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終於結束了。
寫得焦頭爛額,強行給了個結局,但也總算是能跟後續劇情接上,總體而言還算能接受吧。
…
我之前想做的總結其實都已經說的差不多,例如什麽縫合過多、基礎設定與角色不符等等...但這本書的問題其實不止這些,多到總結起來都麻煩。
之前第一卷的時候犯懶,沒有總結與捋出來,第二卷一起寫出來吧,等以後我時不時迴看的時候,也能清晰認知到自身寫作技巧上的一些問題。
先從爽點與鋪墊說起吧。
作為一部網文,這倆是最不可缺少的。
如今寫著寫著,對於爽點的認知我也越發全麵了起來,並發現了一個問題:
爽點,是由鋪墊來的。
你必須要有足夠的鋪墊,才能將爽點寫爽,這是絕對的大前提。
例如:
有個女人向你表白了。
若是沒有提前鋪墊好這個女人多麽漂亮或性格多好,提前為其搭建好人物形象,寫出人格魅力,那麽她的告白就隻是個“名字”的告白,沒有任何爽點可言。
隻有提前鋪墊好,甚至可以再墨跡誤會幾迴,像是輝夜大小姐那樣(但後宮文中也不能那麽墨跡),這樣寫出來的告白,才是有層次,有實感,且能夠勾起讀者期待的。
再舉個例子:
你殺了個壞人。
還是同樣的道理,若是沒有提前鋪墊好這個壞人多麽惡心,多麽惹人厭,而但你把他殺死後,也隻是殺了個“人名”而已,沒有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還有諸如很多,主角陷入絕境,若是沒有提前鋪墊絕境究竟有多“絕”,那麽當主角脫困後,所能造成的爽點也是完全不同的...
這就是鋪墊的重要性,其在裏與爽點相輔相成,互相成就。
鋪墊引申出了期待感,達成期待感就成就了爽點,之後繼而產生新的期待....這三個名字,共同構成了網絡能讓人始終看下去的根基。
我之前並沒有係統性地認知到這一點。
且雖然認知是認知到了,真想寫出來,又需要足夠的文筆,以及大量的寫作經驗,還是要慢慢有意識地積累才行。
——————
現在說說結構。
在最開始的設置中,我這本書想要嚐試一下三線結構。
即主成長線:【瑟提打黑拳賺錢、升級、變強】;
大世界觀線:【怪人協會與天柱的對抗,從高天原即將開啟後的一係列布局、以及其餘人的發展等等】;
身世線:【也可以稱為瘋學家線,是條暗線,通過交叉並行探索與一係列事件,不斷進行身份的探知以及影響另外兩條線的進程】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幹。
先不提“身世線”的完成度堪稱災難級。
最讓人難受的是,我每每開寫這條線時,都會有種違和感。
就是腕豪這種在大眾印象中的莽夫英雄,開始不斷探索、思考、總結線索...總讓人有些出戲,甚至於我自身寫著的時候都有點出戲。
相同感覺的還有感情線。
這本書的感情戲寫的不咋行,有一部分原因是進展太快,缺少鋪墊,更主要的原因還是代入感的問題,我發現我經常一想象腕豪那個獸耳大漢在談戀愛,就有種出戲感,很難將自身帶入其中,寫出能夠勾動情緒的感情戲...
近日我時常在思考這個問題。
本身這種三線結構是沒問題的,加私貨與感情戲也是沒問題的。
但用在這本書上,其實並不是特別適合。
這本書如果正常的兩線並行,就是成長線與大世界觀線,簡單粗暴些的戰鬥與升級,成績會不會更好先不談,起碼不會像現在這樣如此難寫。
這些天碼字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在蹦,基本上寫三句刪兩句,不瞞你們說,之前的每天八千字更新我差不多七八個小時就能寫完,這幾天的每天四千字都基本要寫十個小時左右。
強行更改一本書的寫作結構是個很艱難的事情。
但好在已經把最難的第二卷給了個小結尾,接下來的第三卷要相對好寫一些。
更新量應該能多些吧。
不訴苦水了......言歸正傳,繼續總結。
這種三線結構應該是我看詭秘之主後,有的想法。
詭秘就是個很標準的三線並行的結構,並且完成的相當漂亮,其中的羅塞爾線不僅沒有喧賓奪主,對於其餘兩線的劇情推進與幫助都是極大的。
是三線結構的一個非常非常非常優異的範本。
我自身雖然這次嚐試不算多成功,但這種寫作結構我確實是愛上了,它確實是一個拉動劇情發展的利器,等到下本書我應該還會繼續使用。
現在來總結一下使用經驗:
成長線與大世界觀線其實沒什麽好說的,大部分都是這般,最主要的是這個第三條線,也就是暗線的布局。
首先我犯的一個錯誤是:暗線事件的獨特性沒有得到確保,使得產生了混淆與混亂感。
譬如瑟提經受的暗殺。
有神丘古人的,也有懶惰天王的,寫著寫著很容易就會讓人感覺,怎麽天天有人暗殺啊,一會是他一會又是他的。
其實這不僅涉及到了個獨特性,也涉及到了複雜性。
暗線本就是暗線,它並不是個會花費大量篇幅設計的劇情線,因此在保證“暗”的同時,需要盡可能的簡化,使其發揮出劇情推動的作用,而非是喧賓奪主,搶占了兩條明線的風頭。
我這本書犯的最大錯誤也正是如此。
若我隻是單純描寫瘋學家的經曆以及一些其餘事情,幫助瑟提了解超凡世界獲得點靈器,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瑟提的選擇,這才是個好的第三條線。
詭秘也是如此做的,通過羅塞爾的日記,幫助小克了解超凡、通過扮演法,幫他快速提升實力以及選擇占卜師等等...
真細究來看,這條線的內核是很清晰明了的,主要媒介就是羅塞爾的日記。
可我犯的錯誤,就是在這些之餘,又添加了什麽暗殺的,什麽複雜的關係啊,什麽瘋學家的設計啊......
暗線本就不適合大規模用筆墨介紹。
這不僅使得文章結構混亂,我自己寫著都有些頭暈。
所以,一開始若是就有瘋學家這種人物,再給我一次重新設計的機會,我必然會把他設定成個徹頭徹尾的死人。
通過有效且明確的媒介,用最精簡的文字,使得這條線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我認為這才是三線結構中暗線的用法。
————
其他的不多談了。
這幾天長期缺覺有點難頂,我準備洗漱下馬上去睡覺,睡到個明天天亮,然後起床做第三卷的細綱。
所以...
嘿嘿,圖窮匕見啦。
明天請一天假——
感謝各位的支持,我會盡我最大努力,奉上精彩的文字!!
寫得焦頭爛額,強行給了個結局,但也總算是能跟後續劇情接上,總體而言還算能接受吧。
…
我之前想做的總結其實都已經說的差不多,例如什麽縫合過多、基礎設定與角色不符等等...但這本書的問題其實不止這些,多到總結起來都麻煩。
之前第一卷的時候犯懶,沒有總結與捋出來,第二卷一起寫出來吧,等以後我時不時迴看的時候,也能清晰認知到自身寫作技巧上的一些問題。
先從爽點與鋪墊說起吧。
作為一部網文,這倆是最不可缺少的。
如今寫著寫著,對於爽點的認知我也越發全麵了起來,並發現了一個問題:
爽點,是由鋪墊來的。
你必須要有足夠的鋪墊,才能將爽點寫爽,這是絕對的大前提。
例如:
有個女人向你表白了。
若是沒有提前鋪墊好這個女人多麽漂亮或性格多好,提前為其搭建好人物形象,寫出人格魅力,那麽她的告白就隻是個“名字”的告白,沒有任何爽點可言。
隻有提前鋪墊好,甚至可以再墨跡誤會幾迴,像是輝夜大小姐那樣(但後宮文中也不能那麽墨跡),這樣寫出來的告白,才是有層次,有實感,且能夠勾起讀者期待的。
再舉個例子:
你殺了個壞人。
還是同樣的道理,若是沒有提前鋪墊好這個壞人多麽惡心,多麽惹人厭,而但你把他殺死後,也隻是殺了個“人名”而已,沒有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還有諸如很多,主角陷入絕境,若是沒有提前鋪墊絕境究竟有多“絕”,那麽當主角脫困後,所能造成的爽點也是完全不同的...
這就是鋪墊的重要性,其在裏與爽點相輔相成,互相成就。
鋪墊引申出了期待感,達成期待感就成就了爽點,之後繼而產生新的期待....這三個名字,共同構成了網絡能讓人始終看下去的根基。
我之前並沒有係統性地認知到這一點。
且雖然認知是認知到了,真想寫出來,又需要足夠的文筆,以及大量的寫作經驗,還是要慢慢有意識地積累才行。
——————
現在說說結構。
在最開始的設置中,我這本書想要嚐試一下三線結構。
即主成長線:【瑟提打黑拳賺錢、升級、變強】;
大世界觀線:【怪人協會與天柱的對抗,從高天原即將開啟後的一係列布局、以及其餘人的發展等等】;
身世線:【也可以稱為瘋學家線,是條暗線,通過交叉並行探索與一係列事件,不斷進行身份的探知以及影響另外兩條線的進程】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幹。
先不提“身世線”的完成度堪稱災難級。
最讓人難受的是,我每每開寫這條線時,都會有種違和感。
就是腕豪這種在大眾印象中的莽夫英雄,開始不斷探索、思考、總結線索...總讓人有些出戲,甚至於我自身寫著的時候都有點出戲。
相同感覺的還有感情線。
這本書的感情戲寫的不咋行,有一部分原因是進展太快,缺少鋪墊,更主要的原因還是代入感的問題,我發現我經常一想象腕豪那個獸耳大漢在談戀愛,就有種出戲感,很難將自身帶入其中,寫出能夠勾動情緒的感情戲...
近日我時常在思考這個問題。
本身這種三線結構是沒問題的,加私貨與感情戲也是沒問題的。
但用在這本書上,其實並不是特別適合。
這本書如果正常的兩線並行,就是成長線與大世界觀線,簡單粗暴些的戰鬥與升級,成績會不會更好先不談,起碼不會像現在這樣如此難寫。
這些天碼字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在蹦,基本上寫三句刪兩句,不瞞你們說,之前的每天八千字更新我差不多七八個小時就能寫完,這幾天的每天四千字都基本要寫十個小時左右。
強行更改一本書的寫作結構是個很艱難的事情。
但好在已經把最難的第二卷給了個小結尾,接下來的第三卷要相對好寫一些。
更新量應該能多些吧。
不訴苦水了......言歸正傳,繼續總結。
這種三線結構應該是我看詭秘之主後,有的想法。
詭秘就是個很標準的三線並行的結構,並且完成的相當漂亮,其中的羅塞爾線不僅沒有喧賓奪主,對於其餘兩線的劇情推進與幫助都是極大的。
是三線結構的一個非常非常非常優異的範本。
我自身雖然這次嚐試不算多成功,但這種寫作結構我確實是愛上了,它確實是一個拉動劇情發展的利器,等到下本書我應該還會繼續使用。
現在來總結一下使用經驗:
成長線與大世界觀線其實沒什麽好說的,大部分都是這般,最主要的是這個第三條線,也就是暗線的布局。
首先我犯的一個錯誤是:暗線事件的獨特性沒有得到確保,使得產生了混淆與混亂感。
譬如瑟提經受的暗殺。
有神丘古人的,也有懶惰天王的,寫著寫著很容易就會讓人感覺,怎麽天天有人暗殺啊,一會是他一會又是他的。
其實這不僅涉及到了個獨特性,也涉及到了複雜性。
暗線本就是暗線,它並不是個會花費大量篇幅設計的劇情線,因此在保證“暗”的同時,需要盡可能的簡化,使其發揮出劇情推動的作用,而非是喧賓奪主,搶占了兩條明線的風頭。
我這本書犯的最大錯誤也正是如此。
若我隻是單純描寫瘋學家的經曆以及一些其餘事情,幫助瑟提了解超凡世界獲得點靈器,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瑟提的選擇,這才是個好的第三條線。
詭秘也是如此做的,通過羅塞爾的日記,幫助小克了解超凡、通過扮演法,幫他快速提升實力以及選擇占卜師等等...
真細究來看,這條線的內核是很清晰明了的,主要媒介就是羅塞爾的日記。
可我犯的錯誤,就是在這些之餘,又添加了什麽暗殺的,什麽複雜的關係啊,什麽瘋學家的設計啊......
暗線本就不適合大規模用筆墨介紹。
這不僅使得文章結構混亂,我自己寫著都有些頭暈。
所以,一開始若是就有瘋學家這種人物,再給我一次重新設計的機會,我必然會把他設定成個徹頭徹尾的死人。
通過有效且明確的媒介,用最精簡的文字,使得這條線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我認為這才是三線結構中暗線的用法。
————
其他的不多談了。
這幾天長期缺覺有點難頂,我準備洗漱下馬上去睡覺,睡到個明天天亮,然後起床做第三卷的細綱。
所以...
嘿嘿,圖窮匕見啦。
明天請一天假——
感謝各位的支持,我會盡我最大努力,奉上精彩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