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湊熱鬧
等到上午10點過,才收到最新消息。
東狹夷首相文衛已通過公開渠道,正式發布了投降聲明,還下令讓所有軍隊立即停止抵抗與戰鬥。
隻是,帝都那邊依然沒消息。
在是否接受東狹夷投降的問題上,帝國內部一直就存在巨大分歧。
幾個月前,決定派兵攻占長泣港,由牛滿與澤三去組建政權,其實就是這個分歧導致的結果。接下來,帝國跟長泣政權建交,並宣稱在狹夷本土進行的是兩個政權的內戰,也與此有關。
在根本上,就是為了從狹夷抽身,避免陷入這個有幾千萬居民的泥潭。
先不說攻占狹夷全境要動用多少兵力,隻是在大戰期間維持多狹夷的占領,都是一個大麻煩。
不然的話,狹夷皇國在幾個月前就戰敗了。
此外,白止戰還有一個猜測。
或許,薛遠征早已獲得東狹夷政權即將投降的消息,或者是有類似的判斷,也才會給白止戰安排在年內攻打管島的作戰任務。關鍵是,白止戰以此為由離開帝都,恰好避開即將到來的風暴。
要說的話,恐怕大部分人都不願意接受東狹夷投降。
也很簡單,狹夷皇國有幾千萬人,而且在不久之前,由這幾千萬狹夷人武裝起來的狹夷海軍才偷襲了帝國海軍。
再說,西狹夷政權是幹嘛的?
當初讓牛滿與澤三去長泣成立西狹夷政權,薛遠征給民眾的說辭,就是能讓帝國從狹夷皇國抽身。
既然如此,為什麽還要返迴狹夷皇國?
如果東狹夷政權沒投降,那還說得通,畢竟狹夷皇國的戰事一直在消耗帝國的資源,特別是武器彈藥。可現在,東狹夷政權已經投降,讓西狹夷政權去接管好了,哪裏還需要帝國出麵?
那幾千萬難民?
又不是帝國的子民,跟帝國有啥關係?
當然,這隻是在說氣話。
不管怎樣,都必須接受狹夷皇國投降。
理由,就一個。
如果拒絕,就意味著要跟所有的敵人死戰到底,準確說是所有敵對國家都會跟帝國死戰到底!
帝國能戰勝全世界?
能又如何?
難道因為麵子或者別的什麽理由,就讓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將士去送死!?
還有,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夠戰勝所有敵國?
這麽一個一個的推下去,至少要十年,甚至需要二十年!
雖然帝國早就做好單挑全世界的準備,也沒指望跟其他列強溝壑,但是爭取的勝利,並非不接受敵國投降。
隻要敵國宣布投降,帝國就已經取得勝利!
跟所有的敵人死戰,帝國肯定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
在曆史上,其實有前車之鑒。
洛克帝國。
當初,洛克帝國幾乎把整個西大陸統一了起來,結果卻貪心不足,倒在了最後一個陸上敵國麵前。
哪怕再往前看,強大的秦帝國也是奮六世餘烈,才完成統一大業。
梁夏帝國迄今,還不到一百年呢!
換個角度,接受狹夷皇國投降或許還是打開局麵的機會。
沒錯,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
等到中午,都沒有新的消息。
白止戰再沒多耽擱,先給機場打了個電話,然後帶著周湧濤趕了過去。
這次,他沒有在機場給劉長勳打電話,而是直接上了那架皇室成員專用的飛機。
下午四點左右,白止戰迴到帝都。
在他趕到海軍司令部的時候,已經是傍晚。
肯定是白止戰走了之後,趙禹打電話告訴了劉長勳,所以劉長勳在等著白止戰,然後就帶他去了首輔官邸。
白止戰沒猜錯,薛遠征在努力說服戰時內閣的其他成員。
雖然首輔是內閣的領袖,擁有戰時決策權,但是按照帝國的相關製度,像接受敵國投降這種大事,必須獲得皇帝的批準。關鍵是,必須以內閣的名義向樞密院遞交受降書,也就需要獲得半數以上大臣的支持。
所幸的是,薛遠征的努力沒白費。
在白止戰乘飛機離開浦州的時候,薛遠征就說服了最後兩名大臣,獲得超過三分之二的支持。
他在下午就去了樞密院。
結果,劉長勳帶著白止戰與周湧濤到達首輔官邸的時候,薛遠征還沒迴來。
其實也沒有等多久。
晚上8點不到,薛遠征就迴來了。
大概是一直在忙碌,連晚飯都沒有顧得上,所以在薛遠征迴來後,生活秘書立即把晚飯送了過來。
白止戰也沒吃晚飯,連午飯都沒有顧得上。
借著吃晚飯的功夫,白止戰看了由薛遠征帶迴來的受降聲明。
因為是妥協的結果,也就是為了說服其他內閣大臣,出麵接受東狹夷政權投降的不止有梁夏帝國,還有西狹夷政權,並以西狹夷政權為主。為此給出的理由就是,梁夏帝國早已承認西狹夷政權,並且跟西狹夷政權簽署了同盟條約,因此發生在狹夷本土的戰爭其實是狹夷皇國內戰。
東狹夷政權投降是宣告內戰結束。
這麽做的最大好處,就是不需要為狹夷皇國的人道主義災難負責。
人道主義援助?
當然得有,不過到底給多少,那得看心情,或者說是帝國的能力,肯定不太多,沒辦法麵麵俱到。
薛遠征帶迴來的是初稿,還要修改與潤色。
不出所料,在明天上午發布。
此外,就是舉行受降儀式的事情。
按照薛遠征的意思,首先得由西狹夷政權去接管東狹夷軍隊,不要求控製全境,不過至少得占領皇都與東皇都。
當然,關鍵是控製狹皇。
道理也很簡單:狹皇是政權合法性的象征。
放眼全球,恐怕也就隻有狹夷皇國一個國家的皇室延續了2000多年,不管政權怎麽更迭都沒改變過。
這也是狹夷皇國稱為“皇國”的一大原因。
按照薛遠征的估計,最快要到下個月,西狹夷的國民自衛隊才能控製局勢,然後才談得上正式受降的事情。
雖然以西狹夷政權為主,但是帝國肯定得參加。
此外,還要選擇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地點簽署投降書。
按照薛遠征的意思,最好是在一艘戰艦上,而且得是戰列艦,地點最好是在東都灣,可以考慮由陸軍將領為首。
不管怎樣,後期的戰爭幾乎都由陸軍承擔。
至於人選,薛遠征推薦的李雲翔。
此外,還得算上大皇子李清。
海軍這邊,不是白止戰,就是劉向真,而且薛遠征與劉長勳都傾向於把這個殊榮給予白止戰。
也很簡單,在擊敗狹夷海軍的幾場決定性海戰當中,充當主力的是白止戰。
隻是,白止戰急匆匆的返迴帝都,不是要趕迴來湊熱鬧,更不是擔心會派劉向真代表海軍去受降,而是為了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等到上午10點過,才收到最新消息。
東狹夷首相文衛已通過公開渠道,正式發布了投降聲明,還下令讓所有軍隊立即停止抵抗與戰鬥。
隻是,帝都那邊依然沒消息。
在是否接受東狹夷投降的問題上,帝國內部一直就存在巨大分歧。
幾個月前,決定派兵攻占長泣港,由牛滿與澤三去組建政權,其實就是這個分歧導致的結果。接下來,帝國跟長泣政權建交,並宣稱在狹夷本土進行的是兩個政權的內戰,也與此有關。
在根本上,就是為了從狹夷抽身,避免陷入這個有幾千萬居民的泥潭。
先不說攻占狹夷全境要動用多少兵力,隻是在大戰期間維持多狹夷的占領,都是一個大麻煩。
不然的話,狹夷皇國在幾個月前就戰敗了。
此外,白止戰還有一個猜測。
或許,薛遠征早已獲得東狹夷政權即將投降的消息,或者是有類似的判斷,也才會給白止戰安排在年內攻打管島的作戰任務。關鍵是,白止戰以此為由離開帝都,恰好避開即將到來的風暴。
要說的話,恐怕大部分人都不願意接受東狹夷投降。
也很簡單,狹夷皇國有幾千萬人,而且在不久之前,由這幾千萬狹夷人武裝起來的狹夷海軍才偷襲了帝國海軍。
再說,西狹夷政權是幹嘛的?
當初讓牛滿與澤三去長泣成立西狹夷政權,薛遠征給民眾的說辭,就是能讓帝國從狹夷皇國抽身。
既然如此,為什麽還要返迴狹夷皇國?
如果東狹夷政權沒投降,那還說得通,畢竟狹夷皇國的戰事一直在消耗帝國的資源,特別是武器彈藥。可現在,東狹夷政權已經投降,讓西狹夷政權去接管好了,哪裏還需要帝國出麵?
那幾千萬難民?
又不是帝國的子民,跟帝國有啥關係?
當然,這隻是在說氣話。
不管怎樣,都必須接受狹夷皇國投降。
理由,就一個。
如果拒絕,就意味著要跟所有的敵人死戰到底,準確說是所有敵對國家都會跟帝國死戰到底!
帝國能戰勝全世界?
能又如何?
難道因為麵子或者別的什麽理由,就讓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將士去送死!?
還有,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夠戰勝所有敵國?
這麽一個一個的推下去,至少要十年,甚至需要二十年!
雖然帝國早就做好單挑全世界的準備,也沒指望跟其他列強溝壑,但是爭取的勝利,並非不接受敵國投降。
隻要敵國宣布投降,帝國就已經取得勝利!
跟所有的敵人死戰,帝國肯定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
在曆史上,其實有前車之鑒。
洛克帝國。
當初,洛克帝國幾乎把整個西大陸統一了起來,結果卻貪心不足,倒在了最後一個陸上敵國麵前。
哪怕再往前看,強大的秦帝國也是奮六世餘烈,才完成統一大業。
梁夏帝國迄今,還不到一百年呢!
換個角度,接受狹夷皇國投降或許還是打開局麵的機會。
沒錯,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
等到中午,都沒有新的消息。
白止戰再沒多耽擱,先給機場打了個電話,然後帶著周湧濤趕了過去。
這次,他沒有在機場給劉長勳打電話,而是直接上了那架皇室成員專用的飛機。
下午四點左右,白止戰迴到帝都。
在他趕到海軍司令部的時候,已經是傍晚。
肯定是白止戰走了之後,趙禹打電話告訴了劉長勳,所以劉長勳在等著白止戰,然後就帶他去了首輔官邸。
白止戰沒猜錯,薛遠征在努力說服戰時內閣的其他成員。
雖然首輔是內閣的領袖,擁有戰時決策權,但是按照帝國的相關製度,像接受敵國投降這種大事,必須獲得皇帝的批準。關鍵是,必須以內閣的名義向樞密院遞交受降書,也就需要獲得半數以上大臣的支持。
所幸的是,薛遠征的努力沒白費。
在白止戰乘飛機離開浦州的時候,薛遠征就說服了最後兩名大臣,獲得超過三分之二的支持。
他在下午就去了樞密院。
結果,劉長勳帶著白止戰與周湧濤到達首輔官邸的時候,薛遠征還沒迴來。
其實也沒有等多久。
晚上8點不到,薛遠征就迴來了。
大概是一直在忙碌,連晚飯都沒有顧得上,所以在薛遠征迴來後,生活秘書立即把晚飯送了過來。
白止戰也沒吃晚飯,連午飯都沒有顧得上。
借著吃晚飯的功夫,白止戰看了由薛遠征帶迴來的受降聲明。
因為是妥協的結果,也就是為了說服其他內閣大臣,出麵接受東狹夷政權投降的不止有梁夏帝國,還有西狹夷政權,並以西狹夷政權為主。為此給出的理由就是,梁夏帝國早已承認西狹夷政權,並且跟西狹夷政權簽署了同盟條約,因此發生在狹夷本土的戰爭其實是狹夷皇國內戰。
東狹夷政權投降是宣告內戰結束。
這麽做的最大好處,就是不需要為狹夷皇國的人道主義災難負責。
人道主義援助?
當然得有,不過到底給多少,那得看心情,或者說是帝國的能力,肯定不太多,沒辦法麵麵俱到。
薛遠征帶迴來的是初稿,還要修改與潤色。
不出所料,在明天上午發布。
此外,就是舉行受降儀式的事情。
按照薛遠征的意思,首先得由西狹夷政權去接管東狹夷軍隊,不要求控製全境,不過至少得占領皇都與東皇都。
當然,關鍵是控製狹皇。
道理也很簡單:狹皇是政權合法性的象征。
放眼全球,恐怕也就隻有狹夷皇國一個國家的皇室延續了2000多年,不管政權怎麽更迭都沒改變過。
這也是狹夷皇國稱為“皇國”的一大原因。
按照薛遠征的估計,最快要到下個月,西狹夷的國民自衛隊才能控製局勢,然後才談得上正式受降的事情。
雖然以西狹夷政權為主,但是帝國肯定得參加。
此外,還要選擇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地點簽署投降書。
按照薛遠征的意思,最好是在一艘戰艦上,而且得是戰列艦,地點最好是在東都灣,可以考慮由陸軍將領為首。
不管怎樣,後期的戰爭幾乎都由陸軍承擔。
至於人選,薛遠征推薦的李雲翔。
此外,還得算上大皇子李清。
海軍這邊,不是白止戰,就是劉向真,而且薛遠征與劉長勳都傾向於把這個殊榮給予白止戰。
也很簡單,在擊敗狹夷海軍的幾場決定性海戰當中,充當主力的是白止戰。
隻是,白止戰急匆匆的返迴帝都,不是要趕迴來湊熱鬧,更不是擔心會派劉向真代表海軍去受降,而是為了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