了吃飽飯,有人是為了讓娘親高興,有人是為了不被人欺負,這些都不錯,但你們有沒有想過,當你們走進這座軍營之後,你們要做的是什麽?”
“是打仗。”有人迴答道。
“是啊,是打仗,但在打仗時,你們會殺死敵人,而這些敵人是與你們一樣的人,比如,你們之中來自河東郡中的人,當我們與魏國作戰之時,你們的敵人是魏國人,而在數十年前,你們也曾是魏國人,殺死這樣的人,你們會是一種什麽感覺?”楊明問道。
一時間,來自河東郡的少年齊齊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們的祖上是魏國人,但現在他們卻是秦國人,在未來,他們還要殺死那些魏國人,這樣的事情似乎太過複雜,已經超出了他們的理解。
“你們中還有的人,來自黔中郡,那裏曾經屬於楚國,在幾十年前,也許你們的祖父還是楚國人,但以後,當我們與楚國作戰的時候,你們卻要殺死楚國人,你們願意殺死可能與自己祖父曾經是一個國度子民的敵人嗎?”楊明追問道。
“這,我們可以不和楚國人作戰。”有著一個天真的少年迴答道。
“那你就違抗了軍令,按律當斬。”楊明森然道。
方才那個天真的少年被嚇得臉色一陣蒼白。
“你們來自河東郡的人,曾經是魏國人,但在更為久遠的過去,你們卻是晉國人,是魏國與趙國、韓國瓜分了晉國。”楊明接著道。
“你們黔中郡在更早之前是巴國人,在巴國卻被楚國被滅了,這麽說來的話,你們去攻擊楚國,似乎也有著合情合理的理由。”
我是秦國人?我祖父是魏國人?我先祖是晉國人?
我是秦國人?我祖父是楚國人?我先祖是巴國人?
我到底是什麽人?一時間,許多少年都因為楊明的話而陷入了困惱之中。
他們竟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麽人呢?
“我要告訴你們的是,無論你們曾經是什麽人,你們現在都是秦國人,過去的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當下,當下,你們是秦國人。”楊明道。
“在這個天下,有著秦人,有著魏人,有著楚人,有著趙人,在久遠的過去,還有著晉人,周人,但是,這些都不重要,你們隻要記住,現在你們是秦人就足夠了。”
“我們是秦人。”少年們在恍惚中自語著,方才動搖的心神慢慢堅定下來。
“五百年來,這個天下戰爭不斷,有的國家被覆滅,有的國家在崛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這些人,今天可以是這個國家的人,明天就可能變成了另外一個國家人,在戰爭之中,沒有人能夠得到真正的樂土。”楊明說道。
他用如此多的時間,向這些少年說這些看似與軍隊訓練毫無關係的東西,可不是為了浪費時間,他是要一步一步讓這些少年們明白,他們是為了什麽而戰,他要塑造出這支軍隊的軍魂。
至於楊明為什麽選擇這些並不具備多少戰力的少年,而不是已經逐漸成型的其他所部的禁軍士卒,自然是因為這些少年的三觀更容易被引導而已。
楊明要為這些少年塑造出一個共同的理想,進而凝聚出一種名為軍魂的存在。
理想,雖然看似飄渺,但在有的時候,卻可以迸射出超越常人想象的力量。
而與那些來自秦國各地的精兵們談理想,那可就太難了,說起理想,他們可能更在意的問題是,一個敵軍的人頭能換多少東西。
但以利動人心,利去則人心散,相對於短時間的效益,楊明更願意在這些少年身上,用更多的時間,更大的精力,去塑造出理想的存在。
“我給你們說這些多,是為了告訴你,你們來到這裏,不僅是為了吃飽、讓娘親高興、出人頭地,你們來到這裏,是為了為秦國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你們以後是士卒,但卻不是隻知道破壞與毀滅的士卒,你們手中的武器,是為了讓這個天下沒有戰爭。”
……
“通過我們手中的武器,我們會建立起一個沒有戰爭的國度,在那個國度中,沒有晉人、魏人、楚人、巴人,唯有秦人,天下之人都是秦人。”
上林苑軍營中發生的事情,自然也逃不過相國府的目光,畢竟,三千少年的征召,正在在相國府的配合中才得以完成的。
“早操,文字初章,古史常識,刀盾技巧,騎術,長兵器運用,軍律,箭術……這上林苑的少年們,看來壓力不小啊。”呂不韋看著從上林苑得到的日程安排,不由笑了。
“這是不是太過浪費時間了?一個士卒,哪需要學習這麽多的東西。”呂奇疑惑道。
“是很浪費時間,這麽一份日程安排,使得那些少年一天休息的時間也不過四個時辰而已,剩下的時間,不是在訓練,就是在學史和軍律這樣的文道,稷下學宮的那些士子們的生活也不過如此而已。”呂不韋放下手中的竹簡,不由稱奇道。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楊明才要招收這些少年進入進入軍營,因為隻有這些少年,才能讓楊明練出一支讓自己滿意的精兵。”呂不韋道。
“三千人能做什麽?哪怕是以一當十,與之投入的資源相比,也是一件賠本的買賣。”呂奇不解道。
“做生意,可不能隻看錢財利益上的得失。”呂不韋道。
在呂奇疑惑的目光中,呂不韋接著道:“楊明此人,若不中道而逝,在四十歲之前,兵家必定又要多出一位大宗師了,但他要走的路?”
呂不韋說到這裏流出了幾分遺憾的神色。
當今天下,有著百家高手,因為其修為強悍,而被人們尊稱一句宗師,因此,天下間的宗師並不在少數,但能夠在宗師之前,在讓世人將其增加一個大字的,卻是寥寥無幾。
隻論戰力,大宗師未必就真的一定比宗師強,但大宗師必然是有著宗師難以企及的成就的。
當年道家先師老子,一生不曾修武,但一朝得道,直入大宗師之境,最終更是達到了一個世人難以想象的境界。
對於這些東西,呂奇自然不知道,他對宗師與大宗師的了解,還停留在武功的層麵上,但依呂不韋見識,卻是很清楚其中的區別的。
畢竟,他自己也在追求著雜家之道,希望能夠借此成就大宗師之道。
在楊明的身上,呂不韋同樣也看到了一條可以直達大宗師之境的道路,可惜,那隻是有機會,卻未必能夠變成現實,其中的變數實在太多太多,尤其是未必能夠與王權相融。
軍隊,隻是武器,王權就是握著它的手,但是,如果軍隊有了自己的思想,握著它的手可會願意嗎?
“不過,有理想,並能後為之踐行的人,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楊明,若是早生二十年,我必定會與他成為好友。”呂不韋站起身體,活動了一下因為年老而不能久坐的身體。
“護軍府的尚書長史,就交給你了。”呂不韋突然對呂奇道。
“父親,你是要讓我去護府,作楊明的屬下?”呂奇震驚道。
要知道,在三年前,他還想著收服楊明為己用的,現在自己竟然要成為楊明的下屬了,這其中的落差未免太大了一點。
“怎麽,你不願意?”呂不韋反問道。
“父親,尚書長史,不過千石之官,還是在楊明的屬下,我若是出任,那會讓別人怎麽看我?”呂奇鼓足勇氣道。
在護軍府作官,還是在楊明的麾下,實在是太……呂奇有著太多的理由拒絕呂不韋這樣的要求。
但卻也隻有理由,卻沒有足夠的勇氣。
在呂不韋視線之下,呂奇的倔強很快就消失了,在呂不韋的麵前,他的勇氣終究有限。
鹹陽宮中,秦王政瀏覽著得自來自上林苑,用以教授少年士卒的史書,眉宇間不時的浮現出思索之色。
史?竟然還能夠這般書寫?竟然還能起到這樣的作用?一個全新的世界正在朝著秦王政打開。
征集龍套名字,把護軍府的官吏補全,還有禁軍中主要角色的名字人設,有興趣的書友可以留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