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要印證遊危的話語一樣,《闖入群星之宙》趁熱打鐵地宣布了製作人員名單。
導演自然是陳清焰,其它崗位的人差不多是他心之形與星之子對半分,而所有人最關注的編劇職位上,填著一個完全陌生的名字。
“葉奈?這是誰?”
把業內有名編劇都點了一個遍的遊危愣住了。
聽都沒聽說過,直接用新人?陳清焰這麽敢的嗎?
騷的呀……看樣子是個勁敵!
倪弦沉提醒道,“既然不認識,你可以搜索一下。”
“葉奈,真名不詳,女,中國電影理事會會員,中國作協會員,中國影協電影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現為自由編劇。”
係統在第一時間扒出了這個人的資料,並把關鍵的部分放到關理麵前,“曾創作電視劇《人間法則》、《孤星與月》、《指洇唐紅》等,創作電影《萬物折疊》、《選擇進行時》等……這好像是個影視圈的大佬?”
“從影視那邊過來的編劇?”關理在她的作品目錄中掃到了好幾個熟悉的名字——都屬於自己沒看過但在某些地方聽說過的高質量作品。
雖然算不上什麽紅極一時的話題作,卻是公認的水平穩定製作優良。
相比於影視作品的一致好口碑,它們的編劇葉奈在網上的名聲又不一樣了。
普通觀眾往往隻會把目光放在演員上麵,最多再加個導演,而編劇……
除非本身就有一定名氣,否則編劇經常都是被忽略的對象。
葉奈沒有額外的名氣,可她也不總是被忽略。
搜索這個筆名,下麵跟著的負麵消息不在少數。
——與某位流量明星衝突、在劇組跟導演不和、脾氣古怪……
就連跟她合作過的人,也說出“實力是有的,隻不過性格不太好”這樣的評價。
主動向葉奈寄去邀請的陳清焰自然把網上那些言論都看過了,也作好了麵對其難纏個性的準備。
然而走進來的嬌小女性跟他腦海中的印象完全無法重合上。
“葉奈老師看起來……比我想象得年輕多了。”換身青春朝氣點的衣服,說她是高中生也有人信。
“就算你這麽說,我也不會把真實年齡告訴你的。”麵對大多數女性都很敏感的年紀問題,葉奈的迴應很自然,語氣甚至有些過分冷淡,“我們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這種寒暄上,直接進入正題比較好。”
她在陳清焰對麵坐下的時候轉頭看了一眼,發現辦公室門已經被秘書小心地關好,這才打開自己的筆記本,抬眼看向對麵的人——接下來這部作品的發起者、製作人、靈感提供機。
“雖然在網絡交流的時候已經知道了一些,我還是希望你能夠再解釋一下:《闖入群星之宙》的設定、故事,還有想要表達的什麽。”
麵對如此不加掩飾的發問,陳清焰微訝過後便選擇了順從。
正好他也不甚在意那些形式。
《闖入群星之宙》是個什麽樣的故事?
別看宣傳的時候製作組那麽自信地打出“原創科幻”名頭,實際上按照現行很多人以為的那種“軟硬科玄”分法,它估計會被扔進“偽科幻”的分類。
因為這個大背景設置,實在是太玄幻了!
闖入群星之宙,就是地球在某一天誤入“群星”所在的宇宙,一切劇情由此開始。
是的,套用網文的說法,這是一部“群穿”動畫。
整個人類文明連同地球都穿越進了另外一個宇宙。
那個宇宙沒有其它生命形式,隻有被人類叫做“群星”的生命。
“群星?”葉奈把這兩個字提出來劃了重點。
陳清焰看不到她寫的東西,不過這樣邊聽邊記的認真態度很難不讓人心生好感,“對,群星,星球誕生意識形成的生命,它們是那個宇宙中唯一的智能文明。”
“沒有星球內文明?”
“有生物誕生,沒有文明。”
星球上的生物對於星球而言,就像是細菌之於人類。
人類可以把細菌歸類為生物,但是會把它們認為是與自己對等的智能文明嗎?
葉奈點點頭表示理解,“所以在‘群星’看來,身上的‘小蟲子’都是正常現象,基本可以忽略。”
隻有那些成功孕育出自我意識的星球,才是它們的同類。
而長時間沒有獲得“生命”的星球,就是孕育失敗的“壞蛋”,會成為它們隨取隨用的物質原料。
“地球是突然出現的,附近的‘群星’以為它是被隨機蟲洞傳送而來的迷路兒童,於是發出了詢問的信號。”把大概背景說清楚之後,陳清焰終於講到了劇情。
葉奈注意到一個詞,“兒童?”
陳清焰笑了一下才迴答道:“地球的年齡才四十五億歲,在動輒百億千億年時光的群星宇宙當中,隻能算‘兒童’了。”
更準確點……應該叫“嬰兒”?
如果地球已經覺醒成為“群星”,這個年齡還過於幼小,是備受保護的繈褓期。
如果地球隻是一顆普通的星球,那它早已過了“孵化期”,會被周圍的“群星”視為可消耗物質,生存其上的人類隨時麵臨滅頂危機。
“花費了數年,人類從宇宙四麵八方傳來的問訊中,艱難破解拚湊出這個陌生世界的生存法則。權衡之下,他們決定偽裝成‘群星’,把自己這顆無生命的母星偽裝成剛剛誕生出意識的新生兒,以此獲得成年‘群星’的保護。”
這些思路在陳清焰的心中徘徊了很久,這麽完整清晰地說出來還是第一次。
“自那時起,人類用技術模仿著‘群星’幼體的習性,就像是真正的‘嬰兒’一樣,學習‘說話’,學習‘走路’,學習這世上新奇而危險的一切。”葉奈一念便洞悉了接下來可能的發展方向,“所以主題是宇宙框架下的教育和成長?”
用星體之間的交流映射現實兒童眼中的世界,極宏偉的背景與極日常的主題,這個對比……確實足夠震撼。
非常棒的點子。
陳清焰沒有讚同也沒有否則,“這是一個發展方向。”
“陳導果然還有其它的想法,不如說來聽聽?”葉奈受眾的筆記本翻至新的一頁,隻待內容填充。
“人類依靠信息量差蒙蔽群星文明,並耗費漫長時間把自身逐漸散布到全宇宙的共存路線;人類在宇宙中發現其它星球內智能文明,接觸之後決心顛覆群星文明的寄生路線;地球誕生出意識成為群星一員,發現了人類文明的存在且先一步動手的末世路線……”
能夠展現的可能性太多,每一個的風格和表現主旨都會有所不同。
陳清焰隻構思了世界觀與開頭,具體的故事和細節……
“這就是你的任務了,葉奈。”
導演自然是陳清焰,其它崗位的人差不多是他心之形與星之子對半分,而所有人最關注的編劇職位上,填著一個完全陌生的名字。
“葉奈?這是誰?”
把業內有名編劇都點了一個遍的遊危愣住了。
聽都沒聽說過,直接用新人?陳清焰這麽敢的嗎?
騷的呀……看樣子是個勁敵!
倪弦沉提醒道,“既然不認識,你可以搜索一下。”
“葉奈,真名不詳,女,中國電影理事會會員,中國作協會員,中國影協電影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現為自由編劇。”
係統在第一時間扒出了這個人的資料,並把關鍵的部分放到關理麵前,“曾創作電視劇《人間法則》、《孤星與月》、《指洇唐紅》等,創作電影《萬物折疊》、《選擇進行時》等……這好像是個影視圈的大佬?”
“從影視那邊過來的編劇?”關理在她的作品目錄中掃到了好幾個熟悉的名字——都屬於自己沒看過但在某些地方聽說過的高質量作品。
雖然算不上什麽紅極一時的話題作,卻是公認的水平穩定製作優良。
相比於影視作品的一致好口碑,它們的編劇葉奈在網上的名聲又不一樣了。
普通觀眾往往隻會把目光放在演員上麵,最多再加個導演,而編劇……
除非本身就有一定名氣,否則編劇經常都是被忽略的對象。
葉奈沒有額外的名氣,可她也不總是被忽略。
搜索這個筆名,下麵跟著的負麵消息不在少數。
——與某位流量明星衝突、在劇組跟導演不和、脾氣古怪……
就連跟她合作過的人,也說出“實力是有的,隻不過性格不太好”這樣的評價。
主動向葉奈寄去邀請的陳清焰自然把網上那些言論都看過了,也作好了麵對其難纏個性的準備。
然而走進來的嬌小女性跟他腦海中的印象完全無法重合上。
“葉奈老師看起來……比我想象得年輕多了。”換身青春朝氣點的衣服,說她是高中生也有人信。
“就算你這麽說,我也不會把真實年齡告訴你的。”麵對大多數女性都很敏感的年紀問題,葉奈的迴應很自然,語氣甚至有些過分冷淡,“我們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這種寒暄上,直接進入正題比較好。”
她在陳清焰對麵坐下的時候轉頭看了一眼,發現辦公室門已經被秘書小心地關好,這才打開自己的筆記本,抬眼看向對麵的人——接下來這部作品的發起者、製作人、靈感提供機。
“雖然在網絡交流的時候已經知道了一些,我還是希望你能夠再解釋一下:《闖入群星之宙》的設定、故事,還有想要表達的什麽。”
麵對如此不加掩飾的發問,陳清焰微訝過後便選擇了順從。
正好他也不甚在意那些形式。
《闖入群星之宙》是個什麽樣的故事?
別看宣傳的時候製作組那麽自信地打出“原創科幻”名頭,實際上按照現行很多人以為的那種“軟硬科玄”分法,它估計會被扔進“偽科幻”的分類。
因為這個大背景設置,實在是太玄幻了!
闖入群星之宙,就是地球在某一天誤入“群星”所在的宇宙,一切劇情由此開始。
是的,套用網文的說法,這是一部“群穿”動畫。
整個人類文明連同地球都穿越進了另外一個宇宙。
那個宇宙沒有其它生命形式,隻有被人類叫做“群星”的生命。
“群星?”葉奈把這兩個字提出來劃了重點。
陳清焰看不到她寫的東西,不過這樣邊聽邊記的認真態度很難不讓人心生好感,“對,群星,星球誕生意識形成的生命,它們是那個宇宙中唯一的智能文明。”
“沒有星球內文明?”
“有生物誕生,沒有文明。”
星球上的生物對於星球而言,就像是細菌之於人類。
人類可以把細菌歸類為生物,但是會把它們認為是與自己對等的智能文明嗎?
葉奈點點頭表示理解,“所以在‘群星’看來,身上的‘小蟲子’都是正常現象,基本可以忽略。”
隻有那些成功孕育出自我意識的星球,才是它們的同類。
而長時間沒有獲得“生命”的星球,就是孕育失敗的“壞蛋”,會成為它們隨取隨用的物質原料。
“地球是突然出現的,附近的‘群星’以為它是被隨機蟲洞傳送而來的迷路兒童,於是發出了詢問的信號。”把大概背景說清楚之後,陳清焰終於講到了劇情。
葉奈注意到一個詞,“兒童?”
陳清焰笑了一下才迴答道:“地球的年齡才四十五億歲,在動輒百億千億年時光的群星宇宙當中,隻能算‘兒童’了。”
更準確點……應該叫“嬰兒”?
如果地球已經覺醒成為“群星”,這個年齡還過於幼小,是備受保護的繈褓期。
如果地球隻是一顆普通的星球,那它早已過了“孵化期”,會被周圍的“群星”視為可消耗物質,生存其上的人類隨時麵臨滅頂危機。
“花費了數年,人類從宇宙四麵八方傳來的問訊中,艱難破解拚湊出這個陌生世界的生存法則。權衡之下,他們決定偽裝成‘群星’,把自己這顆無生命的母星偽裝成剛剛誕生出意識的新生兒,以此獲得成年‘群星’的保護。”
這些思路在陳清焰的心中徘徊了很久,這麽完整清晰地說出來還是第一次。
“自那時起,人類用技術模仿著‘群星’幼體的習性,就像是真正的‘嬰兒’一樣,學習‘說話’,學習‘走路’,學習這世上新奇而危險的一切。”葉奈一念便洞悉了接下來可能的發展方向,“所以主題是宇宙框架下的教育和成長?”
用星體之間的交流映射現實兒童眼中的世界,極宏偉的背景與極日常的主題,這個對比……確實足夠震撼。
非常棒的點子。
陳清焰沒有讚同也沒有否則,“這是一個發展方向。”
“陳導果然還有其它的想法,不如說來聽聽?”葉奈受眾的筆記本翻至新的一頁,隻待內容填充。
“人類依靠信息量差蒙蔽群星文明,並耗費漫長時間把自身逐漸散布到全宇宙的共存路線;人類在宇宙中發現其它星球內智能文明,接觸之後決心顛覆群星文明的寄生路線;地球誕生出意識成為群星一員,發現了人類文明的存在且先一步動手的末世路線……”
能夠展現的可能性太多,每一個的風格和表現主旨都會有所不同。
陳清焰隻構思了世界觀與開頭,具體的故事和細節……
“這就是你的任務了,葉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