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者,無親疏新故之殊,唯賢不肖為察。”我環視一周,發現擁護者多為顯貴之子,而一些布衣學子卻滿臉不忿,此時,我才終於意識到此戰成敗的重要性,於是勾唇一笑,說道:“在這裏,我想跟大家舉一個例子,千年前,耳乃建立潁國,經過數代的發展,形成由數個世襲大家族統治國家的模式,這些世襲大家族有一共同特點:皆是某一任國君後裔形成,異姓人摻和不進來。任人唯親這一政策被潁國發展到極致,但也帶來好處,王權集中。潁國各級官員皆是與潁國國君休戚與共的利益同盟,他們是潁王意誌的體現、潁國意誌的忠實執行者。潁國任命王室子弟就職各級高官,無疑是加強了潁國王室的力量。因此潁國王權強大,雖有內亂爭權,王權卻從未旁弱他姓之手。
然而,潁國獨特的政治形勢和國情,讓王室獨尊,王室公子們生於安樂富貴的環境,順風順水的達到權力頂峰,沒有經曆什麽挫折,也看不到百姓疾苦,因此造成潁國執政集團的極度貪汙、腐敗、驕橫、保守、落後,一年嚴重過一年。不單單是如此,潁國執政集團內部也存在有傾軋誣陷、中傷誹謗賢良的現象。而非王族身份的士人上升空間極小,最後隻能離開潁國,另謀出路,造出嚴重的人才外流,一時半會沒什麽影響,時間長了問題就大了。出逃至他國的潁國大才,熟悉潁國內部經濟、政治和軍事情況,幫助他國出謀劃策,使潁國常陷於不利地位。潁國因“賢才外流”一事幾遭亡國之禍,更讓其在爭霸戰爭中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潁國興亡的實例很好告訴我們,“任人唯賢”優於“任人唯親”,“任人唯親”能取得一時之利,卻會埋下巨大的隱患,“任人唯賢”則不同,它能夠使國家、機構、組織和個人不斷發展壯大,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符合發展的趨勢大潮。”
“此乃謬論,隻是特例罷了!”他不以為然,對我的觀點嗤之以鼻。
我笑道:“秦兄所言極是,然則,此特例屢見不鮮,南宗攻取天下以後,將其人才戰略由“任人唯賢”轉為“任人唯親”,以製度的方式規定‘天下同姓為一家,非南姓者不得王’,大肆分封同姓王,而對異姓王大肆殺戮。惠帝早期能夠任人唯賢,大力選拔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賢達之士。但是到了晚年,雄才大略的惠帝也難逃‘任人唯親’的怪圈,甚至為了外戚之私利,而將德才平平的宗室子弟委以重任,最終導致王朝衰退。同樣的黨爭在各朝各代伴隨著王朝更替屢見不鮮,難道還不足以警醒嗎?”說話間,我的視線掃過淩灝軒等人,看到他們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門外,風簌簌而動,將正德堂內殿的一串珠簾吹動,我眸光微縮,在珠簾撞擊中依稀看到一抹明黃色的衣角,我心中一動,繼續說道:“天盡其用,人盡其才。蚊蟲雖小,可製蠻牛;大象雖巨,奈何田鼠不得。治亂若得方,迴天即有術。治亂若失方,心有餘而力不足。其實,親疏遠近與賢愚與否,既不是對立的關係,也並不存在必然的聯係。在下認為應該破除‘親賢對立’的思想,撥開迷霧見本質。盲目的‘趨賢’而‘避親’是不明智的,如果是親故,不賢而用是不公,而即使是親故,賢而不用也是不公。任親還是任賢的問題重點應該體現在,能夠‘化親為賢’‘化賢為親’上,就如同我們書院一般,既有世家子弟,又有布衣百姓,世家子弟謂之親,布衣百姓謂之賢,親則有之,賢亦有之,這無不體現了皇上的胸襟與氣魄,秦兄,既如此,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效忠天昱,效忠皇上。那麽,我們爭論這些還有什麽意義!”
一番言論如江河直下震驚全場,在全場側目的驚訝議論中,秦戰臉上青白相加,卻不死心,道:“若按慕兄所言,天下沒有是非對錯了嗎?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正就是正,邪就是邪。是非,正邪,非風馬牛不相及,慕兄何以抹殺其分別呢?”
我笑著看他偏離了辯論的軌道,知道這不過是他的垂死掙紮罷了,便借用“莊子之說”乘勝追擊道:“萬物皆有兩麵,從彼方看,無不是彼,從此方看,無不是此。彼有是非,此亦有是非。果真有彼此嗎?果真無彼此嗎?果真有是非嗎?果真無是非嗎?從彼看不清楚時,從此方去看,或可明白。從此方看不明白時,從彼方去看,或可清楚。是以,彼出於此,此出於彼,因彼而有此,因此而有彼,彼此相反相成,相生相克。因是因非,因非因是,無是無不是,無非無不非。此亦彼也,彼也此也。是亦非也,非亦是也。是以,聖人不拘泥於是非之辨,而明照於天道。
明照於天道,彼此俱空,是非皆幻,彼與此,是與非,並立互偶,道居於中,是為道樞。執道樞而立於寰宇,可應無窮。是亦無窮,非亦無窮。是無定是,非無定非。倘若照之以自然之明,即可執我見,滅是非之論。一切誠如那人所言,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可乎可,不可乎不可。是乎是,不是乎不是。道行之,路成,物稱之,名有。物固有其所以然,物固有其所以可,物固有其所以是,物固有直所以非。無物不然,無事不然。是以,粗細,醜美,正斜,曲直,是非,成毀,合分……若是一以貫之,並無差別,無不通大之於道,非曠達者不可知也。既然萬物萬事無不通達於道,合而為一,你我卻在此地論辯是非曲直,豈不可笑?”
言畢,我如願地看到在場眾人震驚的表情,其實,在穿越前我讀到這篇莊子與張儀之辯時,就被其中的觀點震驚,有無道理尚且不論,就這種顛來倒去的辯證思想一般人都無法辯駁。果然,秦戰一臉呆滯地站在我的麵前,而在他身後,蔡祁岩等人同樣一臉茫然,我的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手中折扇微微一甩,輕飄飄地在衣襟前劃過,此刻,我終於明白那些公子哥手中折扇的用途,原來就是用來耍帥的!
“啪啪啪!”
驀地,靜默的正德堂內響起擊掌的聲音,接著,是珠簾掀起時珠子撞擊的聲響,我轉頭望去,映入眼簾的正是那襲明黃色的團龍密紋衣角,接著,我聽到壓抑的驚唿聲,然後便是眾人慌亂跪地的聲音,一陣忙亂,皇上已被簇擁著坐上主位。
眾人慌忙跪下請安,口中整整齊齊地說:“皇上萬安。”
顯見,他心情很不錯,氣度沉靜雍容,笑容可掬地說:“朕貿然前來,可打擾了你們的論辯?”
我心中腹誹,莫說已經結束,即便沒有結束,誰還能指責他不成,果然,哥哥已經跪倒在地,“稟告皇上,論辯剛剛結束,您來的正是時候!”
他大笑著點點頭:“朕剛剛在內殿聽了許久,蘇大人,你這書院開的很好!學子之間有學術紛爭,能夠通過論辯的方式討論,互相影響,互相交流,取長補短,百花齊放,如此甚好!”
能得皇上如此盛讚,即便是淩灝軒等人都有些難以置信,一夕間人人皆麵露喜色。
“你叫慕正一?”他頓了頓,看向我。
“迴稟皇上,學生慕正一。”我不敢抬頭,雖然化了妝,還是擔心他認出我。
“你說的不錯!”他朗朗笑道:“朕既要任人唯賢,又要任人唯親,你們既是賢士,又是天子門生,哪個不是賢?哪個不是親?”我不得不佩服,他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已將書院學子全部招攬至自己麾下,我已經看到無數學子滿麵漲紅,天子門生這一殊榮,即便是高官厚祿都無法替代。
“皇上說的是!”二哥笑著迎合,我聽得出,他是發自肺腑的高興,皇上這幾句話已將書院定了性,有皇上作為儀仗,那些皇室貴族再也不能成為他的阻力,這段時日以來受過的那些委屈在這一刻終於煙消雲散。
“你是臨安侯的兒子?”他看向一旁的秦戰,問道。
“稟皇上,學生秦戰,家父正是臨安侯!”雖然出身侯府,卻是第一次麵聖,秦戰趕忙俯低身子,迴稟道。
“臨安侯教養的不錯!兒子能考進正林書院,說明有幾分才華,要好好讀書,朝堂上正需要你們這種有才幹的士子!”
不得不說,淩澤雲這幾句話鼓舞性極大,不止秦戰,在場學子皆是漲紅了臉,一雙瞳子流光溢彩。而那些沒有考入書院的世家子弟也再無話可說。
說話間,他看向身旁的幾個皇子,笑道:“當日你們怎麽不來考考?莫不是沒有考進來?”
灝希自小最受寵愛,知道父皇打趣,陪笑道:“兒臣倒是想來,二哥恐我拆了書院,不允兒臣前來!卻不是兒臣的過錯!至於老四、老五,說不定當真是考不進來吧!”
淩澤雲果然大笑,自己的兒子他自然了解,目光自淩灝辰、淩灝清身上掃過,看向淩灝希,道:“別人也就罷了!隻要你考得進,你兩個弟弟自然沒問題!”
“父皇聖明!”淩灝辰、淩灝清齊聲附和。
一時間,正德堂內笑語盈盈,氣氛融洽。
然而,潁國獨特的政治形勢和國情,讓王室獨尊,王室公子們生於安樂富貴的環境,順風順水的達到權力頂峰,沒有經曆什麽挫折,也看不到百姓疾苦,因此造成潁國執政集團的極度貪汙、腐敗、驕橫、保守、落後,一年嚴重過一年。不單單是如此,潁國執政集團內部也存在有傾軋誣陷、中傷誹謗賢良的現象。而非王族身份的士人上升空間極小,最後隻能離開潁國,另謀出路,造出嚴重的人才外流,一時半會沒什麽影響,時間長了問題就大了。出逃至他國的潁國大才,熟悉潁國內部經濟、政治和軍事情況,幫助他國出謀劃策,使潁國常陷於不利地位。潁國因“賢才外流”一事幾遭亡國之禍,更讓其在爭霸戰爭中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潁國興亡的實例很好告訴我們,“任人唯賢”優於“任人唯親”,“任人唯親”能取得一時之利,卻會埋下巨大的隱患,“任人唯賢”則不同,它能夠使國家、機構、組織和個人不斷發展壯大,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符合發展的趨勢大潮。”
“此乃謬論,隻是特例罷了!”他不以為然,對我的觀點嗤之以鼻。
我笑道:“秦兄所言極是,然則,此特例屢見不鮮,南宗攻取天下以後,將其人才戰略由“任人唯賢”轉為“任人唯親”,以製度的方式規定‘天下同姓為一家,非南姓者不得王’,大肆分封同姓王,而對異姓王大肆殺戮。惠帝早期能夠任人唯賢,大力選拔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賢達之士。但是到了晚年,雄才大略的惠帝也難逃‘任人唯親’的怪圈,甚至為了外戚之私利,而將德才平平的宗室子弟委以重任,最終導致王朝衰退。同樣的黨爭在各朝各代伴隨著王朝更替屢見不鮮,難道還不足以警醒嗎?”說話間,我的視線掃過淩灝軒等人,看到他們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門外,風簌簌而動,將正德堂內殿的一串珠簾吹動,我眸光微縮,在珠簾撞擊中依稀看到一抹明黃色的衣角,我心中一動,繼續說道:“天盡其用,人盡其才。蚊蟲雖小,可製蠻牛;大象雖巨,奈何田鼠不得。治亂若得方,迴天即有術。治亂若失方,心有餘而力不足。其實,親疏遠近與賢愚與否,既不是對立的關係,也並不存在必然的聯係。在下認為應該破除‘親賢對立’的思想,撥開迷霧見本質。盲目的‘趨賢’而‘避親’是不明智的,如果是親故,不賢而用是不公,而即使是親故,賢而不用也是不公。任親還是任賢的問題重點應該體現在,能夠‘化親為賢’‘化賢為親’上,就如同我們書院一般,既有世家子弟,又有布衣百姓,世家子弟謂之親,布衣百姓謂之賢,親則有之,賢亦有之,這無不體現了皇上的胸襟與氣魄,秦兄,既如此,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效忠天昱,效忠皇上。那麽,我們爭論這些還有什麽意義!”
一番言論如江河直下震驚全場,在全場側目的驚訝議論中,秦戰臉上青白相加,卻不死心,道:“若按慕兄所言,天下沒有是非對錯了嗎?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正就是正,邪就是邪。是非,正邪,非風馬牛不相及,慕兄何以抹殺其分別呢?”
我笑著看他偏離了辯論的軌道,知道這不過是他的垂死掙紮罷了,便借用“莊子之說”乘勝追擊道:“萬物皆有兩麵,從彼方看,無不是彼,從此方看,無不是此。彼有是非,此亦有是非。果真有彼此嗎?果真無彼此嗎?果真有是非嗎?果真無是非嗎?從彼看不清楚時,從此方去看,或可明白。從此方看不明白時,從彼方去看,或可清楚。是以,彼出於此,此出於彼,因彼而有此,因此而有彼,彼此相反相成,相生相克。因是因非,因非因是,無是無不是,無非無不非。此亦彼也,彼也此也。是亦非也,非亦是也。是以,聖人不拘泥於是非之辨,而明照於天道。
明照於天道,彼此俱空,是非皆幻,彼與此,是與非,並立互偶,道居於中,是為道樞。執道樞而立於寰宇,可應無窮。是亦無窮,非亦無窮。是無定是,非無定非。倘若照之以自然之明,即可執我見,滅是非之論。一切誠如那人所言,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可乎可,不可乎不可。是乎是,不是乎不是。道行之,路成,物稱之,名有。物固有其所以然,物固有其所以可,物固有其所以是,物固有直所以非。無物不然,無事不然。是以,粗細,醜美,正斜,曲直,是非,成毀,合分……若是一以貫之,並無差別,無不通大之於道,非曠達者不可知也。既然萬物萬事無不通達於道,合而為一,你我卻在此地論辯是非曲直,豈不可笑?”
言畢,我如願地看到在場眾人震驚的表情,其實,在穿越前我讀到這篇莊子與張儀之辯時,就被其中的觀點震驚,有無道理尚且不論,就這種顛來倒去的辯證思想一般人都無法辯駁。果然,秦戰一臉呆滯地站在我的麵前,而在他身後,蔡祁岩等人同樣一臉茫然,我的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手中折扇微微一甩,輕飄飄地在衣襟前劃過,此刻,我終於明白那些公子哥手中折扇的用途,原來就是用來耍帥的!
“啪啪啪!”
驀地,靜默的正德堂內響起擊掌的聲音,接著,是珠簾掀起時珠子撞擊的聲響,我轉頭望去,映入眼簾的正是那襲明黃色的團龍密紋衣角,接著,我聽到壓抑的驚唿聲,然後便是眾人慌亂跪地的聲音,一陣忙亂,皇上已被簇擁著坐上主位。
眾人慌忙跪下請安,口中整整齊齊地說:“皇上萬安。”
顯見,他心情很不錯,氣度沉靜雍容,笑容可掬地說:“朕貿然前來,可打擾了你們的論辯?”
我心中腹誹,莫說已經結束,即便沒有結束,誰還能指責他不成,果然,哥哥已經跪倒在地,“稟告皇上,論辯剛剛結束,您來的正是時候!”
他大笑著點點頭:“朕剛剛在內殿聽了許久,蘇大人,你這書院開的很好!學子之間有學術紛爭,能夠通過論辯的方式討論,互相影響,互相交流,取長補短,百花齊放,如此甚好!”
能得皇上如此盛讚,即便是淩灝軒等人都有些難以置信,一夕間人人皆麵露喜色。
“你叫慕正一?”他頓了頓,看向我。
“迴稟皇上,學生慕正一。”我不敢抬頭,雖然化了妝,還是擔心他認出我。
“你說的不錯!”他朗朗笑道:“朕既要任人唯賢,又要任人唯親,你們既是賢士,又是天子門生,哪個不是賢?哪個不是親?”我不得不佩服,他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已將書院學子全部招攬至自己麾下,我已經看到無數學子滿麵漲紅,天子門生這一殊榮,即便是高官厚祿都無法替代。
“皇上說的是!”二哥笑著迎合,我聽得出,他是發自肺腑的高興,皇上這幾句話已將書院定了性,有皇上作為儀仗,那些皇室貴族再也不能成為他的阻力,這段時日以來受過的那些委屈在這一刻終於煙消雲散。
“你是臨安侯的兒子?”他看向一旁的秦戰,問道。
“稟皇上,學生秦戰,家父正是臨安侯!”雖然出身侯府,卻是第一次麵聖,秦戰趕忙俯低身子,迴稟道。
“臨安侯教養的不錯!兒子能考進正林書院,說明有幾分才華,要好好讀書,朝堂上正需要你們這種有才幹的士子!”
不得不說,淩澤雲這幾句話鼓舞性極大,不止秦戰,在場學子皆是漲紅了臉,一雙瞳子流光溢彩。而那些沒有考入書院的世家子弟也再無話可說。
說話間,他看向身旁的幾個皇子,笑道:“當日你們怎麽不來考考?莫不是沒有考進來?”
灝希自小最受寵愛,知道父皇打趣,陪笑道:“兒臣倒是想來,二哥恐我拆了書院,不允兒臣前來!卻不是兒臣的過錯!至於老四、老五,說不定當真是考不進來吧!”
淩澤雲果然大笑,自己的兒子他自然了解,目光自淩灝辰、淩灝清身上掃過,看向淩灝希,道:“別人也就罷了!隻要你考得進,你兩個弟弟自然沒問題!”
“父皇聖明!”淩灝辰、淩灝清齊聲附和。
一時間,正德堂內笑語盈盈,氣氛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