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當人看……
聽到這句話,莫亞沉默了下來,最後,他歎息了一聲。
“還真的…很容易讓人誤會的一句話啊。”
莫亞抬起頭,看著微笑著的伯耶,目光躍動,開口道:
“如果不是這幾天發生的事情的話,恐怕我也會和老師他們一樣,沒法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吧?”
接著,莫亞又搖了搖頭,否認道:
“不,不對,我和老師和其他巫師還是有區別的,因為我個人經曆的緣故,我雖然不可能認為您是真心想讓巫師與平民和睦相處,但也會理解成這是您為了將平民拉攏到巫師體係中而使用的陽謀。”
弗倫他們的想法錯了嗎?
並沒有,甚至可以說,大巫師的目的能進行下去正是靠著這樣一群真心實意接納平民的巫師存在。
現今的兩千多名巫師,主要分為兩種來曆,一種就是當初和伯耶一起被放逐過來和之後被陸續放逐到北境的人,另一種則是第一批開拓者們的後代。
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他們都和舊帝國貴族們有種先天的對立,甚至前者可以說基本都和舊帝國的貴族們有著不死不休的仇恨。
相對的,前者因為被流放前的身份就是平民,後者因為基本都是平民出身的開拓者們的後代的緣故,兩者都天然地對舊帝國的平民有著好感。
甚至可以說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平民其實就等於自己人,這也是真理之城中的現狀,所有人都忙著討論學術,大家對巫師有著一份尊敬,但更多的還是以學術為主。
就比如《幾何解析與論證法》的創始人弗米阿德,他隻是一個精神力隻有9點的入門學徒,但他的功績,卻讓他在活著的時候能讓任何一位巫師都對其肅然起敬,讓他在逝去時值得整個真理之城的人都為他哀悼慟哭。
正因為真理之城中是這種景象,所以在毀滅掉舊帝國後,很多巫師才會自發地對舊帝國的平民們展露自己的善意。
這份善意,並非是出於憐憫的施舍,而是生活在真理之城的非巫師者們用自己的努力換來的尊嚴。
——舊帝國的平民能有現在的生活與尊嚴,可以說全是由真理之城中的那些人們爭取來的。
在初遇弗倫時莫亞確實很不理解為何巫師們會對平民那麽尊重,並且還給他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當時的他做出了選擇,事後莫亞也曾冷靜地想過這是否隻是一場算計,一切是否並沒有弗倫口中的那麽光明?
但弗倫的言行以及那一本本由非巫師者寫下的書籍卻打消了他的猜疑。
弗倫和很多巫師們確實是發自內心地去尊重那些舊帝國的平民的,這一點他可以確認。
而救贖派巫師的情況,也讓莫亞更加認可了弗倫所說的那句話,巫師們和平民一樣都是人,他們同樣會墮落和腐朽。
可很多細節卻也也讓莫亞產生了另一個懷疑。
他的直覺告訴他,巫師們對待平民友善,絕對不止表麵看起來這麽簡單,但偏偏無論是從弗倫還是他接觸過的埃摩森身上,他都找不出任何線索。
“大巫師伯耶·利爾斯恐怕並沒有巫師們想象的那麽善良,他利用了巫師們心中因真理之城的人們而產生的對平民的善意,以及平民對舊帝國貴族的怨恨,故意將平民的怨恨全部引導到舊帝國的貴族身上,再利用將所有舊帝國的貴族的死亡發泄掉這份怨恨。”
“不止如此,靠著討伐帝國戰爭帶來的影響,再用遠征為由,故意讓所有救贖派巫師全部冒頭,以少部分平民的犧牲為代價,一舉根除巫師中的隱患。”
“再舉辦審判會,讓平民親自處決救贖派巫師,不但能表示巫師們一視同仁的態度,還能有效提高平民們對巫師的認同感。”
莫亞看著眼前麵帶笑意的伯耶,語氣平靜地開口道:
“最後,平民們會在不知不覺間倒向巫師們,接著在時間的流逝下,徹底融入巫師體係之中,這就是大巫師所謀劃的陽謀,哪怕真的有人察覺到了,也會因為大勢和利益的問題選擇沉默。”
“這也是一種不錯的結果,不是嗎?對舊帝國的討伐確實是我主動提議的,對貴族的處置也是我在引導,救贖派巫師也確實像你所說的,是我故意勾引出來的。”
伯耶輕笑著說道,莫亞卻凝視著對方,搖了搖頭,否定道:
“但這終究隻是表象,是您用來糊弄和像我之前那樣的自以為是地喜歡耍小聰明的家夥們用的計謀罷了。”
“如果真的就這麽用陰謀論的想法去思考這裏麵的問題,恐怕就正遂了您的願望了。”
伯耶輕拍起了手掌,滄桑的目光中流露出一抹欣慰。
“那麽,莫亞你覺得,我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莫亞看著老人,沒有立刻迴答,而是沉默了下來。
說實話,當他想到這些時,感覺自己的脊背都在發涼。
深不可測。
越是去思考,才越是感覺得到眼前這個如山嶽般沉穩的男人那如深淵般不可測量的深邃心思。
他一次次以為自己已經逼近了答案,可卻一次次發現背後藏著更深一層的真意。
最初他以為大巫師隻是一個充滿美好想法和有著強大力量的理想主義者。
可後來他又猛地發覺對方是無比老謀深算,將所有東西都算計進去的智者。
但當審判會上看到伯耶同意所有人的挑戰請求時眼中的光彩的那一刻,莫亞才恍然發覺自己竟然從未真正看懂過這個叫伯耶·利爾斯的男人的言行。
稚嫩,在對方麵前,莫亞第一次感覺自己是如此的稚嫩。
如果說麵對亞穆時是因為對方手段太詭譎,自己預測不到對方會出什麽鬼牌的話。
那麽麵對伯耶就是純粹的無力感,那種自以為已經跨越了一座大山,卻發現眼前還有更高的天塹的無力感。
哪怕是到現在,莫亞也無法確定,自己的推測就真的已經是正確答案了嗎?
這個在死亡感應的加速下思考了三天三夜所得出的答案,真的是正確的嗎?
莫亞凝視著伯耶,看著對方臉上的笑意,深吸了一口氣。
不管怎樣,已經到了這個份上,自己的猜測是對是錯都不重要了。
一抹渴望從莫亞的眼瞳深處一閃而過。
事實上,他在這裏猜測伯耶的目的並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但對莫亞而言,他就是享受這種感受。
是的,從拜弗倫為師的那一天開始,莫亞就已經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渴望的東西。
——進步感。
不是什麽虛無縹緲的道德,也不是單純地肉體上的刺激,而是更純粹的精神上的滿足。
從始至終,莫亞這具軀體裏裝的,就一直是一個為了滿足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的靈魂。
他厭惡一切無趣的事物,瘋狂地想要追尋那些新鮮的東西。
無論是艱難的挑戰也好,還是絕境中的求生也罷,如果是那種個體力量不過是一隻螻蟻的龐大洪流就再好不過。
隻要是能讓自己向前的,能讓自己往前走的事物,無論是什麽,莫亞都會欣然接受。
為了自己心中的渴望,莫亞可以用盡自己的一切手段。
當他是貴族時,他能毫不猶豫地策劃出將自己父親和兄弟送進火葬場的計劃,因為他感受到繼續下去舊帝國的貴族製度也不會讓自己有任何長進。
當他是奴隸時,他可以毫無尊嚴的下跪,思考改變當前局麵的策略,因為他看到了一條名為巫師的前進道路。
當他是弗倫的弟子時,他會拚盡一切展露自己的才華,讓自己能快速躋身於那些大事所對應的洪流中,而不是做一個看客。
而現在,他遇到了伯耶,遇到了一個和自己相似,卻遠比自己要高上太多的大山。
這種情景,直接讓莫亞的內心變得無比澎湃。
哪怕最後自己沒能看穿伯耶的真實目的又能怎樣?那簡直再好不過!
莫亞的手掌微微地顫抖,他反複地深唿吸著,平複著心中的情緒,最後,他凝視著伯耶,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是文明。”
黑發青年凝視著眼前飽經風霜的男人,在對方的注視下,一字一句地說出了那三個字。
寂靜忽然籠罩下來,但很快又被青年的聲音給撕碎。
“大巫師您真正的目的,根本不是什麽簡單地拉攏平民或者改變巫師們對平民的看法,而是想要徹底扭改巫師們的文明形態!”
不算洪亮卻異常堅定的聲音迴蕩在真理之塔的上空,可當它落入耳中時,卻又如一聲響徹黑夜的怒雷,在腦中瘋狂地咆哮著,久久不能散去。
聽到這句話,莫亞沉默了下來,最後,他歎息了一聲。
“還真的…很容易讓人誤會的一句話啊。”
莫亞抬起頭,看著微笑著的伯耶,目光躍動,開口道:
“如果不是這幾天發生的事情的話,恐怕我也會和老師他們一樣,沒法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吧?”
接著,莫亞又搖了搖頭,否認道:
“不,不對,我和老師和其他巫師還是有區別的,因為我個人經曆的緣故,我雖然不可能認為您是真心想讓巫師與平民和睦相處,但也會理解成這是您為了將平民拉攏到巫師體係中而使用的陽謀。”
弗倫他們的想法錯了嗎?
並沒有,甚至可以說,大巫師的目的能進行下去正是靠著這樣一群真心實意接納平民的巫師存在。
現今的兩千多名巫師,主要分為兩種來曆,一種就是當初和伯耶一起被放逐過來和之後被陸續放逐到北境的人,另一種則是第一批開拓者們的後代。
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他們都和舊帝國貴族們有種先天的對立,甚至前者可以說基本都和舊帝國的貴族們有著不死不休的仇恨。
相對的,前者因為被流放前的身份就是平民,後者因為基本都是平民出身的開拓者們的後代的緣故,兩者都天然地對舊帝國的平民有著好感。
甚至可以說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平民其實就等於自己人,這也是真理之城中的現狀,所有人都忙著討論學術,大家對巫師有著一份尊敬,但更多的還是以學術為主。
就比如《幾何解析與論證法》的創始人弗米阿德,他隻是一個精神力隻有9點的入門學徒,但他的功績,卻讓他在活著的時候能讓任何一位巫師都對其肅然起敬,讓他在逝去時值得整個真理之城的人都為他哀悼慟哭。
正因為真理之城中是這種景象,所以在毀滅掉舊帝國後,很多巫師才會自發地對舊帝國的平民們展露自己的善意。
這份善意,並非是出於憐憫的施舍,而是生活在真理之城的非巫師者們用自己的努力換來的尊嚴。
——舊帝國的平民能有現在的生活與尊嚴,可以說全是由真理之城中的那些人們爭取來的。
在初遇弗倫時莫亞確實很不理解為何巫師們會對平民那麽尊重,並且還給他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當時的他做出了選擇,事後莫亞也曾冷靜地想過這是否隻是一場算計,一切是否並沒有弗倫口中的那麽光明?
但弗倫的言行以及那一本本由非巫師者寫下的書籍卻打消了他的猜疑。
弗倫和很多巫師們確實是發自內心地去尊重那些舊帝國的平民的,這一點他可以確認。
而救贖派巫師的情況,也讓莫亞更加認可了弗倫所說的那句話,巫師們和平民一樣都是人,他們同樣會墮落和腐朽。
可很多細節卻也也讓莫亞產生了另一個懷疑。
他的直覺告訴他,巫師們對待平民友善,絕對不止表麵看起來這麽簡單,但偏偏無論是從弗倫還是他接觸過的埃摩森身上,他都找不出任何線索。
“大巫師伯耶·利爾斯恐怕並沒有巫師們想象的那麽善良,他利用了巫師們心中因真理之城的人們而產生的對平民的善意,以及平民對舊帝國貴族的怨恨,故意將平民的怨恨全部引導到舊帝國的貴族身上,再利用將所有舊帝國的貴族的死亡發泄掉這份怨恨。”
“不止如此,靠著討伐帝國戰爭帶來的影響,再用遠征為由,故意讓所有救贖派巫師全部冒頭,以少部分平民的犧牲為代價,一舉根除巫師中的隱患。”
“再舉辦審判會,讓平民親自處決救贖派巫師,不但能表示巫師們一視同仁的態度,還能有效提高平民們對巫師的認同感。”
莫亞看著眼前麵帶笑意的伯耶,語氣平靜地開口道:
“最後,平民們會在不知不覺間倒向巫師們,接著在時間的流逝下,徹底融入巫師體係之中,這就是大巫師所謀劃的陽謀,哪怕真的有人察覺到了,也會因為大勢和利益的問題選擇沉默。”
“這也是一種不錯的結果,不是嗎?對舊帝國的討伐確實是我主動提議的,對貴族的處置也是我在引導,救贖派巫師也確實像你所說的,是我故意勾引出來的。”
伯耶輕笑著說道,莫亞卻凝視著對方,搖了搖頭,否定道:
“但這終究隻是表象,是您用來糊弄和像我之前那樣的自以為是地喜歡耍小聰明的家夥們用的計謀罷了。”
“如果真的就這麽用陰謀論的想法去思考這裏麵的問題,恐怕就正遂了您的願望了。”
伯耶輕拍起了手掌,滄桑的目光中流露出一抹欣慰。
“那麽,莫亞你覺得,我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莫亞看著老人,沒有立刻迴答,而是沉默了下來。
說實話,當他想到這些時,感覺自己的脊背都在發涼。
深不可測。
越是去思考,才越是感覺得到眼前這個如山嶽般沉穩的男人那如深淵般不可測量的深邃心思。
他一次次以為自己已經逼近了答案,可卻一次次發現背後藏著更深一層的真意。
最初他以為大巫師隻是一個充滿美好想法和有著強大力量的理想主義者。
可後來他又猛地發覺對方是無比老謀深算,將所有東西都算計進去的智者。
但當審判會上看到伯耶同意所有人的挑戰請求時眼中的光彩的那一刻,莫亞才恍然發覺自己竟然從未真正看懂過這個叫伯耶·利爾斯的男人的言行。
稚嫩,在對方麵前,莫亞第一次感覺自己是如此的稚嫩。
如果說麵對亞穆時是因為對方手段太詭譎,自己預測不到對方會出什麽鬼牌的話。
那麽麵對伯耶就是純粹的無力感,那種自以為已經跨越了一座大山,卻發現眼前還有更高的天塹的無力感。
哪怕是到現在,莫亞也無法確定,自己的推測就真的已經是正確答案了嗎?
這個在死亡感應的加速下思考了三天三夜所得出的答案,真的是正確的嗎?
莫亞凝視著伯耶,看著對方臉上的笑意,深吸了一口氣。
不管怎樣,已經到了這個份上,自己的猜測是對是錯都不重要了。
一抹渴望從莫亞的眼瞳深處一閃而過。
事實上,他在這裏猜測伯耶的目的並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但對莫亞而言,他就是享受這種感受。
是的,從拜弗倫為師的那一天開始,莫亞就已經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渴望的東西。
——進步感。
不是什麽虛無縹緲的道德,也不是單純地肉體上的刺激,而是更純粹的精神上的滿足。
從始至終,莫亞這具軀體裏裝的,就一直是一個為了滿足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的靈魂。
他厭惡一切無趣的事物,瘋狂地想要追尋那些新鮮的東西。
無論是艱難的挑戰也好,還是絕境中的求生也罷,如果是那種個體力量不過是一隻螻蟻的龐大洪流就再好不過。
隻要是能讓自己向前的,能讓自己往前走的事物,無論是什麽,莫亞都會欣然接受。
為了自己心中的渴望,莫亞可以用盡自己的一切手段。
當他是貴族時,他能毫不猶豫地策劃出將自己父親和兄弟送進火葬場的計劃,因為他感受到繼續下去舊帝國的貴族製度也不會讓自己有任何長進。
當他是奴隸時,他可以毫無尊嚴的下跪,思考改變當前局麵的策略,因為他看到了一條名為巫師的前進道路。
當他是弗倫的弟子時,他會拚盡一切展露自己的才華,讓自己能快速躋身於那些大事所對應的洪流中,而不是做一個看客。
而現在,他遇到了伯耶,遇到了一個和自己相似,卻遠比自己要高上太多的大山。
這種情景,直接讓莫亞的內心變得無比澎湃。
哪怕最後自己沒能看穿伯耶的真實目的又能怎樣?那簡直再好不過!
莫亞的手掌微微地顫抖,他反複地深唿吸著,平複著心中的情緒,最後,他凝視著伯耶,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是文明。”
黑發青年凝視著眼前飽經風霜的男人,在對方的注視下,一字一句地說出了那三個字。
寂靜忽然籠罩下來,但很快又被青年的聲音給撕碎。
“大巫師您真正的目的,根本不是什麽簡單地拉攏平民或者改變巫師們對平民的看法,而是想要徹底扭改巫師們的文明形態!”
不算洪亮卻異常堅定的聲音迴蕩在真理之塔的上空,可當它落入耳中時,卻又如一聲響徹黑夜的怒雷,在腦中瘋狂地咆哮著,久久不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