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門前璀璨的燈火在眼眸中倒映成了破碎的粼光。
隨著入口處脈動的人群穿穿走走,燈火在視線裏因為路人的遮擋時隱時現。如此一來,眼裏的粼光便忽亮忽暗,好似泛起了波動,妙如琳琅。
良久,宋知熹收迴了停滯的目光,她站在僻靜的門牆邊,小心地打開包袱翻找開來,卻還是以無果告終。
她無語凝噎。
讓她頗為意外的是,想要進入鬆鶴堂還需驗明正身。
就在方才,因為她拿不出證明身份的腰牌,也沒人能為她提前打點或者提供擔保,守門的侍者便以“身份不明”為理由,把她當作閑雜人等,一掌推搡了迴去。
此時此刻,從不遠處走來幾位作侍女打扮的丫頭,她們的眉心統一點著丹紅色的胭脂,上身披著一件夾纈印染的靛青色比甲,一邊走一邊還談論著什麽。
宋知熹抬眼看去,下意識定了定神。
這一認真,她就不禁暗歎起周邊的環境實在是嘈雜,同時還不忘收拾好包袱,徑直朝路中間走去。
待這些丫頭路過,宋知熹總算把她們的閑言碎語聽了個正著。
“跑堂的雜役騰不開身子,偏叫我們來跑一趟,不過呀,咱們可算采買齊了,這下總不會再挨訓了吧。”
“不過我得提醒一句,咱們今日做事時可得仔細了去,萬萬馬虎不得。”
“反正是費力不討好的活兒,哪比得上那些在舞姬姐姐們身邊伺候的?”一女子撇撇嘴。
緊接著就有人抱怨道,“叫我看,咱還不如端茶送水的夥計過得好,人家至少還是露臉的,貴人們出手大方,我才聽說了,那位跑堂送茶點的張小生,在堂內這麽一圈繞下來每次都能獲得不少犒賞呢!”
接下來幾人又商議著采買之事,宋知熹認定她們是鬆鶴堂的婢女沒錯了。
如此一來,心下便有了計較,她輕咳一聲佯裝好麵色,從荷包裏摸出一把碎銀子匆忙跟了過去。
-
婢女們摳摳搜搜的,左右還是嫌銀子不夠,宋知熹與她們斡旋之後,除了一身衣裳以外,隻換給了她一根簪子。
雖然被頂替是不太合禮的,但她們這等小角色簡直可有可無,況且有人能替自己幹活,並且還有銀子收,何樂而不為呢。
不管怎麽樣,在打扮這個方麵一定不能出差池。宋知熹學著她們的樣子在腦袋上別了一支攢蕾的珠花,她眼神一瞟,身子一拐便順路跟上了一輛華貴的馬車。
“你是哪兒來的丫頭,還偷偷摸摸的,莫要以為我沒發現。”阿霧朝她擺了擺手,“給我速速離開。”
見女孩子正在絞著頭發絲兒玩,全然一副少不更事的模樣,阿霧由不得心生猜忌,問,“你是裏麵哪兒的丫頭?莫不是也想跟了我們嬰姬?若真是如此,我勸你打消這個念頭,莫要肖想了。”
熟悉的名稱引起了宋知熹的注意,她驚奇了一瞬,忍不住想強顏尬笑,誠然沒料到又會在這兒撞見鼎元府裏那位傳說中的寵姬。
那婢女使了個眼色,宋知熹便看見幾個大漢又要過來推搡她,她眉頭一皺忙不迭脫口而出,“且——”
“慢”字還沒出口,幾乎是同時,一個聲音幽幽傳來。
“慢著。”一隻手搭上了仆從的手背,點著蘭花蔻的玉指首先映入眼簾,那人蒲柳之姿,細腰盈盈一握,一頭珠翠的雲鬢遠遠看去如纖雲弄巧。
阿霧翻了個白眼,認出走來的正是鬆鶴堂裏的舞姬傅娘子,傅娘子和嬰姬向來不對付,二人還在鬆鶴堂互為姐妹時,便時常一爭高下。
“阿霧妹妹,你在外麵這般欺負人的做派,也不怕給咱嬰姐姐招惹閑話麽?都說嬰姐姐最是心善,好名聲怎麽由得這番作踐呀!”傅娘子掩著嘴笑了幾聲,好不歡脫。
她是笑得歡了,而在某些人聽來卻是毫無收斂的嘲諷。
宋知熹靜靜地袖手旁觀,不料傅娘子卻轉而看向她,道,“要不,還是我……”
“傅娘子,不勞您費心了。”終於,坐在馬車裏的嬰姬柔聲說了話。
……
進入鬆鶴堂,一行人便在前庭停下開始收拾行裝,宋知熹打算言謝並借機抽身。
阿霧走來,朝她上下打量了一遍,像是想起來什麽,便開始狡黠地笑笑,擺了擺手,叫住一位跑堂的雜役,說是把她帶到後堂裏去。
宋知熹不會看不出來,這位名喚阿霧的女子,似是自以為看透了她的身份,神情就變得甚是輕慢。
宋知熹不以為然,好不容易扮作婢女蒙混了進來,隻要有辦法脫身便好。
這一走她便被帶到了後堂裏,炊事婆拎著柴火棍站在角門前叉腰怒罵,宋知熹前腳剛到,便被一聲大嗓門唬了一跳。
“潑皮,你行不行——”炊事婆忽然打住,朝門口挑眉望去,“桃紅?!喲,你不是生病告假了麽,管事都批了的,你這才離開幾天?咋地第二天就迴來了?”
宋知熹見炊事婆喊她過去,忍不住稍稍偏頭朝夥計遞上一個詢問的眼神。
夥計翻了個白眼,“瞧我作甚,阿霧姑娘說了,別以為自己長了張小白臉兒就能溜去偷懶。去!快迴去幹活兒!”
鬆鶴堂內樂曲高妙,和著散漫的鼓點聲,為情景憑添了幾分輕巧。
雅座外的廊廳上不少人停停走走,落地絳紗燈溫亮的暖光,映得路過之人麵色紅潤,情緒飽滿。
宋知熹借著端著盤子入堂的時機,在場內停停走走尋找那抹目標身影。一個碧玉糕的瓷盤被她端了幾個輪迴,不妨引起幾位客人疑惑地朝她側目打量。
雖然沒尋見人,但好歹能從後廚脫身,想起後廚廚娘的大嗓門兒,宋知熹慶幸地鬆了一口氣,心想,萬幸“她”不是燒火丫頭啊……
從座客一側錯身之際,竟然猛地被人拉了一把,她低唿一聲,極力穩住身形把盤子向上施力撐舉——盤子隔空停住了一瞬間。轉眼間,她已經輕鬆地攏了攏開衫,單手托住已經移至右手的瓷盤,眼神不解地朝邊上瞥去。
賀銜在雅座上沒坐多久,便看見有人不安分地對一個婢女動了手腳,本來他不甚在意,但沒料到區區一個小婢女也能有這樣一番利落的動作,可見其身手不簡單。
但直到這女子一轉身,他卻立馬覺得自己方才是魔怔了,竟會產生錯覺。
覺得那個隻會一點三腳貓的爬牆功夫的宋知熹身手不凡?
他曲起指骨扣了扣桌麵,示意女子就在這兒擺上點心,“嗯?你怎麽會在這兒?”
簡簡單單一句話,像是熟悉之人之間一種親切的問候,宋知熹訝異,竟是沒有要揭穿她的意思。
那些本來要看熱鬧的公子哥兒咳了咳嗓子緩解尷尬,他們隨便找了個由頭,嚷嚷著要去吃酒,識趣地把那個率先出手調戲的兄弟推搡走了。
“你根本不該來這裏,胡鬧什麽。”
郡王清越的聲音再次不徐不急地傳來,卻讓宋知熹本來漸漸要變得感性的情緒陡然生變。
她並不認同前半句話,本來隻是暗自腹誹,但那“胡鬧”二字一出她便即刻改變了想法,這廂便笑著恭恭敬敬地迴道,“總歸不是來找您的。”
“你若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就別放縱你善變的情緒。”賀銜冷聲道,“警醒你,政黨之事莫去摻和,如有牽扯,我向來對事不對人,休怪我不留情麵。”
剛剛見麵,不到半刻鍾又形成了對峙的局麵。
果不其然,半年來腦海裏積澱的苦楚與麻煩再次湧上心頭。
她很想說,她大半的殺身之禍都是間接因他引起,她又怎麽還會摻和他們這些汲汲營營的爭端?
她唯恐避之不及的好麽?
“你不必警示恐嚇我。”宋知熹笑吟吟地行了一個萬全的福身禮,誠懇道,“你放心,我宋某某隻希望,你我二人能避免利益衝突。”
隨著入口處脈動的人群穿穿走走,燈火在視線裏因為路人的遮擋時隱時現。如此一來,眼裏的粼光便忽亮忽暗,好似泛起了波動,妙如琳琅。
良久,宋知熹收迴了停滯的目光,她站在僻靜的門牆邊,小心地打開包袱翻找開來,卻還是以無果告終。
她無語凝噎。
讓她頗為意外的是,想要進入鬆鶴堂還需驗明正身。
就在方才,因為她拿不出證明身份的腰牌,也沒人能為她提前打點或者提供擔保,守門的侍者便以“身份不明”為理由,把她當作閑雜人等,一掌推搡了迴去。
此時此刻,從不遠處走來幾位作侍女打扮的丫頭,她們的眉心統一點著丹紅色的胭脂,上身披著一件夾纈印染的靛青色比甲,一邊走一邊還談論著什麽。
宋知熹抬眼看去,下意識定了定神。
這一認真,她就不禁暗歎起周邊的環境實在是嘈雜,同時還不忘收拾好包袱,徑直朝路中間走去。
待這些丫頭路過,宋知熹總算把她們的閑言碎語聽了個正著。
“跑堂的雜役騰不開身子,偏叫我們來跑一趟,不過呀,咱們可算采買齊了,這下總不會再挨訓了吧。”
“不過我得提醒一句,咱們今日做事時可得仔細了去,萬萬馬虎不得。”
“反正是費力不討好的活兒,哪比得上那些在舞姬姐姐們身邊伺候的?”一女子撇撇嘴。
緊接著就有人抱怨道,“叫我看,咱還不如端茶送水的夥計過得好,人家至少還是露臉的,貴人們出手大方,我才聽說了,那位跑堂送茶點的張小生,在堂內這麽一圈繞下來每次都能獲得不少犒賞呢!”
接下來幾人又商議著采買之事,宋知熹認定她們是鬆鶴堂的婢女沒錯了。
如此一來,心下便有了計較,她輕咳一聲佯裝好麵色,從荷包裏摸出一把碎銀子匆忙跟了過去。
-
婢女們摳摳搜搜的,左右還是嫌銀子不夠,宋知熹與她們斡旋之後,除了一身衣裳以外,隻換給了她一根簪子。
雖然被頂替是不太合禮的,但她們這等小角色簡直可有可無,況且有人能替自己幹活,並且還有銀子收,何樂而不為呢。
不管怎麽樣,在打扮這個方麵一定不能出差池。宋知熹學著她們的樣子在腦袋上別了一支攢蕾的珠花,她眼神一瞟,身子一拐便順路跟上了一輛華貴的馬車。
“你是哪兒來的丫頭,還偷偷摸摸的,莫要以為我沒發現。”阿霧朝她擺了擺手,“給我速速離開。”
見女孩子正在絞著頭發絲兒玩,全然一副少不更事的模樣,阿霧由不得心生猜忌,問,“你是裏麵哪兒的丫頭?莫不是也想跟了我們嬰姬?若真是如此,我勸你打消這個念頭,莫要肖想了。”
熟悉的名稱引起了宋知熹的注意,她驚奇了一瞬,忍不住想強顏尬笑,誠然沒料到又會在這兒撞見鼎元府裏那位傳說中的寵姬。
那婢女使了個眼色,宋知熹便看見幾個大漢又要過來推搡她,她眉頭一皺忙不迭脫口而出,“且——”
“慢”字還沒出口,幾乎是同時,一個聲音幽幽傳來。
“慢著。”一隻手搭上了仆從的手背,點著蘭花蔻的玉指首先映入眼簾,那人蒲柳之姿,細腰盈盈一握,一頭珠翠的雲鬢遠遠看去如纖雲弄巧。
阿霧翻了個白眼,認出走來的正是鬆鶴堂裏的舞姬傅娘子,傅娘子和嬰姬向來不對付,二人還在鬆鶴堂互為姐妹時,便時常一爭高下。
“阿霧妹妹,你在外麵這般欺負人的做派,也不怕給咱嬰姐姐招惹閑話麽?都說嬰姐姐最是心善,好名聲怎麽由得這番作踐呀!”傅娘子掩著嘴笑了幾聲,好不歡脫。
她是笑得歡了,而在某些人聽來卻是毫無收斂的嘲諷。
宋知熹靜靜地袖手旁觀,不料傅娘子卻轉而看向她,道,“要不,還是我……”
“傅娘子,不勞您費心了。”終於,坐在馬車裏的嬰姬柔聲說了話。
……
進入鬆鶴堂,一行人便在前庭停下開始收拾行裝,宋知熹打算言謝並借機抽身。
阿霧走來,朝她上下打量了一遍,像是想起來什麽,便開始狡黠地笑笑,擺了擺手,叫住一位跑堂的雜役,說是把她帶到後堂裏去。
宋知熹不會看不出來,這位名喚阿霧的女子,似是自以為看透了她的身份,神情就變得甚是輕慢。
宋知熹不以為然,好不容易扮作婢女蒙混了進來,隻要有辦法脫身便好。
這一走她便被帶到了後堂裏,炊事婆拎著柴火棍站在角門前叉腰怒罵,宋知熹前腳剛到,便被一聲大嗓門唬了一跳。
“潑皮,你行不行——”炊事婆忽然打住,朝門口挑眉望去,“桃紅?!喲,你不是生病告假了麽,管事都批了的,你這才離開幾天?咋地第二天就迴來了?”
宋知熹見炊事婆喊她過去,忍不住稍稍偏頭朝夥計遞上一個詢問的眼神。
夥計翻了個白眼,“瞧我作甚,阿霧姑娘說了,別以為自己長了張小白臉兒就能溜去偷懶。去!快迴去幹活兒!”
鬆鶴堂內樂曲高妙,和著散漫的鼓點聲,為情景憑添了幾分輕巧。
雅座外的廊廳上不少人停停走走,落地絳紗燈溫亮的暖光,映得路過之人麵色紅潤,情緒飽滿。
宋知熹借著端著盤子入堂的時機,在場內停停走走尋找那抹目標身影。一個碧玉糕的瓷盤被她端了幾個輪迴,不妨引起幾位客人疑惑地朝她側目打量。
雖然沒尋見人,但好歹能從後廚脫身,想起後廚廚娘的大嗓門兒,宋知熹慶幸地鬆了一口氣,心想,萬幸“她”不是燒火丫頭啊……
從座客一側錯身之際,竟然猛地被人拉了一把,她低唿一聲,極力穩住身形把盤子向上施力撐舉——盤子隔空停住了一瞬間。轉眼間,她已經輕鬆地攏了攏開衫,單手托住已經移至右手的瓷盤,眼神不解地朝邊上瞥去。
賀銜在雅座上沒坐多久,便看見有人不安分地對一個婢女動了手腳,本來他不甚在意,但沒料到區區一個小婢女也能有這樣一番利落的動作,可見其身手不簡單。
但直到這女子一轉身,他卻立馬覺得自己方才是魔怔了,竟會產生錯覺。
覺得那個隻會一點三腳貓的爬牆功夫的宋知熹身手不凡?
他曲起指骨扣了扣桌麵,示意女子就在這兒擺上點心,“嗯?你怎麽會在這兒?”
簡簡單單一句話,像是熟悉之人之間一種親切的問候,宋知熹訝異,竟是沒有要揭穿她的意思。
那些本來要看熱鬧的公子哥兒咳了咳嗓子緩解尷尬,他們隨便找了個由頭,嚷嚷著要去吃酒,識趣地把那個率先出手調戲的兄弟推搡走了。
“你根本不該來這裏,胡鬧什麽。”
郡王清越的聲音再次不徐不急地傳來,卻讓宋知熹本來漸漸要變得感性的情緒陡然生變。
她並不認同前半句話,本來隻是暗自腹誹,但那“胡鬧”二字一出她便即刻改變了想法,這廂便笑著恭恭敬敬地迴道,“總歸不是來找您的。”
“你若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就別放縱你善變的情緒。”賀銜冷聲道,“警醒你,政黨之事莫去摻和,如有牽扯,我向來對事不對人,休怪我不留情麵。”
剛剛見麵,不到半刻鍾又形成了對峙的局麵。
果不其然,半年來腦海裏積澱的苦楚與麻煩再次湧上心頭。
她很想說,她大半的殺身之禍都是間接因他引起,她又怎麽還會摻和他們這些汲汲營營的爭端?
她唯恐避之不及的好麽?
“你不必警示恐嚇我。”宋知熹笑吟吟地行了一個萬全的福身禮,誠懇道,“你放心,我宋某某隻希望,你我二人能避免利益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