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元宵,不算過完年。


    老林雖然初八就開始上班,但依然沿著過年的慣性,又給一些年節期間應該拜訪卻實在安排不出時間的人拜了個晚年。當然人家也不介意,因為這些人自己也忙,跟老林約個飯局,同樣像結婚挑日子一般不容易。而這其中,就包括了丁少儀,包括了苗曉秋。


    趁著給丁少儀和苗曉秋拜年的機會,老林一口氣解決了兩個問題。


    第一是總算把《僦居發微》的手稿交到了丁少儀的手裏,丁少儀表示元宵節過後就會開啟“林國榮封筆作”的宣傳,保證炒到全國圖書市場人盡皆知——去年的《小院雜談》,年底的時候悄然登上了1994年全國最暢銷書籍榜單的第十八名,別看隻是區區第十八,但要知道《小院雜談》發書已經是10月初,僅憑三個月的銷售就幹掉全國一大批專業作家,足見這本書的後續銷售勢頭有多兇猛。


    而隨著《小院雜談》銷量的穩步爬升,老林過年期間明明每天都在醉生夢死,可名氣不但沒落下,反而越來越紅,眼見著就輕輕鬆鬆走出了東甌市、走出了曲江省,一躍登上了全國舞台,傳聞全國作協已經蠢蠢欲動,打算吸收老林當協會成員。


    所以在這個當口,老林發布“收山之作”,想不熱鬧都不可能。


    至於由此帶來的經濟利益,十萬其實隻是個保守數據,如果樂觀點去期待的話,再多個十倍,林淼也不是沒想過——多數九五後或者零零後的孩子或許根本想象不到,在九十年代初出版行業黃金期的餘暉中,中國圖書市場的規模有多麽龐大。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童話大王鄭老師,在九十年代初期,就已經靠寫書掙到了過億的身家。而現在,老林在知名度上已經直追鄭老師,或許受眾沒那麽廣,但要靠一兩本書發家致富,卻絕不是什麽癡人說夢的事情。


    除了《僦居發微》這件大事,老林解決的第二件事情,是關於李曉的。


    苗曉秋一聽說是老林的養女要上學,自然沒有二話,一口答應。


    隨後幾天,老林和林淼的外婆一起,為李曉的落戶手續東奔西走了好幾個地方,在老林“麵子光環”、“職務光環”和“名人光環”的三重加持下,原本至少也要幾個月才能搞定的戶口,老林隻花了5天時間就弄了下來。


    李曉的名字登進了林淼家的戶口本,順便還改了姓,多加了一個林字,變成了林李曉。


    算是徹底和江娟脫離了法律上的撫養關係。


    林淼的外婆高興得很,元宵那天又把林淼一家喊去她家裏,做了一頓比年夜飯還豐盛的大餐。


    吃完這頓飯,這年也就算徹底過去了……


    星期三早上,徹底無所事事的林淼在儲藏室裏醒來的時候,狀態是茫然的。


    他在黑暗中足足思考了二十分鍾人生的意義,然後才打開燈,從床上爬了下來。


    穿好衣服走出來,屋裏寒冷刺骨。


    林淼瞬間神清氣爽,想通了人生的意義——首先要吃飽。


    抬頭看一眼時鍾,時間早得令人發指,居然才早上6點40,屋裏屋外一片寂靜。


    砰!


    樓下響起一聲鞭炮炸響的動靜。


    林淼歎了口氣,不禁地迴想起最近幾天看在眼裏的熊孩子們造的孽——把鞭炮扔進下水道裏,把鞭炮扔進糞坑裏,把鞭炮塞進冬眠的癩蛤蟆嘴裏……


    “不過我覺得還是那個把鞭炮含進嘴裏,把自己炸到住院的同學最會玩,像這麽有勇氣的少年,真的是死一個少一個啊,值得珍惜。”林淼在衛生間裏刷牙的時候,又忍不住自言自語。


    然後他就聽到房門打開的聲音。


    李曉穿著一身保暖內衣,踩著可愛的小白兔棉拖鞋,走到衛生間門口。


    林淼看看李曉。


    李曉可憐兮兮:“你好了沒,我想……”


    “等等!”林淼打斷了李曉的話,漱漱口吐出滿嘴泡沫,吐槽道,“你說你這半個月裏好像一共也沒說過幾句話,除了麻將專用術語外,剩下最多的台詞就是我想尿尿,身為一個可愛的女孩子,你整天有這種訴求真的不覺得難為情嗎?”


    李曉踩著腳道:“不是!我想大便!”


    林淼趕緊跑出了衛生間。


    老林和江萍很快就起床了,一家四口搶著衛生間用,老林的怒吼,江萍的尖叫,林淼的嗬嗬嗬,李曉的瑟瑟發抖,組成了新年的新氣象。


    然後等收拾完畢,四個人穿戴整齊,又成了別人家眼裏的模範家庭。


    當爹的有錢有權有有名,當媽的年輕時髦,兒子聰明乖巧,女兒漂亮懂事。


    所以四個人聯袂走進街道的食堂,人人都投去羨慕的眼神——關於李曉的事情,這些天來街道裏的職工們早就全都知道了,類似於過年時的那些玩笑當然也沒少開。


    不過市區畢竟是市區,一個玩笑開了個把星期,大家也就厭了,就算再有人提起,最多也就是一帶而過,笑過就算,不會沒完沒了。


    吃過早飯,老林繼續外出蹲點,守護他的上訪對象。


    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自然是交給年輕力壯的副主任來主持。


    而江萍照舊無所事事,領著兩個孩子在單位裏消磨時間。


    林淼已經徹底在西城街道內部混熟,從一樓到四樓每個科室的人員構成都摸得門兒清。


    和江萍在辦公室裏磕了半天瓜子,又把今天能看的報紙全都看完後,閑著沒事的林淼,就拉著怯生生的李曉到處串門扯淡去。


    然後才扯到三樓,就被胡劍慧強行抱進了辦公室。


    老胡拉著林淼聊了半個小時的《小院雜談》,突然思維上發散了一下,問林淼要不要去市圖書館辦張借閱證。林淼正愁沒地方可去,雙方當即一拍即合,說走就走。


    等到中午迴來,林淼就抱迴來差不多十本書,篇幅各有長短,但每一本對街道裏的這群半文盲來說都相當於天書。


    寒假隻剩十來天,想一口氣看完當然是不可能的。不過對林淼來說,寒假不寒假的其實也無所謂,反正就算上學了,他也照樣自由。


    如果老師不讓在上正經課的時候讀《理想國》和《斐多篇》,那他就去老金的辦公室裏看。


    我林三水製霸百裏坊小學百餘日,縱橫三個年級段,區裏有人脈,市裏有關係——誰敢攔朕?誰敢攔朕?誰敢攔朕?那些口口聲聲說要打死朕的,有本事出來走兩步啊!


    寒假的最後幾天,有了圖書證的林淼生活一下就多姿多彩起來。


    一般早上吃完飯就自己坐免費公交車去圖書館,不借書,偶爾會還一本,但多數時候還是選一本自己喜歡看的,一看就是一上午。然後下午再去。


    林淼說不清這到底是熱愛還是報複,反正他上輩子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麽好的可以無憂無慮又目標明確的通讀一櫃子書的機會。


    在他最渴望讀書的時候,家裏買不起價格高昂的課外書,江萍也從未告訴過他,這世上還存在公立圖書館這種東西;等好不容易上了大學,有了免費讀很多書的機會,但又被大量的瑣事耽誤了讀書的時間;而在工作之後,哪怕有時間有條件了,為了能得到領導的青睞,又不得不捏著鼻子去研究一些自己骨子裏並不喜歡的學問……


    人生之難,莫過於這種源自根子的不自由。


    可能隱隱知道將來可能不會再有太多時間和機會的林淼,抓緊時間吸收著本該在上輩子就吸收到的知識,繼續完善自己上輩子沒能完善的個人知識和思維體係。


    讀書筆記暫時不做,決定先泛讀三百本,再從中挑選最牛逼的作品細細品味。


    李曉每天都被林淼拉去耳濡目染。


    許風帆偶爾也會去湊個熱鬧。


    所以看書之餘,林淼偶爾也會在圖書館裏給李曉上一些簡單的學前班課程。


    麻將技術已經很精純的李曉,學起小學數學悟性很高。


    林淼教她從1數到9萬,連讀帶寫,隻用了不到一個小時。


    而後李曉很快就問出了一個雖然足夠簡單,但許多人一輩子也未必會去深思的問題。


    “十萬百萬千萬億,那十億百億千億後麵是什麽?”李曉捧著臉,好奇地詢問道。


    林淼於是開始跟她討論“萬億為兆”和“億億為兆”在計數上的意義,說著說著,還從圖書館裏淘出一本討論計數單位的專屬,跟李曉一起研究起了“恆河沙”、“那由他”、“無量大海”這些貌似屬於佛學範疇的計數單位專業名詞。


    兩個小孩一直說到天黑,老林和江萍才火急火燎找到圖書館來。


    江萍氣唿唿地訓了林淼一頓,說明天要上學了還不著家。


    李曉聽了一臉期待。


    林淼卻才恍然想起,原來今天是寒假的最後一天。


    從明天開始,他又要上學去了。


    說起來,沒有寒假作業的寒假,還真是過得毫無知覺。


    怪不得許風帆那廝這兩天就像失蹤了一樣,想來應該是突擊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先聲奪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吹個大氣球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吹個大氣球9並收藏重生之先聲奪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