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城區的各所小學,似乎是提前開過了碰頭會。


    全區居然有接近半數的小學,把秋遊的時間紮堆定在了這個星期。


    由於廣場小學和南城小學這兩所甌城區的小學巨頭,也把秋遊活動放在了本周末,所以當包括張雪茹、蔣琴琴這些種子選手在內的集訓隊隊員陸續請假,朱老師麵對即將空掉一大半的教室,最終隻能打電話給苗曉秋,讓苗校長轉告林淼,本周集訓暫停。


    林淼收到消息後的第一反應,是無奈和鬱悶。


    對於林淼來說,眼下的江心嶼,根本沒有什麽值得遊玩的價值。


    而秋遊所帶來的零食盛宴,自然也同樣毫無意義。


    事實上,林淼之所以每個周六都那麽愉快地去上奧數課,很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想減少和五(六)班同學的接觸時間。


    但是現在遇上秋遊這件事,他不但要和那群小屁孩長時間待在一起,更可怕的是,天曉得在秋遊的過程中,這些小屁孩會不會聯合班主任老周,逼迫他做一些羞恥的事情。


    比方說丟手絹之類的遊戲……


    又或者是人稱“尷尬界之最”的——詩歌朗誦……


    懷著深深的惆悵之情,林淼一整周都顯得很沉默。


    他每天從早到晚刷著朱老師特地給他安排的全國各省市曆年小學奧數競賽真題,中間因為刷題刷到想吐,還換了換思路,順手寫了2篇《小院雜談》的文章。


    如是安安分分地奮鬥到了周五,百裏坊小學的歡樂氣氛,終於開始有點失控……


    在這個娛樂生活依然匱乏的年代,像秋遊這樣的短途旅遊,很有可能是絕大多數小孩一年之中僅有的一兩次能體驗到“度假”感覺的活動。星期五早上,當低年級的孩子全都提前一天去了江心嶼,校園裏僅剩的三個年級段,無一例外地全都進入了無心學習的狀態。


    小屁孩們苦苦煎熬了一整天,好不容易盼星星盼月亮地熬到下午4點半,當放學課鈴一響,明明比平時少了一半人的百裏坊小學裏,竟爆發出了比平時至少大了10來倍的噪音。


    哪怕是向來以“佛係”為標簽的五(六)班,班上的小孩也跟這輩子都沒出去玩過似的,剛一下課就發出各種興奮的怪叫,撒著歡地往家裏跑。而更過分一點的班級,甚至連打掃教室的人都跑了——不見得全都是故意的,但某些孩子的腦子裏,很可能真的就隻剩下了“秋遊”這兩個字,什麽值日不值日的,統統忘得一幹二淨……


    迴家的路上,林淼到處都能看見附近的小學生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圍在某個破破爛爛的小雜貨店前,進行著一年隻有兩次機會的購物活動。


    94年的東甌市,能買到的零食種類並不少。


    全國範圍內比較知名的零食甌城區內基本都能買到,比方麥麗素、大白兔奶糖、大大泡泡糖,還有一些本地產或者鄰省產的豬肉脯、烤魚片、牛肉幹,再低端一些的,還有各種三無作坊生產的水果糖。除了這些,在一些規模稍大的店裏,還能看見旺旺大禮包這種九十年代初期的輕奢小食品,以及上好佳之類的大陸膨化食品鼻祖。


    林淼上輩子不抽煙不喝酒,唯獨對各種小零食情有獨鍾。


    但他吃多了零食,口味也就比較挑。


    所以上述這些東西,他其實都不怎麽喜歡。按他個人的口味,小零食還是最喜歡2000年前後才興起的各種各樣的薯片,還有就是,東甌市本地產的某品牌速食雞翅和臘腸。


    迴想著那些可能要等很久之後才能吃到的零食,林淼不由得就有點小餓。


    快到家的時候,他順路買了個梅幹菜餡兒餅,邊吃邊走,走到家剛好吃完。


    5點不到,家裏的前後門全都開著。


    很明顯,肯定是林國榮和江萍其中的一個人,今天又早退了。


    “真是的,吃單位的,用單位的,拿單位的,結果天天遲到早退,你們到底還有沒有職業道德了啊……”林淼嘀咕著從走到前屋,然後低頭一看,樓梯邊放著兩雙鞋子。


    很好,今天是兩個人一起早退了。


    果然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年終獎金都不想要了是吧?


    “爸,媽~”林淼脫了鞋子走上樓。


    林國榮和江萍果然都在。


    “寶貝,你明天想吃點什麽啊?”街道裏的消息靈通,哪怕林淼不說,江萍也早就知道他明天要去秋遊。她顯得跟林淼的那些同學一樣興奮,興衝衝走到兒子跟前,很急切地詢問道。


    然後不等林淼張口,林國榮就先搶著道:“別問了,有什麽好問的,我等下去菜市場,給他買一斤熟牛肉帶過去!過個秋遊搞得這麽熱鬧,沒見過世麵似的。”


    “對,對,就你見過世麵。你看誰家的小孩秋遊帶熟食的啊?”江萍轉過頭,滿臉沒好氣地說道,“要不要再帶瓶啤酒過去啊?”


    得,這兩口子估計是在自己迴來之前就已經吵過一架,張嘴就帶著火氣。


    林淼無奈道:“都別說了,你們把錢給我,我自己出去買就行了……”


    “別啊,你拿那麽多錢出去買東西,被人搶了怎麽辦?”江萍把林淼抱起來,坐在她的腿上,破天荒地輕聲細語道,“你跟媽媽說,你想吃什麽,媽媽去幫你買好不好?”


    林國榮不撞南牆心不死,繼續跟著問道:“牛肉要不要吃?”


    林淼拿這對活寶爸媽沒辦法,這哪裏是在問他想吃什麽,分明就是兩個人在鬥氣嘛!


    “行行行。”林淼無所謂了,張口就報菜名道,“那這樣,媽,你去給我買一袋旺旺大禮包,再買一瓶礦泉水和一瓶可樂,還有口香糖也買一條,要綠箭的,千萬不要買黃箭的,要是有上好佳的鮮蝦片也順便帶兩包好了,再看看有沒有豬肉片……哦,對了,爸,醬牛肉我也要,你讓店裏把肉切薄一點,別隻用一個塑料袋裝,要用兩個,醬油就不用了。”


    江萍一聽林淼這麽多要求,而且最後還提到了牛肉,可她不僅沒生氣,反倒眉開眼笑,跟林國榮得瑟道:“你看,我就說兒子喜歡吃我說的那些東西。”


    林國榮冷冷一哼:“隨你說,我先去買牛肉。”


    江萍覺得是自己贏了,心情大好地又衝已經走下樓的林國榮大喊:“別忘了買晚上的菜迴來!”


    林國榮不耐煩地在樓下吼道:“這還用你說!你當全世界都和你是同一個腦子啊?!”


    ……


    晚上林淼沒有去少年宮練琴,這是事先請了假的。


    晚飯過後,江萍領著林淼去了位於家附近望江路的百貨超市,買迴來兩大袋的零食,接著等迴家之後就很愉快地發現,林淼那個小書包頂多隻能裝下一半的東西。


    林淼於是很慷慨地把這些零食分了一半給了老媽,直把江萍感動得淚眼朦朧的,大聲說還是兒子對我好,另外一個姓林的一點良心都沒有。


    林國榮眉毛一挑,不聲不響地出了門。


    林淼猜測,他應該是去舞廳瀟灑了……


    老林一走,已經追完《神雕俠侶》的江萍也閑著沒事幹,想了想,就叮囑林淼一個人乖乖在家看門,自己則跑去了不知哪個鄰居家,找人聊八卦去了。


    林淼感覺今天一整天都吵吵鬧鬧的,這會兒終於清靜下來,感覺舒服了許多。


    眼見著時間還早,才不過7點出頭。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他幹脆拿出紙筆,打算趁著夜色,今晚就把《小院雜談》完稿。


    說起來,不知不覺間,《小院雜談》居然已經寫到了第22篇。


    林淼在寫作之前,先把積攢下來的手稿拿出來數了一下。


    填寫得滿滿當當的四百格,一共用去了136張,疊起來放在手上,顯得分量十足。


    今晚的最後一章,林淼早就打好了腹稿。


    《小院雜談》的最後一篇,是憧憬二十年後小院的樣子。


    林淼將最後這章的核心思想,歸納為“改變”和“曆史”這兩個關鍵詞。


    而在表現手法上,用的依然是已經熟門熟路的“以人說事,以事敘情”。唯一的區別在於,這迴林淼沒有再拿鄰居開刀,而是完全虛構了一個在東甌市打工的農民工形象。


    故事是大概是這樣的:一個名叫阿力的農民工,16歲就跟隨父輩一起來到東甌市,靠在工地搬磚維生。跟隨著甌城區城市建設的腳步,終於在某一年的某一天,阿力來到了天機巷。他們七八個人租住在天機巷一間窄小的屋裏,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此過程中,阿力喜歡上了一個住在巷子裏的姑娘,卻一直沒有勇氣表白。兩年後,一個全新的廣場在望江路與連江路之間建起,望江路改名江濱路,而天機巷也伴隨舊城改造項目被徹底推平。姑娘不知搬去了哪裏,阿力也帶著無盡的遺憾,懷揣多年攢下的積蓄,和叔叔們迴到了家鄉。


    “多年之後,阿力重迴東甌市投資時,已經是身家數億的房地產老板。天機巷早已在時光中湮滅,舉目望去,甌城區的這片土上,隻剩下鱗次櫛比的現代化高樓。初春的江南煙雨落在江濱廣場上,阿力撐著傘,與一個身穿米黃色長裙的長發女人擦肩而過。她的容貌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和她手牽手的小女孩,卻歡笑著叫她媽媽。他轉過頭,盯著母女倆的背影駐足良久。許久許久,雲收雨停。阿力收起傘,嘴角微微上揚,心口帶著溫溫的熱。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大殺器啊……”


    結尾一章,一氣嗬成。


    林淼自我感覺良好地放下筆,覺得自己可能要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先聲奪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吹個大氣球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吹個大氣球9並收藏重生之先聲奪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