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世界,凡族與修士涇渭分明。
然而在遠離人族政治中心,一向被所謂人族“正統”視為“蠻夷”的東夷部落,這個界限卻顯得很模糊。
除了一些修為實在超越凡族太多的老妖怪之外,修為低一點的族人基本上都被混編進了族中的護衛隊裏。再加上東夷無論是被人皇軒轅擊敗之前還是之後,都居住在窮山惡水之中。
居住在中心地區的商人,大概要孩子十三歲才成丁,整訓兩年後投入實戰。
而在東夷部落,七八歲的孩子卻已經是在叢林裏與野獸們搏鬥的老手了。
炎黃部落的子孫們麵對東夷時。
就仿佛當年的妖族麵對巫族。
一方強在勢眾,一方利在兵精。
因此,即使已經對眼前的局勢做過充足的估算,黃飛虎率領的軍隊還是在東夷部落手下吃了大虧。
數點著自己手下兵卒的折耗數量。
黃飛虎的眉頭幾乎擰成死結。
第一次作為一軍主帥出征,就遇上東夷這樣的一塊難啃的骨頭,黃飛虎隻覺得自己肩上扛著的壓力重逾千斤。
經此一戰,黃飛虎立刻就認識到了——若要想在商背靠的截教不出手的前提下戰勝東夷,使用常規戰術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的方法,就是用智,用奇,用險。
但是,這樣用兵,賭贏了那自然皆大歡喜。
可若是賭輸了……
這是他第一次作為統帥帶兵打仗啊。
他明白,若是這一仗他輸了,那麽他賠上的就是自己的前程,是他們黃氏代代名將的臉麵。而最重要的,是他一旦戰敗,就等於將他師尊聞仲交給他的出師考卷做得一塌糊塗。
聞仲當初之所以會收黃飛虎為徒,其主要原因是為帝辛找一個伴讀。
次要原因是——他想要為商培養出一個接替他成為商的守護神的人。畢竟,聞仲作為修士也是需要時間去閉關修煉突破境界的。修士閉關時間又不短,守護商朝卻是時刻都不能間斷的任務。
黃飛虎非常有幸地成為了唯一的候選人。
這麽多年來,黃飛虎用自己的聰明堅韌與忠誠圓滑贏得了聞仲的寵愛。這位一絲不苟的殷商太師對黃飛虎的表現非常滿意,所以才會黃飛虎如此年輕的時候,同意帝辛將之拔擢到現在的地位。
然而聞仲從來都是一位嚴師。
在他的眼裏,黃飛虎還需要一份出色的答卷來證明自己。
所以,才有了這一次的黃飛虎遠征東夷。
想到這裏,黃飛虎輕輕舒了一口氣。可他用手指一勾麵前的卷籍將之合上的同時,眸中流露出的,卻是堅毅之色——三十萬精銳,五十員大將。再加上戍守東方的東伯侯薑桓楚所派遣過來的十萬大軍,他手裏就有了四十萬的部隊。
若是憑著這些部隊他還不能夠戰勝東夷,那麽他還有什麽臉麵去麵對自己的師尊與父親弟妹?
然而黃飛虎以及他麾下的將士們,甚至包括對麵東夷部落的兒郎們都不知道。
那高高的九霄雲外,諸天聖尊正在冷眼旁觀。
對於這些人類而言攸關性命的得失榮辱,在這些聖尊眼中不過輕如鴻毛。對於這些人類而言要拚死守護的家國族人,在這些聖尊的眼中亦不過是可以恣意調動的棋子。
東夷與商之間的仇怨素來已久。
他們反了,並不奇怪。
雖然這次東夷反叛的時間有些蹊蹺,但最終也不過是讓老子與此次並不入局的準提皺了皺眉而已。
因為如果東夷之反有蹊蹺,在這個節骨眼上也隻能是元始動的手腳。
但一來元始並不能影響東夷,甚至說起來闡教第三代的首席大弟子軒轅黃帝,還是東夷部落的仇人。二來即使他們反了拖垮商朝,對於如今的闡教來說也沒有什麽好處。
殊不知,元始就是抓住了他們這樣的心理,才布下了這樣的局。
他早已物色好了取代商的選擇。
如果此時有其他聖尊正在玉虛宮的側殿之中,一定會為此時的景象感到錯愕——因為一張雪帛製成的錦繡山河圖,正懸掛在宮殿的牆壁之上,仔細去看,正是人類疆域的山川地貌。
元始坐於殿側,軒轅黃帝正站於其後。
而站立在山川圖前,正在指點江山侃侃而談的,卻是一名雪發黑瞳的青年男子。
“商封諸侯,數逾百計。但算起來真正能給商造成致命威脅的隻有兩地——北疆與西岐。但是,若說真正可能顛覆商的卻隻有……”
說到這裏,青年食指在地圖上一劃,指點在人族疆域的最西點,勾勒出了一片肥沃的厚土。他嘴唇微翹,眸中閃動著自信的光芒,以懇切的語氣說道。“西岐!”
“這麽肯定?”
輕掀眉眼,元始詢問著薑尚,目光卻筆直地落在了軒轅的身上。
在元始那份記憶中的薑尚是謹慎而圓滑的,但現今被軒轅培養出來的薑尚,卻是自信張揚的。一時之間,他不由得有些犯嘀咕,自己任由軒轅去教導薑尚到底是對還是錯。
這天定封神之主,在麵對人主之時,應當是輔助者而非替代者。
軒轅可別遺憾於自己小兒子昔日沒能當成帝王,頭腦一熱把昌意的傳世給往人主上培養。
被自家師祖瞥了一眼,軒轅明白元始是在擔心什麽。
一時之間,他也不免有些汗顏——因為吧,其實在剛將幼小的薑尚抱迴去時,他看著小家夥那張與昌意年幼時足有九成相似的麵容,一個晃神之間真的隱約有過想要在今生圓了昌意夙願的想法。
但軒轅畢竟是軒轅。
他非常清醒地意識到了屬於昌意的機會早已不在。
如若強違天意,其唯一可能的後果就是壞了昌意今生的機緣。
所以無論是闡教封神的大局,還是單單為了自己兒子的前程,軒轅都不可能讓薑尚生出想要成為人君的念頭。而且,就算是薑尚有這樣的苗頭,他也會在第一時間就將之掐滅。
瞧著軒轅的樣子,元始放了心。
“自然是西岐!”
元始與軒轅各自心思迴環皆在瞬息之間。
那邊薑尚在聽了元始的問話後,想都不想地便一口咬定:“東伯之域臨近東夷,南伯封地尚有妖物雜居。北疆之地雖物資豐饒,巫族亦不曾相擾,但那伯侯崇侯虎卻絕非是開國之才。除了西岐,還有誰堪當天下!”
“……嗬。”
望著如此的薑尚,軒轅卻是不由得皺了皺眉。
他隱約聽到了自家師祖的低笑聲——心底輕歎了一聲,軒轅垂下了目光。
他知道他師祖是要磨礪薑尚的。
認真地講,元始願意想辦法培養薑尚,到底還是他的福氣。若非薑尚乃是天書的命定之主,那麽隻憑著他的天賦與智慧根本不值得元始多看一眼。
薑尚——
那邊的薑尚還在坦然地敘述著自己的觀點,因為元始刻意收斂了自己所有的氣勢,所以這個大膽的孩子並沒有在聖尊麵前迴話的緊張感。然而他卻不知,他這樣的行為給他引來了何種“災難”。
但這樣也好。
那個孩子是昌意的轉世。
隻是他同時卻與軒轅記憶中的昌意相似又不同。
他與昌意一樣喜愛舞琴弄蕭,卻不似昌意那般貪婪女色。
他有著與昌意一樣的天賦愛好,卻也沒有昌意的沉靜冷鬱。
恍惚之間,軒轅似乎發現了那麽一點點規律。
當年的昌意身上的優點,被薑尚繼承與保留了下來。而那些或許是導致了昌意敗給玄囂的因素,卻統統自薑尚身上消失了——不管是天生的,還是後天慢慢克製削減去的。
指尖微微陷入了掌心。
軒轅心中種說不出來的憤怒。
他的兒子是那麽地渴望成為人皇,即使是輪迴的力量也不能削弱這一份渴望。
可薑尚,卻注定不能成為王。
指尖的肌膚感受到了一絲濕潤——那是指甲刺破了掌心皮肉,所浸潤下來的血液。軒轅垂下頭,咬緊了牙關,麵對著如今的局麵,他一半是感到痛心,一半是感到屈辱。
早在年幼的時候,軒轅就曾經聽到過他老師龍霽以壓抑口吻講述過天道命數。
可直到這個時候,一直作為天之驕子生活著,隻在自己子孫後代問題上栽過跟頭的軒轅卻才真正品嚐到了這種無力感。即使是他的孩子已經轉世,卻仍舊逃不開命運的擺弄。
天道,天道……
因著心境的驟變,軒轅一時間有些克製不住泄露出了異樣的氣勢。
這種變化很微妙也很隱晦,如果不是他身前坐著的元始乃是一位聖尊,更重要的是一位與他有過相似心境的聖尊,恐怕不會發現軒轅這一點點小小的一樣。
然而沒有如果。
元始沒有去看軒轅,心底卻頗有幾分撿到了什麽的欣喜。
轉望向薑尚的目光柔和了些許,元始心想:薑尚這孩子,他就看在軒轅與龍霽的份兒上,多照看一下吧。
然而在遠離人族政治中心,一向被所謂人族“正統”視為“蠻夷”的東夷部落,這個界限卻顯得很模糊。
除了一些修為實在超越凡族太多的老妖怪之外,修為低一點的族人基本上都被混編進了族中的護衛隊裏。再加上東夷無論是被人皇軒轅擊敗之前還是之後,都居住在窮山惡水之中。
居住在中心地區的商人,大概要孩子十三歲才成丁,整訓兩年後投入實戰。
而在東夷部落,七八歲的孩子卻已經是在叢林裏與野獸們搏鬥的老手了。
炎黃部落的子孫們麵對東夷時。
就仿佛當年的妖族麵對巫族。
一方強在勢眾,一方利在兵精。
因此,即使已經對眼前的局勢做過充足的估算,黃飛虎率領的軍隊還是在東夷部落手下吃了大虧。
數點著自己手下兵卒的折耗數量。
黃飛虎的眉頭幾乎擰成死結。
第一次作為一軍主帥出征,就遇上東夷這樣的一塊難啃的骨頭,黃飛虎隻覺得自己肩上扛著的壓力重逾千斤。
經此一戰,黃飛虎立刻就認識到了——若要想在商背靠的截教不出手的前提下戰勝東夷,使用常規戰術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的方法,就是用智,用奇,用險。
但是,這樣用兵,賭贏了那自然皆大歡喜。
可若是賭輸了……
這是他第一次作為統帥帶兵打仗啊。
他明白,若是這一仗他輸了,那麽他賠上的就是自己的前程,是他們黃氏代代名將的臉麵。而最重要的,是他一旦戰敗,就等於將他師尊聞仲交給他的出師考卷做得一塌糊塗。
聞仲當初之所以會收黃飛虎為徒,其主要原因是為帝辛找一個伴讀。
次要原因是——他想要為商培養出一個接替他成為商的守護神的人。畢竟,聞仲作為修士也是需要時間去閉關修煉突破境界的。修士閉關時間又不短,守護商朝卻是時刻都不能間斷的任務。
黃飛虎非常有幸地成為了唯一的候選人。
這麽多年來,黃飛虎用自己的聰明堅韌與忠誠圓滑贏得了聞仲的寵愛。這位一絲不苟的殷商太師對黃飛虎的表現非常滿意,所以才會黃飛虎如此年輕的時候,同意帝辛將之拔擢到現在的地位。
然而聞仲從來都是一位嚴師。
在他的眼裏,黃飛虎還需要一份出色的答卷來證明自己。
所以,才有了這一次的黃飛虎遠征東夷。
想到這裏,黃飛虎輕輕舒了一口氣。可他用手指一勾麵前的卷籍將之合上的同時,眸中流露出的,卻是堅毅之色——三十萬精銳,五十員大將。再加上戍守東方的東伯侯薑桓楚所派遣過來的十萬大軍,他手裏就有了四十萬的部隊。
若是憑著這些部隊他還不能夠戰勝東夷,那麽他還有什麽臉麵去麵對自己的師尊與父親弟妹?
然而黃飛虎以及他麾下的將士們,甚至包括對麵東夷部落的兒郎們都不知道。
那高高的九霄雲外,諸天聖尊正在冷眼旁觀。
對於這些人類而言攸關性命的得失榮辱,在這些聖尊眼中不過輕如鴻毛。對於這些人類而言要拚死守護的家國族人,在這些聖尊的眼中亦不過是可以恣意調動的棋子。
東夷與商之間的仇怨素來已久。
他們反了,並不奇怪。
雖然這次東夷反叛的時間有些蹊蹺,但最終也不過是讓老子與此次並不入局的準提皺了皺眉而已。
因為如果東夷之反有蹊蹺,在這個節骨眼上也隻能是元始動的手腳。
但一來元始並不能影響東夷,甚至說起來闡教第三代的首席大弟子軒轅黃帝,還是東夷部落的仇人。二來即使他們反了拖垮商朝,對於如今的闡教來說也沒有什麽好處。
殊不知,元始就是抓住了他們這樣的心理,才布下了這樣的局。
他早已物色好了取代商的選擇。
如果此時有其他聖尊正在玉虛宮的側殿之中,一定會為此時的景象感到錯愕——因為一張雪帛製成的錦繡山河圖,正懸掛在宮殿的牆壁之上,仔細去看,正是人類疆域的山川地貌。
元始坐於殿側,軒轅黃帝正站於其後。
而站立在山川圖前,正在指點江山侃侃而談的,卻是一名雪發黑瞳的青年男子。
“商封諸侯,數逾百計。但算起來真正能給商造成致命威脅的隻有兩地——北疆與西岐。但是,若說真正可能顛覆商的卻隻有……”
說到這裏,青年食指在地圖上一劃,指點在人族疆域的最西點,勾勒出了一片肥沃的厚土。他嘴唇微翹,眸中閃動著自信的光芒,以懇切的語氣說道。“西岐!”
“這麽肯定?”
輕掀眉眼,元始詢問著薑尚,目光卻筆直地落在了軒轅的身上。
在元始那份記憶中的薑尚是謹慎而圓滑的,但現今被軒轅培養出來的薑尚,卻是自信張揚的。一時之間,他不由得有些犯嘀咕,自己任由軒轅去教導薑尚到底是對還是錯。
這天定封神之主,在麵對人主之時,應當是輔助者而非替代者。
軒轅可別遺憾於自己小兒子昔日沒能當成帝王,頭腦一熱把昌意的傳世給往人主上培養。
被自家師祖瞥了一眼,軒轅明白元始是在擔心什麽。
一時之間,他也不免有些汗顏——因為吧,其實在剛將幼小的薑尚抱迴去時,他看著小家夥那張與昌意年幼時足有九成相似的麵容,一個晃神之間真的隱約有過想要在今生圓了昌意夙願的想法。
但軒轅畢竟是軒轅。
他非常清醒地意識到了屬於昌意的機會早已不在。
如若強違天意,其唯一可能的後果就是壞了昌意今生的機緣。
所以無論是闡教封神的大局,還是單單為了自己兒子的前程,軒轅都不可能讓薑尚生出想要成為人君的念頭。而且,就算是薑尚有這樣的苗頭,他也會在第一時間就將之掐滅。
瞧著軒轅的樣子,元始放了心。
“自然是西岐!”
元始與軒轅各自心思迴環皆在瞬息之間。
那邊薑尚在聽了元始的問話後,想都不想地便一口咬定:“東伯之域臨近東夷,南伯封地尚有妖物雜居。北疆之地雖物資豐饒,巫族亦不曾相擾,但那伯侯崇侯虎卻絕非是開國之才。除了西岐,還有誰堪當天下!”
“……嗬。”
望著如此的薑尚,軒轅卻是不由得皺了皺眉。
他隱約聽到了自家師祖的低笑聲——心底輕歎了一聲,軒轅垂下了目光。
他知道他師祖是要磨礪薑尚的。
認真地講,元始願意想辦法培養薑尚,到底還是他的福氣。若非薑尚乃是天書的命定之主,那麽隻憑著他的天賦與智慧根本不值得元始多看一眼。
薑尚——
那邊的薑尚還在坦然地敘述著自己的觀點,因為元始刻意收斂了自己所有的氣勢,所以這個大膽的孩子並沒有在聖尊麵前迴話的緊張感。然而他卻不知,他這樣的行為給他引來了何種“災難”。
但這樣也好。
那個孩子是昌意的轉世。
隻是他同時卻與軒轅記憶中的昌意相似又不同。
他與昌意一樣喜愛舞琴弄蕭,卻不似昌意那般貪婪女色。
他有著與昌意一樣的天賦愛好,卻也沒有昌意的沉靜冷鬱。
恍惚之間,軒轅似乎發現了那麽一點點規律。
當年的昌意身上的優點,被薑尚繼承與保留了下來。而那些或許是導致了昌意敗給玄囂的因素,卻統統自薑尚身上消失了——不管是天生的,還是後天慢慢克製削減去的。
指尖微微陷入了掌心。
軒轅心中種說不出來的憤怒。
他的兒子是那麽地渴望成為人皇,即使是輪迴的力量也不能削弱這一份渴望。
可薑尚,卻注定不能成為王。
指尖的肌膚感受到了一絲濕潤——那是指甲刺破了掌心皮肉,所浸潤下來的血液。軒轅垂下頭,咬緊了牙關,麵對著如今的局麵,他一半是感到痛心,一半是感到屈辱。
早在年幼的時候,軒轅就曾經聽到過他老師龍霽以壓抑口吻講述過天道命數。
可直到這個時候,一直作為天之驕子生活著,隻在自己子孫後代問題上栽過跟頭的軒轅卻才真正品嚐到了這種無力感。即使是他的孩子已經轉世,卻仍舊逃不開命運的擺弄。
天道,天道……
因著心境的驟變,軒轅一時間有些克製不住泄露出了異樣的氣勢。
這種變化很微妙也很隱晦,如果不是他身前坐著的元始乃是一位聖尊,更重要的是一位與他有過相似心境的聖尊,恐怕不會發現軒轅這一點點小小的一樣。
然而沒有如果。
元始沒有去看軒轅,心底卻頗有幾分撿到了什麽的欣喜。
轉望向薑尚的目光柔和了些許,元始心想:薑尚這孩子,他就看在軒轅與龍霽的份兒上,多照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