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傾感覺自己把手中能打的牌都打出去了。
她開始在宮中等待冬狩。
期間她召見了兩次安國公府,與蕭芙在南校場騎馬射箭,玩得十分暢快。
總之都是玩樂。
玩得開心了,蕭傾就給了蕭芙一塊牌子,讓她得空就能隨時進宮來找她玩。
朝官很快知道,小陛下最近不喜太傅,倒是與丞相和宗室來往密切。
安國公也是個老狐狸。他固然高興自家孫女似乎每次進宮之後都會開心一點,但他也在觀察和分析小皇帝的行事。
要說太傅今年似乎不大順。
這先是辦喪事,後又告病,這幾次在朝中看起來,身子確實不大好的樣子。
太傅不好了,丞相就春風得意了。
總之現在沒宗室什麽事兒。
安國公看得清楚,小陛下雖然性子和善,但對宗室世家這些並不像上一代天和帝那麽倚重和客氣。
再說了,往迴數三年,他們這些宗室還被困在平安,連活不活得了都是個問題。
而這大蕭經曆戰火就隻剩半壁江山,重建定國處處都要用錢,皇帝對宗室自是不能像往常那麽優待。
再說世家。
安國公仔細盤了盤,蕭水以北的世家幾乎全部陣亡,獨一個傅家舉家遷徙到俞州,也是傷了元氣的。
蕭水以南的大小世家裏,楚家自己不爭氣,雖是個老牌世家,但落魄已久了。
李家,孫家,王家等如今同氣連枝,在外頭都是以王家馬首是瞻。而王家,依仗的便是丞相王項。
王項真真是個人才。他本不是王家本家子孫,但是自幼聰慧,又善鑽營,在天和帝的時候就已經穩穩把住蕭水以南的富庶之地。
這麽多年以來,王項都與南邊世家貴族關係極好。在大蕭南遷之後,他更是聯合南邊這些勢力,如今王家與傅家,一個在定州,一個在俞州,已是分庭抗禮之勢。
安國公這麽一想,又有點樂了。
要不說傅家和太傅也是有意思。
傅家如今還是老太爺掌權,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卻多來自太傅。
傅眀奕和傅明珠姐弟當年可是傅老太爺的一對眼睛珠子,一個讓天和帝請去做了帝師,一個讓天和帝召進宮做了貴妃。
現在吧……
安國公砸吧砸吧嘴,就見書房門口自家孫女探頭探腦。
思路頓時被打斷了。
“芙兒。”安國公寵這個幼時驕傲,後又多難的孩子。
“爺爺。”蕭芙神色明快地閃身進來。“您怎麽一天到晚都坐在書房啊?外邊兒天氣多好。”
安國公摸摸胡子,“老了老了。芙兒拿的什麽。”
蕭芙伸手揚了揚,“陛下做的彈弓,挺好玩的。”她自己找椅子坐下,將那彈弓翻過來覆過去看著玩兒著,看樣子心情不錯。
安國公無奈了。“陛下即將親政,還是和小孩子一樣,隻要太傅不在跟前,玩樂之心便重了。”
蕭芙撇撇嘴,“別提了,太傅告病了,丞相可沒有。孫女與陛下正玩得高興呢,丞相便來稟事,囉哩巴嗦說了一堆,我看啊,他都比太傅更像帝師了。”
安國公笑了笑,“王項三年前沒能當帝師,這會兒更當不了。”
蕭芙來了興趣。“我看陛下對丞相頗為敬重。”
“太傅不是病著呢嘛。”安國公不甚在意。
蕭芙湊過去,“爺爺,我看著不太對。”
安國公自己起身給蕭芙倒了一杯茶,“怎麽不對。”
蕭芙將小彈弓別在腰上,“我也說不上來。但是陛下鬼主意最多,哪是這麽老老實實聽話的人。”
“總之與我們沒什麽關係,你啊,玩得好了就行。”
蕭芙坐下喝茶,眼珠子亂轉。
安國公慈愛地看著她,“芙兒,你要記住,如今宗室的日子雖說大不如前了,但宗室必須和陛下站在一起。”
他頓了頓,“除去一個蕭,宗室就連宗室都不是了。”
蕭芙放下茶杯,鄭重地點了點頭。
天和帝也沒有別的子孫了。
等等,有一個的,在西南苦地,不過已經是個殘疾了。
“爺爺,西南那邊……來信了嗎?”
安國公的臉色沉了沉。
他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當年先帝將琅王遣去封地,已經言明其無詔永世不得歸都。那道旨意雖是先朝所下,但如今仍然有效。”
蕭芙的思緒便有點飄遠了。
平安城中與她年歲相仿的宗室、貴族子弟該都聽說過琅王當年的英姿。
那時候她還小,聽人說起琅王就像聽故事一樣,她愛聽得很。
當年琅王還是皇子的時候,形象高大英俊,正直善謙遜,騎射功夫頗佳,不知多少平安城的好女兒心儀於他。
不過這位皇子母族不顯,天和帝也並沒對他表現過多少喜愛。
後來他在意外傷了雙腿之後,天和帝便將他封了琅王,著即刻迴封地,又快馬追送了一道聖旨,命他無詔永世不得歸都。
當年的都城平安,如今已淪落北蠻之手,南都已是南華城。
蕭芙小心翼翼,“琅王可是想迴來南華看看兄弟?”
安國公也很疑惑。
按說,琅王若有此意,三年前就該提出了。而且,琅王走的時候,今上還未出生,他們哪裏有什麽兄弟之情。
“琅王請旨歸都應該已經在路上了,他無非是想宗室莫要阻攔。如今宗室的影響力早不如前,哪裏能阻攔得住。”
蕭芙倒是不像自家爺爺那麽沉重。
“若是琅王迴來,我便策馬出城去看看,說起來也十多年未見了。”
安國公搖搖頭,“琅王手中有兩州的兵權。此次歸都,怕非善事。”
果然,過了兩日,蕭傾收到了琅州上了折子,說是琅王請旨歸都,想與陛下共度新年。
然後附上一封琅王的親筆書信。
蕭傾摸摸腦袋,對這位她名義上的皇兄完全沒有概念。
最近也無大事,隻是共度新年的話,這樣的事情……好像哪裏怪怪的。
蕭傾本能地想要拿著折子和信去找傅眀奕,但是她剛起身,又坐了下來。
她緩緩拆開琅王的信看了看。
唔,字不錯,用詞幹脆,並無辭藻堆積,這讓她第一印象不錯。
琅王在信中說起如今皇室正統隻剩他們兩兄弟,他一個殘疾之人,之前因腿疾無法為國效力,自大蕭戰亂,他又臥病在床多年,這會兒感覺身體好了些,自當來覲見皇帝,也看看兄弟。
她開始在宮中等待冬狩。
期間她召見了兩次安國公府,與蕭芙在南校場騎馬射箭,玩得十分暢快。
總之都是玩樂。
玩得開心了,蕭傾就給了蕭芙一塊牌子,讓她得空就能隨時進宮來找她玩。
朝官很快知道,小陛下最近不喜太傅,倒是與丞相和宗室來往密切。
安國公也是個老狐狸。他固然高興自家孫女似乎每次進宮之後都會開心一點,但他也在觀察和分析小皇帝的行事。
要說太傅今年似乎不大順。
這先是辦喪事,後又告病,這幾次在朝中看起來,身子確實不大好的樣子。
太傅不好了,丞相就春風得意了。
總之現在沒宗室什麽事兒。
安國公看得清楚,小陛下雖然性子和善,但對宗室世家這些並不像上一代天和帝那麽倚重和客氣。
再說了,往迴數三年,他們這些宗室還被困在平安,連活不活得了都是個問題。
而這大蕭經曆戰火就隻剩半壁江山,重建定國處處都要用錢,皇帝對宗室自是不能像往常那麽優待。
再說世家。
安國公仔細盤了盤,蕭水以北的世家幾乎全部陣亡,獨一個傅家舉家遷徙到俞州,也是傷了元氣的。
蕭水以南的大小世家裏,楚家自己不爭氣,雖是個老牌世家,但落魄已久了。
李家,孫家,王家等如今同氣連枝,在外頭都是以王家馬首是瞻。而王家,依仗的便是丞相王項。
王項真真是個人才。他本不是王家本家子孫,但是自幼聰慧,又善鑽營,在天和帝的時候就已經穩穩把住蕭水以南的富庶之地。
這麽多年以來,王項都與南邊世家貴族關係極好。在大蕭南遷之後,他更是聯合南邊這些勢力,如今王家與傅家,一個在定州,一個在俞州,已是分庭抗禮之勢。
安國公這麽一想,又有點樂了。
要不說傅家和太傅也是有意思。
傅家如今還是老太爺掌權,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卻多來自太傅。
傅眀奕和傅明珠姐弟當年可是傅老太爺的一對眼睛珠子,一個讓天和帝請去做了帝師,一個讓天和帝召進宮做了貴妃。
現在吧……
安國公砸吧砸吧嘴,就見書房門口自家孫女探頭探腦。
思路頓時被打斷了。
“芙兒。”安國公寵這個幼時驕傲,後又多難的孩子。
“爺爺。”蕭芙神色明快地閃身進來。“您怎麽一天到晚都坐在書房啊?外邊兒天氣多好。”
安國公摸摸胡子,“老了老了。芙兒拿的什麽。”
蕭芙伸手揚了揚,“陛下做的彈弓,挺好玩的。”她自己找椅子坐下,將那彈弓翻過來覆過去看著玩兒著,看樣子心情不錯。
安國公無奈了。“陛下即將親政,還是和小孩子一樣,隻要太傅不在跟前,玩樂之心便重了。”
蕭芙撇撇嘴,“別提了,太傅告病了,丞相可沒有。孫女與陛下正玩得高興呢,丞相便來稟事,囉哩巴嗦說了一堆,我看啊,他都比太傅更像帝師了。”
安國公笑了笑,“王項三年前沒能當帝師,這會兒更當不了。”
蕭芙來了興趣。“我看陛下對丞相頗為敬重。”
“太傅不是病著呢嘛。”安國公不甚在意。
蕭芙湊過去,“爺爺,我看著不太對。”
安國公自己起身給蕭芙倒了一杯茶,“怎麽不對。”
蕭芙將小彈弓別在腰上,“我也說不上來。但是陛下鬼主意最多,哪是這麽老老實實聽話的人。”
“總之與我們沒什麽關係,你啊,玩得好了就行。”
蕭芙坐下喝茶,眼珠子亂轉。
安國公慈愛地看著她,“芙兒,你要記住,如今宗室的日子雖說大不如前了,但宗室必須和陛下站在一起。”
他頓了頓,“除去一個蕭,宗室就連宗室都不是了。”
蕭芙放下茶杯,鄭重地點了點頭。
天和帝也沒有別的子孫了。
等等,有一個的,在西南苦地,不過已經是個殘疾了。
“爺爺,西南那邊……來信了嗎?”
安國公的臉色沉了沉。
他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當年先帝將琅王遣去封地,已經言明其無詔永世不得歸都。那道旨意雖是先朝所下,但如今仍然有效。”
蕭芙的思緒便有點飄遠了。
平安城中與她年歲相仿的宗室、貴族子弟該都聽說過琅王當年的英姿。
那時候她還小,聽人說起琅王就像聽故事一樣,她愛聽得很。
當年琅王還是皇子的時候,形象高大英俊,正直善謙遜,騎射功夫頗佳,不知多少平安城的好女兒心儀於他。
不過這位皇子母族不顯,天和帝也並沒對他表現過多少喜愛。
後來他在意外傷了雙腿之後,天和帝便將他封了琅王,著即刻迴封地,又快馬追送了一道聖旨,命他無詔永世不得歸都。
當年的都城平安,如今已淪落北蠻之手,南都已是南華城。
蕭芙小心翼翼,“琅王可是想迴來南華看看兄弟?”
安國公也很疑惑。
按說,琅王若有此意,三年前就該提出了。而且,琅王走的時候,今上還未出生,他們哪裏有什麽兄弟之情。
“琅王請旨歸都應該已經在路上了,他無非是想宗室莫要阻攔。如今宗室的影響力早不如前,哪裏能阻攔得住。”
蕭芙倒是不像自家爺爺那麽沉重。
“若是琅王迴來,我便策馬出城去看看,說起來也十多年未見了。”
安國公搖搖頭,“琅王手中有兩州的兵權。此次歸都,怕非善事。”
果然,過了兩日,蕭傾收到了琅州上了折子,說是琅王請旨歸都,想與陛下共度新年。
然後附上一封琅王的親筆書信。
蕭傾摸摸腦袋,對這位她名義上的皇兄完全沒有概念。
最近也無大事,隻是共度新年的話,這樣的事情……好像哪裏怪怪的。
蕭傾本能地想要拿著折子和信去找傅眀奕,但是她剛起身,又坐了下來。
她緩緩拆開琅王的信看了看。
唔,字不錯,用詞幹脆,並無辭藻堆積,這讓她第一印象不錯。
琅王在信中說起如今皇室正統隻剩他們兩兄弟,他一個殘疾之人,之前因腿疾無法為國效力,自大蕭戰亂,他又臥病在床多年,這會兒感覺身體好了些,自當來覲見皇帝,也看看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