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海陸雙強


    同一時間,巴爾卡什湖東岸,阿特勞沙漠腹地,某空軍基地。


    說是空軍基地,停在跑道旁邊的全都是海軍航空兵的艦載機,最為搶眼的是綽號“大熊貓”的“戰-9b”重型艦載戰鬥機。


    嚴格說來,“戰-9”才是第三代戰鬥機的開山之作。


    帝國空軍在為“戰-11”的發動機發愁的時候,帝國海軍搶先吃螃蟹,采購與列裝了配備成熟發動機的“戰-9a”。


    不是說帝國海軍不在乎發動機的好壞,而是受形勢所迫。


    跟空軍比,海軍更需要一種性能先進的戰鬥機,應付日益突出的空中威脅,特別是那些能夠攜帶數枚,甚至十幾枚重型反艦導彈,用現代化的通信係統組織起來,能夠以2馬赫速度發起突擊的轟炸機群。


    換句話說,帝國海軍急切的需要一種性能先進的截擊機。


    這個要求,在“戰-9”的氣動布局方麵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帝國的4種第三代戰鬥機當中,僅“戰-9”采用在第二代戰鬥機上普遍使用,而現在看是利大於弊的可變後掠翼布局。


    即便放眼全球,也就隻有2種第三代戰鬥機采用可變後掠翼布局。


    有趣的是,兩種都是艦載戰鬥機。


    這也從一個側麵反映出,海軍的戰術需求與空軍的存在巨大差距,因此適合空軍的戰鬥機未必就適合海軍。


    在具體性能上,“戰-9”更加像是遠程截擊機。


    雖然最大飛行速度隻有2.3馬赫,比空軍的“戰-11”低,甚至不如“戰-10a”,但是在換上大推力發動機之後,“戰-9”具備有限的超音速巡航能力,能夠以2.0馬赫的速度衝刺飛行600千米。


    關鍵還有,“戰-9”的主戰武器是射程達到了150千米的遠程空空導彈。


    依靠平板縫隙火控雷達,“戰-9”最多能同時對6架敵機開火。


    此外,依靠可變後掠翼,“戰-9”擁有第三代重型戰鬥機中,最為突出的盤旋性能,也就是水平機動性能。


    如果說“戰-9a”受發動機的限製,性能還存在缺陷,換上新式發動機的“戰-9b”就肯定是當今最好的重型戰鬥機之一。


    在去年的聯合對抗演習當中,首次參演的“戰-9b”就一雪前恥,在與“戰-11”進行的單機格鬥對抗比賽當中,取得了19勝1平0負的傲人成績,並狠狠的教訓了帝國空軍的飛行員。


    隻是,“戰-9b”也不是盡善盡美。


    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可靠性與可維護性差,且運作費用高得離譜。


    就算帝國海軍一直大力宣揚“戰-9”的戰鬥力,也沒有否認,“戰-9”是一種貴得讓帝國海軍都感到承受不起的戰鬥機。


    此外,就是欠缺多用途性能。


    因為帝國海軍擁有專用的艦載攻擊機,數量還不少,所以不存在要讓戰鬥機執行打擊任務的需要。


    要說的話,“戰-9”才是貨真價實的“純種”戰鬥機。


    隻是,複雜的結構,超標的重量,使“戰-9”沒辦法像“戰-10”與“戰-11”那樣,通過增加專用設備來獲得對地打擊能力,從而在不對機體進行太大改動的情況下,發展成多用途戰鬥機。


    正是如此,帝國海軍才在“戰-9”服役之後,采購了“戰-12”多用途艦載戰鬥機。


    “戰-12”是帝國第四種,同樣是最後一種第三代戰鬥機。在“戰-10a”已經大規模服役的那年,即新曆134年才正式立項,6年之後才獲得海軍采購合同,第一批在新曆142年交付。


    等“戰-12”形成戰鬥力,其他3種第三代戰鬥機都已挑起了大梁。


    迫使帝國海軍退而求其次的,並不是“戰-9”太昂貴。


    要往根本上講,催生“戰-12”的其實是新的攻擊戰術,以及新戰術對作戰飛機提出的要求。


    簡單的說,“戰-12”不是用來填補“戰-9”數量不足產生的空缺,而是取代性能已經落後的“攻”係列艦載機。


    編入“戰”係列是因為更容易獲得撥款。


    在“戰-12”之前,帝國海軍擁有大小兩種艦載攻擊機,即40噸級的“攻-5”重型攻擊機與15噸級的“攻-6”輕型攻擊機。


    嚴格說來,“攻-6”其實是用來補充“攻-5”的縮水版。


    主要就是,“攻-5”實在太大了,如果按5個中隊編排,就會導致艦載機的搭載數量大幅度減少。


    關鍵就是,“戰-9”同樣是40噸級的艦載機。


    正是如此,在帝國海軍的超級航母上,一般搭載3個重攻中隊加2個輕攻中隊,大型航母則恰好相反。


    即便如此,都對艦載航空兵聯隊的編製體係提出了挑戰。


    滿編狀態之下,超級航母都隻能搭載3個中隊,總共24架“戰-9b”,而大型航母還要減少幾架。


    不管怎麽編排,隻要還是這些艦載機,就肯定存在戰鬥機不足或攻擊機不夠的問題。


    這2種攻擊機,其實都是傳統艦載機,主要使用非製導彈藥,以超低空投彈的方式執行轟炸任務。


    顯然,在現代化的防空體係麵前,傳統艦載攻擊機基本沒有活路。


    為此,就需要一種能夠使用新式彈藥的艦載攻擊機。


    正是根據這些需求才有了“戰-12”多用途戰鬥機。


    掛上對空彈藥,“戰-12”就是一種性能稍微差一些,但是能配合“戰-9”作戰,填補艦隊防空網漏洞的戰鬥機。


    使用精確製導彈藥,“戰-12”是一種比“攻-6”先進了許多的攻擊機。


    其實,在各主要性能上,“戰-12”都全麵超越“攻-6”,就算遭到非議的航程,都能夠通過空中加油彌補。


    此外,在作戰靈活性上,“戰-12”也遠超“攻-5”。


    正是如此,“戰-12”服役之後取替的就是“攻-6”。


    在通常配置下,一支艦載機航空兵聯隊擁有4個或者5個“戰-12”中隊,且隻有1個中隊兼職防空。


    可惜的是,“戰-12”的產量嚴重不足。


    不是產能不夠,是經費不足。


    迄今為止,帝國海軍的15個艦載機航空聯隊當中,隻有9個聯隊獲得了“戰-12”,且換裝率都不到50%。


    也就是說,在所有的艦載機航空聯隊裏麵,都有“攻-6”在發揮餘熱。


    至於“攻-5”,暫時還無法替代。


    準確的說,用來替代“攻-5”的“攻x”項目還在推進當中,連原型機都沒有,量產更加是遙遙無期。


    “戰-12”沒有取代“攻-5”,不止是載彈量的問題,還跟作戰半徑有很大關係。


    站在帝國海軍的立場上,肯定不會用作戰半徑不足1000千米的“戰-12”取代作戰半徑達到了2000千米的“攻-5”。


    如果沒有“攻-5”,隻剩下“戰-12”,帝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就得冒著遭到飽和打擊的巨大風險靠近敵國本土,在近岸海域作戰。數十年以來,帝國海軍所做的努力,無一例外的都是為了遠離敵國本土。


    其實,這也是帝國海軍偏愛重型攻擊機與重型戰鬥機的關鍵原因。


    “攻-5”不但擁有2000千米的最大作戰半徑,還擁有高達13噸的最大載彈量,幾乎就是一架小型轟炸機。


    關鍵還有,依靠夥伴式空中加油,“攻-5”能在不依靠空軍的情況下,執行超遠程轟炸任務。


    這個能力,確保了海軍航空兵的獨立地位。


    在機場上,就有幾個中隊的“戰-12”、“攻-5”與“攻-6”。


    海軍的其他艦載機,比如說“巡-4b”反潛巡邏機,“指-6c”艦載預警機、“運-6b”艦載運輸機、“直-8f”反潛直升機,因為沒有安排參與即將舉行的聯合演習,所以並沒有轉移過來。


    隻是,部署在該基地的,不僅僅是海軍的作戰飛機。


    靠近機庫那邊,整齊的停放著十多架隸屬於陸軍航空兵的武裝直升機。


    最搶眼的是4架在3年前才服役,去年形成戰鬥力,首次參與軍事演習的“直-10”重型武裝直升機。


    雖然不像海軍的艦載機那麽威武,但是這些武裝直升機絕對是陸軍航空兵的**。


    其實,陸航擁有的也隻有直升機。


    按當年的“分家協議”,所有長翅膀,能夠飛的裝備都屬於空軍,陸軍後來就利用了這一點。


    直升機用的是旋翼,而不是機翼,因此不在“長了翅膀”的裝備裏麵。


    正是如此,在波伊戰爭期間,帝國陸軍才以直升機為基礎組建陸軍航空兵,而且借戰爭需要,讓陸航發展壯大。


    在那場戰爭中,帝國陸軍投入了上萬架直升機,損失也極為慘重,超過了5000架!


    正是如此,波伊戰爭又被稱之為“直升機的戰爭”。


    也就是在這場戰爭當中,為打擊地麵目標而生的武裝直升機粉墨登場,並且展現出極為強悍的戰鬥力。


    此外,隨著機載反坦克導彈問世,帝國陸軍航空兵發現,武裝直升機是最理想的反裝甲平台。


    在前幾年的聯合演習中,陸航的武裝直升機都扮演了坦克殺手的角色。


    按陸軍航空兵做的統計,1架專用武裝直升機能夠抵消20多輛主戰坦克,作戰效費比極為驚人。


    當然,這個數據肯定有很多水分。


    為了獲得研製采購武裝直升機的撥款,陸航肯定得誇大武裝直升機的價值,特別是帝國高層最關心的反裝甲作戰的效率。


    西陸集團部署在駱沙民主共和國的大約5萬輛主戰坦克,一直是帝國高層,也是8億帝國軍民揮之不去的夢魘!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帝國陸軍在波伊戰爭結束之後,啟動了“直-10”的研製工程。


    嚴格說來,“直-10”才是帝國陸軍的第一種專用武裝直升機,而之前與陸戰隊聯合研製的“直-7”其實是在“直-4”通用直升機的基礎上,由局部改進而來的武裝直升機,保留了通用直升機的基本結構。


    與“直-7”比,“直-10”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針對反坦克作戰,全麵加強攻擊能力與生存性能。


    為此,“直-10”由被陸軍稱之為“飛行坦克”。


    當然,其官方名稱為“黑旋風”。


    “飛行坦克”的綽號絕不是浪得虛名。


    在駕駛艙,發動機艙與後機身的油箱區域,全都用陶瓷複合裝甲包裹,能夠抵抗30毫米高爆彈與20毫米穿甲彈,而且駕駛艙擋風玻璃的厚度達到20毫米,能夠擋住15毫米高射機槍的子彈。


    此外,五葉主旋翼采用抗損結構,在任何一片槳葉中彈之後,能繼續飛行15分鍾。


    全部5個主要油箱,采用自封閉結構。


    幹式減速器能在被擊穿,潤滑油完全流失的情況下,能繼續工作30分鍾以上。


    後三點式起落架的兩個主起落架,為高行程抗衝擊結構,在墜落速度達到每秒15米的情況之下,依然能為飛行員提供不低於50%的生存概率。


    當然,與驚人的生存力相比,“直-10”的打擊能力更加強大。


    不是說“直-10”能攜帶比“直-7”更多,或者更加先進的武器,而是依靠各種先進設備獲得的更強大的突防性能。


    依靠裝在機鼻上的光電探測設備,第三代熱成像儀,“直-10”能夠在夜間,以及複雜氣象條件下,在離地麵不到20米的高度上,使用反坦克導彈,對10千米以內的地麵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此外,依靠先進的電子設備,“直-10”能在樹梢高度以每小時250千米的速度飛行。


    這個高度,讓“直-10”能夠避開幾乎所有的防空雷達,而且較低的速度使其不會被預警機盯上。


    在前幾年的聯合演習中,陸航的武裝直升機就展現出強大的突擊能力。


    隻是受本身的性能限製,由武裝直升機執行突防任務一直就隻是設想。


    直到“直-10”的到來,這個設想才具有變成現實的可能性。


    具體怎麽實現,還需要在演習中摸索總結。


    這個時候,基地的指揮中心裏麵,相關探討已經進行了幾個小時。爭論的焦點,也就是哪個兵種,或者說哪種作戰平台,更適合執打第一槍的突防任務,也就是在開戰之後打掉敵人的防空結點。


    通常是整個防空係統中,關聯程度最低的一座對空搜索警戒雷達。


    在戰術層麵上,隻要能夠在敵人的防空網上打開一個突破口,就能夠讓戰鬥機與轟炸機**,對敵後方的目標,比如空軍基地與指揮中心,還有防空陣地與通信機構等高價值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隻要能夠癱瘓敵人的防空與指揮係統,奪取製空權就將事半功倍!


    可問題是,這一套戰術,仍然停留在設想當中,除了有限的軍事演習,從來沒有在實戰中獲得過驗證。


    顯然,理論上行得通的,在實踐中未必行得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爭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帝國爭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