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一百四十四章
高衝登基,齊國立刻四分五裂,硝煙四起,一路路大軍都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向著齊國國都而來。
麵對這種情況,高衝傻眼了!之前他和王後秘密謀殺了洪磊,扶幼主登基,齊國上下一片平靜,隻有中央朝廷有些小波浪,但都被他和王後平息了。
因為這個緣故,再加上身邊一群小人整天溜須拍馬,阿諛奉承,說他是蓋世英豪,說他是聖王在世,說他深得民心,百姓苦盼他久已!說得高衝自己都找不著北了。
結果,這個可謂政治白癡的高衝就真的以為自己深得民心,可以安心稱帝了!然後,然後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當然,高衝膽敢稱帝,手上還是有些力量的,掌握著幾十萬的禁軍,那些地方軍打著清君側的旗號造反,他心裏還是有些底氣的。坐在龍椅上,誇下海口,要鎮壓這些亂臣賊子,誅其九族!
接著,第二天,淩霄也打出清君側的旗號,抽調二萬邊軍,一路奔襲,連夜趕路,片刻不停,直往齊都而來。
聽到這個消息,立刻,高衝褲子都嚇尿了!就在幾年前,他可是親眼看到那五千邊軍是如何吊打都城禁軍的!而當時隻來了五千,這迴可是來了兩萬啊!
接到這個消息後,高衝不顧天色已黑,連夜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於是,一群主要職業是溜須拍馬,副業是陪皇帝吃喝玩樂,為皇帝搜刮民財,業餘愛好是欺壓百姓,同時對軍事政務一竅不通的人,就這麽穿著朝服,聚集朝堂,一本正經地商討著軍國大事,思考該如何排兵布陣。
“大王,您是君,那淩霄隻是臣,亂臣賊子犯上作亂,漫天神靈必然保佑宋國正統,天誅之下,淩霄隻有慘敗!”一個以前高衝身邊的奴仆,現在是宋國丞相,如此說道。
“是啊!大王,您掌握著君臣大義,此為天時!我宋國都城城牆高厚,此為地利!淩霄奔襲千裏來戰,士卒必然心有埋怨,暗生間隙,而我宋國禁軍,上下一心,擁戴大王,此為人和。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方,淩霄必敗,大王又有何憂慮?”
這個“大臣”以前讀過一部演義小說,還記得一些內容,此時結合自己的機智,雜糅編纂出來,在行家眼中當然是貽笑大方,但是高衝是誰?和他一樣的貨色!
高衝聽了大臣們的安慰和勸解,驚魂稍定,但還有疑慮,道:“可是上迴,隻是五千邊軍就攻下了都城,這迴來了二萬啊!”
“大王何必憂慮?上迴之事,臣也有所耳聞,各種內情著實複雜,其實是有內應打開了城門,又有人收買禁軍一些基層的將領,所以才會一敗塗地,這迴隻需嚴防內奸,整頓禁軍,關閉城門,嚴防死守,必然可以萬無一失!”
有一個“大臣”如此說道,“而且他隻來兩萬人馬,而我禁軍有幾十萬。即便它邊軍都是以一當十的悍卒,兩萬人馬頂多也就對付二十萬,而我禁軍可不隻二十萬啊!”
“嗯。如此,寡人就放心了。”聽大臣們一說,高衝心想也是,於是懸著的心總算放下,道:“傳寡人旨意,嚴防城內奸細,整頓禁軍,不得有誤!”
“遵旨!”朝中大臣跪倒在地,躬身拜倒,恭送高衝。
高衝滿意地點點頭,每當這個時候,他總是有種站立雲端,飄飄然不知身在何處的感覺,舒暢難言,難怪那麽多人為了這個位置彼此廝殺,滿手血腥,大丈夫當如是啊!
退朝之後,高衝迴到後宮,繼續沉湎於酒池肉林,聲色犬馬,對於來犯之敵,絲毫不以為意!
就在高衝連夜召集群臣討論對策的時候,遠在千裏之外的一條官道上,幾萬大軍,旌旗招展,車馬隆隆,一個個雄壯漢子,披堅持銳,神色堅毅,手持火把,快速奔行。
隊伍之中,淩霄一臉冷峻,身著甲胄,腰懸長劍,一樣的腳踏實地,快速而行,後麵是兩隊親兵護衛,也是一樣,穿著鎧甲,提刀戴劍,守衛在旁。還有十幾個人,拿著火把,穿著甲胄,背後插著令旗,乘騎駿馬。
淩霄的軍中,除非是年老體弱的將領,或是深受重傷,要不便是從屬文職之人,否則行軍之時,必須與士兵一樣,士兵步行,將領也必須步行,隻有如此同甘共苦,方能上下一心!
當然,這個世界有武功,大多的將領都有不俗的修為。←百度搜索→這一切給這條軍規提供了合理的硬性條件。
至於那十幾個騎馬的人,他們是傳令兵,跟隨在淩霄身邊,方便他發號施令。而傳令兵由於職業性質的特殊性,所以在行軍時可以騎馬。
便在這時,一個背插令旗的士卒騎著一匹快馬,迎麵奔馳而來,同時高喊:“將軍,有情況!”
看到這一人一騎,淩霄知道是傳令兵,而且是找自己的,於是停了下來,閃身讓開,站在路旁,免得阻礙了身後士兵的行進。他身後的親兵也是有樣學樣,緊隨其後。
“報告將軍。”那個騎馬的傳令兵奔馳到淩霄身邊,一拉韁繩,停了下來,翻身下馬,躬身抱拳,幹淨利落,道:“報告將軍,侯斥來報,前方二十裏處發現一支軍隊,大約有三萬人馬,看旗號,是青州軍。”
“青州軍。”淩霄眉頭一皺,冷淡地重複了一邊,沉吟片刻,對送消息來的那個傳令兵道:“叫前麵的侯斥,繼續打探,若有情況,隨時來報!”
“是!”傳令兵翻身上馬,持韁揚鞭,撒踢而去。
“楚南,傳我將令!”淩霄一手按劍,神色冷峻肅穆,對身後的一個中年男子道:“大軍暫時休整,召集諸將,速來見我!”
“遵命!”淩霄身後,那個名叫楚南的立刻派出八騎,四散飛馳,將淩霄的軍令傳達全軍上下。
雖然大軍決定休整,但肯定不能在半路上就休整,於是淩霄的軍隊又前進了一段距離,最後在一處空曠的平地安營紮寨,布置崗哨,生火做飯,所有一切,井井有條。
中軍大賬,燈火通明,淩霄甲胄不離身,一手按劍,高居首座,神情淡然。下麵,一個個將領神情嚴肅,正襟危坐,靜默無聲。
淩霄淡淡地看了自己的副將高堯一眼,高堯心領神會,站出來,道:“諸位將軍,前方侯斥來報,前方二十裏處發現了青州軍,約有三萬人。”
青州軍。在座諸人一聽,皆是眉頭一皺,這些年來,齊國政治腐敗,將帥貪財無能,地方軍早已不是開國時的軍紀嚴明,常有騷擾鄉間百姓的事情發生,而青州軍則是其中最出名的一支,其性質已然變成半軍半匪的了。
“將軍,青州軍軍紀廢弛,無論將帥皆是貪得無厭之輩,不可讓他們捷足先登,拿下都城!我們該速速拔營,進軍都城,不然城中百姓,又要遭難了!”一個將領起身走到場中,一抱拳,大聲說道。
“此事不可行!連日來,我們皆是一路快行,已是極限,軍中許多將士疲憊不已,若是再這麽日夜兼程,二十萬人馬,隻怕統統都要累死在半路上了。”另一個將領也起身走到場中,卻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這……”開頭的那個將領也知道此言屬實,於是一時語塞,不知該怎麽迴應。
“要不然我們挑選精銳,日夜兼程,去攻都城?”有一個將領提出了一個想法。
“都城之中有幾十萬禁軍,即便近幾年軍紀廢弛,少有操練,但是爛船還有三斤釘,不可小覷啊!兼且都城城牆堅固高聳,不是輕易可下的,抽調精銳,人數太少,隻怕無用。”
因為突然出現的青州軍,大賬中的諸位將領彼此爭論,討論對策,但說了有一刻鍾,卻都沒有什麽萬全之策。
便在此時,有一個年輕人站了出來,麵朝著高居在上,淡然不語的淩霄,雙手抱拳,一躬身,道:“將軍,卑職有一良策,能解此局,隻是不知當不當講?”
這個年輕人,在座諸位將領都不熟悉,是新近提拔上來的。
而淩霄則默默看了這年輕人一眼,一雙劍眸,平靜如常,古井不波,冷冷地吐出一個字:“講。”
====================================================================
多謝多元太虛同誌,孤鴻同誌的打賞!
第一百四十四章
高衝登基,齊國立刻四分五裂,硝煙四起,一路路大軍都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向著齊國國都而來。
麵對這種情況,高衝傻眼了!之前他和王後秘密謀殺了洪磊,扶幼主登基,齊國上下一片平靜,隻有中央朝廷有些小波浪,但都被他和王後平息了。
因為這個緣故,再加上身邊一群小人整天溜須拍馬,阿諛奉承,說他是蓋世英豪,說他是聖王在世,說他深得民心,百姓苦盼他久已!說得高衝自己都找不著北了。
結果,這個可謂政治白癡的高衝就真的以為自己深得民心,可以安心稱帝了!然後,然後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當然,高衝膽敢稱帝,手上還是有些力量的,掌握著幾十萬的禁軍,那些地方軍打著清君側的旗號造反,他心裏還是有些底氣的。坐在龍椅上,誇下海口,要鎮壓這些亂臣賊子,誅其九族!
接著,第二天,淩霄也打出清君側的旗號,抽調二萬邊軍,一路奔襲,連夜趕路,片刻不停,直往齊都而來。
聽到這個消息,立刻,高衝褲子都嚇尿了!就在幾年前,他可是親眼看到那五千邊軍是如何吊打都城禁軍的!而當時隻來了五千,這迴可是來了兩萬啊!
接到這個消息後,高衝不顧天色已黑,連夜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於是,一群主要職業是溜須拍馬,副業是陪皇帝吃喝玩樂,為皇帝搜刮民財,業餘愛好是欺壓百姓,同時對軍事政務一竅不通的人,就這麽穿著朝服,聚集朝堂,一本正經地商討著軍國大事,思考該如何排兵布陣。
“大王,您是君,那淩霄隻是臣,亂臣賊子犯上作亂,漫天神靈必然保佑宋國正統,天誅之下,淩霄隻有慘敗!”一個以前高衝身邊的奴仆,現在是宋國丞相,如此說道。
“是啊!大王,您掌握著君臣大義,此為天時!我宋國都城城牆高厚,此為地利!淩霄奔襲千裏來戰,士卒必然心有埋怨,暗生間隙,而我宋國禁軍,上下一心,擁戴大王,此為人和。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方,淩霄必敗,大王又有何憂慮?”
這個“大臣”以前讀過一部演義小說,還記得一些內容,此時結合自己的機智,雜糅編纂出來,在行家眼中當然是貽笑大方,但是高衝是誰?和他一樣的貨色!
高衝聽了大臣們的安慰和勸解,驚魂稍定,但還有疑慮,道:“可是上迴,隻是五千邊軍就攻下了都城,這迴來了二萬啊!”
“大王何必憂慮?上迴之事,臣也有所耳聞,各種內情著實複雜,其實是有內應打開了城門,又有人收買禁軍一些基層的將領,所以才會一敗塗地,這迴隻需嚴防內奸,整頓禁軍,關閉城門,嚴防死守,必然可以萬無一失!”
有一個“大臣”如此說道,“而且他隻來兩萬人馬,而我禁軍有幾十萬。即便它邊軍都是以一當十的悍卒,兩萬人馬頂多也就對付二十萬,而我禁軍可不隻二十萬啊!”
“嗯。如此,寡人就放心了。”聽大臣們一說,高衝心想也是,於是懸著的心總算放下,道:“傳寡人旨意,嚴防城內奸細,整頓禁軍,不得有誤!”
“遵旨!”朝中大臣跪倒在地,躬身拜倒,恭送高衝。
高衝滿意地點點頭,每當這個時候,他總是有種站立雲端,飄飄然不知身在何處的感覺,舒暢難言,難怪那麽多人為了這個位置彼此廝殺,滿手血腥,大丈夫當如是啊!
退朝之後,高衝迴到後宮,繼續沉湎於酒池肉林,聲色犬馬,對於來犯之敵,絲毫不以為意!
就在高衝連夜召集群臣討論對策的時候,遠在千裏之外的一條官道上,幾萬大軍,旌旗招展,車馬隆隆,一個個雄壯漢子,披堅持銳,神色堅毅,手持火把,快速奔行。
隊伍之中,淩霄一臉冷峻,身著甲胄,腰懸長劍,一樣的腳踏實地,快速而行,後麵是兩隊親兵護衛,也是一樣,穿著鎧甲,提刀戴劍,守衛在旁。還有十幾個人,拿著火把,穿著甲胄,背後插著令旗,乘騎駿馬。
淩霄的軍中,除非是年老體弱的將領,或是深受重傷,要不便是從屬文職之人,否則行軍之時,必須與士兵一樣,士兵步行,將領也必須步行,隻有如此同甘共苦,方能上下一心!
當然,這個世界有武功,大多的將領都有不俗的修為。←百度搜索→這一切給這條軍規提供了合理的硬性條件。
至於那十幾個騎馬的人,他們是傳令兵,跟隨在淩霄身邊,方便他發號施令。而傳令兵由於職業性質的特殊性,所以在行軍時可以騎馬。
便在這時,一個背插令旗的士卒騎著一匹快馬,迎麵奔馳而來,同時高喊:“將軍,有情況!”
看到這一人一騎,淩霄知道是傳令兵,而且是找自己的,於是停了下來,閃身讓開,站在路旁,免得阻礙了身後士兵的行進。他身後的親兵也是有樣學樣,緊隨其後。
“報告將軍。”那個騎馬的傳令兵奔馳到淩霄身邊,一拉韁繩,停了下來,翻身下馬,躬身抱拳,幹淨利落,道:“報告將軍,侯斥來報,前方二十裏處發現一支軍隊,大約有三萬人馬,看旗號,是青州軍。”
“青州軍。”淩霄眉頭一皺,冷淡地重複了一邊,沉吟片刻,對送消息來的那個傳令兵道:“叫前麵的侯斥,繼續打探,若有情況,隨時來報!”
“是!”傳令兵翻身上馬,持韁揚鞭,撒踢而去。
“楚南,傳我將令!”淩霄一手按劍,神色冷峻肅穆,對身後的一個中年男子道:“大軍暫時休整,召集諸將,速來見我!”
“遵命!”淩霄身後,那個名叫楚南的立刻派出八騎,四散飛馳,將淩霄的軍令傳達全軍上下。
雖然大軍決定休整,但肯定不能在半路上就休整,於是淩霄的軍隊又前進了一段距離,最後在一處空曠的平地安營紮寨,布置崗哨,生火做飯,所有一切,井井有條。
中軍大賬,燈火通明,淩霄甲胄不離身,一手按劍,高居首座,神情淡然。下麵,一個個將領神情嚴肅,正襟危坐,靜默無聲。
淩霄淡淡地看了自己的副將高堯一眼,高堯心領神會,站出來,道:“諸位將軍,前方侯斥來報,前方二十裏處發現了青州軍,約有三萬人。”
青州軍。在座諸人一聽,皆是眉頭一皺,這些年來,齊國政治腐敗,將帥貪財無能,地方軍早已不是開國時的軍紀嚴明,常有騷擾鄉間百姓的事情發生,而青州軍則是其中最出名的一支,其性質已然變成半軍半匪的了。
“將軍,青州軍軍紀廢弛,無論將帥皆是貪得無厭之輩,不可讓他們捷足先登,拿下都城!我們該速速拔營,進軍都城,不然城中百姓,又要遭難了!”一個將領起身走到場中,一抱拳,大聲說道。
“此事不可行!連日來,我們皆是一路快行,已是極限,軍中許多將士疲憊不已,若是再這麽日夜兼程,二十萬人馬,隻怕統統都要累死在半路上了。”另一個將領也起身走到場中,卻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這……”開頭的那個將領也知道此言屬實,於是一時語塞,不知該怎麽迴應。
“要不然我們挑選精銳,日夜兼程,去攻都城?”有一個將領提出了一個想法。
“都城之中有幾十萬禁軍,即便近幾年軍紀廢弛,少有操練,但是爛船還有三斤釘,不可小覷啊!兼且都城城牆堅固高聳,不是輕易可下的,抽調精銳,人數太少,隻怕無用。”
因為突然出現的青州軍,大賬中的諸位將領彼此爭論,討論對策,但說了有一刻鍾,卻都沒有什麽萬全之策。
便在此時,有一個年輕人站了出來,麵朝著高居在上,淡然不語的淩霄,雙手抱拳,一躬身,道:“將軍,卑職有一良策,能解此局,隻是不知當不當講?”
這個年輕人,在座諸位將領都不熟悉,是新近提拔上來的。
而淩霄則默默看了這年輕人一眼,一雙劍眸,平靜如常,古井不波,冷冷地吐出一個字:“講。”
====================================================================
多謝多元太虛同誌,孤鴻同誌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