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風雨半城晴,它們是那麽的涇渭分明,又是那般的玄奇,但就這般直觀地發生在每一個人的視線中,無知者在敬畏天意,有知者在揣摩其中的玄妙,隻有少數幾人看到了背後真正的意義。
“趙高,你見到過如此強大的人嗎?一招之間竟然破開半個鹹陽的風雨。”走出大殿,讓自己沐浴在陽光下的秦王政看著遠方的風雨,眼眸間還是平靜的神色,話語更是不帶絲毫的感情,但那背後身後攏在大袖之中的手掌卻已經攥成了拳頭。
秦王政討厭一切不容自己掌控的力量。
“大王,此乃天威,怎能是人力為之。”恭恭敬敬地站在秦王政側後方的趙高適當的表現出自己的震驚道。
“人總是喜歡將自己不可知的東西歸結於天,歸結於神,它們或許存在,但又怎麽讓人看到?更多的還是人的無知而已。”秦王政道,不知是在給自己說,還是在給趙高解釋。
“奴才愚鈍,看不出其中的真相,難道此等異象真的是人力為之嗎?”趙高恰如其分的詢問道,他知道秦王政不是要給他解惑,隻是有些話憋在心中想要說出來而已,而他趙高就要成為那個工具。
“當然是人,你沒有看到晴空的核心之處是在太師府嗎?”秦王政道。
“太師府?”趙高聞言不由一驚。
在羅網的卷宗之中,是有著關於大宗師的記載,但對於那些記載,趙高隻將其當作是誇張的形容而已,因為那些記載看起來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根本不像是人能夠做到的事情,隻是羅網的人因為無知將大宗師神話了而已,但現在聽到秦王政的話,趙國卻是不由悚然一驚,莫非那些記載是真的不成?
“寡人有如此天人輔佐,大秦有什麽事是做不到的。”秦王政自語著不再理會趙高。
“他要比我想象中的更強。”陰陽家的駐地之中,東皇太一伸出手掌,似乎想要將陽光抓在手中一般,陽光是天賜,但亦是人為。
“東皇閣下可能做到如此嗎?”侍立在東皇太一身邊的月神透過眼上的薄紗看著天空道。
“做不到,我們的道不同,在風雨之中所能展現出的能力也不同,但這樣的天氣之中,楊太師就是這個世界最強的人。”東皇太一道。
在天下間的幾個大宗師中,道家北冥子境界最高,與陰陽家若即若離,而又將兵家之學修到大成的黃石公最為神秘,鬼穀子最善搏殺,農家的大宗師最弱,而楊明?楊明完全是一個異類。
“最強啊,他已經在修煉一道上走到可以與東皇閣下比肩的高度了嗎?”月神自語著,一時間心緒莫名,曾經在燕地的經曆浮現在她的腦海中。
那個時候,他雖無多少心思,但卻多有撩撥之語,大概隻是出於男人的劣性吧?過往的一幕幕不斷浮現在月神腦海中的月神思索著,隻覺得有什麽東西壓在心頭一般,一種難以形容的思緒在迴蕩著。
“月神,你若是有心的話,不妨多去楊家走走。”東皇太一道。
“東君姐姐這段時間應該顧不上我。”月神道。
“不是焱妃,是楊太師。”東皇太一道。
“姐夫?”月神微微愕然,一時間她不知道東皇太一為什麽將話題扯向這個方向。
“楊太師在五年內會與我一起去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無論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不會留在這個世界。”東皇太一道。
在東皇太一的認知中,未來,在做那件事情時,若是失敗了,自然是死路一條,而若是成功了,那樣的機會擺在楊明的麵前,東皇太一也不覺得楊明能夠拒絕那樣的誘惑,畢竟人生匆匆數十年,實在太短了,一個更高的世界擺在麵前,誰又會將讓自己沉淪在這個看不到前進的道路,最終要歸入死亡的世界呢?
“人生匆匆數十年,長者也不過百年,不要給自己留下什麽遺憾,它雖然不是所有,但卻可以是人生最好的迴憶,最美的點綴。”東皇太一今天的話有點多了。
“兩個世界的人嗎?”月神低語著,曾經迷茫的事情,此時漸漸變得清晰起來,如果未來已經注定,倒是不如不顧一切地抓住現在能夠抓住的東西,未來不可寄托,那就珍惜現在吧!
“人道渺渺,天道茫茫,吾等又該寄托於何處?”
東皇太一的聲音在月神的耳邊迴蕩著,讓月神的心中更是難言,她一直在關注著星空的一切,似乎忘記了自己,星空太遠,人又如此的渺小,在人想要窺測星空之時,不自覺間已經被星空同化,以至於迷失其間而不自知,直到將失去之時,才意識到自己本該擁有更好的東西嗎?
發生在鹹陽城的玄奇很快就被人遺忘了,畢竟人們是生活在現實之中的,又不是生活在記憶中的,當時所發生的事情,也隻不過是他們在親朋好友聚會之時的一點談資而已。
時間匆匆地流逝著,不舍晝夜,隨著秦國全境之內夏收的完成,各地繳納的賦稅陸陸續續送到各地的官倉,除了用於維持各地官府運轉的物資之外,其餘的部分盡數被運到新鄭、帝丘、定陶、應城、睢陽等幾地,這裏,將是明年距離戰場最近的地方。
隨著燕趙兩地所征收的賦稅數據被整理完畢呈送在秦王政的書案上,秦王政對自己的家底逐漸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隨著燕趙之地的徹底消化,秦國的國力無疑更上一層樓,物資也更加的賦予。
“也許已經不用等五年了,兩年滅楚,一年拔齊,三年之內,天下將隻有唯一的王。”秦王政瀏覽著一個個數字,這些都屬屬於他的錢糧,他所有的夢都要建立在這些錢糧之上。
“大王,蜀郡郡守有奏疏送來。”在秦王政的低語中,趙高捧著一卷竹簡呈送到了秦王政的眼前。
“蜀郡郡守?”秦王政接過竹簡,多少有些奇怪,蜀郡作為秦國的大後方,所產自然是極多,但因為交通不便的原因,使得秦國若不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一般不會調動蜀郡的力量,尤其是最近十餘年間,秦國對外征戰無往而不利,蜀郡在秦國的政治拚圖中,地位也就愈發地弱了,而現在,蜀郡郡守卻突然送來奏疏,難道蜀郡那裏也發生了什麽事情不成?
秦王政在思索中已經展開了竹簡,一個名字出現在秦王政的視線中:蜀山!
蜀山?隨著秦王政視線的移動,奏疏中完整的記敘出現在秦王政的腦海中,蜀山之民拒絕向秦國繳納賦稅,蜀郡郡守派出大軍征討,被殺的大敗而迴。
蜀山之民?化為之人嗎?都在這個時候了,還敢反抗秦國的統治?秦王政思索著。
對於蜀郡的情況,秦王政也知道不少,那畢竟也是他所統治的區域。
蜀山,位於蜀郡西南,是蜀郡平原與蜀郡西部及西南無盡大山的交界處,蜀山因為地處蜀郡平原的邊緣地帶,在蜀郡群山之中的民眾之中,最是發達,更有著神秘的傳承,在那至今都不知道有多麽廣博的群山之中,有著神山的地位,是那些山中之人的精神圖騰。
蜀山若是不服從秦國的管理,那蜀郡就很有可能變得動蕩起來。
“果然是無知者無畏。”秦王政嗤笑道,如今秦國連滅四國,大概是蜀山那些人因為消息閉塞而根本不知道秦國的恐怖吧?他們還真是對力量一無所知。
“不過蜀郡郡守實在廢物,竟然讓大秦銳士被一群山野之民擊敗。”秦王政沉思著,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不管其中真正的內幕如何,蜀山山民既然反抗了,秦國就必須將其撲滅,這事關秦國的威嚴,若是任由這樣的事情發展下去,而讓那些心有不甘尚存僥幸的人得知,恐怕會覺得自己又行了,以至於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但如今秦國的精兵強將都在為明年的滅楚大戰做準備,這個時候又該派誰前往蜀郡,平定蜀山之亂呢?蜀郡郡守顯然是沒有那個能力的。
尤其是在蜀郡郡守的奏疏中寫道,蜀山之民擅巫蠱之術,以至於讓秦軍苦不堪言,對付這樣的人,一般的軍隊還真的難以應對。
秦王政思索著,逐漸將心思轉到了太師府的身上,似乎沒有什麽人比楊明更合適的了,蜀山之民擅長的東西在楊明的麵前不值一提,而且,秦王政也沒心思讓楊明參和到來年的對楚戰爭中。
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秦王政想著將竹簡合攏了起來,對趙高說道:“將蜀郡郡守的這道奏疏送到太師府,聽聽太師的意見。“
“諾。”趙高應聲道。
很快,蜀郡郡守的這道奏疏就出現在楊明的麵前。
楊明翻閱著竹簡,對送來竹簡的趙高問道:“大王是什麽意思?”
“大王要問的是太師的意思。”趙高迴答道,隨即略作遲疑後還是說道:“不過,依我對大王的了解,大王這是想讓太師前往蜀郡一趟。”
“蜀郡嗎?”楊明自語道,蜀郡,蜀山,看到這兩個地方,楊明又想到了什麽?
(本章完)
“趙高,你見到過如此強大的人嗎?一招之間竟然破開半個鹹陽的風雨。”走出大殿,讓自己沐浴在陽光下的秦王政看著遠方的風雨,眼眸間還是平靜的神色,話語更是不帶絲毫的感情,但那背後身後攏在大袖之中的手掌卻已經攥成了拳頭。
秦王政討厭一切不容自己掌控的力量。
“大王,此乃天威,怎能是人力為之。”恭恭敬敬地站在秦王政側後方的趙高適當的表現出自己的震驚道。
“人總是喜歡將自己不可知的東西歸結於天,歸結於神,它們或許存在,但又怎麽讓人看到?更多的還是人的無知而已。”秦王政道,不知是在給自己說,還是在給趙高解釋。
“奴才愚鈍,看不出其中的真相,難道此等異象真的是人力為之嗎?”趙高恰如其分的詢問道,他知道秦王政不是要給他解惑,隻是有些話憋在心中想要說出來而已,而他趙高就要成為那個工具。
“當然是人,你沒有看到晴空的核心之處是在太師府嗎?”秦王政道。
“太師府?”趙高聞言不由一驚。
在羅網的卷宗之中,是有著關於大宗師的記載,但對於那些記載,趙高隻將其當作是誇張的形容而已,因為那些記載看起來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根本不像是人能夠做到的事情,隻是羅網的人因為無知將大宗師神話了而已,但現在聽到秦王政的話,趙國卻是不由悚然一驚,莫非那些記載是真的不成?
“寡人有如此天人輔佐,大秦有什麽事是做不到的。”秦王政自語著不再理會趙高。
“他要比我想象中的更強。”陰陽家的駐地之中,東皇太一伸出手掌,似乎想要將陽光抓在手中一般,陽光是天賜,但亦是人為。
“東皇閣下可能做到如此嗎?”侍立在東皇太一身邊的月神透過眼上的薄紗看著天空道。
“做不到,我們的道不同,在風雨之中所能展現出的能力也不同,但這樣的天氣之中,楊太師就是這個世界最強的人。”東皇太一道。
在天下間的幾個大宗師中,道家北冥子境界最高,與陰陽家若即若離,而又將兵家之學修到大成的黃石公最為神秘,鬼穀子最善搏殺,農家的大宗師最弱,而楊明?楊明完全是一個異類。
“最強啊,他已經在修煉一道上走到可以與東皇閣下比肩的高度了嗎?”月神自語著,一時間心緒莫名,曾經在燕地的經曆浮現在她的腦海中。
那個時候,他雖無多少心思,但卻多有撩撥之語,大概隻是出於男人的劣性吧?過往的一幕幕不斷浮現在月神腦海中的月神思索著,隻覺得有什麽東西壓在心頭一般,一種難以形容的思緒在迴蕩著。
“月神,你若是有心的話,不妨多去楊家走走。”東皇太一道。
“東君姐姐這段時間應該顧不上我。”月神道。
“不是焱妃,是楊太師。”東皇太一道。
“姐夫?”月神微微愕然,一時間她不知道東皇太一為什麽將話題扯向這個方向。
“楊太師在五年內會與我一起去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無論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不會留在這個世界。”東皇太一道。
在東皇太一的認知中,未來,在做那件事情時,若是失敗了,自然是死路一條,而若是成功了,那樣的機會擺在楊明的麵前,東皇太一也不覺得楊明能夠拒絕那樣的誘惑,畢竟人生匆匆數十年,實在太短了,一個更高的世界擺在麵前,誰又會將讓自己沉淪在這個看不到前進的道路,最終要歸入死亡的世界呢?
“人生匆匆數十年,長者也不過百年,不要給自己留下什麽遺憾,它雖然不是所有,但卻可以是人生最好的迴憶,最美的點綴。”東皇太一今天的話有點多了。
“兩個世界的人嗎?”月神低語著,曾經迷茫的事情,此時漸漸變得清晰起來,如果未來已經注定,倒是不如不顧一切地抓住現在能夠抓住的東西,未來不可寄托,那就珍惜現在吧!
“人道渺渺,天道茫茫,吾等又該寄托於何處?”
東皇太一的聲音在月神的耳邊迴蕩著,讓月神的心中更是難言,她一直在關注著星空的一切,似乎忘記了自己,星空太遠,人又如此的渺小,在人想要窺測星空之時,不自覺間已經被星空同化,以至於迷失其間而不自知,直到將失去之時,才意識到自己本該擁有更好的東西嗎?
發生在鹹陽城的玄奇很快就被人遺忘了,畢竟人們是生活在現實之中的,又不是生活在記憶中的,當時所發生的事情,也隻不過是他們在親朋好友聚會之時的一點談資而已。
時間匆匆地流逝著,不舍晝夜,隨著秦國全境之內夏收的完成,各地繳納的賦稅陸陸續續送到各地的官倉,除了用於維持各地官府運轉的物資之外,其餘的部分盡數被運到新鄭、帝丘、定陶、應城、睢陽等幾地,這裏,將是明年距離戰場最近的地方。
隨著燕趙兩地所征收的賦稅數據被整理完畢呈送在秦王政的書案上,秦王政對自己的家底逐漸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隨著燕趙之地的徹底消化,秦國的國力無疑更上一層樓,物資也更加的賦予。
“也許已經不用等五年了,兩年滅楚,一年拔齊,三年之內,天下將隻有唯一的王。”秦王政瀏覽著一個個數字,這些都屬屬於他的錢糧,他所有的夢都要建立在這些錢糧之上。
“大王,蜀郡郡守有奏疏送來。”在秦王政的低語中,趙高捧著一卷竹簡呈送到了秦王政的眼前。
“蜀郡郡守?”秦王政接過竹簡,多少有些奇怪,蜀郡作為秦國的大後方,所產自然是極多,但因為交通不便的原因,使得秦國若不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一般不會調動蜀郡的力量,尤其是最近十餘年間,秦國對外征戰無往而不利,蜀郡在秦國的政治拚圖中,地位也就愈發地弱了,而現在,蜀郡郡守卻突然送來奏疏,難道蜀郡那裏也發生了什麽事情不成?
秦王政在思索中已經展開了竹簡,一個名字出現在秦王政的視線中:蜀山!
蜀山?隨著秦王政視線的移動,奏疏中完整的記敘出現在秦王政的腦海中,蜀山之民拒絕向秦國繳納賦稅,蜀郡郡守派出大軍征討,被殺的大敗而迴。
蜀山之民?化為之人嗎?都在這個時候了,還敢反抗秦國的統治?秦王政思索著。
對於蜀郡的情況,秦王政也知道不少,那畢竟也是他所統治的區域。
蜀山,位於蜀郡西南,是蜀郡平原與蜀郡西部及西南無盡大山的交界處,蜀山因為地處蜀郡平原的邊緣地帶,在蜀郡群山之中的民眾之中,最是發達,更有著神秘的傳承,在那至今都不知道有多麽廣博的群山之中,有著神山的地位,是那些山中之人的精神圖騰。
蜀山若是不服從秦國的管理,那蜀郡就很有可能變得動蕩起來。
“果然是無知者無畏。”秦王政嗤笑道,如今秦國連滅四國,大概是蜀山那些人因為消息閉塞而根本不知道秦國的恐怖吧?他們還真是對力量一無所知。
“不過蜀郡郡守實在廢物,竟然讓大秦銳士被一群山野之民擊敗。”秦王政沉思著,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不管其中真正的內幕如何,蜀山山民既然反抗了,秦國就必須將其撲滅,這事關秦國的威嚴,若是任由這樣的事情發展下去,而讓那些心有不甘尚存僥幸的人得知,恐怕會覺得自己又行了,以至於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但如今秦國的精兵強將都在為明年的滅楚大戰做準備,這個時候又該派誰前往蜀郡,平定蜀山之亂呢?蜀郡郡守顯然是沒有那個能力的。
尤其是在蜀郡郡守的奏疏中寫道,蜀山之民擅巫蠱之術,以至於讓秦軍苦不堪言,對付這樣的人,一般的軍隊還真的難以應對。
秦王政思索著,逐漸將心思轉到了太師府的身上,似乎沒有什麽人比楊明更合適的了,蜀山之民擅長的東西在楊明的麵前不值一提,而且,秦王政也沒心思讓楊明參和到來年的對楚戰爭中。
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秦王政想著將竹簡合攏了起來,對趙高說道:“將蜀郡郡守的這道奏疏送到太師府,聽聽太師的意見。“
“諾。”趙高應聲道。
很快,蜀郡郡守的這道奏疏就出現在楊明的麵前。
楊明翻閱著竹簡,對送來竹簡的趙高問道:“大王是什麽意思?”
“大王要問的是太師的意思。”趙高迴答道,隨即略作遲疑後還是說道:“不過,依我對大王的了解,大王這是想讓太師前往蜀郡一趟。”
“蜀郡嗎?”楊明自語道,蜀郡,蜀山,看到這兩個地方,楊明又想到了什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