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作為秦國執政之人,楊明對護軍府的規製計劃,自然也要得到呂不韋批準才行。


    因此,楊明所書的竹簡出現在了呂不韋的書案上。


    呂不韋瀏覽著楊明送來的竹簡,深邃的目光中閃爍了莫名的光彩,楊明送來的竹簡中,記載的東西並不多,了了千字而已,但就隻是這千字,呂不韋卻已經反反複複瀏覽了十遍不止。


    自嫪毐之事後,就被呂不韋免去了統領羅網之權的呂奇,好奇地看向呂不韋手中的竹簡,他不知道,楊明到底是送來了什麽東西,竟然能夠讓呂不韋如此不厭其煩地去反複瀏覽。


    “楊明,可惜了。”在呂奇的好奇中,呂不韋悠悠地歎息道。


    “父親,楊明送來的這卷竹簡可有什麽不妥嗎?”呂奇好奇道。


    “不是不妥,而是太妥了,哪怕是我也要歎為觀止,若早知楊明有如此能耐,我是無論如何也要將他招入門下的。”呂不韋說話的同時,神色間都有懊悔之色。


    “我之前隻以為他在兵法武道上的造詣非同一般,現在看來,我那卻隻是看到了一半的他而已,這是真正的文武雙全之人,在武,上馬可為大將,於文,下馬可為一國之相。”


    “這樣的人,哪怕是老夫都要嫉妒他了,他在十五歲之前,一直都是趙國武安縣下的一鄉野之人,怎麽有著如此見識,他的師父到底是誰?”呂不韋沉吟道。


    在羅網的情報係統中,關於楊明的信息並不少,但在有關情報中,卻從未記載過,楊明在政事方麵,竟然還有著如此能力。


    如果呂不韋隻是常人的話,對於楊明送來的這卷對護軍府的三史六令的規劃,他或許隻是將其當成護軍府的建製規劃而已,但呂不韋身為大秦相國,眼界又豈是尋常人能夠相提並論的,呂不韋在這一卷規劃中,看到的卻是朝堂。


    他發現,楊明這三史六令的規製,不僅適用於護軍府,隻要稍作變通,同樣也適用於秦國的朝堂,百餘年來,天下七國的朝堂建製,雖然因為各國的國情以及傳統不同,各有不同,但在大致的方向上來說,都是朝著共同的方向發展的。


    在秦國,三公九卿之製差不多已經成型,但看似完善的三公九卿之製,在楊明這三史六令製度麵前,卻似乎沒有那麽完美了。


    “大王應該會很喜歡這樣的東西,不過,我卻隻能喜歡一半。”呂不韋搖頭失笑道。


    三史六令製,若是真的運用在朝堂之上,對相國的權勢打擊最大,但這六令製,我也許可以用在我這相國府中。呂不韋沉吟著,對於如何充分運轉相國府的權勢,逐漸有了一個清晰的規劃。


    在呂不韋的沉吟中,呂奇下意識地看向書案上的竹簡,對其中的內容愈發的好奇了。


    “看在天縱奇才的份上,我這次就成全他一把,但凡是護軍府之事,我這裏一律通行。”


    在呂不韋在為楊明的設計而驚歎之時,秦王政也在瀏覽著出自同一人之手的竹簡,相對於呂不韋隻喜歡竹簡中一半的內容,秦王政的驚喜則要更大。


    在他腦海中一直存在著的疑惑,在三史六令之下,霍然間變得明朗起來。


    “三史分權,是為了收權,隻是太過追求機巧,而忽視了效率,是庸王才喜歡做的事情,不是寡人的追求,不過,後世之君,或可用此法,至於六部運用,六令之事,比之九卿來,職權劃分確實更加明晰,也更加的有效,未來若有機會,也許,寡人可以嚐試著,在身邊建立起這樣的一套體係。”秦王政自語道。


    對於楊明,秦王政的信心是越來越足了,這樣的一個人,足以在秦國的朝堂上成為一極,攪動其中的權勢,如此,他能夠在亂中取勢,盡快拿迴王權,讓自己這個秦王變成真正的秦王,而不是隻坐在王位上一言不發的秦王。


    三史之中的中書長史,楊明將其推薦權經過趙姬的手送到了鹹陽宮中,至於鹹陽宮最終會將這個職位賜予誰,是宗室,還是外卿,那就不是楊明需要關心的問題了。


    門下長史的職位推薦權,楊明則將其送到昌平君手中,而最終的尚書長史,楊明則將其送到了相國府。


    護軍府的構建一事,隨著一係列的權力交換,逐步走上正軌。


    在這個過程中,楊明也不是毫無收獲,在禁軍的組建一事上,楊明同時得到了來自相國府和楚係,以及鹹陽宮的支持,再加上趙姬的影響力,以及楊明自身的人脈,迅速在整個秦國的範圍內挑選兵馬,前往鹹陽來,作為組建禁軍的班底。


    而在這個過程中,楊明又做出了一件讓秦國上下十分意外的事情,三萬編製的禁軍之列中,楊明獨自留下三千人的編製,竟然不再招收各郡良家子,而是將其留給了秦國各郡縣中,因為父輩戰死,而生活困頓的少年人,這些少年年齡多在十二歲至十六歲之列。


    如此一個龐大的工程,若是沒有來自相國府的支持,楊明還真的做不到,在如此大的範圍內,招收三千少年之人,來組建這支特殊的禁衛。


    與此同時,在護軍府與內史府和將作府的合作中,即將成立的禁軍所需的軍營,在甘泉宮南部廣闊的原野與山林之間被劃分出來。


    一處囊括了各類訓練場所的軍營,在秦王政七年的二月末正式開始動工,楊明將所圈出的土地,十分惡趣味地將其命名為上林苑。


    在這段時間中,楊明算是真正體驗到了忙碌的感覺。


    而在這幾個月中,秦國的朝堂上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長安君成蟜似乎越來越高調了,先是主動出手,為自己的一個心腹謀取了河東郡郡守的職位,後又是廣開府門,結交各路權貴,在這些人中,竟然有著不少的秦國宗室之人。


    一時間,許多人都產生了一種錯覺:隨著長安君成蟜的成年,在秦國的朝堂上,呂不韋一家獨大的情況似乎要受到挑戰了。


    至於燕丹,這位燕國太子,在來到秦國後,竟然頗有因禍得福之態,竟然經常出入鹹陽宮,他似乎重新找迴了與秦王政在幼年之時的友誼。


    “哀家似乎做錯了一件事情。”甘泉宮中,趙姬慵懶地斜靠在軟榻上,神色間卻多有苦悶之色。


    “太後說的可是中護軍嗎?”服侍在趙姬左右的淵離問道,作為趙姬真正的心腹之人,淵離在趙姬這裏,自然不需要避諱什麽。


    “是啊,這兩個多月,哀家見到他的次數可是越來越少了,仔細想想,哀家當初應該將他藏起來才是,怎麽就相信了他的花言巧語,讓他出去去搏什麽軍功、高位的。”趙姬說話間露出了一副懊惱地神色。


    “如果中護君變成了太後豢養之人的話,大概太後又會是另外一種想法了。”已經明白了趙姬是在為什麽而苦惱的淵離勸解道。


    “是啊,若他是一個能夠被哀家輕易收服的寵物,哀家大概就不會那麽在意他了。”趙姬懊惱道。


    若楊明是甘心當一個男寵的人,趙姬覺得那樣的楊明,自己固然還會喜歡,但在她自己的眼中,那樣的楊明無疑是要失去許多魅力的,她對楊明的欣賞,除了是因為一個寡居之人有著寂寞之感外,更重要的還是楊明身上那股特殊的氣質,若沒有了……


    想到這裏,趙姬不由搖了搖頭,世間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相對於別人,她已經得到了太多太多了,應當學會滿足才是。


    “太後若想見中護軍,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他最近公務太忙,抽不開身,但太後你卻可以去見他。”身為心腹,淵離自然也要為趙姬排憂解難才是。


    “你是說?那不合適,哀家可以不在意那些流言蜚語,但他卻擋不住他人的非議。”趙姬壓下心中的悸動,搖頭道。


    她固然想去見楊明,但卻也擔心因此會給楊明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太後,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你的身高與驚鯢極為相仿。”淵離意味深長地說道。


    “是有些相仿,不過,哀家可比她大多了。”趙姬說著托了托自己的胸脯,露出了一副自豪地神色。


    淵離看著得意的趙姬,壓下翻白眼的欲望,說道:“太後也知道,我與驚鯢都曾是羅網的天字一等殺手,而作為天字一等殺手,除了武功之外,還要學習許多東西。”


    “殺手嗎,此事是必然的。”趙姬點頭道,她還不知道淵離到底想要說些什麽。


    “其中有著一項技能,名為易容術。”淵離意味深長道。


    “你是說,借助易容術,讓哀家暫時與驚鯢互換一下身份?”趙姬猛地從軟榻上彈起,目光中已經多出了意動之色。


    “太後可遣人前往上林苑向中護軍傳信,讓他在下職之時,來甘泉宮,將驚鯢帶迴去,有著中護軍在身邊,太後的安全也不用擔心,待明日之時,再由中護軍將太後送迴來,可謂是神不知鬼不覺。”淵離道。


    “這樣似乎可行。”趙姬意動道。


    初始之時,她所在意的或是直觀的刺激,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她更喜歡心靈上的悸動。


    如果能夠隨著楊明一起迴到家中,猶如夫妻一樣的生活,哪怕時間十分短暫,但想來也十分有趣吧。趙姬在心中想著,已然下定了決心。


    驚鯢,哀家幫你了那麽多,想來,你不會連這點小事都不願成全哀家吧?趙姬暗自想到。


    上林苑圈出的軍營之中,楊明得到來自甘泉宮的消息,不由有些意外,讓自己去接驚鯢,保護好驚鯢的安全?


    關鍵是,驚鯢需要自己保護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劍問明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令冷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令冷泠並收藏秦時:劍問明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