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理看著那個英文名字:“竟然還真寫了。”


    就是這個項目名……公知?怎麽一股子涉政的嘲諷氣質,係統的翻譯應該沒問題吧?


    掃了眼僅有的兩個項目,他先點開上麵那份檔案,新的界麵立刻展開。


    何謂“公知”?


    常見釋義是“公共知識分子”,在網上往往被用來指代部分特定人群,伴隨著“崇洋媚外”、“逢中必反”、“這國怎,定體問”等等印象。


    大多數常見語境下,“公知”與“傻逼”同義。


    但在這篇檔案中,它或許就是字麵意思:公共認知,人類群體對某一事物的主流認知。


    最開始引起基金會注意的,是所謂“曆史上的中國”,那個古老而神秘,甚至被譽為“遍地黃金之地”的國家。


    世人多把馬克·波羅的那些話語當做他的誇張與臆想,但如果,那是真實的呢?


    “曾經是真實,在所有人都相信那本書的年代,中國就是書中的模樣。”


    ——scp-tw-001-公知


    當人們懷疑東方存在著一個源發性文明,古華夏就在那裏誕生;當人們認為這片土地上應有一個繁盛的國度,千年興衰於時間中顯形;當人們相信世界格局將要更改,中國便奇跡般崛起。


    這是個隨著人類認知改變而顯現出對應形象的國家,一個從未真正存在過的國家。


    基金會如此判斷。


    “是的,我們不得不很遺憾地告訴您,‘中國’是個是謊言。可這又如何?我們的整個世界,都不過是一個更大的謊言,一個被基金會編造出來的‘正常的世界’。


    欺騙自己是人類得以在這個瘋狂現實苟活的最大資本,欺騙世界則是他們企圖反抗命運所作出的最大努力。


    目前看來,成效不錯。


    起碼人類還沒有打出絕望的gg。


    “這就是另外一把該死的椅子,而我們直到今天才意識到它的存在!一個成型的國家已經沒法變迴椅子了,至少不要讓它變成更加危險的東西——我的意思是,控製一下那些在西方世界大肆傳播的‘*****’,除非你們真想麵對有高達的共軍。”


    就像scp-2950-一把椅子那樣:“大多數人認為scp-2950是什麽,它就會變成什麽。”


    變故發生在一次偶然的收容失效後。


    在那場已被逆轉的災難中,人類短暫地失去了對“國家”的認知。


    他們也失去了對“中國”的印象。


    而“中國”沒有隨著認知的消失而消失。


    它開始閃爍。


    “我不知道怎麽跟你描述……這個存在於東亞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不,這個文明,正在不斷更改自己的形態,他們所有人都在閃爍。”


    各種各樣定義下的,不同版本的“中國”,相繼出現於此。


    貧窮或富饒,溫和或殘暴,科學或奇幻。


    每個版本存在一天到三天不等的時候,又瞬間轉變成下一個版本,與之一同轉變的還有幾乎所有人——包括他們自己——對這個國家的認知,隻有部分異常社群得以幸免。


    於是“scp-tw-001-公知”的全貌終於被揭露,最後的迭代文檔描述了這樣一個不穩定態的國家。


    “不是我們定義了它,從來都不是。它隻是借用我們的認知,尋找到最符合公眾認知的那個形態——或許來自平行宇宙還是什麽的,誰知道呢——我們相信有這樣一個國家,於是它降臨於此,就這麽簡單。”


    ——附錄tw-001-355


    “拆了那道牆吧,讓內外的人交流,強化全世界對它的認知。它會一直保持著我們想要的樣子。”


    “一個穩定、和平、強盛,能夠承擔引領人類之責的中國。”


    ——o5-7


    關理沉默著看到最後,一個想法越來越清晰:“我怎麽覺得……這篇文章就是在變著法兒誇我國?”


    尤其是最後那段話,作者的意圖簡直是暴露無遺。


    “可能是因為他發現了管理員是中國人,想要討好你從而過審。”係統說道。


    艾斯特能夠看出的東西,沒道理其他人都看不出來。


    再加上《我於萬物之中》和《無盡》都是國產作品,幾番佐證下來,“基金會管理員是個中國人”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像未來這樣摻私貨試圖走後門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可惜他們麵對的是係統,那些費心思的媚眼全都拋給了瞎子看。


    係統審文章隻看質量,能過就上,不能過就滾,將基金會的冷酷無情貫徹到底。


    嗯,隻對外冷酷無情。


    對內嘛……係統滿心期待地問關理讀後感:“怎麽樣?應該夠得上001檔案的標準吧?”


    “還行。”關理拖著鼠標上下拉動頁麵,重點關注幾段項目描述,“構思不算太新穎,不過切入的角度還不錯,臨床腔少了點……這個倒也不是什麽大問題,勉強合格吧。”


    關理也知道,以傳說文檔的標準要求未來,確實是有些難為人了。


    畢竟這隻是他的第一篇作品,也是tw係列001檔案的第一篇作品,進步空間還是很大的。


    再接再勵,未來可期。


    關理把這八個字發到該頁麵下的評論裏,退出“公知”檔案,打開下一篇“理性之潮”。


    “項目等級:archon”


    開篇就給了關理一個驚喜。


    很多沒有深入了解過《scp基金會》的人,都以為項目等級隻有三個。


    實際上遠不止。


    基金會把除了通用的三個等級以外的其它等級,都稱為“機密等級”。


    其中不少都隻被使用過一兩次,在某些關鍵的檔案中。


    知道多少機密等級,是一個鑒別閱讀深度的簡單方法。


    thaumiel、neutralized都是比較常見的,apollyon在愛好者社群內的知名度也不低。


    而archon就是極其罕見的那一款。


    archon,意為執政官、統領,它被用來指代那些理論上可被收容、但不得被收容的異常。


    簡單點說——


    apollyon是過於強大導致的無法收容;thaumiel是被收容著,但可以被用來拯救世界或收容其它異常;archon是不能收容,如果你真的收容了它,世界才是要毀滅了。


    “理性之潮”就是這樣一個archon。


    它的異常效應,它的存在本身,讓這個世界得以維續。


    ()


    全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基金會大遊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妄想境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妄想境界並收藏基金會大遊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