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是什麽?


    我曾經能夠很自信地說出答案。


    創作就是表達,是思想的延續,是我存在至今的一切意義。


    隻要鬆開約束靈魂的枷鎖,文字將為我構造極盡癲狂的絢麗世界。


    有時候我會覺得……隻有在那些世界裏麵,我的存在才是真實。


    而此時此刻身處於此的,不過是被現實重力牽引著的軀殼。


    一個僅僅會寫字的普通人。


    對一個迷信幻想主義的作者來說,承認自己隻是個普通人是多麽讓人痛苦啊。


    眼睜睜看著心裏完美的夢破碎於自己手中。


    為了逃避這樣的痛苦,唯一的辦法是製造一個全新的,更加真實的世界。


    然後——


    忘記自我,沉迷進去。


    我思考過很多世界,很多未知的奇觀,有時候似乎能夠在思域中觸摸到那些朦朧的輪廓:從原初爆炸彌漫至今的黑夜、銀河四千億恆星照耀的清晨……


    我知道,它們都不是真實的。


    不完美,也不生動。


    隻是靈性的片段,就像光從窗簾間隙照起來的瞬間,滿是暖意的金色包裹著浮塵,脆弱到朦朧。


    那一瞬間,銀河炸裂,星光盡隕。


    那一瞬間,被它的純粹美感打動。


    那一瞬間,我會相信那是真實的。


    然後在落入紙麵的刹那,它們便從遙遠的虛空墜落,化為固有“幻想故事”的一種。


    毫無差別。


    無聊至極。


    是的,是的,我知道。


    文字是飛不起來的,而想象力可以。


    但我要如何向你們傳達我的想象力?


    我……做不到。


    古代的神話創作者認為,我們是大地和天空的孩子。如果我們沒能摧毀自身,在將來的某一刻,人類會聽從召喚走向天空。


    於是在這短暫的匍匐於地麵的文明中,我們將最宏偉的想象力都送給“天上的世界”。


    天上會是什麽?


    神秘主義者認為是天堂,是極樂,是神的領土。


    理性主義者認為是太空,是黑暗,是億萬星辰。


    而懷疑主義者可能覺得那裏什麽都沒有。


    又或者存在所有。


    我曾在三者中搖擺,後來不得不安定下來。


    我大概是個“宇宙主義者”吧。


    明明身為最平凡不過的渺小的人類,卻妄想著統一真理與神性。


    ——得知一切,控製一切,完美一切,創造一切。


    神當然是存在的,是森羅萬象的集合。


    終有一天,人類將擊敗神明,前往終極的領域。


    眼前迎來輝煌的黎明,升起的不是旭日而是星河。


    可那太遙遠了,不是麽?


    所以我們需要故事,一些從未發生的故事。


    從中獲得此生都無法得見的終末之景。


    所能看見的上限便是作者表現力的上限。


    其實我並不能確定你們是不是都這麽想的。


    隻是……至少我是這麽想的。


    我開始寫作,就是為了那些我想要看到但仍然沒人去寫的景色。


    你們應該能夠理解的。


    有些想法一誕生,就讓人感覺到獨占的苦楚。


    獨守即為惡,奉獻才是正義。


    我希望向你們分享一些偶然想到的東西,那就寫吧。


    最開始的困境是難以完整。


    探索太空的偉大啟示之一是地球的形象:有限而寂寞。連我的想象力也是如此……


    我試著抓住一道貫徹宇宙的靈光,卻看見它背後無窮無盡的黑暗。


    所有的書,都是從這道光開始,外延的想象力將填充出整個世界。


    所以,我隻能開始想象——


    想象宇宙,想象散落在永恆黑暗中的星辰,我隻能想象,卻無可想象……


    如何才能構築出一個世界?


    最簡單的方法是套用現實。


    我們生活的這個現實,就是最完美的借鑒對象。


    你們應該都聽過那句話:“藝術來源於現實,卻高於現實。”


    “現實意義”已經成為評判一本書的無上砝碼。


    那麽把“世界觀的現實性”作為一個寫作方向,亦是合情合理。


    是的,就是這樣,隻需要描刻出現實……


    的某一部分?


    文字終究是有限的,而現實是無限的。


    所以,在那個平平無奇的夜晚,我終於明白了幻想文學的意義所在。


    所謂“幻想”,就是提取出“現實”的極端化碎片。


    ——拚接組合,染上色彩,任其綻放。


    我們喜歡幻想。


    喜歡它獨特於常世的美,更喜歡它在某一側投向現實的映射。


    沒有任何現實基礎的幻想從一開始就不應存在。


    因為“我知道”,才能夠“我理解”,終將抵達“我願意”。


    層層深入的文學共情,給予讀者體驗另外人生的機會。


    我想,這就是我要寫的。


    我刪除了自己的第一本書,重獲新生。


    我開始尋找超越性的視界,那些擁有最極致創造力的作品。


    從現代網文,到近代的科幻,最後又迴歸至古代的神話。


    如果神話也有具體的作者,那些作者必然值得被當做“文學之神”來崇拜。


    它們是人類藝術的源頭,文明的基石。


    後世再偉大的作家,也不可能獨自接近那種根植眾生人格的影響力。


    “神話”便因此成為文化發展的王冠與盡頭。


    成為能夠統治時代之風潮的代名詞。


    按照時代的發展,科幻應成為當代的神話。


    他們的確成為了神話,但不是當代,而是在已經過去的黃金時代。


    最偉大的科幻作品都在上個世紀。


    我們連同星辰大海在內的宇宙情懷都被遺失在上個世紀。


    他們說這個世紀是屬於虛擬現實的。


    屬於賽博朋克。


    可1/5的時間已經流逝,撕裂夜幕的黎明仍未到來。


    信息浪潮讓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眼花繚亂,也帶來了比以往更狂暴的思想碰撞。


    這裏理應誕生出什麽。


    但是沒有。


    我知道你們在等,我也在等。


    我也知道你們很多人在看我,但我……


    我覺得自己做不到。


    我不是天才。


    真正的天才可以盡情揮霍他那被上天賜予的才情。


    就像奧遜·萊姆那樣。


    他是我最崇拜的作者,也是——如果這不算自不量力的話——我想要超越的目標。


    沒有人能夠不被他的文字打動。


    你可以感受到那種力量,直擊靈魂的創傷,宛如神啟。


    在開始寫書之前,我模仿了他很久。


    從下筆的角度到思維的路徑。


    這沒有讓我成為下一個奧遜,隻讓我理解了為何“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文化”。


    我們,不,身處這個時代的所有人,都無法走上一紀元的老路。


    即便複古思潮再起,哪怕文藝複興重臨。


    時代在變化,文化導向亦然。


    大幸,亦或者不幸的是,我們這一代人生於後現代的當今。


    這是個懷疑被反叛的年代,也是個理性常常受挫的年代。


    看起來……科技發展太快了,文化發展太慢了。


    可現實又遠遠跟不上思想的腳步。


    時間、空間和自然的法則,一切現實都在無情地擊碎我們迴望自己的視野,以及遙望不可知世界的好奇心。


    什麽理論將被推翻,什麽領域將會開辟。


    日新月異,時光快得連感知都難以觸及。


    你的記憶停留在哪一年?


    你會恍然間以為今天是哪一年?


    你是否也會突然發現彷如昨天的事跡已經過去了很多年?


    是的,我會。


    我都會。


    記憶之光圍繞一切搖曳,枯萎的樹葉講述著往昔的事情,渴望那不會再有的景象和聲音。


    在這個未來日益逼近的世界,我又開始懷念並不遙遠的過去。


    任何情緒都不會是毫無理由的。


    懷念的背後是什麽?


    這個問題不需要思考很久。


    或許答案一直都在我心裏,隻是我不敢去承認罷了。


    ——我在恐懼。


    然後漸漸地,開始感到不甘心。


    這或許是每一個作者都曾有過的階段。


    ——每一個曾嚐試過把心中所想化為文字的人。


    它在你心中是一個樣子,寫出來又是另外一副模樣。


    麵目全非。


    從潛在的靈感到具象的思維,是我未能突破的第一道界限;從完整的世界到片麵的文字,是我無法表達的第二重枷鎖。


    真正的創作又是什麽?我好像越來越偏離了最開始的想法……


    於是一切星星都熄滅了,長夜再度降至這生命的孤島。


    多可笑啊?最後驅使我寫作的,竟然是對寫作的恐懼本身。


    如果我現在停下來……


    停下來的話……


    世界便不再存在。


    所以隻能寫,一直一直繼續寫下去。


    他人的人生在我的紙上延續。


    我將見證他們的史詩與神話。


    這樣做,好像就能讓更多人也相信那個世界的存在。


    你們相信三界銀河係的存在嗎?


    你們一定會說是的。


    可我不相信。


    我知道它是如何從思維的閃點誕生,分離的節點匯聚成連綿的故事,無定形的人物被一點點修正他們該有的模樣。


    ‘該有’的模樣?


    這樣的限製,這樣的枷鎖……


    從我筆下誕生的這是什麽?真讓人害怕。


    ……還是寫不出來,對不起。


    世界如此虛幻,幻想才是真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基金會大遊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妄想境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妄想境界並收藏基金會大遊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