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囑咐?”蕭傾開始覺得,一般人還真當不了太傅。
他在走之前那個晚上,到底做了多少事情?
“太傅曾吩咐,陛下若是不用奴才,不可透露身份。若是身份暴露,陛下依然不用,便隻能自斷經脈,即刻出宮。”
蕭傾都有些佩服傅眀奕了。
換作之前,若沒有她企圖逃跑失敗,惹得傅眀奕關了何太醫和明岫,她必定不會注意梅疏、馬洪他們四個人。
可她既然有心遠離明岫,送她離開是非之地,身邊又不可能沒人,這四人是必定要得用的。
比起其他的什麽人,她本能地更相信作為“土著”的傅眀奕的眼光。
喜歡不喜歡,合拍不合拍那都是次要的。放心是根本。
傅眀奕雖然遠在千裏,卻依然在影響著她。多麽無奈。
“宮侍中會武功的有多少?”蕭傾突然問。
馬洪立刻道:“也不很多。與永蕭宮比,在南華宮武侍大約十中有一。南華宮建成之時,武侍經專門訓練,製同禁衛軍,但獨立於禁衛軍和內侍局存在,雖遠離北都,但也算常備力量,隻是更新緩慢。後先帝棄南華宮不用,武侍軍名存實亡,連訓練之事都轉為各自私訓,漸漸轉為以師徒傳承,互相不知存在。”
蕭傾第一次聽說這樣的事情,又好奇地問趙右辰:“趙將軍是什麽時候知道他是武侍的?”
趙右辰道:“習武之人總有些特別之處。”
他猶豫片刻,還是沒有說這是他監視應英的時候,巧合地撞見馬洪在應英睡著時,沒憋住在房間裏和劉意悄悄對拳。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蕭傾想了一會兒,馬洪性子穩重心細,劉意存在感更低。太傅既然信得過,特意安排在她身邊,自然是可用的。
至於他說的武侍軍——這等事情既然大蕭曆代皇帝都知道,也都參與了演變,她這個現在好歹掛著皇家名號的“小皇帝”自然不會全然不知。若她再多問一些,會露餡兒吧?
於是她點頭:“行了,朕知道了,你們便留在朕身邊吧。”
蕭傾的意思是他們不用自毀武功,即刻出宮去。
可馬洪喜不自勝,再三叩首道:“謝陛下不殺之恩。奴才必當忠於陛下,稍後與劉意說此喜訊,再來謝恩。”然後匆匆而去。
蕭傾望了眼趙右辰,不知怎的覺得有點古怪。
她一時想不出來,便暫且放下,與趙右辰說起另外一件事情。
“李興武大人今日在殿上受了些委屈,恐怕勾起了傷心之事,朕想賞賜他,不知是否妥當。”
趙右辰已經聽說了今天殿上之事,他雖然不至於心情如發,但也不是完全的粗神經。於是道:“陛下美意,但在此刻公然賞賜恐怕不妥。”
蕭傾點頭,“那朕想賞賜丞相是否妥當?”而且,說到賞賜,她又不自覺瞄了一眼趙右辰的腰帶。
什麽都沒有。
趙右辰愣了一會兒,忽而笑了。“想必假以時日,名滿天下之太傅,亦不如陛之運籌帷幄,深謀遠慮。”
等等,這是什麽鬼?
蕭傾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完了一應事務,隻覺得快累癱了。
“明岫,什麽時候了。”
明岫趕緊進來,“陛下,已到午時一刻,可要用膳?”
“用用,用完了迴去看看梅疏和應英。”
明岫連忙布膳,蕭傾吃得有如風卷殘雲,不過好歹還顧忌了下太傅教的用餐禮儀。
再次感歎:這工作真累,用腦過度不說,還得提著腦袋上工,吃飯睡覺都不能鬆弛。這得給多少工資人才願意幹啊?
太傅該不會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死活不答應她的提議的吧?這說起來,幕後霸主確實比台前木偶要自在得多。
扯遠了,還是老實吃飯吧。
匆匆吃完飯後,蕭傾便要迴承德宮。
最近承德宮風水大約是不好,左右不過那麽幾個人,這幾日裏就接連傷了三個。
更讓她覺得愧疚的是,她自己受傷大約可以算作她自己作,另外兩個受傷那可是純粹被她牽連的啊!
懷著這種心情,蕭傾迫切地想要去慰問一下傷員。
她帶著雙拐躺上皇輦,在規律的起伏中不自覺地摸著拐杖上的雕紋,反正也是無聊,便又拿起來仔細看起來。
她緩慢轉動著拐杖一筆一劃地看過去,真心讚歎這製拐人的藝術修養和手巧功夫。
一般來說刻畫不分家。這人刻的山水走刀大氣,線條粗細深淺相間配合,蒼涼高遠之意唿之欲出。
再看另一隻拐上的亭台遠送圖。八角亭上兩人舉杯對飲,一人肩膀上背著包袱,這顯然是要遠行。一輛小小的馬車停在亭外不遠處,馬兒低頭吃草,韁繩鬆弛,馬車車門半開,裏頭似乎……
蕭傾腦中閃過一個極快的念頭。
她下意識地將那隻拐轉著角度仔細看了又看,忽而臉色就變了。
山水,亭台,遠送……
她又拿起另外一根刻著山水圖的雙拐,好半天才從山河相連的推岸風浪中抓住了她腦中匆匆閃過的那個念頭。
午後,宮中的賞賜送到丞相府中,馬洪還捎帶表達了小皇帝的切切慰問之意。
王項叩首謝恩,內心既有些得意,又有些暈暈。
對比先帝六歲登基,安安穩穩坐到六十歲的形事作風,這位陛下頗有些不走常理,不肖父風。
王項在書房中左思右想,一旁孫先生摸了摸小八字胡,便笑了。
“恭喜大人,賀喜大人。”
王項奇怪,“何喜之有?”
“其一喜,左膀去而右臂存;其二喜,上年幼而肱骨在。”
王項心中所思正在這兩點。但是,他還有疑慮。
“今上不同先帝,又曆經苦難,恐不是能聽人言……”王項話說一半隨即消音。
孫先生笑笑,“那是大人起先不作此打算。如今時機正好,年歲正佳,大人若無此意,今日何必猶豫?”
王項眼睛深了深,轉而哈哈大笑,“那孫先生以為,太傅之事應當如何應對。”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自是要正大光明方顯肱骨之氣度仁德。”
王項正要說話,外頭又道:“孫大人來了。”
他漸漸收斂嘴邊笑容,似輕哼了一聲,問:“可有拜帖?”
“這……”
孫先生道:“朝中還需大人周旋,便是打算不同,大人……”
王項點頭,“先生說得極是。”於是對外麵道:“會客廳奉茶。”
片刻功夫便起身整衣前去。
他在走之前那個晚上,到底做了多少事情?
“太傅曾吩咐,陛下若是不用奴才,不可透露身份。若是身份暴露,陛下依然不用,便隻能自斷經脈,即刻出宮。”
蕭傾都有些佩服傅眀奕了。
換作之前,若沒有她企圖逃跑失敗,惹得傅眀奕關了何太醫和明岫,她必定不會注意梅疏、馬洪他們四個人。
可她既然有心遠離明岫,送她離開是非之地,身邊又不可能沒人,這四人是必定要得用的。
比起其他的什麽人,她本能地更相信作為“土著”的傅眀奕的眼光。
喜歡不喜歡,合拍不合拍那都是次要的。放心是根本。
傅眀奕雖然遠在千裏,卻依然在影響著她。多麽無奈。
“宮侍中會武功的有多少?”蕭傾突然問。
馬洪立刻道:“也不很多。與永蕭宮比,在南華宮武侍大約十中有一。南華宮建成之時,武侍經專門訓練,製同禁衛軍,但獨立於禁衛軍和內侍局存在,雖遠離北都,但也算常備力量,隻是更新緩慢。後先帝棄南華宮不用,武侍軍名存實亡,連訓練之事都轉為各自私訓,漸漸轉為以師徒傳承,互相不知存在。”
蕭傾第一次聽說這樣的事情,又好奇地問趙右辰:“趙將軍是什麽時候知道他是武侍的?”
趙右辰道:“習武之人總有些特別之處。”
他猶豫片刻,還是沒有說這是他監視應英的時候,巧合地撞見馬洪在應英睡著時,沒憋住在房間裏和劉意悄悄對拳。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蕭傾想了一會兒,馬洪性子穩重心細,劉意存在感更低。太傅既然信得過,特意安排在她身邊,自然是可用的。
至於他說的武侍軍——這等事情既然大蕭曆代皇帝都知道,也都參與了演變,她這個現在好歹掛著皇家名號的“小皇帝”自然不會全然不知。若她再多問一些,會露餡兒吧?
於是她點頭:“行了,朕知道了,你們便留在朕身邊吧。”
蕭傾的意思是他們不用自毀武功,即刻出宮去。
可馬洪喜不自勝,再三叩首道:“謝陛下不殺之恩。奴才必當忠於陛下,稍後與劉意說此喜訊,再來謝恩。”然後匆匆而去。
蕭傾望了眼趙右辰,不知怎的覺得有點古怪。
她一時想不出來,便暫且放下,與趙右辰說起另外一件事情。
“李興武大人今日在殿上受了些委屈,恐怕勾起了傷心之事,朕想賞賜他,不知是否妥當。”
趙右辰已經聽說了今天殿上之事,他雖然不至於心情如發,但也不是完全的粗神經。於是道:“陛下美意,但在此刻公然賞賜恐怕不妥。”
蕭傾點頭,“那朕想賞賜丞相是否妥當?”而且,說到賞賜,她又不自覺瞄了一眼趙右辰的腰帶。
什麽都沒有。
趙右辰愣了一會兒,忽而笑了。“想必假以時日,名滿天下之太傅,亦不如陛之運籌帷幄,深謀遠慮。”
等等,這是什麽鬼?
蕭傾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完了一應事務,隻覺得快累癱了。
“明岫,什麽時候了。”
明岫趕緊進來,“陛下,已到午時一刻,可要用膳?”
“用用,用完了迴去看看梅疏和應英。”
明岫連忙布膳,蕭傾吃得有如風卷殘雲,不過好歹還顧忌了下太傅教的用餐禮儀。
再次感歎:這工作真累,用腦過度不說,還得提著腦袋上工,吃飯睡覺都不能鬆弛。這得給多少工資人才願意幹啊?
太傅該不會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死活不答應她的提議的吧?這說起來,幕後霸主確實比台前木偶要自在得多。
扯遠了,還是老實吃飯吧。
匆匆吃完飯後,蕭傾便要迴承德宮。
最近承德宮風水大約是不好,左右不過那麽幾個人,這幾日裏就接連傷了三個。
更讓她覺得愧疚的是,她自己受傷大約可以算作她自己作,另外兩個受傷那可是純粹被她牽連的啊!
懷著這種心情,蕭傾迫切地想要去慰問一下傷員。
她帶著雙拐躺上皇輦,在規律的起伏中不自覺地摸著拐杖上的雕紋,反正也是無聊,便又拿起來仔細看起來。
她緩慢轉動著拐杖一筆一劃地看過去,真心讚歎這製拐人的藝術修養和手巧功夫。
一般來說刻畫不分家。這人刻的山水走刀大氣,線條粗細深淺相間配合,蒼涼高遠之意唿之欲出。
再看另一隻拐上的亭台遠送圖。八角亭上兩人舉杯對飲,一人肩膀上背著包袱,這顯然是要遠行。一輛小小的馬車停在亭外不遠處,馬兒低頭吃草,韁繩鬆弛,馬車車門半開,裏頭似乎……
蕭傾腦中閃過一個極快的念頭。
她下意識地將那隻拐轉著角度仔細看了又看,忽而臉色就變了。
山水,亭台,遠送……
她又拿起另外一根刻著山水圖的雙拐,好半天才從山河相連的推岸風浪中抓住了她腦中匆匆閃過的那個念頭。
午後,宮中的賞賜送到丞相府中,馬洪還捎帶表達了小皇帝的切切慰問之意。
王項叩首謝恩,內心既有些得意,又有些暈暈。
對比先帝六歲登基,安安穩穩坐到六十歲的形事作風,這位陛下頗有些不走常理,不肖父風。
王項在書房中左思右想,一旁孫先生摸了摸小八字胡,便笑了。
“恭喜大人,賀喜大人。”
王項奇怪,“何喜之有?”
“其一喜,左膀去而右臂存;其二喜,上年幼而肱骨在。”
王項心中所思正在這兩點。但是,他還有疑慮。
“今上不同先帝,又曆經苦難,恐不是能聽人言……”王項話說一半隨即消音。
孫先生笑笑,“那是大人起先不作此打算。如今時機正好,年歲正佳,大人若無此意,今日何必猶豫?”
王項眼睛深了深,轉而哈哈大笑,“那孫先生以為,太傅之事應當如何應對。”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自是要正大光明方顯肱骨之氣度仁德。”
王項正要說話,外頭又道:“孫大人來了。”
他漸漸收斂嘴邊笑容,似輕哼了一聲,問:“可有拜帖?”
“這……”
孫先生道:“朝中還需大人周旋,便是打算不同,大人……”
王項點頭,“先生說得極是。”於是對外麵道:“會客廳奉茶。”
片刻功夫便起身整衣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