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終於可以發一篇上架感言來爽一爽了。
稍微看了一下自己的曆程,從2016年10月開始寫書,我大概是一路撲過來的。
想法一堆,但總是寫著寫著就跑去開新書了……
所以,你們現在可以直接在我這個賬號的主頁看到十一本未完結的書。
估計這數量能讓很多人望而生畏,然而並不是太監啦!
都是能夠詐屍的!
很多書都是同一個世界下的係列作品,埋了那麽多伏筆設了那麽多條世界線我都舍不得扔啊!
目前來說,《基金會大遊戲》是與其它書沒多大關係的獨立故事,會涉及到一定的超時空背景,也有可能會出現一些超自然支線,但本質上也隻是本文娛書。
文化傳播與娛樂競爭是正文唯一的主線。
這是個科學側的現實世界,沒有基金會。
而對超時空背景,對關理的前世,對時空版權局感興趣的朋友們,確實隻能在本書裏聞到一些肉沫子來解解饞。
不過說迴到該世界背景,有一些不涉及劇情的信息,是可以向你們透露的。
該世界設定的準確名為“此暗彼光”,全稱“此世之暗,彼岸之光”,設計宗旨是“光暗對立,靈肉共生”,本質上是對物質與意識的探討。
以它為根基衍生出的作品隻有《基金會大遊戲》和隔壁的《諸天總是被穿越》。
但《基金會》與《諸天》並不屬於一條世界線。
《基金會》隻是文娛。
若是關理拋棄文娛路線,走向神化,那才會接上《諸天》的世界。
——當然正文裏不會寫這個劇情的,如果我完結這本之後還沒鹹死,倒可以把神化路線當作番外寫出來,番外名應該叫做……《滲透天堂》。
不過寫出來大概也是很久以後了,先說點現實的話題吧。
——關於在本書中,出現過的一些超時空勢力。
時空版權局就不用說了,正文裏都講解過。
然後是“異域光”,一個在多元宇宙無限蔓延的邪教,其它勢力都視其為被洗腦洗瘋了的毒瘤,但我堅持稱其為“慈善組織”。
——畢竟他們真心認為自己正在“拯救所有生命”。
異域光的教義源自現實宗教中的諾替斯主義,而我第一次接觸諾替斯主義則是在一個叫做《鹽和避難所》的遊戲中。
準確來說是看了別人對《鹽和避難所》的世界觀分析,才對諾替斯主義產生了興趣。
《鹽和避難所》人類宗教源流史(上):諾替斯主義的無名島
《鹽和避難所》人類宗教源流史(中):從泛靈論到多神教
《鹽和避難所》人類宗教源流史(下):一神教到現代
就是這三篇文章,從一個遊戲的世界觀切入神學曆史,很有趣的宗教科普,哪怕是我這種根本沒玩過遊戲的雲玩家也能看得很開心。
從“自然神論”的原始崇拜,到“萬物有靈論”的泛神學說,直至“天啟一神教”的崛起,人類的精神寄托與信仰投射一直都是很值得寫一寫的東西。
當然因為國內環境和敏感題材的限製,也沒幾個人真的敢作死去寫宗教。
那為何不試試“虛構宗教”呢?
虛構一個神明,虛構一段神話,虛構一種信仰。
不是那些空有“神”之名的人性生物,而是隻存在於精神層麵的未明存在。
說來說去又想到了哲學造神運動,科學的意義就是去理解上帝的思維。
以前這麽做的是愛手藝老爺子,直至如今都有人相信他確實獲得了來自古神的啟示,才能寫出那些瘋狂而令人驚懼的故事。
另外一個非常讓人驚異的地方在於——《克蘇魯神話》是科幻作品。
是的,雖然這類作品都在寫各種不可知論,各種科學無法解釋的神秘存在,各種神秘學與超現實的東西。
但它的分類確實是科幻。
與之相對的,看起來很現代很未來很科學的《scp基金會》,其實是奇幻作品。
刨除文學作品,當代的不少遊戲也糅合了現實宗教與各國神話,組合出一個晦暗而迷人的異域世界。
《血源詛咒》、《黑暗之魂》、《鹽和避難所》都是這麽做的。
我最喜愛的《腦葉公司》也融合了大量的猶太神秘學內容。
還未上市的《死亡擱淺》更是被扒出了n多個版本的內涵猜測,我從它的預告上麵同時看到了克蘇魯和基金會的影子……
——順帶一提,《死亡擱淺》這名字簡直神了,越看越帶感,越看越覺得一定是個擁有深刻隱喻的黑暗係作品。
有一段時間我甚至想拿這個名字去開一本書,但是想了半天沒想出配套的世界觀,於是放棄了。
群裏的讀者老是說我根本沒有寫內容,都是扔個書名了事,劇情全靠他們腦補。
我覺得不行。
起碼也要等我再扔個世界觀,你們才能開始腦補。
另一個在最近章節經常露臉的“繆斯”,也是名震萬千世界的毒瘤。
本質上來說,這是一個純粹的藝術團體。
其組織名來自九位司職藝術與科學的古老文藝女神,因此裏麵的成員不論此前是什麽種族,一旦加入繆斯,就會被默認為“繆斯神”。
也就是說不做人啦!
我在隔壁《諸天》的作品相關裏寫過他們的宗旨:“我們的藝術必須連同組成自然的各種要素,表現出對自然永恆的戰栗感,表現出自然的永恆變化之貌。”
雖然被很多勢力視為敵對,不過繆斯對他人並不存在太多惡意。
隻不過其造物往往會給其它世界帶去滅世般的災難。
就像倪弦沉所做的一樣,他們必須刻意收斂自身注入作品中的情感。
否哪怕隻是習慣性的隨手之作,那些“描刻永恆的藝術”也將對常人的心智造成摧毀性的洗禮。
心智這種東西畢竟還是太脆弱了。
前段時間還看過一段“心與智的距離”,也是很有意思的理論。
——心:態度、意誌、記憶、情感。
——智:認知、理解、思考、判斷。
都是如此容易被影響的東西。
倪弦沉是繆斯幾大音樂派係中的心魂樂派,該體係的創始人為曾被稱為最強樂神的雲湖。
心魂樂這一設定,很大程度上受at,也就是《魔塔大陸》係列的影響。
詩魔法與音科學。
講述世界的故事,歌聲將化為力量。
這一詩與歌的體係很漂亮,卻還是太複雜。
我刪除了更多理論,將其簡化為最純粹的藝術。
這一段時期,也聽了一些北歐的金屬樂。
覺得感官上確有共通之處。
北歐金屬最核心的精神就是避世——或許是傳唱史詩,或許是歌頌死亡。
足夠遠離現實,所以夢幻又瑰麗,像是來自異世界的樂章。
其實最重要的優點還是聽不懂。
因為聽不懂,所以就能隨意遐想,肆意猜測那些音節背後的情感。
對revo很多歌的看法也差不多。
尤其是他所寫的,《勇氣默示錄》和《樹世界》的曲子,例如《麵向希望的敘事曲》,《諸神所愛的樂園》這些……
revo是我最喜歡的音樂創作者之一,他的風格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幻想敘事物語,往往都是講述異世界背景的傳奇,但總給人一種高科技神話感。
而被歌詞所書寫的那些故事……
怎麽說呢,我曾經試過模仿。
很難。
比起故事的連續性,更注重某些關鍵的知覺。
想象的力量和語言的光芒。
模仿了半天,我就隻從那些歌學會了利用意象。
——把一些詞,用另外一種詞替代。
生命是不可輕觸的寶石,飽經打磨之後才能綻放光華。
靈魂是永不熄滅的火焰,一切的思想與意誌都是燃燒。
而我最喜歡的——將時間替代成“季節”。
在有限的季節裏,看見了無限的未來。
所有情感都是光芒,所有理性都是階梯。
所有出生都是破曉,所有死亡都是薄暝。
魔性與神性的炫舞,本能與理想的燃燒。
對,繆斯就是這種東西。
中二炫酷超越善惡。
這麽說起來,還真有點點克蘇魯邪神的感覺來著……
目測在精神汙染方麵的實力也相差不大。
最後就是關理。
說實話,我的確偷懶了。
開這本書時沒有作任何計劃,隻是被“scp基金會”的瞎科普給氣到了。
不了解沒關係,但是自己不了解,還非要給別人科普,科普了一堆錯誤的知識……
氣得我跟人槽了一大段之後,直接開書。
大綱沒有。
劇情現想。
人物強湊。
直接拖了隔壁的時空版權局設定來起開頭,然後用“管理”的諧音“關理”作為主角名字。
寫著寫著還覺得這名字起得蠻好。
關理,一種簡潔而精確的感覺鋪麵而來,有沒有?
前世與“翼”的設定是後來添加的。
很多人看到的“翼”的時候都想到了《腦葉公司》。
不過這裏的“翼”跟《腦葉》裏的“世界之翼”確實沒關係。
——其實我超喜歡“世界之翼”的設定,在文明崩潰後維持世界的26家持有超級科技的公司,想想都那麽帶感。
——據月計劃公布,《腦葉公司》的續作好像叫做《巴別圖書館》?貌似會延續這個世界觀,乖乖坐等。
如果說《腦葉》的“翼”是對那些超級公司的代稱,那麽《基金會》裏的“翼”便指的是“神的分支”。
無論何時,羽翼和翅膀都是一種極華美的形象。
單字則更能給人以爆發的力量感。
——他是“翼”。
感覺如何?
還有一點也可以說下,我在b站寫過兩章《腦葉》同人,叫做《翼端風暴》(持續性斷更中)。
本意為在世界之翼最末端卷起的風暴,但“翼端”這個詞似乎更容易聯想到“異端”。
“翼”即“異”。
異端?異常?異神?
都差不了太多啦。
雖說設定並沒有什麽關係,“關理”的性格卻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腦葉》。
——腦葉公司的創始人ayin。
我並沒有玩到最後五天的劇情,沒有真正與ayin對話過。
我隻能從其他人對ayin的描述與遊戲中泄露出來的邊邊角角猜測他是一個怎麽樣的人。
總而言之,強行腦補。
《腦葉》是一個充斥著絕望的故事。
《腦葉》是一個充滿了希望的故事。
我無法很清晰地理順劇情脈絡,卻對那句話印象深刻——
“我記得你,a,你是個很好的人。”
ayin,一個人類,一個曾創造出神之樂園的人類。
痛苦、悲傷、猶豫。
勇氣、理性、決絕。
拋棄所有文化與信仰,就能夠成為新的文明。
模糊了生存與死亡的界限,跨越了人性的神性的距離。
那是我想象中最為接近“神”的人,那也是我認知中最肖似“人”的神。
這種混迷的姿態,或許也是讓我心生向往的關鍵之一吧。
我不認為自己能把握住這個臆想出來的“ayin”,卻可以試著提取一些特異的感覺。
所以我寫關理的時候,在想什麽呢?
他應該是一個普通人。
不不,不能太普通了。
但本質上還是個普通人。
擁有著身為人類應有的一切弱點與感情。
會患手機綜合征。
會沉迷於刷綜藝。
會習慣性拖延症。
會突發奇想搞出一些沒有預料到的事出來。
這就是人類。
然而他又是“異常”的。
“異常”得和每個稍微有那麽一些與眾不同的普通人一樣。
行為與情緒是可以完全割裂開的。
對他人即時情緒的察覺能力底下。
沒有常態的善惡觀,卻擁有一套自己絕對遵從的社會性生存法則。
比起其他人更傾向於完全相信自己,卻願意去傾聽所有不辨喜惡的聲音。
真矛盾啊……
太完美了。
人類總是這樣。
總是這樣自相矛盾的。
理性是悲觀的,對人類自身已全然絕望。
感性是樂觀的,滿懷著不切實際的希望。
這不是很有趣嗎?
為什麽會喜歡基金會,喜歡克蘇魯呢?
因為好奇心?
因為求知欲?
因為獵奇感?
管他的!不重要!
恐懼是一種使人上癮的快感,而未知是一種令人沉迷的毒素。
連這種被飛越性想象力擊碎三觀的痛楚,都美妙到顫栗!
一切偉大作品都出自命運的莫測與人類的深情。
現在,命運已經為所有人鋪好了路。
祝願各位旅途愉快。
寫到此時,又再度想起了卡爾·薩根的那段話:
“你身體裏的每一個原子都來自一顆爆炸了的恆星。
形成你左手的原子可能與右手的來自於不同的恆星。
這是我所知物理學中最具有詩意的東西。
你的一切皆星辰。”
那麽多星星都死去了,我們才能在這裏。
感謝所有看完這四千字廢話的朋友。
不論未來會走向何方。
至少我們在此刻相遇。
——
——
——
——
——
好的,下麵進入特別鳴謝環節。
——
首先,要感謝的是每天晚上雷打不動催我更新的危羽同誌。
——雖然她的催更並沒有起到多少作用……
我還是每天掙紮在卡時間的邊緣,與斷更爭分奪秒。
不過危羽的催更確實在相當程度上避免了我的鹹魚啊哈哈哈哈。
我們倆之間催出了一艘“友誼的巨輪”你們敢信?
有時候嘮叨得跟我媽一樣(小聲嗶嗶)
才不是因為被催多了,就把她寫成了遊危大魔王……
——
然後需要感謝全起點最最可愛的點娘——起小點!
在我連開幾本書眼看就要鹹成死魚的時候,起點專欄給了我新生!
寫什麽小說啊……
去瞎幾把扯淡地寫專欄,半小時兩千字爽翻了……
什麽邏輯劇情都不用思考,想到什麽寫什麽,隨便浪隨便皮……
最重要的是,點娘還能跟我一起皮,這就很舒服了誒嘿嘿( ̄y▽ ̄)~*
我還有點娘專門寫的親筆信哦,不給你們看!
點娘最棒了!
點娘永遠17歲!
——
接下來向我們走來的是我在專欄區認識的一群大(鹹)佬(魚)。
包括跟我一起搞接龍的,跟我一起寫全視的,跟我一起玩真空的,跟我一起拍賣點娘的,跟我一起作死多開的,跟我一起戰略性斷更的,跟我一起說好寫係列專欄結果鴿了的……
咳咳咳!
為了個人隱私著想,就不說具體姓名了,請對號入座。
對了,別人催《完美的真空》,都催到這本書的書評裏麵來了。
你們,就不表示一下?(瘋狂明示)
真空呢?
真空呢?
真空呢?
——
最後,特別需要感謝的,是這本書的責編可樂。
在我擁有如此慘烈斷更記錄的黑曆史下,可樂仍然毅然決然地簽下了我。
這是什麽樣的精神?
這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犧牲主義精神!
他對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然後我不負眾望地……
又把他坑了。
我在可樂大佬心目中的地位大概已經堅不可摧了。
畢竟“前一天才說要日四千第二天就開始斷更的作者確實少見”。
我也覺得,像我這麽作的作者,一看就是稀有品種。
每次跟可樂碰麵,都感覺自己頭上懸著一把刀……
但我知道可樂還是愛我的。
從我每次在作者群冒頭,發哪怕一句話,都會被禁言24小時,就能看得出來。
其實禁言沒用的啦~
我那麽多群,換一個繼續水啦~
(發在這裏應該不會被他看到吧……)
emmmm……
總之,可樂他超~好~的!
稍微看了一下自己的曆程,從2016年10月開始寫書,我大概是一路撲過來的。
想法一堆,但總是寫著寫著就跑去開新書了……
所以,你們現在可以直接在我這個賬號的主頁看到十一本未完結的書。
估計這數量能讓很多人望而生畏,然而並不是太監啦!
都是能夠詐屍的!
很多書都是同一個世界下的係列作品,埋了那麽多伏筆設了那麽多條世界線我都舍不得扔啊!
目前來說,《基金會大遊戲》是與其它書沒多大關係的獨立故事,會涉及到一定的超時空背景,也有可能會出現一些超自然支線,但本質上也隻是本文娛書。
文化傳播與娛樂競爭是正文唯一的主線。
這是個科學側的現實世界,沒有基金會。
而對超時空背景,對關理的前世,對時空版權局感興趣的朋友們,確實隻能在本書裏聞到一些肉沫子來解解饞。
不過說迴到該世界背景,有一些不涉及劇情的信息,是可以向你們透露的。
該世界設定的準確名為“此暗彼光”,全稱“此世之暗,彼岸之光”,設計宗旨是“光暗對立,靈肉共生”,本質上是對物質與意識的探討。
以它為根基衍生出的作品隻有《基金會大遊戲》和隔壁的《諸天總是被穿越》。
但《基金會》與《諸天》並不屬於一條世界線。
《基金會》隻是文娛。
若是關理拋棄文娛路線,走向神化,那才會接上《諸天》的世界。
——當然正文裏不會寫這個劇情的,如果我完結這本之後還沒鹹死,倒可以把神化路線當作番外寫出來,番外名應該叫做……《滲透天堂》。
不過寫出來大概也是很久以後了,先說點現實的話題吧。
——關於在本書中,出現過的一些超時空勢力。
時空版權局就不用說了,正文裏都講解過。
然後是“異域光”,一個在多元宇宙無限蔓延的邪教,其它勢力都視其為被洗腦洗瘋了的毒瘤,但我堅持稱其為“慈善組織”。
——畢竟他們真心認為自己正在“拯救所有生命”。
異域光的教義源自現實宗教中的諾替斯主義,而我第一次接觸諾替斯主義則是在一個叫做《鹽和避難所》的遊戲中。
準確來說是看了別人對《鹽和避難所》的世界觀分析,才對諾替斯主義產生了興趣。
《鹽和避難所》人類宗教源流史(上):諾替斯主義的無名島
《鹽和避難所》人類宗教源流史(中):從泛靈論到多神教
《鹽和避難所》人類宗教源流史(下):一神教到現代
就是這三篇文章,從一個遊戲的世界觀切入神學曆史,很有趣的宗教科普,哪怕是我這種根本沒玩過遊戲的雲玩家也能看得很開心。
從“自然神論”的原始崇拜,到“萬物有靈論”的泛神學說,直至“天啟一神教”的崛起,人類的精神寄托與信仰投射一直都是很值得寫一寫的東西。
當然因為國內環境和敏感題材的限製,也沒幾個人真的敢作死去寫宗教。
那為何不試試“虛構宗教”呢?
虛構一個神明,虛構一段神話,虛構一種信仰。
不是那些空有“神”之名的人性生物,而是隻存在於精神層麵的未明存在。
說來說去又想到了哲學造神運動,科學的意義就是去理解上帝的思維。
以前這麽做的是愛手藝老爺子,直至如今都有人相信他確實獲得了來自古神的啟示,才能寫出那些瘋狂而令人驚懼的故事。
另外一個非常讓人驚異的地方在於——《克蘇魯神話》是科幻作品。
是的,雖然這類作品都在寫各種不可知論,各種科學無法解釋的神秘存在,各種神秘學與超現實的東西。
但它的分類確實是科幻。
與之相對的,看起來很現代很未來很科學的《scp基金會》,其實是奇幻作品。
刨除文學作品,當代的不少遊戲也糅合了現實宗教與各國神話,組合出一個晦暗而迷人的異域世界。
《血源詛咒》、《黑暗之魂》、《鹽和避難所》都是這麽做的。
我最喜愛的《腦葉公司》也融合了大量的猶太神秘學內容。
還未上市的《死亡擱淺》更是被扒出了n多個版本的內涵猜測,我從它的預告上麵同時看到了克蘇魯和基金會的影子……
——順帶一提,《死亡擱淺》這名字簡直神了,越看越帶感,越看越覺得一定是個擁有深刻隱喻的黑暗係作品。
有一段時間我甚至想拿這個名字去開一本書,但是想了半天沒想出配套的世界觀,於是放棄了。
群裏的讀者老是說我根本沒有寫內容,都是扔個書名了事,劇情全靠他們腦補。
我覺得不行。
起碼也要等我再扔個世界觀,你們才能開始腦補。
另一個在最近章節經常露臉的“繆斯”,也是名震萬千世界的毒瘤。
本質上來說,這是一個純粹的藝術團體。
其組織名來自九位司職藝術與科學的古老文藝女神,因此裏麵的成員不論此前是什麽種族,一旦加入繆斯,就會被默認為“繆斯神”。
也就是說不做人啦!
我在隔壁《諸天》的作品相關裏寫過他們的宗旨:“我們的藝術必須連同組成自然的各種要素,表現出對自然永恆的戰栗感,表現出自然的永恆變化之貌。”
雖然被很多勢力視為敵對,不過繆斯對他人並不存在太多惡意。
隻不過其造物往往會給其它世界帶去滅世般的災難。
就像倪弦沉所做的一樣,他們必須刻意收斂自身注入作品中的情感。
否哪怕隻是習慣性的隨手之作,那些“描刻永恆的藝術”也將對常人的心智造成摧毀性的洗禮。
心智這種東西畢竟還是太脆弱了。
前段時間還看過一段“心與智的距離”,也是很有意思的理論。
——心:態度、意誌、記憶、情感。
——智:認知、理解、思考、判斷。
都是如此容易被影響的東西。
倪弦沉是繆斯幾大音樂派係中的心魂樂派,該體係的創始人為曾被稱為最強樂神的雲湖。
心魂樂這一設定,很大程度上受at,也就是《魔塔大陸》係列的影響。
詩魔法與音科學。
講述世界的故事,歌聲將化為力量。
這一詩與歌的體係很漂亮,卻還是太複雜。
我刪除了更多理論,將其簡化為最純粹的藝術。
這一段時期,也聽了一些北歐的金屬樂。
覺得感官上確有共通之處。
北歐金屬最核心的精神就是避世——或許是傳唱史詩,或許是歌頌死亡。
足夠遠離現實,所以夢幻又瑰麗,像是來自異世界的樂章。
其實最重要的優點還是聽不懂。
因為聽不懂,所以就能隨意遐想,肆意猜測那些音節背後的情感。
對revo很多歌的看法也差不多。
尤其是他所寫的,《勇氣默示錄》和《樹世界》的曲子,例如《麵向希望的敘事曲》,《諸神所愛的樂園》這些……
revo是我最喜歡的音樂創作者之一,他的風格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幻想敘事物語,往往都是講述異世界背景的傳奇,但總給人一種高科技神話感。
而被歌詞所書寫的那些故事……
怎麽說呢,我曾經試過模仿。
很難。
比起故事的連續性,更注重某些關鍵的知覺。
想象的力量和語言的光芒。
模仿了半天,我就隻從那些歌學會了利用意象。
——把一些詞,用另外一種詞替代。
生命是不可輕觸的寶石,飽經打磨之後才能綻放光華。
靈魂是永不熄滅的火焰,一切的思想與意誌都是燃燒。
而我最喜歡的——將時間替代成“季節”。
在有限的季節裏,看見了無限的未來。
所有情感都是光芒,所有理性都是階梯。
所有出生都是破曉,所有死亡都是薄暝。
魔性與神性的炫舞,本能與理想的燃燒。
對,繆斯就是這種東西。
中二炫酷超越善惡。
這麽說起來,還真有點點克蘇魯邪神的感覺來著……
目測在精神汙染方麵的實力也相差不大。
最後就是關理。
說實話,我的確偷懶了。
開這本書時沒有作任何計劃,隻是被“scp基金會”的瞎科普給氣到了。
不了解沒關係,但是自己不了解,還非要給別人科普,科普了一堆錯誤的知識……
氣得我跟人槽了一大段之後,直接開書。
大綱沒有。
劇情現想。
人物強湊。
直接拖了隔壁的時空版權局設定來起開頭,然後用“管理”的諧音“關理”作為主角名字。
寫著寫著還覺得這名字起得蠻好。
關理,一種簡潔而精確的感覺鋪麵而來,有沒有?
前世與“翼”的設定是後來添加的。
很多人看到的“翼”的時候都想到了《腦葉公司》。
不過這裏的“翼”跟《腦葉》裏的“世界之翼”確實沒關係。
——其實我超喜歡“世界之翼”的設定,在文明崩潰後維持世界的26家持有超級科技的公司,想想都那麽帶感。
——據月計劃公布,《腦葉公司》的續作好像叫做《巴別圖書館》?貌似會延續這個世界觀,乖乖坐等。
如果說《腦葉》的“翼”是對那些超級公司的代稱,那麽《基金會》裏的“翼”便指的是“神的分支”。
無論何時,羽翼和翅膀都是一種極華美的形象。
單字則更能給人以爆發的力量感。
——他是“翼”。
感覺如何?
還有一點也可以說下,我在b站寫過兩章《腦葉》同人,叫做《翼端風暴》(持續性斷更中)。
本意為在世界之翼最末端卷起的風暴,但“翼端”這個詞似乎更容易聯想到“異端”。
“翼”即“異”。
異端?異常?異神?
都差不了太多啦。
雖說設定並沒有什麽關係,“關理”的性格卻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腦葉》。
——腦葉公司的創始人ayin。
我並沒有玩到最後五天的劇情,沒有真正與ayin對話過。
我隻能從其他人對ayin的描述與遊戲中泄露出來的邊邊角角猜測他是一個怎麽樣的人。
總而言之,強行腦補。
《腦葉》是一個充斥著絕望的故事。
《腦葉》是一個充滿了希望的故事。
我無法很清晰地理順劇情脈絡,卻對那句話印象深刻——
“我記得你,a,你是個很好的人。”
ayin,一個人類,一個曾創造出神之樂園的人類。
痛苦、悲傷、猶豫。
勇氣、理性、決絕。
拋棄所有文化與信仰,就能夠成為新的文明。
模糊了生存與死亡的界限,跨越了人性的神性的距離。
那是我想象中最為接近“神”的人,那也是我認知中最肖似“人”的神。
這種混迷的姿態,或許也是讓我心生向往的關鍵之一吧。
我不認為自己能把握住這個臆想出來的“ayin”,卻可以試著提取一些特異的感覺。
所以我寫關理的時候,在想什麽呢?
他應該是一個普通人。
不不,不能太普通了。
但本質上還是個普通人。
擁有著身為人類應有的一切弱點與感情。
會患手機綜合征。
會沉迷於刷綜藝。
會習慣性拖延症。
會突發奇想搞出一些沒有預料到的事出來。
這就是人類。
然而他又是“異常”的。
“異常”得和每個稍微有那麽一些與眾不同的普通人一樣。
行為與情緒是可以完全割裂開的。
對他人即時情緒的察覺能力底下。
沒有常態的善惡觀,卻擁有一套自己絕對遵從的社會性生存法則。
比起其他人更傾向於完全相信自己,卻願意去傾聽所有不辨喜惡的聲音。
真矛盾啊……
太完美了。
人類總是這樣。
總是這樣自相矛盾的。
理性是悲觀的,對人類自身已全然絕望。
感性是樂觀的,滿懷著不切實際的希望。
這不是很有趣嗎?
為什麽會喜歡基金會,喜歡克蘇魯呢?
因為好奇心?
因為求知欲?
因為獵奇感?
管他的!不重要!
恐懼是一種使人上癮的快感,而未知是一種令人沉迷的毒素。
連這種被飛越性想象力擊碎三觀的痛楚,都美妙到顫栗!
一切偉大作品都出自命運的莫測與人類的深情。
現在,命運已經為所有人鋪好了路。
祝願各位旅途愉快。
寫到此時,又再度想起了卡爾·薩根的那段話:
“你身體裏的每一個原子都來自一顆爆炸了的恆星。
形成你左手的原子可能與右手的來自於不同的恆星。
這是我所知物理學中最具有詩意的東西。
你的一切皆星辰。”
那麽多星星都死去了,我們才能在這裏。
感謝所有看完這四千字廢話的朋友。
不論未來會走向何方。
至少我們在此刻相遇。
——
——
——
——
——
好的,下麵進入特別鳴謝環節。
——
首先,要感謝的是每天晚上雷打不動催我更新的危羽同誌。
——雖然她的催更並沒有起到多少作用……
我還是每天掙紮在卡時間的邊緣,與斷更爭分奪秒。
不過危羽的催更確實在相當程度上避免了我的鹹魚啊哈哈哈哈。
我們倆之間催出了一艘“友誼的巨輪”你們敢信?
有時候嘮叨得跟我媽一樣(小聲嗶嗶)
才不是因為被催多了,就把她寫成了遊危大魔王……
——
然後需要感謝全起點最最可愛的點娘——起小點!
在我連開幾本書眼看就要鹹成死魚的時候,起點專欄給了我新生!
寫什麽小說啊……
去瞎幾把扯淡地寫專欄,半小時兩千字爽翻了……
什麽邏輯劇情都不用思考,想到什麽寫什麽,隨便浪隨便皮……
最重要的是,點娘還能跟我一起皮,這就很舒服了誒嘿嘿( ̄y▽ ̄)~*
我還有點娘專門寫的親筆信哦,不給你們看!
點娘最棒了!
點娘永遠17歲!
——
接下來向我們走來的是我在專欄區認識的一群大(鹹)佬(魚)。
包括跟我一起搞接龍的,跟我一起寫全視的,跟我一起玩真空的,跟我一起拍賣點娘的,跟我一起作死多開的,跟我一起戰略性斷更的,跟我一起說好寫係列專欄結果鴿了的……
咳咳咳!
為了個人隱私著想,就不說具體姓名了,請對號入座。
對了,別人催《完美的真空》,都催到這本書的書評裏麵來了。
你們,就不表示一下?(瘋狂明示)
真空呢?
真空呢?
真空呢?
——
最後,特別需要感謝的,是這本書的責編可樂。
在我擁有如此慘烈斷更記錄的黑曆史下,可樂仍然毅然決然地簽下了我。
這是什麽樣的精神?
這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犧牲主義精神!
他對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然後我不負眾望地……
又把他坑了。
我在可樂大佬心目中的地位大概已經堅不可摧了。
畢竟“前一天才說要日四千第二天就開始斷更的作者確實少見”。
我也覺得,像我這麽作的作者,一看就是稀有品種。
每次跟可樂碰麵,都感覺自己頭上懸著一把刀……
但我知道可樂還是愛我的。
從我每次在作者群冒頭,發哪怕一句話,都會被禁言24小時,就能看得出來。
其實禁言沒用的啦~
我那麽多群,換一個繼續水啦~
(發在這裏應該不會被他看到吧……)
emmmm……
總之,可樂他超~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