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午時
當糖王策馬狂奔到半路的時候,突然看見前麵正迎麵而來幾個男人。
他們不是別人正是秦夜冕和影,還有他大哥——花熱血。
“大哥”糖王一見他,立刻大喊一聲。
“二弟,你怎麽來了。”熱血立刻將馬勒停,一臉吃驚。
影也趕緊停了下來。
他望了一眼那狂奔而去完全沒有要停下來的男人的背影,搖了搖頭後大聲問道,“是阿籬公子出事了嗎?”
“你怎麽知道?”糖王一臉難以置信地望著他。
一聽這話,影的臉色瞬間變了。
然後直接調轉馬頭追趕前麵的人去了,沒有再多問一個字。
因為從昨天白天開始,主子就一直坐立不安,同他說什麽都心不在焉。
尤其在臨近傍晚的時候,更是把一個茶碗給摔了。
他當時很不解,不知道他這是怎麽了。
直到主子突然說要去澤城的時候,他才有了那麽一點點的警覺,猜想是不是阿籬姑娘出事了。
不過當時他還以為是他多慮了,沒想到果真如此。
“大哥·······大嫂她·······。”見人都跑了,糖王忙轉向花熱血。
“迴去再說。”熱血沒心思同他說話,所以根本沒聽見後麵“大嫂”兩個字,而是馬頭一轉也跑了。
其實昨天他也心神不寧來著,所以在皓陽說要去澤城的時候也立刻追了出來。
畢竟三弟已經醒了,身體狀況還不錯,花花世界也不至於群龍無首。
於是三人立刻連夜啟程,連水都沒喝一口,更別說休息,一路快馬加鞭。
所以此刻望著早已跑沒影了的皓陽,他心裏多少有些擔心。
因為這一路上他什麽話都沒有,好像全身繃著一根弦似的,讓他莫名想起了七年前那一幕的前夕,他和他也是這樣策馬狂奔······。
甩了甩頭,他不敢多想,而是用力鞭子一甩追向前去。
終於在本該兩天兩夜才能走完的路程,他們卻隻用了一天兩夜就到了。
當秦夜冕踏著剛冒出頭來的朝陽,第一個衝進城來的時候,立刻被水澤上的異樣給驚住了。
他跳下馬,正想往崖壁上走。
突然身後有人喊了一聲,“在這裏。”
秦夜冕一轉身,就見糖王直接從他身邊過去,然後在“風宿”客棧門前停下。
於是他快步上前,同他一起下了墓穴。
“這是怎麽迴事?”當見到洞內地上斑斑血跡的時候,秦夜冕的心忍不住揪了起來。
“都怪我。”糖王不敢看男人那冰冷的如同冰刀一樣的眼神,低著頭將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
當他說到船突然搖晃了起來,大嫂跳入水澤,他跑去找人的時候,整個人忍不住顫抖了起來。
說真的,他知道若是和大嫂一起在那個時候下水的話,興許還能救到阿籬。
可惜他怕水,小河小溪的話,站在岸邊洗洗手什麽的倒還好。像這麽寬的水域,他是萬萬不敢的。
所以等他迴來的時候船早沒影了,也不知道是翻了還是跑了。
“下水找了嗎?”秦夜冕冷冷的聲音再次響起,緊握的手心早已都是冷汗。
其實路上看到糖王的時候他就知道出事了,否則他不會這樣跑出來。
隻是沒想到事情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阿籬居然不知所蹤還生死未卜。
“救上大嫂後都下去找過了。”糖王戰戰兢兢,大氣都不敢出。就怕他會一氣之下把他扔水裏。
因為他的脾氣他知道,越是不動聲色就越可怕。
尤其在他定定地望著他的時候,會讓他有種芒刺在背的感覺。
雖然倆人之間就差了兩歲,可他就是很怕他,尤其在長大之後。不是因為他的身份,也不是因為父親和老祖宗的耳提麵命,而是男人身上那種不怒自威的氣場,每每都會讓他有種一眼就會被看穿的無地自容。
“皓陽,找到船了。”
熱血一進洞就去找人打聽了,這時正好有手下來傳信,說船在一個蘆葦蕩找到了,不過船上除了一個七孔流血的男子沒有發現別人。
“走,去看看。”一聽這話,秦夜冕二話沒說直接上了停在岸邊的一艘船。
影和熱血也立刻跟了上去,隻除了糖王。
蘆葦蕩裏,船隻就這樣靜靜地停著,上麵除了一個已經死去多時的男人外什麽都沒有。
秦夜冕查看了船內的各處,發現似乎有打鬥的痕跡。
因為有幾處的血跡特別鮮紅,與男人中毒後的黑血顯得格格不入。
一處是在男人的長刀上,一處是在他的手上,還有幾處則在船沿和船板上。
他知道那是阿籬身上的血,又紅又豔,比此刻頭頂的太陽還要熾熱,立刻灼疼了他的眼睛。
突然,他感覺心口有些難受,好像要窒息了一樣喘不上氣來。
“附近水域找過了嗎?”秦夜冕突然發白的臉讓熱血一眼就看出了異樣,於是一把握住他的手腕道,“不要多想。”
他知道這場景有些相似,可他心裏相信不可能同樣的事會在七年後又來一遍。
尤其在男人好不容易走出陰影,重新開始的時候。
“找了,沒發現。”另一艘船上的人連忙開口道,“不過蘆葦蕩裏好像也有一處血跡,阿籬公子興許自己上岸了。”
一聽這話,秦夜冕立刻精神為之一震。
突然想起阿籬是會水的,而且水性還不錯,也許自己遊迴岸上了也未可知。
於是他立刻用手指在血液上摸了一把,發現血已經幹透了。
於是立刻下令道,“讓所以人沿岸去找,務必小心仔細。”
“是。”熱血立刻拿出懷裏的暗笛吹了幾聲。
---
第三日傍晚
“這是哪裏?”當籬落醒來的時候已經不在船上了,而是在一戶農婦家裏。
“丫頭,你醒啦!”隻見一位上了年紀頭發斑白的老婦人從紡車前起身,向她走來。
老人目測有八十多歲高齡,一身打滿補丁的衣裳,動作很慢。
一根看似隨便撿來當拐杖的樹枝似乎也並不年輕,稍顯光滑的手柄和底下焦黑的印記,都是歲月留下的痕跡。
與她臉上那深深的溝壑如出一轍,顯得尤為滄桑。
當糖王策馬狂奔到半路的時候,突然看見前麵正迎麵而來幾個男人。
他們不是別人正是秦夜冕和影,還有他大哥——花熱血。
“大哥”糖王一見他,立刻大喊一聲。
“二弟,你怎麽來了。”熱血立刻將馬勒停,一臉吃驚。
影也趕緊停了下來。
他望了一眼那狂奔而去完全沒有要停下來的男人的背影,搖了搖頭後大聲問道,“是阿籬公子出事了嗎?”
“你怎麽知道?”糖王一臉難以置信地望著他。
一聽這話,影的臉色瞬間變了。
然後直接調轉馬頭追趕前麵的人去了,沒有再多問一個字。
因為從昨天白天開始,主子就一直坐立不安,同他說什麽都心不在焉。
尤其在臨近傍晚的時候,更是把一個茶碗給摔了。
他當時很不解,不知道他這是怎麽了。
直到主子突然說要去澤城的時候,他才有了那麽一點點的警覺,猜想是不是阿籬姑娘出事了。
不過當時他還以為是他多慮了,沒想到果真如此。
“大哥·······大嫂她·······。”見人都跑了,糖王忙轉向花熱血。
“迴去再說。”熱血沒心思同他說話,所以根本沒聽見後麵“大嫂”兩個字,而是馬頭一轉也跑了。
其實昨天他也心神不寧來著,所以在皓陽說要去澤城的時候也立刻追了出來。
畢竟三弟已經醒了,身體狀況還不錯,花花世界也不至於群龍無首。
於是三人立刻連夜啟程,連水都沒喝一口,更別說休息,一路快馬加鞭。
所以此刻望著早已跑沒影了的皓陽,他心裏多少有些擔心。
因為這一路上他什麽話都沒有,好像全身繃著一根弦似的,讓他莫名想起了七年前那一幕的前夕,他和他也是這樣策馬狂奔······。
甩了甩頭,他不敢多想,而是用力鞭子一甩追向前去。
終於在本該兩天兩夜才能走完的路程,他們卻隻用了一天兩夜就到了。
當秦夜冕踏著剛冒出頭來的朝陽,第一個衝進城來的時候,立刻被水澤上的異樣給驚住了。
他跳下馬,正想往崖壁上走。
突然身後有人喊了一聲,“在這裏。”
秦夜冕一轉身,就見糖王直接從他身邊過去,然後在“風宿”客棧門前停下。
於是他快步上前,同他一起下了墓穴。
“這是怎麽迴事?”當見到洞內地上斑斑血跡的時候,秦夜冕的心忍不住揪了起來。
“都怪我。”糖王不敢看男人那冰冷的如同冰刀一樣的眼神,低著頭將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
當他說到船突然搖晃了起來,大嫂跳入水澤,他跑去找人的時候,整個人忍不住顫抖了起來。
說真的,他知道若是和大嫂一起在那個時候下水的話,興許還能救到阿籬。
可惜他怕水,小河小溪的話,站在岸邊洗洗手什麽的倒還好。像這麽寬的水域,他是萬萬不敢的。
所以等他迴來的時候船早沒影了,也不知道是翻了還是跑了。
“下水找了嗎?”秦夜冕冷冷的聲音再次響起,緊握的手心早已都是冷汗。
其實路上看到糖王的時候他就知道出事了,否則他不會這樣跑出來。
隻是沒想到事情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阿籬居然不知所蹤還生死未卜。
“救上大嫂後都下去找過了。”糖王戰戰兢兢,大氣都不敢出。就怕他會一氣之下把他扔水裏。
因為他的脾氣他知道,越是不動聲色就越可怕。
尤其在他定定地望著他的時候,會讓他有種芒刺在背的感覺。
雖然倆人之間就差了兩歲,可他就是很怕他,尤其在長大之後。不是因為他的身份,也不是因為父親和老祖宗的耳提麵命,而是男人身上那種不怒自威的氣場,每每都會讓他有種一眼就會被看穿的無地自容。
“皓陽,找到船了。”
熱血一進洞就去找人打聽了,這時正好有手下來傳信,說船在一個蘆葦蕩找到了,不過船上除了一個七孔流血的男子沒有發現別人。
“走,去看看。”一聽這話,秦夜冕二話沒說直接上了停在岸邊的一艘船。
影和熱血也立刻跟了上去,隻除了糖王。
蘆葦蕩裏,船隻就這樣靜靜地停著,上麵除了一個已經死去多時的男人外什麽都沒有。
秦夜冕查看了船內的各處,發現似乎有打鬥的痕跡。
因為有幾處的血跡特別鮮紅,與男人中毒後的黑血顯得格格不入。
一處是在男人的長刀上,一處是在他的手上,還有幾處則在船沿和船板上。
他知道那是阿籬身上的血,又紅又豔,比此刻頭頂的太陽還要熾熱,立刻灼疼了他的眼睛。
突然,他感覺心口有些難受,好像要窒息了一樣喘不上氣來。
“附近水域找過了嗎?”秦夜冕突然發白的臉讓熱血一眼就看出了異樣,於是一把握住他的手腕道,“不要多想。”
他知道這場景有些相似,可他心裏相信不可能同樣的事會在七年後又來一遍。
尤其在男人好不容易走出陰影,重新開始的時候。
“找了,沒發現。”另一艘船上的人連忙開口道,“不過蘆葦蕩裏好像也有一處血跡,阿籬公子興許自己上岸了。”
一聽這話,秦夜冕立刻精神為之一震。
突然想起阿籬是會水的,而且水性還不錯,也許自己遊迴岸上了也未可知。
於是他立刻用手指在血液上摸了一把,發現血已經幹透了。
於是立刻下令道,“讓所以人沿岸去找,務必小心仔細。”
“是。”熱血立刻拿出懷裏的暗笛吹了幾聲。
---
第三日傍晚
“這是哪裏?”當籬落醒來的時候已經不在船上了,而是在一戶農婦家裏。
“丫頭,你醒啦!”隻見一位上了年紀頭發斑白的老婦人從紡車前起身,向她走來。
老人目測有八十多歲高齡,一身打滿補丁的衣裳,動作很慢。
一根看似隨便撿來當拐杖的樹枝似乎也並不年輕,稍顯光滑的手柄和底下焦黑的印記,都是歲月留下的痕跡。
與她臉上那深深的溝壑如出一轍,顯得尤為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