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午後。
到今日,今年秋冬的芳林圍獵就算是落下帷幕了。圍場的露營地前,各府的大帳中,丫鬟婆子小廝正忙進忙出地收拾行裝。
平陽侯府大帳前,一輛車轅處繪著山茶花的馬車緩緩駛來,隻聽見車夫“籲”了一聲,馬車便緩緩停了下來。
隻見策馬跟在一旁的淮南王翻身下馬,轉身行到馬車前,扶著車廂裏的人下車,那美人穿一身朱紅色繁複花紋長袍,戴著一頂鑲滿寶石的冠帽正是暉如公主。
暉如公主下了馬車,小跑著上前,一把握住顧熙言的雙手,拉著她左看右看,滿麵擔憂的問,“平陽侯夫人,昨日你可有受傷那匹馬不知怎麽發了瘋,驚嚇到了夫人,都怪本宮,不該拉你去騎馬本公主答應教會你騎馬的,卻出了這樣的意外,心中實在過意不去”
昨晚蕭讓一路抱著顧熙言迴了大帳,心中火冒三丈,下令來客一律不見,硬生生把趕來探望顧熙言傷情的淮南王和暉如公主攔在了外頭。
據靛玉說,昨晚,暉如公主皺著一張苦瓜臉,蹲在大帳外足足等了一個時辰,才被淮南王好言好語地勸迴去休息。
故而,顧熙言沒想到,淮南王夫婦二人會特意趕在臨走之前來專門道歉,忙笑了笑道,“王妃娘娘,不礙事的。你看,妾身這不是好好的嗎”
暉如公主又望著一旁站著的的蕭讓,不好意思道,“平陽侯爺,千錯萬錯都是本公主大意所致叫夫人平白受了驚嚇,實在是萬分抱歉”
蕭讓一臉神色淡淡,聽了這話,隻抬手道,“過去的事都過去了,王妃不必過於介懷。”
淮南王聽了這話,當即挑眉看了蕭讓一眼。
淮南王府和平陽侯府是世交,淮南王隻比年長蕭讓兩三歲,後來兩人一同做了幾年皇子伴讀,長大了又一同在軍營曆練,再後來,又並肩作戰,馳騁沙場故而兩人的交情,說是“發小”也不為過。
細細算來,兩人相識也有一二十年了,對彼此的脾性雖說不上是了如指掌,也能摸透個大概。
故而淮南王一看蕭讓這般模樣,當即知道昨晚他心中的氣焰還沒消,依舊窩著一股子邪火呢
思及此,淮南王頗為和藹可親的笑了笑,“侯爺,借一步說話”
隻見淮南王親親熱熱地勾著蕭讓的肩膀,走到到一旁無人處,單刀直入道“彥禮兄,明人不說暗話,你要怎樣才能原諒本王的王妃”
蕭讓拍開淮南王搭在他肩頭的爪子,仍是一臉不鹹不淡,“本候方才已經說了,叫王妃不必介懷。王爺是聽不懂嗎”
淮南王看著蕭讓,算是從頭到腳都沒了脾氣他信了他蕭彥禮的邪
這位爺看著一臉雲淡風輕,擺出一副“宰相肚裏能撐船”的模樣,這心裏呀,指不定盤算著準備在哪陰他呢
並非淮南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蕭讓實在是“前科”太多。
就比如那年重陽宮宴。
當時酒過三巡,九龍禦座上的成安帝一時興起,隨口出了兩個韻腳,叫一眾皇子和伴讀當場作首雄渾壯闊的邊塞詩。
當時蕭讓和淮南王兩人剛剛入宮做皇子伴讀,不過才十幾歲,皆是一臉的青蔥模樣。
平陽老侯爺對蕭讓的教養頗為隨性,見他從小便對刀槍感興趣,便索性帶他在軍營裏曆練。至於舞文弄墨之事,還是元寧長公主逼迫著蕭讓從小熟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才沒有落在人後去。
私下裏,蕭讓從不屑於參加詩社吟詩作樂,用他的話說便是“借著傷春悲秋之名,行著男女曖昧之事,實在無病呻吟”。然而,這並不代表他不會寫詩。
也許是骨子裏世代流淌著的一腔熱血,蕭讓的邊塞詩作的最為壯闊雄奇,氣象萬千,就連太子太保施昌源見了,也忍不住多次褒獎。
故而那日,蕭讓幾乎是不假思索,抬筆便是一首蕩氣迴腸的邊塞詩作。
可是,等成安帝身邊兒的大太監把一眾皇子和伴讀的詩作收了上去,一一評鑒的時候,淮南王卻呆了。
原因無他,那首拿了頭名的詩作,明明是淮南王親眼看著蕭讓寫下的,如今,怎的變成了四皇子寫的
原來,平日裏,四皇子見蕭讓不僅精於騎射,就連做詩也比自己高出一籌,每每得到師傅們的誇讚,心中早已看不慣許久。
那日重陽宮宴,四皇子更是犯了紅眼病,為了不叫蕭讓得了成安帝的青眼,便暗中指使身邊兒的小太監使了一出“移花接木”的招數,將兩人的詩作偷偷掉換了個兒。
果不其然,成安帝看了蕭讓寫得那受詩作,當即讚不絕口,召四皇子上前一通誇獎。
下首的淮南王看在眼中,不禁暗暗皺了眉頭四皇子此舉實在是卑鄙無恥,可若是此時蕭讓上前分辨,說那得了頭名的詩作是出於自己之手,豈不是打了皇子的臉,平白生出“好大喜功”之嫌
淮南王正暗自焦急,那廂四皇子已經從禦座前迴到了座位上,隻見一旁的蕭讓竟然還麵色如常的衝四皇子拱手道賀,讚他實在是“詩中奇才”。
當年,那四皇子也是年輕氣盛,看著堂堂平陽侯府世子這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模樣,一臉得意洋洋的收下了誇讚。
可是,萬萬沒想到,一個月之後的騎射場上,騎射師傅檢驗眾皇子和伴讀的騎射課業的時候,淮南王和蕭讓狹路相逢,竟是抽簽抽到彼此作為一對一比試的對手。
隻見蕭讓跨於駿馬之上,目如利劍,箭無虛發,每次都正中紅心,在場諸人看了這般俊的箭法,皆是忍不住擊節叫好。
一旁的四皇子本就不善騎射,再加上又蕭讓這般的勁敵在身側,更是信心全無。整整十發射下來,有九發都落在了三環開外,最後一發竟是直接脫靶,不知道飛到了哪裏去。
這兩廂對比太過慘烈,負責眾皇子和伴讀的騎射課業的師傅當場黑了臉子,下了比試場,更是把這爛到不堪入目的成績直接遞到了成安帝麵前,惹得四皇子被叫到禦書房狠狠訓斥了一通。
這隻是淮南王和蕭讓相識數十年來,發生的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但從中不難看出,蕭讓真真是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人物。
思緒拉迴眼前,淮南王看著蕭讓,艱難地咽了下口水。
雖說蕭讓應該不會和暉如公主這般女子計較,可是自從蕭讓成了親,娶了嫡妻之後,他已經無法再用平常人的想法來揣測他的心思了
自家王妃好不容易交了顧氏這一位知心朋友,眼看著這以後日子還長,要是蕭讓一直對她家王妃有意見,萬一喪心病狂起來,直接叫顧熙言離他家王妃遠遠的,那可怎生是好
思及此,淮南王露出一個和藹可親的笑容“昨日是本王來遲了,本王的王妃不懂事,叫平陽侯夫人受了驚,實在慚愧”
淮南王覺得,自己已經把姿態低到了塵埃裏,真真是愧對列祖列宗“這樣吧,侯爺要怎樣才願意原諒王妃還請侯爺明示”
蕭讓聞言,露出一臉頗為為難的樣子,歎了口氣道“本候和王爺相識這麽多年,素來情誼深厚,如今王爺這般,實在是太見外了”
“罷,本候再推脫下去,難免有刁難王爺的嫌疑本候覺得,王爺在南餘山那處莊子不錯”
南餘山這處莊子是淮南王府幾百年的家產,坐落於盛京城南麵,山上鬆柏長青,壯麗翠秀,山上溫泉水脈噴湧。且距離盛京城不遠,一天便可來迴。
更別提那莊子裏綠水環修竹,清風入碧鬆,另引入溫泉活水修砌成湯池,可謂是修身養性的絕妙寶地。
“蕭彥禮你”
淮南王聽聞此言,莫名生出一種掉入陷阱的感覺,迴過神兒來,才恍然發現,蕭讓定是惦記這處莊子很久了
淮南王暗罵了句“真是個黑心黑肺的”,正想張口大斥,不料,蕭讓當即抬手打斷,“既然王爺不是誠心來的,本候就不奪人所愛了”
淮南王望著對麵一臉淡然的男人,一口怒氣硬生生憋迴了心底真真是有苦說不出
隻見他一臉痛惜地擺了擺手“罷罷罷本王送你就是”
蕭讓勾起薄唇,拱手道“侯爺實在是太過盛情難卻不過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雖然地契還未到手,本候在此先謝過王爺了”
“哦,對了。”蕭讓正欲轉身,忽然好像想起來了什麽,“迴頭王爺若是一時興起,想來莊子上玩幾天,本候也是不介意的。”
淮南王聽了這話,看著堂堂平陽侯爺高大的背影,強忍著一腔怒火,才沒張牙舞爪的撲上去。
到今日,今年秋冬的芳林圍獵就算是落下帷幕了。圍場的露營地前,各府的大帳中,丫鬟婆子小廝正忙進忙出地收拾行裝。
平陽侯府大帳前,一輛車轅處繪著山茶花的馬車緩緩駛來,隻聽見車夫“籲”了一聲,馬車便緩緩停了下來。
隻見策馬跟在一旁的淮南王翻身下馬,轉身行到馬車前,扶著車廂裏的人下車,那美人穿一身朱紅色繁複花紋長袍,戴著一頂鑲滿寶石的冠帽正是暉如公主。
暉如公主下了馬車,小跑著上前,一把握住顧熙言的雙手,拉著她左看右看,滿麵擔憂的問,“平陽侯夫人,昨日你可有受傷那匹馬不知怎麽發了瘋,驚嚇到了夫人,都怪本宮,不該拉你去騎馬本公主答應教會你騎馬的,卻出了這樣的意外,心中實在過意不去”
昨晚蕭讓一路抱著顧熙言迴了大帳,心中火冒三丈,下令來客一律不見,硬生生把趕來探望顧熙言傷情的淮南王和暉如公主攔在了外頭。
據靛玉說,昨晚,暉如公主皺著一張苦瓜臉,蹲在大帳外足足等了一個時辰,才被淮南王好言好語地勸迴去休息。
故而,顧熙言沒想到,淮南王夫婦二人會特意趕在臨走之前來專門道歉,忙笑了笑道,“王妃娘娘,不礙事的。你看,妾身這不是好好的嗎”
暉如公主又望著一旁站著的的蕭讓,不好意思道,“平陽侯爺,千錯萬錯都是本公主大意所致叫夫人平白受了驚嚇,實在是萬分抱歉”
蕭讓一臉神色淡淡,聽了這話,隻抬手道,“過去的事都過去了,王妃不必過於介懷。”
淮南王聽了這話,當即挑眉看了蕭讓一眼。
淮南王府和平陽侯府是世交,淮南王隻比年長蕭讓兩三歲,後來兩人一同做了幾年皇子伴讀,長大了又一同在軍營曆練,再後來,又並肩作戰,馳騁沙場故而兩人的交情,說是“發小”也不為過。
細細算來,兩人相識也有一二十年了,對彼此的脾性雖說不上是了如指掌,也能摸透個大概。
故而淮南王一看蕭讓這般模樣,當即知道昨晚他心中的氣焰還沒消,依舊窩著一股子邪火呢
思及此,淮南王頗為和藹可親的笑了笑,“侯爺,借一步說話”
隻見淮南王親親熱熱地勾著蕭讓的肩膀,走到到一旁無人處,單刀直入道“彥禮兄,明人不說暗話,你要怎樣才能原諒本王的王妃”
蕭讓拍開淮南王搭在他肩頭的爪子,仍是一臉不鹹不淡,“本候方才已經說了,叫王妃不必介懷。王爺是聽不懂嗎”
淮南王看著蕭讓,算是從頭到腳都沒了脾氣他信了他蕭彥禮的邪
這位爺看著一臉雲淡風輕,擺出一副“宰相肚裏能撐船”的模樣,這心裏呀,指不定盤算著準備在哪陰他呢
並非淮南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蕭讓實在是“前科”太多。
就比如那年重陽宮宴。
當時酒過三巡,九龍禦座上的成安帝一時興起,隨口出了兩個韻腳,叫一眾皇子和伴讀當場作首雄渾壯闊的邊塞詩。
當時蕭讓和淮南王兩人剛剛入宮做皇子伴讀,不過才十幾歲,皆是一臉的青蔥模樣。
平陽老侯爺對蕭讓的教養頗為隨性,見他從小便對刀槍感興趣,便索性帶他在軍營裏曆練。至於舞文弄墨之事,還是元寧長公主逼迫著蕭讓從小熟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才沒有落在人後去。
私下裏,蕭讓從不屑於參加詩社吟詩作樂,用他的話說便是“借著傷春悲秋之名,行著男女曖昧之事,實在無病呻吟”。然而,這並不代表他不會寫詩。
也許是骨子裏世代流淌著的一腔熱血,蕭讓的邊塞詩作的最為壯闊雄奇,氣象萬千,就連太子太保施昌源見了,也忍不住多次褒獎。
故而那日,蕭讓幾乎是不假思索,抬筆便是一首蕩氣迴腸的邊塞詩作。
可是,等成安帝身邊兒的大太監把一眾皇子和伴讀的詩作收了上去,一一評鑒的時候,淮南王卻呆了。
原因無他,那首拿了頭名的詩作,明明是淮南王親眼看著蕭讓寫下的,如今,怎的變成了四皇子寫的
原來,平日裏,四皇子見蕭讓不僅精於騎射,就連做詩也比自己高出一籌,每每得到師傅們的誇讚,心中早已看不慣許久。
那日重陽宮宴,四皇子更是犯了紅眼病,為了不叫蕭讓得了成安帝的青眼,便暗中指使身邊兒的小太監使了一出“移花接木”的招數,將兩人的詩作偷偷掉換了個兒。
果不其然,成安帝看了蕭讓寫得那受詩作,當即讚不絕口,召四皇子上前一通誇獎。
下首的淮南王看在眼中,不禁暗暗皺了眉頭四皇子此舉實在是卑鄙無恥,可若是此時蕭讓上前分辨,說那得了頭名的詩作是出於自己之手,豈不是打了皇子的臉,平白生出“好大喜功”之嫌
淮南王正暗自焦急,那廂四皇子已經從禦座前迴到了座位上,隻見一旁的蕭讓竟然還麵色如常的衝四皇子拱手道賀,讚他實在是“詩中奇才”。
當年,那四皇子也是年輕氣盛,看著堂堂平陽侯府世子這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模樣,一臉得意洋洋的收下了誇讚。
可是,萬萬沒想到,一個月之後的騎射場上,騎射師傅檢驗眾皇子和伴讀的騎射課業的時候,淮南王和蕭讓狹路相逢,竟是抽簽抽到彼此作為一對一比試的對手。
隻見蕭讓跨於駿馬之上,目如利劍,箭無虛發,每次都正中紅心,在場諸人看了這般俊的箭法,皆是忍不住擊節叫好。
一旁的四皇子本就不善騎射,再加上又蕭讓這般的勁敵在身側,更是信心全無。整整十發射下來,有九發都落在了三環開外,最後一發竟是直接脫靶,不知道飛到了哪裏去。
這兩廂對比太過慘烈,負責眾皇子和伴讀的騎射課業的師傅當場黑了臉子,下了比試場,更是把這爛到不堪入目的成績直接遞到了成安帝麵前,惹得四皇子被叫到禦書房狠狠訓斥了一通。
這隻是淮南王和蕭讓相識數十年來,發生的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但從中不難看出,蕭讓真真是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人物。
思緒拉迴眼前,淮南王看著蕭讓,艱難地咽了下口水。
雖說蕭讓應該不會和暉如公主這般女子計較,可是自從蕭讓成了親,娶了嫡妻之後,他已經無法再用平常人的想法來揣測他的心思了
自家王妃好不容易交了顧氏這一位知心朋友,眼看著這以後日子還長,要是蕭讓一直對她家王妃有意見,萬一喪心病狂起來,直接叫顧熙言離他家王妃遠遠的,那可怎生是好
思及此,淮南王露出一個和藹可親的笑容“昨日是本王來遲了,本王的王妃不懂事,叫平陽侯夫人受了驚,實在慚愧”
淮南王覺得,自己已經把姿態低到了塵埃裏,真真是愧對列祖列宗“這樣吧,侯爺要怎樣才願意原諒王妃還請侯爺明示”
蕭讓聞言,露出一臉頗為為難的樣子,歎了口氣道“本候和王爺相識這麽多年,素來情誼深厚,如今王爺這般,實在是太見外了”
“罷,本候再推脫下去,難免有刁難王爺的嫌疑本候覺得,王爺在南餘山那處莊子不錯”
南餘山這處莊子是淮南王府幾百年的家產,坐落於盛京城南麵,山上鬆柏長青,壯麗翠秀,山上溫泉水脈噴湧。且距離盛京城不遠,一天便可來迴。
更別提那莊子裏綠水環修竹,清風入碧鬆,另引入溫泉活水修砌成湯池,可謂是修身養性的絕妙寶地。
“蕭彥禮你”
淮南王聽聞此言,莫名生出一種掉入陷阱的感覺,迴過神兒來,才恍然發現,蕭讓定是惦記這處莊子很久了
淮南王暗罵了句“真是個黑心黑肺的”,正想張口大斥,不料,蕭讓當即抬手打斷,“既然王爺不是誠心來的,本候就不奪人所愛了”
淮南王望著對麵一臉淡然的男人,一口怒氣硬生生憋迴了心底真真是有苦說不出
隻見他一臉痛惜地擺了擺手“罷罷罷本王送你就是”
蕭讓勾起薄唇,拱手道“侯爺實在是太過盛情難卻不過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雖然地契還未到手,本候在此先謝過王爺了”
“哦,對了。”蕭讓正欲轉身,忽然好像想起來了什麽,“迴頭王爺若是一時興起,想來莊子上玩幾天,本候也是不介意的。”
淮南王聽了這話,看著堂堂平陽侯爺高大的背影,強忍著一腔怒火,才沒張牙舞爪的撲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