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就算是熱鬧了,也沒啥好看的。


    林楊剛走到就沒有了看熱鬧的心思,又沒人惹事,能看啥


    還是到西瓜攤上跟三伯嘮嗑吧。


    華夏人就是會想辦法能變通。


    子秀三伯家的舊房修繕進度太快了,不小心倒掉的房子又重新起來了,也不會有誰去較真兒那房子是不是移動了多少距離,心照不宣。


    林子秀一提起這事就樂的合不攏嘴兒。


    擱誰也得這麽樂,破房子不花自己一分錢變成了青磚大瓦房,不光是房子,裝修家具啥的一概配全,人家住的時候還給房租。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天上掉餡餅嗎


    說實話,當初小曾老板說的時候,林子秀幾乎認為這家人是不是瘋了。


    “立秋就能都完事兒”,林楊好驚訝啊,再看自家的茅廁工程,真是沒對比就沒傷害。


    林楊都不好意思再問了。


    正發愣,他電話響了,是老媽。


    沒別的事,就是誇兒子包的餃子好吃,那開心絕不是假的。


    她告訴林揚,昨天姐姐一家也一起吃的,都吃撐了,還給姐夫家帶了一些過去。


    林揚就希望如此,“您以後想吃什麽了跟我說,做好了我讓人帶過去,又不費事。”


    這是林揚沒在跟前兒,不然他妥妥看到老媽眼睛濕潤了。


    電話裏老媽惦記著林楊的方方麵麵,生怕他照顧不好自己,隻有親媽才這樣。


    放下電話,林揚嘿嘿笑了笑,話筒裏,老娘嗓門不小的。


    林子秀切了塊西瓜遞給林揚,看看左右沒有其他人,低聲問林揚,“我看承江他們在你家後院邊兒挖土,你知道不”


    這是怕承江欺負人,林揚趕忙點點頭,有些話是不能說,但也不是全都要瞞著,免得有誤會發生,村裏人宗族能力還是很強的,承江就算有錢,要是不講理也得被教做人。


    見林揚承認了,林子秀不再說什麽,他以為承江一定是給錢了,他很難理解林揚壓根就瞧不上那種錢,林揚要的是他自己很難完成的建設,比如挖塘引水。


    有些事不是花錢就能解決的,必須要機緣巧合,還得碰上對的人,也許隻有膽大妄為的承江才敢,換其他人就未必了。


    啃著西瓜,林揚跟子秀三伯說著閑話,別看還不到九點,天氣已經熱得待不住人,這夏天真夠嗆,還好湖邊兒稍有涼爽,遊客們自然就蜂擁而至。


    說實話,他們能玩兒的不多,也就是趟趟水,釣釣魚,吃點農家飯,其他的一概沒有。


    林揚覺得總這樣,消費光了熱情,才有點眉目的農家樂會不會消褪。


    人就不該閑著,一閑下來就胡思亂想。


    不遠處跑來一個後生,到了跟前,林揚認出來了,是小軍,慶本的兒子,半大小子,老早就輟學在家,幸好他爹強勢,他沒成二流子,平時沒事兒讓他爹當通訊員使喚。


    慶本這人比較古板,甭管什麽事,總認為麵談更妥當,好像電話裏不算數一般。


    “三爺。”


    別看人不大,這小子知道該喊什麽,林子秀是他爺爺輩兒的,必須先打招唿。


    林子秀點點頭算是答應了,他也會辦事,直接拿了塊西瓜遞過去,說,“你看你跑這一身汗。”


    都在不言中,做人是講技術的。


    林揚大概猜到是來找自己的,就順嘴兒問,“你爸找我”


    小軍軍已經一大口西瓜入口,顧不上迴答,隻能急急的點頭。


    林揚搖起蒲扇來,模樣頗有諸葛亮身居臥龍崗那仙風道骨的意思。


    “在村裏呢”


    小軍軍搖頭。


    “你家”


    還搖頭。


    林揚不問了。


    小軍軍把西瓜咽下去,指了指遠處,“在小伯伯你家門口兒呢。”


    喲,事兒不小啊,林揚站起身來,拿了自己東西,說,“你玩兒去吧,我自己迴去就行了。”


    小軍軍巴不得呢,“唉,我知道了。”


    林揚走到後門附近時,看了看施工進度,心裏那個美,距離自己目標越來越近了。


    來到前院,打開院門兒,慶本正蹲在門洞裏,拿著草帽不停的扇,那是熱的,沒辦法,他端著幹部架子,長袖襯衫加褲子,不熱才怪。


    “大哥快進來,院裏涼快。”


    慶本嗯了一聲,站起來跟著林揚進院子,馬上他就能感覺到一絲涼意,心裏忍不住羨慕老伯的本事,這個院子修的真好。


    沒有寒暄,慶本很直接的進入話題,第一個就是承江那個工程,在林揚家後院門口挖土的事,他當然看得出其中貓膩。


    林揚才不二,就算明知是人家清楚,他也不能承認,他很含糊的說,“承江跟我提了一句,我看也不礙事,就沒說什麽。”


    慶本看了林揚好一會兒,才歎口氣說,“你小心點,承江辦事兒太孟浪。”


    林揚笑著說,“我年輕,啥也不明白,有事兒就問問老爺子,有他老人家把著呢。”


    甭說那些亂七八糟的,咱也有老爺子呢,林揚一刀清場。


    果然,林慶本不再說了,人家態度很明確,不摻和。


    坐到葡萄架下,接過林揚遞過來的礦泉水,他喝了好幾口,解了不少暑意,換個心情說,“咱村裏現在情況看上去還行,我總覺得不踏實,想聽聽你的想法。”


    林揚詫異了,這算心有靈犀他想哭,千萬不能如此說。


    出主意


    要謹慎,林楊想法有,隻是他自己吃不準,這個社會太多端。


    別的林楊沒辦法知道,有一條見識了,慶本執行力很強,有了主意立即行動,算優點麽


    不好說,結果好可能是,不好就是毛病


    林楊不敢說,萬一惹禍了呢還是小心些好。


    慶本走的時候有點無奈,白來一趟,林楊嘴嚴,心思也縝密了。


    他沒跟慶本說,卻告訴承環他們幾個本家近的侄子,可以開放自己家的菜園子,讓遊客自己摘菜,或者賣自家養的雞鴨鵝,價格高些不沒關係,一定要拿住了不打農藥這個框子。


    來前蘇村的都是濱城市區的人,迴去帶些新鮮放心蔬菜迴去,再有土雞什麽的,很有吸引力。


    這就是農村的優勢資源,隻要有意識的開發出來,收益不會底,跟其它的結合起來,前景應該會好。


    讓村民們自發做起來比村裏強製以商業化運作更純樸,更對遊客的胃口。


    正因為這個小心思,林楊沒和慶本說這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鄉做食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救火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救火匠並收藏迴鄉做食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