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幾乎每一個人都目不轉睛地看向了那名車內的持劍女子,
僅僅是她外露的一段手臂,在吸引力上,似乎已然勝過了邊上價值巨萬的珍寶。
遠處,趙青同樣也瞪大了眼睛,試圖從蛛絲馬跡中判斷出現在的情況。
泓上劍師?伍子胥手下的秘衛?
專諸刺吳王僚,要離刺慶忌,這兩位天下聞名的刺客,都是伍子胥向闔閭推薦的。
在《吳越春秋》中,慶忌被評價為“萬人之敵”。在主世界,吳王僚的修為可能並不是很高,但在王宮中必然有著精銳侍衛嚴密保護,而他的兒子慶忌,則是吳國的頂尖高手。
由此可見,能成功刺殺這兩人的專諸、要離,也絕對是極強的高手。
除此之外,伍子胥還讓人在楚國放出流言,行使反間計,令楚昭王用無能的囊瓦換下了有才能的子期。
像這種流言反間,如果當真影響了對麵君主的決策,大概率是在背後收買了一批敵方的高層,才能使得流言泛濫。
可以推斷,伍子胥或許建立了一個頂尖的情報機構,為吳王闔閭、夫差掃除阻礙,助吳國西征荊楚,南伐於越。
至於“泓上劍師”,應該便是這支秘衛的對外名稱,“泓上”是吳國的一個地名,或許是指這些人是在泓上進行訓練的。
那端木叔良喊出吳國秘衛的名稱,且聲有驚怒之意,顯然並不是指那名車中的絕色女子,而是那名隱匿於遠處、發出青色氣團之人。
車中女子的功夫雖然在那名被殺的甲士之上,但似乎並沒有高出太多。之所以能一劍便擊殺對方,還是占了出其不意與兵器鋒利的優勢。
一劍穿透青銅甲胄,所發出的聲響,如裂絲帛,顯然材質差距懸殊;而收劍之後,劍上所沾染的血跡,則證明其人的勁力修為有限,做不到滴血不沾的境界。
世上確實有喜歡血腥氣息的人,但趙青很能相信這位仿佛從畫中走出的美人,會有著這樣的癖好。
至於她為什麽會藏身於端木氏的車隊之中?因為她是端木家的大小姐?又或許她是搭車的客人?
趙青一時間無法作出判斷,能夠肯定的事實是:遠處吳國秘衛出手針對的目標,應該就是藏身於車中的女子。
按照“敵方之害,乃我方之利”的原則,車中女子應該是一名對越國有著大益的人……
她本能轉過身子,向剛才青色氣團襲來的方向望去,試圖尋找那一名突然出手的吳國秘衛,以判斷自己接下來的行事。
但她還沒來得及繼續想下去,遠處變故再生。
大約三十丈外,一道不斷旋轉的青色劍氣倏然出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著這條街道直衝而來。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氣勁暴裂之聲,青色劍氣在半空中忽然微微一黯,登時一劍變兩劍,兩劍變四劍,四劍變八劍,鋪天蓋地的劍光盤旋飛舞,宛若一條正在翻滾的青色蛟龍。
望著這團急速襲來、將要把自己吞沒的強橫劍氣,趙青的心髒劇烈跳動,體氣激蕩,全身的血液都熾熱了起來,體表每一處肌膚都感受到了致命的威脅。
在臨到大危難、大激動的特殊變故之時,有一些人體內的潛能也隨即爆發。
在劍氣所形成的浪潮湧至身前數丈之時,趙青的臍下丹田一震,驀地裏誕生了一股新生而出的氣力,刹那間便衝入了周身各處經脈,震開了任督之間的窒滯。
借著神照功瞬間練成之勢,她雙足蹬地,猛然左躍,一口寒光閃閃的毫曹子劍已然交手,劃出了一個由劍氣組成的、微微偏右的圓圈。
毫曹子劍作為一件神兵,本身便蓄有著不少鋒銳難擋的劍氣,在趙青的真氣全力摧動向下,威力遠遠超出了尋常陽勁大成的上限,堪比化勁的最後一關。
數尺幽青色澤的劍光向著發一大團被敵方劍氣所裹挾著的、不斷震蕩著的空氣而去,就像一塊巨大的土石投入了洶湧的波濤之中,隻略微得阻了一阻,便被衝垮淹沒。
但這麽一來,狂亂的罡風氣團中途受到了勁力的影響,整體的路徑開始向街道的右邊偏去。
可以說,這既是趙青威力最勁的一劍,亦是最巧的一劍,點在了敵方劍氣最薄弱的部分,打破了本來維係著螺旋劍氣方向的平衡。
用勁一蹬之後,趙青在地上打了一個滾,接著身形彈起,硬生生在街道左邊民房的圍牆上撞出了一個大洞,衝入其中避過了劍氣浪潮。
然而,盡管劍氣已然微偏,但在她身後不遠處的,穿絲戴綢的中年商人、麵容驚愕的藍衫老者、依偎在一起的平民夫妻等人,卻完全來不及躲過這一擊。
這些沒有力量護住自己的普通人,彼此之間可能隻見過數麵,如今卻盡數化成了連在一塊、正向四周擴散著的血霧。
越過擋在車隊前麵的人群之後,血腥氣息彌漫間,罡風依舊強勁有力,直直地衝毀了十二輛馬車、右邊的大半條街道,最終卻突然停了下來。
第十三輛的馬車的頂部朝天而破,一團淺紅色的身影衝天而起,迎麵向襲來的青色劍氣同樣也斬出了一劍。
那是一道血紅色的劍氣,劍速並不快,但看到它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其中正散發著凋零生機的劍意。
血祭之劍?神兵的特殊用法嗎?
破牆洞之內,趙青向外望去,隻覺手中的毫曹子劍、與遠處淺紅色的身影,突然間生出了一種隱隱相互吸引的感覺。
自己的血液也漸漸變得寒冷沉寂下來,向著右手位置緩緩聚集,似乎便要被手中短劍倒吸而去。
透過兩道巨大的劍氣衝撞產生的空氣震動波紋,她望見了車中女子的身姿容貌。
那是一張秀麗絕俗的臉蛋,膚色白膩、光滑晶瑩,麵容五官無不恰到好處,在柔和中顯出三分英氣、七分仙氣,麗若冬梅擁雪,露沾明珠,神如秋菊披霜,花襯溫玉。
很難想象,這竟是一位凡間之人。
僅僅是她外露的一段手臂,在吸引力上,似乎已然勝過了邊上價值巨萬的珍寶。
遠處,趙青同樣也瞪大了眼睛,試圖從蛛絲馬跡中判斷出現在的情況。
泓上劍師?伍子胥手下的秘衛?
專諸刺吳王僚,要離刺慶忌,這兩位天下聞名的刺客,都是伍子胥向闔閭推薦的。
在《吳越春秋》中,慶忌被評價為“萬人之敵”。在主世界,吳王僚的修為可能並不是很高,但在王宮中必然有著精銳侍衛嚴密保護,而他的兒子慶忌,則是吳國的頂尖高手。
由此可見,能成功刺殺這兩人的專諸、要離,也絕對是極強的高手。
除此之外,伍子胥還讓人在楚國放出流言,行使反間計,令楚昭王用無能的囊瓦換下了有才能的子期。
像這種流言反間,如果當真影響了對麵君主的決策,大概率是在背後收買了一批敵方的高層,才能使得流言泛濫。
可以推斷,伍子胥或許建立了一個頂尖的情報機構,為吳王闔閭、夫差掃除阻礙,助吳國西征荊楚,南伐於越。
至於“泓上劍師”,應該便是這支秘衛的對外名稱,“泓上”是吳國的一個地名,或許是指這些人是在泓上進行訓練的。
那端木叔良喊出吳國秘衛的名稱,且聲有驚怒之意,顯然並不是指那名車中的絕色女子,而是那名隱匿於遠處、發出青色氣團之人。
車中女子的功夫雖然在那名被殺的甲士之上,但似乎並沒有高出太多。之所以能一劍便擊殺對方,還是占了出其不意與兵器鋒利的優勢。
一劍穿透青銅甲胄,所發出的聲響,如裂絲帛,顯然材質差距懸殊;而收劍之後,劍上所沾染的血跡,則證明其人的勁力修為有限,做不到滴血不沾的境界。
世上確實有喜歡血腥氣息的人,但趙青很能相信這位仿佛從畫中走出的美人,會有著這樣的癖好。
至於她為什麽會藏身於端木氏的車隊之中?因為她是端木家的大小姐?又或許她是搭車的客人?
趙青一時間無法作出判斷,能夠肯定的事實是:遠處吳國秘衛出手針對的目標,應該就是藏身於車中的女子。
按照“敵方之害,乃我方之利”的原則,車中女子應該是一名對越國有著大益的人……
她本能轉過身子,向剛才青色氣團襲來的方向望去,試圖尋找那一名突然出手的吳國秘衛,以判斷自己接下來的行事。
但她還沒來得及繼續想下去,遠處變故再生。
大約三十丈外,一道不斷旋轉的青色劍氣倏然出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著這條街道直衝而來。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氣勁暴裂之聲,青色劍氣在半空中忽然微微一黯,登時一劍變兩劍,兩劍變四劍,四劍變八劍,鋪天蓋地的劍光盤旋飛舞,宛若一條正在翻滾的青色蛟龍。
望著這團急速襲來、將要把自己吞沒的強橫劍氣,趙青的心髒劇烈跳動,體氣激蕩,全身的血液都熾熱了起來,體表每一處肌膚都感受到了致命的威脅。
在臨到大危難、大激動的特殊變故之時,有一些人體內的潛能也隨即爆發。
在劍氣所形成的浪潮湧至身前數丈之時,趙青的臍下丹田一震,驀地裏誕生了一股新生而出的氣力,刹那間便衝入了周身各處經脈,震開了任督之間的窒滯。
借著神照功瞬間練成之勢,她雙足蹬地,猛然左躍,一口寒光閃閃的毫曹子劍已然交手,劃出了一個由劍氣組成的、微微偏右的圓圈。
毫曹子劍作為一件神兵,本身便蓄有著不少鋒銳難擋的劍氣,在趙青的真氣全力摧動向下,威力遠遠超出了尋常陽勁大成的上限,堪比化勁的最後一關。
數尺幽青色澤的劍光向著發一大團被敵方劍氣所裹挾著的、不斷震蕩著的空氣而去,就像一塊巨大的土石投入了洶湧的波濤之中,隻略微得阻了一阻,便被衝垮淹沒。
但這麽一來,狂亂的罡風氣團中途受到了勁力的影響,整體的路徑開始向街道的右邊偏去。
可以說,這既是趙青威力最勁的一劍,亦是最巧的一劍,點在了敵方劍氣最薄弱的部分,打破了本來維係著螺旋劍氣方向的平衡。
用勁一蹬之後,趙青在地上打了一個滾,接著身形彈起,硬生生在街道左邊民房的圍牆上撞出了一個大洞,衝入其中避過了劍氣浪潮。
然而,盡管劍氣已然微偏,但在她身後不遠處的,穿絲戴綢的中年商人、麵容驚愕的藍衫老者、依偎在一起的平民夫妻等人,卻完全來不及躲過這一擊。
這些沒有力量護住自己的普通人,彼此之間可能隻見過數麵,如今卻盡數化成了連在一塊、正向四周擴散著的血霧。
越過擋在車隊前麵的人群之後,血腥氣息彌漫間,罡風依舊強勁有力,直直地衝毀了十二輛馬車、右邊的大半條街道,最終卻突然停了下來。
第十三輛的馬車的頂部朝天而破,一團淺紅色的身影衝天而起,迎麵向襲來的青色劍氣同樣也斬出了一劍。
那是一道血紅色的劍氣,劍速並不快,但看到它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其中正散發著凋零生機的劍意。
血祭之劍?神兵的特殊用法嗎?
破牆洞之內,趙青向外望去,隻覺手中的毫曹子劍、與遠處淺紅色的身影,突然間生出了一種隱隱相互吸引的感覺。
自己的血液也漸漸變得寒冷沉寂下來,向著右手位置緩緩聚集,似乎便要被手中短劍倒吸而去。
透過兩道巨大的劍氣衝撞產生的空氣震動波紋,她望見了車中女子的身姿容貌。
那是一張秀麗絕俗的臉蛋,膚色白膩、光滑晶瑩,麵容五官無不恰到好處,在柔和中顯出三分英氣、七分仙氣,麗若冬梅擁雪,露沾明珠,神如秋菊披霜,花襯溫玉。
很難想象,這竟是一位凡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