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所三翼,達魯花赤三員,千戶三員,副千戶三員,百戶三十二員,彈壓三員。


    唐兀衛親軍都指揮使司,秩正三品。總領河西軍三千人,以備征討。至元十八年始立,置都指揮使二員、副都指揮使二員。二十二年,增都指揮使一員、僉事一員。大德五年,增指揮使二員。至大元年,增都指揮一員。四年,省都指揮使三員,副都指揮使一員。後定置都指揮使三員,正三品;副都指揮使二員,從三品;僉事二員,正四品;經曆一員,從七品;知事一員,照磨一員,俱從八品;令史七人,通事、譯史、知印各一人,鎮撫二員,奧魯官正副各一員。


    千戶所九翼,正千戶九員,副千戶九員,百戶七十五員,彈壓九員,奧魯官正副各九員。


    門尉三,建德門一,和義門一,肅清門一。


    教官二,儒學教授一員,蒙古字教授一員。


    貴赤衛親軍都指揮使司,秩正三品。至元二十四年立,置都指揮使二員、副都指揮二員、僉事二員。二十九年,置達魯花赤一員。大德十一年,增達魯花赤一員、都指揮使四員、副都指揮一員。至大元年,省達魯花赤一員、都指揮使四員、副都指揮使三員。後定置達魯花赤一員,正三品;都指揮使二員,正三品;副都指揮使二員,從三品;僉事二員,正四品;經曆二員,從七品;知事二員,照磨一員,令史七人,知印一人,通事、譯史各一人,鎮撫二員。


    千戶所八翼,每所置達魯花赤一員,千戶一十六員,百戶八十員,彈壓八員,門尉二員。##!#延安屯田打捕總管府,秩從三品。管析居放良人戶,並兀裏吉思田地北來蒙古人戶。至元十八年始設,定置達魯花赤一員,總管一員,同知一員,經曆、知事各一員。屬官打捕屯田官一十二員。


    大寧海陽等處屯田打捕所,秩從七品,掌北京、平灤等路析居放良不蘭奚等戶。至元二十二年,置總管府。元貞元年,罷總管府,置打捕所。定置達魯花赤一員,長官一員。教官,蒙古字教授一員,儒學教授一員。


    忠翊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秩正三品。至元二十九年,始立屯田府。大德十一年,增軍數,立為大同等處指揮使司。至大四年,屬徽政院。延祐元年,改中都威衛使司,仍隸徽政院,尋複改屬樞密院。至治元年,改為忠翊侍衛。後定置都指揮使三員,正三品;副都指揮使二員,從三品;僉事二員,正四品;經曆二員,從七品;知事二員,照磨一員,俱從八品;令史七人,譯史、通事、知印各一人,鎮撫二員。


    行軍千戶所一十翼,達魯花赤一十員,副達魯花赤一十員,千戶一十員,副千戶一十員,百戶二百六員,彈壓二十員。


    弩軍千戶所一翼,達魯花赤一員,千戶一員,百戶一十員,彈壓一十員。


    屯田左右手千戶所二翼,達魯花赤二員,千戶二員,百戶四十員,彈壓四員。


    西域親軍都指揮使司,秩正三品。元貞元年始立,設官十一員。大德十一年,增都指揮使二員,又增指揮使三員、副都指揮使二員、僉事二員。至大四年,省都指揮使五員、副都指揮使二員、僉事二員。後定置達魯花赤一員,正三品;都指揮使二員,正三品;副都指揮使二員,從三品;僉事二員,正四品;經曆二員,從七品;知事二員,承發架閣兼照磨一員,並從八品;令史七人,通事、譯史、知印各一人,鎮撫二員。


    行軍千戶所,千戶一十三員,百戶二十九員。


    把門千戶二員,百戶八員,門尉一員。


    教官,儒學教授一員。


    宗仁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秩正三品。至治二年,以亦乞列思人氏二百戶,與所收蒙古子女通三千戶,及清州匠二千戶,屯田漢軍二千戶,立宗仁衛以統之。定置都指揮使三員,正三品;副都指揮使二員,從三品;僉事二員,正四品;經曆二員,從七品;知事二員,照磨一員,俱從八品;令史七人,知印二人,怯裏馬赤二人,譯史二人,鎮撫二員。


    蒙古軍千戶所一十翼,千戶二十員,百戶一百員,彈壓一十員。


    屯田千戶所,千戶四員,百戶四十員,彈壓四員。


    教官二,儒學教授一員,蒙古字教授一員。


    山東河北蒙古軍大都督府,秩從二品,掌各路軍民科差征進,及調遣總攝軍馬公事。至元二十一年,罷統軍司都元帥府,立蒙古軍都萬戶府。大德七年,改山東河北蒙古軍都萬戶府。延祐五年罷。天曆二年,改立為大都督府。定置正官大都督三員,從二品;同知一員,從三品;副使一員,從四品;經曆一員,從六品;都事二員,從七品;承發兼照磨一員,正八品;令史八人,譯史、通事、知印各二人,宣使五人,典吏三人,鎮撫二員。


    左手萬戶府,萬戶一員,副萬戶一員,經曆一員,知事一員,提控案牘各一員,鎮撫一員。


    千戶九翼,千戶一十一員,百戶七十四員,彈壓一十一員。


    右手萬戶府,萬戶一員,副萬戶一員,經曆一員,知事一員,提控案牘一員,鎮撫一員。


    千戶九翼,千戶九員,百戶六十三員,彈壓九員。


    拔都萬戶府,達魯花赤一員,萬戶一員,副萬戶一員,經曆一員,知事一員,提控案牘一員,鎮撫一員。


    千戶六翼,千戶七員,百戶四十一員,彈壓五員。


    哈答萬戶府,達魯花赤一員,萬戶一員,經曆一員,知事一員,提控案牘一員,鎮撫一員。


    千戶八翼,千戶八員,百戶二十四員,彈壓八員。


    蒙古迴迴水軍萬戶府,達魯花赤一員,萬戶一員,副萬戶一員,經曆、知事、提控案牘各一員,鎮撫二員。


    千戶八翼,達魯花赤二員,千戶六員,百戶四十六員,彈壓九員。


    都哥萬戶府,初隸都府七千戶翼,延祐三年樞密院奏,改立萬戶府。達魯花赤一員,萬戶一員,副萬戶一員,經曆、知事、提控案牘各一員,鎮撫二員。


    千戶七翼,千戶九員,百戶三十五員,彈壓八員。


    哈必赤千戶翼,千戶一員,百戶四員,彈壓一員,直隸大都督府。


    洪澤屯田千戶趙國宏翼,達魯花赤一員,千戶一員,副千戶一員,百戶一十四員,彈壓二員,直隸大都督府。


    左翊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秩正三品。至元十八年,以蒙古侍衛總管府依五衛之例,為指揮使司,設官十二員,奧魯官二員。大德七年,奏改為左翼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延祐五年,罷奧魯官。後定置司官,都指揮使三員,正三品;副都指揮使二員,從三品;僉事二員,正四品;經曆二員,從七品;知事二員,承發架閣兼照磨一員,並從八品;令史七人,譯史、通事、知印各一人,典吏二人,鎮撫二員。


    千戶所七翼,正千戶七員,副千戶七員,知事七員,彈壓七員,百戶六十二員。


    教官二,蒙古字教授一員,儒學教授一員。


    右翊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品秩同左衛。至元十八年,以蒙古侍衛總管府依五衛例,為指揮使司,設官犬二員,奧魯官二員。大德七年,奏改為右翊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延祐五年,罷奧魯官。後定置司官,都指揮使三員,正三品;副都指揮使二員,從三品;僉事二員,正四品;經曆二員,從七品;知事二員,承發兼照磨架閣一員,並從八品;令史七人,譯史、通事、知印各一人,典吏二人,鎮撫二員。


    千戶所一十二翼,正千戶一十二員,副千戶一十二員,知事一十二員,彈壓一十二員,百戶一百九員。


    教官,蒙古字教授一員,儒學教授一員。


    虎賁親軍都指揮使司,秩正三品,管領上都路元籍軍人,兼奧魯之事。至元十六年,立虎賁軍,設官二員。十七年,置都指揮使二員、副都指揮使一員,又增置副都指揮使一員。元貞元年,以虎賁軍改為虎賁親軍都指揮使司。十一年,增置都指揮使六員。至大四年,省都指揮使九員。後定置司官,都指揮使三員,正三品;副都指揮使二員,從三品;僉事二員,正四品;經曆一員,從七品;知事、照磨兼承發各一員,並從八品;令史七人,譯史、通事、知印各一人,典吏二人,鎮撫二員,都目一員。


    撒的赤千戶翼,正達魯花赤一員,副達魯花赤一員,正千戶一員,副千戶一員,知事一員,百戶二十員,彈壓二員。


    不花千戶翼,正達魯花赤一員,副達魯花赤一員,正千戶一員,副千戶一員,百戶二十二員,彈壓二員。


    脫脫木千戶翼,正達魯花赤一員,副達魯花赤一員,正千戶一員,副千戶一員,知事一員,百戶二十八員,彈壓二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元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濂等 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濂等 編並收藏元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