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楊明的邀請,魏纖纖一時陷入了沉默之中,在她的心中其實已經有了答案,但她卻不知道怎樣該用什麽樣的言辭來迴複楊明的邀請。
好在魏纖纖的運氣一直不錯,哪怕是在逃亡中也能遇到曉夢這樣的女孩,這個年齡雖小,但自有一番主見的女孩主動說道:“你與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樣,在之前,我想要你拒絕義母的可能,也想過你欺騙義母的可能,卻是未曾想到過你竟然會這麽說。”
曉夢說著更是似模似樣地看著楊明,一副我認可你的樣子。
“哈,你這小家夥倒是勇敢。”楊明打量著麵前的小曉夢道,這位在原有的軌跡中可以成為道家天宗掌門的女孩,現在不過七八歲的樣子,現在的她卻是無論怎麽看也與‘大師’兩個字都聯係不到一起,倒是這種奶兇奶兇、什麽也不怕的性格反而能夠看到一些未來‘大師’的影子。
“所以你若是以後想要欺負的義母的話,也要看看我答應不答應。”曉夢道。
在來魏國的路上,當聽到自己要來投奔的是秦國的左丞相時,曉夢是極為不願意的,她年齡雖小,但也知道,自己與父母的不幸,歸根結底還是要算在秦國的身上,所以對秦國的左丞相,曉夢自然也是沒有好感的,可惜現在她的年齡實在太小了,根本就沒有獨自做出選擇的力量。
而且魏纖纖與黑白玄翦將她從死亡的邊緣救迴來,她也不願意離魏纖纖而去,畢竟,她已經認魏纖纖為義母了,而魏纖纖現在也算是她最親最親的人了。
在她的想象中,楊明這樣的秦國重臣,一定是十分兇惡的人,甚至是滿臉胡須,一副蠻橫不講理的樣子,因為秦國人都是強盜,但在見到楊明之時,曉夢卻發現,楊明與想象中的不一樣,楊明很年輕,年齡雖然與她的父母差不多,但卻要比她的父母年輕上許多,而且也沒有滿臉的胡須,反而將自己收拾的十分幹淨,渾身上下不見那種危險兇殘的氣息,反而如從尋常人一般。
“曉夢,不要亂說。”魏纖纖連忙拉住曉夢道,在她的眼中,曉夢什麽都好,就是有時候實在是太過勇敢了一些。
“義母,你不能這麽軟弱,要不然會被欺負的。”曉夢不滿的嘟囔道,對魏纖纖在楊明麵前的軟弱有些不滿。
“好了,我記住你的提醒了。”楊明主動開口緩解了曉夢與魏纖纖之間的氣氛道。
“記得就好。”曉夢哼哼道,似乎隻有哼哼兩聲才能讓自己顯現的更為威武一些,隻是,她那奶音是時間送給她的禮物,豈是她想要改變就能改變的嗎?
“小家夥還真兇,不過,以後也說不得是要叫我一聲義父的人,可不能如此兇了。”楊明伸手摸向曉夢的圓腦袋道,現在的曉夢確實是圓滾滾的,還看不出未來的的樣子。
曉夢看到楊明的動作,下意識地就想到,但又想到兩人之間的距離還有數步,楊明的手臂根本不可能觸及到她,所以腦袋隻來得及偏了一下就頓住了,但下一刻,楊明的手掌已經出現在她的頭上,那一隻大手瞬間將曉夢的腦袋包裹住了,更是可惡的揉了揉,將曉夢小小的身體都給揉的晃動了幾下。
“義母還沒有答應你呢?”不知道楊明為什麽會突然間出現在自己身邊的曉夢在嘟囔中掙紮著,卻也感覺到頭頂的手掌軟乎乎的,當然那種溫暖並不是來自夏日的燥熱。
魏纖纖看著麵前的一幕,眼眸中亦是浮現出淺淺的笑意,她發現,眼前的楊明與自己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樣,但卻更加的鮮活,之前楊明在她的想象中雖然也有著自己的色彩,但卻不如現在豐富。
似乎還不錯,從大梁逃出來大概是這麽多年做出的最好的選擇了,哪怕最後的結果並不是我期望中的那樣,也可以無憾了,終歸去嚐試過,而不是像之前那般,隻生活在自己世界中,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中,雖不會失望,但也永遠體驗不到現在的心情。
“來,叫一聲義父聽聽,我想纖纖也不會介意吧?”楊明戲弄著麵前的曉夢道,這家夥若是長大了可就不好欺負了。
“當然會介意。”性格溫潤的魏纖纖自然卻是說出了一句不符合她性格的話。
得到來自魏纖纖的支持,曉夢更是挑釁地對楊明做了一個鬼臉:想讓我叫義父,等下輩子去吧。
在楊明迎來了自己的客人之時,數千裏之外的鹹陽,秦王政也得到了來自遠方的東西。
鹹陽宮中,一堆足有千卷的竹簡被堆在秦王政的麵前,在竹簡堆積而成的小山周圍,是圍繞著的幾張筵席與書案,從秦國右丞相熊啟,廷尉韓非,禦史大夫馮去疾,郎中令李斯等秦王政信重的文臣盡數匯集在此。
而這些竹簡則是來自燕地,是自燕地被秦軍占領後,秦國在燕地推行的各種施政策略的詳細記載以及具體執行過程的得失,楊明以記錄的方式將各種數據送來了鹹陽宮,為的是讓秦王政對楊明在燕地所執行策略的直觀了解,進而讓秦王政可以多出一個選擇。
楊明為秦王政所提供的選擇雖然不可能是完美的,甚至連最好的都談不上,但對於秦王政與未來的秦帝國來說,總歸不會比原來的選擇的更差。
當然,楊明也並未直接表達自己的看法,他提供的隻是數據與記錄,至於如何選擇還要看秦王政自己,在這個時代,秦國隻屬於秦國,想要想著為秦國負責,那還要看秦王政願意不願意。
“左丞相送來的燕地施政九章你們都看完了,可有什麽意見?”秦王政問道。
這上千卷的竹簡,他們這些人已經看了三天三夜了,除了一天中用以休息的必要時間之外,從秦王政到熊啟這些人,吃住盡在這座宮殿之中,隻為能夠快速而準確的掌握竹簡中的信息。
如今眾人已經各自將竹簡看完,秦王政需要問問麵前這幾位在未來的二三十年間推動秦國政務體係運行的具體看法,畢竟這些人的看法足以影響到現實。
“迴稟大王,燕地不過三年已經大治,所出的稅賦更在當年的燕國之上,僅從這一點而言,左丞相主政燕地三年之功就勝過燕國八百年。”職位最低的李斯主動開口道,雖然楊明的燕地施政策略李斯並不是盡數支持,但賣楊明一個麵子的事,李斯還是很願意去做的。
畢竟李斯在秦國身為外來者,在秦國的根基實在太薄了,他若是想要更進一步,自然要好好經營自己的人脈,而在秦國,楊明雖然向來懶得參合政務,但誰能小看了楊明的存在。
在秦國,楊明從來不經營自己人脈的原因,固然有一部分是因為楊明懶得、也不屑去做,但在李斯看來,其中更大的原因則在於楊明本身就擁有別人望塵莫及的人脈。
在秦國,誰不知道楊明是太後趙姬的人,趙姬雖然從秦王政親政開始就不再過問政務,但作為當今秦國唯一的太後,秦王政的生母,秦國上下誰敢小看趙姬的存在,除了趙姬之外,楊明與已故的上將軍蒙驁有著半師生的交情,又與如今蒙家第三代的蒙恬交情匪淺,許多人都將蒙家視為楊明一係的人。
除此之外,楊明自己就是出身秦國的華縣楊氏一族,楊家在秦國,數代為官,積累下的人脈同樣非同小可。
即使不考慮這些,楊明自己的勢力也是非同小可,不說別的,僅僅隻是龍虎禁軍體係,如今在秦國的軍界政界就有著非同凡響的影響力。
雖然龍虎禁軍這些年來被秦王政不斷拆分,但對於那些被拆出去的人,秦王政卻是從未虧待過那些人,該升官的升官,該加爵的加爵,數年間的時間中,從郡守到郡尉,再到縣令,縣尉,再從軍中的都尉、校尉,甚至是千夫長、百夫長的職位體係中,屬於龍虎禁軍的人可是不少。
這些人哪怕已經不屬於龍虎禁軍,但在特定的時刻,還會被人們視為龍虎禁軍,視為楊明的人。
所以,李斯很清楚,自己若想要在秦國更進一步,必須與楊明打好關係。
“從這一點上,左丞相確實有大功,也長於治政。”聽到李斯的迴答,秦王政不置可否地知道,他知道李斯是怎樣的人,也知道李斯為什麽這麽說,因此對於李斯的意見不想多做評價。
“禦史大夫呢?”秦王政又看向馮去疾道,相對於李斯這個外來者總想著圓滑處事的人,馮去疾的迴答在秦王政這裏無疑更具有價值。
“迴稟大王,臣以為左丞相的施政之策隻能用於燕地之中,若是要全國推行開來,卻是萬萬不可。”馮去疾道。
“原因?“秦王政問道。
“左丞相的施政之策是很好,甚至可以稱之為完美,但卻太過超前,並不符合現實,在燕地,因為燕地力量薄弱,左丞相可以以強力推行之,但在別的地方嗎?難道也要用武力的方式強行推行嗎?”馮去疾解釋道。
(本章完)
好在魏纖纖的運氣一直不錯,哪怕是在逃亡中也能遇到曉夢這樣的女孩,這個年齡雖小,但自有一番主見的女孩主動說道:“你與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樣,在之前,我想要你拒絕義母的可能,也想過你欺騙義母的可能,卻是未曾想到過你竟然會這麽說。”
曉夢說著更是似模似樣地看著楊明,一副我認可你的樣子。
“哈,你這小家夥倒是勇敢。”楊明打量著麵前的小曉夢道,這位在原有的軌跡中可以成為道家天宗掌門的女孩,現在不過七八歲的樣子,現在的她卻是無論怎麽看也與‘大師’兩個字都聯係不到一起,倒是這種奶兇奶兇、什麽也不怕的性格反而能夠看到一些未來‘大師’的影子。
“所以你若是以後想要欺負的義母的話,也要看看我答應不答應。”曉夢道。
在來魏國的路上,當聽到自己要來投奔的是秦國的左丞相時,曉夢是極為不願意的,她年齡雖小,但也知道,自己與父母的不幸,歸根結底還是要算在秦國的身上,所以對秦國的左丞相,曉夢自然也是沒有好感的,可惜現在她的年齡實在太小了,根本就沒有獨自做出選擇的力量。
而且魏纖纖與黑白玄翦將她從死亡的邊緣救迴來,她也不願意離魏纖纖而去,畢竟,她已經認魏纖纖為義母了,而魏纖纖現在也算是她最親最親的人了。
在她的想象中,楊明這樣的秦國重臣,一定是十分兇惡的人,甚至是滿臉胡須,一副蠻橫不講理的樣子,因為秦國人都是強盜,但在見到楊明之時,曉夢卻發現,楊明與想象中的不一樣,楊明很年輕,年齡雖然與她的父母差不多,但卻要比她的父母年輕上許多,而且也沒有滿臉的胡須,反而將自己收拾的十分幹淨,渾身上下不見那種危險兇殘的氣息,反而如從尋常人一般。
“曉夢,不要亂說。”魏纖纖連忙拉住曉夢道,在她的眼中,曉夢什麽都好,就是有時候實在是太過勇敢了一些。
“義母,你不能這麽軟弱,要不然會被欺負的。”曉夢不滿的嘟囔道,對魏纖纖在楊明麵前的軟弱有些不滿。
“好了,我記住你的提醒了。”楊明主動開口緩解了曉夢與魏纖纖之間的氣氛道。
“記得就好。”曉夢哼哼道,似乎隻有哼哼兩聲才能讓自己顯現的更為威武一些,隻是,她那奶音是時間送給她的禮物,豈是她想要改變就能改變的嗎?
“小家夥還真兇,不過,以後也說不得是要叫我一聲義父的人,可不能如此兇了。”楊明伸手摸向曉夢的圓腦袋道,現在的曉夢確實是圓滾滾的,還看不出未來的的樣子。
曉夢看到楊明的動作,下意識地就想到,但又想到兩人之間的距離還有數步,楊明的手臂根本不可能觸及到她,所以腦袋隻來得及偏了一下就頓住了,但下一刻,楊明的手掌已經出現在她的頭上,那一隻大手瞬間將曉夢的腦袋包裹住了,更是可惡的揉了揉,將曉夢小小的身體都給揉的晃動了幾下。
“義母還沒有答應你呢?”不知道楊明為什麽會突然間出現在自己身邊的曉夢在嘟囔中掙紮著,卻也感覺到頭頂的手掌軟乎乎的,當然那種溫暖並不是來自夏日的燥熱。
魏纖纖看著麵前的一幕,眼眸中亦是浮現出淺淺的笑意,她發現,眼前的楊明與自己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樣,但卻更加的鮮活,之前楊明在她的想象中雖然也有著自己的色彩,但卻不如現在豐富。
似乎還不錯,從大梁逃出來大概是這麽多年做出的最好的選擇了,哪怕最後的結果並不是我期望中的那樣,也可以無憾了,終歸去嚐試過,而不是像之前那般,隻生活在自己世界中,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中,雖不會失望,但也永遠體驗不到現在的心情。
“來,叫一聲義父聽聽,我想纖纖也不會介意吧?”楊明戲弄著麵前的曉夢道,這家夥若是長大了可就不好欺負了。
“當然會介意。”性格溫潤的魏纖纖自然卻是說出了一句不符合她性格的話。
得到來自魏纖纖的支持,曉夢更是挑釁地對楊明做了一個鬼臉:想讓我叫義父,等下輩子去吧。
在楊明迎來了自己的客人之時,數千裏之外的鹹陽,秦王政也得到了來自遠方的東西。
鹹陽宮中,一堆足有千卷的竹簡被堆在秦王政的麵前,在竹簡堆積而成的小山周圍,是圍繞著的幾張筵席與書案,從秦國右丞相熊啟,廷尉韓非,禦史大夫馮去疾,郎中令李斯等秦王政信重的文臣盡數匯集在此。
而這些竹簡則是來自燕地,是自燕地被秦軍占領後,秦國在燕地推行的各種施政策略的詳細記載以及具體執行過程的得失,楊明以記錄的方式將各種數據送來了鹹陽宮,為的是讓秦王政對楊明在燕地所執行策略的直觀了解,進而讓秦王政可以多出一個選擇。
楊明為秦王政所提供的選擇雖然不可能是完美的,甚至連最好的都談不上,但對於秦王政與未來的秦帝國來說,總歸不會比原來的選擇的更差。
當然,楊明也並未直接表達自己的看法,他提供的隻是數據與記錄,至於如何選擇還要看秦王政自己,在這個時代,秦國隻屬於秦國,想要想著為秦國負責,那還要看秦王政願意不願意。
“左丞相送來的燕地施政九章你們都看完了,可有什麽意見?”秦王政問道。
這上千卷的竹簡,他們這些人已經看了三天三夜了,除了一天中用以休息的必要時間之外,從秦王政到熊啟這些人,吃住盡在這座宮殿之中,隻為能夠快速而準確的掌握竹簡中的信息。
如今眾人已經各自將竹簡看完,秦王政需要問問麵前這幾位在未來的二三十年間推動秦國政務體係運行的具體看法,畢竟這些人的看法足以影響到現實。
“迴稟大王,燕地不過三年已經大治,所出的稅賦更在當年的燕國之上,僅從這一點而言,左丞相主政燕地三年之功就勝過燕國八百年。”職位最低的李斯主動開口道,雖然楊明的燕地施政策略李斯並不是盡數支持,但賣楊明一個麵子的事,李斯還是很願意去做的。
畢竟李斯在秦國身為外來者,在秦國的根基實在太薄了,他若是想要更進一步,自然要好好經營自己的人脈,而在秦國,楊明雖然向來懶得參合政務,但誰能小看了楊明的存在。
在秦國,楊明從來不經營自己人脈的原因,固然有一部分是因為楊明懶得、也不屑去做,但在李斯看來,其中更大的原因則在於楊明本身就擁有別人望塵莫及的人脈。
在秦國,誰不知道楊明是太後趙姬的人,趙姬雖然從秦王政親政開始就不再過問政務,但作為當今秦國唯一的太後,秦王政的生母,秦國上下誰敢小看趙姬的存在,除了趙姬之外,楊明與已故的上將軍蒙驁有著半師生的交情,又與如今蒙家第三代的蒙恬交情匪淺,許多人都將蒙家視為楊明一係的人。
除此之外,楊明自己就是出身秦國的華縣楊氏一族,楊家在秦國,數代為官,積累下的人脈同樣非同小可。
即使不考慮這些,楊明自己的勢力也是非同小可,不說別的,僅僅隻是龍虎禁軍體係,如今在秦國的軍界政界就有著非同凡響的影響力。
雖然龍虎禁軍這些年來被秦王政不斷拆分,但對於那些被拆出去的人,秦王政卻是從未虧待過那些人,該升官的升官,該加爵的加爵,數年間的時間中,從郡守到郡尉,再到縣令,縣尉,再從軍中的都尉、校尉,甚至是千夫長、百夫長的職位體係中,屬於龍虎禁軍的人可是不少。
這些人哪怕已經不屬於龍虎禁軍,但在特定的時刻,還會被人們視為龍虎禁軍,視為楊明的人。
所以,李斯很清楚,自己若想要在秦國更進一步,必須與楊明打好關係。
“從這一點上,左丞相確實有大功,也長於治政。”聽到李斯的迴答,秦王政不置可否地知道,他知道李斯是怎樣的人,也知道李斯為什麽這麽說,因此對於李斯的意見不想多做評價。
“禦史大夫呢?”秦王政又看向馮去疾道,相對於李斯這個外來者總想著圓滑處事的人,馮去疾的迴答在秦王政這裏無疑更具有價值。
“迴稟大王,臣以為左丞相的施政之策隻能用於燕地之中,若是要全國推行開來,卻是萬萬不可。”馮去疾道。
“原因?“秦王政問道。
“左丞相的施政之策是很好,甚至可以稱之為完美,但卻太過超前,並不符合現實,在燕地,因為燕地力量薄弱,左丞相可以以強力推行之,但在別的地方嗎?難道也要用武力的方式強行推行嗎?”馮去疾解釋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