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五章
“在這個世界行善積德,得了十幾萬的人道功德,天道壓製自然散去了。”李長定迴答道。
“累積功德?你有特殊的秘法可以使用這些功德?”林躍看著李長定,靈眼之中,一圈圈功德金光,層層疊疊,足有十幾層,圍繞著李長定,襯托得他奪目耀眼。
“沒有,隻是想到修道艱難,積些功德,有備無患罷了。”李長定搖頭否定道。
“消災避劫用的麽?那倒是不錯。”功德可以消災解難,這在修行界可謂常識,林躍不但清楚,而且知之甚詳,於是開口勸誡道:“隻是功德並不是萬能的,遇到危機劫難,真正靠得住的還是自身的實力。”
林躍緩緩道:“我奉勸你還是不要將過多的精力放在累積功德上,若是反而因此疏忽了自身法力道行的修煉,那便是因小失大,主次顛倒了。”
累積的功德對修煉有好處,這點正規的修者都是知道的,但是功德這東西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社會中行善積德,一點點累積起來的。
而且功德少了對修者還真沒多大用處,但是累積大量的功德,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海了去了。
便以李長定為例,他來到這個世界後,行醫濟世,積德行善,片刻不敢放鬆,結果二十多年將近三十年,也不過累積了四十多萬的功德,這還是算上增進海州醫術的二十萬功德,否則更少。
而且這還是李長定以五階的神通作弊開掛,否則換了一般人來,便是醫術和李長定不相上下,但是卻沒有他的神通,要賺二十萬功德,至少也要七八十年,而且還是全心全意治病行醫,不能有片刻懈怠的那種。
不要看到方信賺取功德很容易,動不動就幾百萬,上千萬,甚至還有兩場創世功德,然後你就真的以為功德很容易賺了。別人賺錢也很簡單,每年輕輕鬆鬆幾百萬,那些小說大神每年幾千萬都有,你去試試?能不撲街撲到死便算你有本事了!
累積功德費心耗力,而且花費資源,尤其是很耗時間。而修道之人,即便是五階陽神也不過三百年陽壽,你的時間都花去累積功德去了,那還修不修煉了?功德是要自己累積的,難道這修為就能從天上掉下來了?
賺功德需要時間,打坐悟道需要時間,而修仙者是什麽人?與天爭命的人!除非你走神道,或是到了地仙,否則最缺的永遠都是時間!
對於修者來說,修道和功德,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至於具體如何調節兩者的關係,安排主次,那就要看每一個修者自己的智慧與能力了。
當然,那些掌握海量資源的人,比如富商還有官員,他們累積功德又相對容易一些,不是有句話麽?身在公門好修行,自然也同時包括累積功德。
所以,入世為官也是修道者累積功德的一個方法。
可惜,這個方法有一個弊端——因果糾纏。便如方信,他在大範位麵當了幾十年的皇帝和好幾年的太上皇,賺了幾千萬上億的功德,但是被因果拖累,必須還清龍氣之後方能真正踏足六階,否則永遠都隻是半步六階。
“放心,功德與修為,孰輕孰重,我明白的很,自有分寸。”李長定微微頷首,他是十分讚同林躍的話的。
功德很重要,是修道路上很重要的一種資源,但是他不是萬能的,很多東西在他之上。比如氣運,比如力量,比如法則。方信在仙道大世界的經曆就是最好的證明。
方信為了仙道大世界的水利工程,與人間權貴合作,雖然隻是打打擦邊球,但是卻有些違反仙道大世界的規矩,這個時候,再大的功德也保不了命,隻能身死之後,投胎轉世,留到下輩子用,但是下輩子的那個你,他還是你麽?
“嗯,那你自己多注意。”林躍不再多言,即便是剛剛那句規勸,也是看在李長定是他除劍修外關係最好的五階,否則你看他鳥不鳥你。
之後兩人又說了幾句,都是各自的經曆和收獲,隨後就各奔東西了。
離開九華山,李長定還去九華縣逛了逛,劉扒皮已然不在了。他迴到九華縣後沒多久,他叔叔就倒台了,勾結外寇,欺君犯上,誅九族,劉扒皮定為主犯之一,千刀萬剮,哀嚎而亡,家中財產更是全數充公。
知道了劉扒皮的下場,李長定也沒在意,並未刻意去找玄黃一氣丹。而是呆了幾天後,就離開了九華縣,花些時間走遍了神州大地,看看濟世宗這些年的表現如何,雖然從功德氣運方麵看,一切良好,但他還是要看看具體實際。
一圈轉下來,李長定滿意地點點頭,隨後去了盤龍穀,所有一切都十分完好,江無冬將濟世宗打理的井井有條,門人弟子皆是神采奕奕,濟世救人,大義為先,自苦為樂,頗有幾分古時墨者的風範,外界對濟世宗的評價也是一如既往。
李長定感到十分欣慰,於是現身盤龍穀,迴到了濟世宗,不再隱蔽躲藏。這可把江無冬高興壞了,盤龍穀上下很是高興了幾天。
雖然濟世宗的一切全都步入正軌,所有一切皆是有例可循,有規有矩,但李長定若是在穀內,遇到疑難的時候,江無冬他也能多一個請教的人。
而且,李長定修為高深,德行滿滿,濟世宗內的門人弟子對他都是十分的敬仰愛戴,其中也包括了江無冬,不然他也不會好好的大俠不做,拜入濟世宗為徒,受嚴苛戒律約束。
江湖上可是有大把大把的人隻追求逍遙自在,快意恩仇,為此甚至有叛出師門的。
李長定這迴來到濟世宗,又考教了門內弟子一番,然後在盤龍穀立下了九塊石碑,石碑上麵一片空白,濟世宗內眾人疑惑萬分,不解其意。
麵對濟世宗內弟子的疑問,李長定隻是笑而不語,他可不會說這九塊石碑是一件法器,上麵藏著直指破碎虛空的無上武學。
可是,隻有真正一心為民,而且功德過萬的人才能看到頭三塊石碑上的武學,功德過十萬的人能看到中間三塊的武學,過十五萬的人,則九塊石碑上的武學都看得到。
反正現在這個世界也有了自己破碎虛空的武學,他也不用顧忌位麵意識了。
據李長定所知,白陽真人在迴到大羅山後,閉關十日,創出一門《白陽真解》,直指破碎,隨後化虹而去。成為這個世界上第一位破碎虛空者。
魔宮之主緊隨其後,留下《劍心聖典》後,也是化光而去。
濟世宗的人懸壺濟世,救濟貧困,以大義為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他們是肯定要吃很多苦,做出很多犧牲的,有時可能要以生命為代價。
濟世救人,嘴皮子說說非常簡單,真要實施起來,千難萬難!
即便是現代社會也有人感歎好人難做!更何況這個時代?別忘了有句俗話,叫做: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鋪路無屍骸。嗬嗬,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啊!
所以,李長定留下這九麵石碑,就是給他們的獎勵。同時也是讓善者更強的一種措施。
立下石碑之後,李長定又做了一件事——出書。
李長定糾集濟世宗的弟子,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聚集眾人的智慧經驗,寫了一部醫書,並且刊印出版,廉價售賣,並且要求門下弟子,若是外出之時,這樣的醫書帶上幾部,一部自己研讀,其他的,在遇到合適的人,可以贈送出去。
治病之術,自然越是推廣越是好!
光這一舉動,就為李長定賺來了百萬功德,畢竟,這是大力促進社會發展,提高社會醫療水平的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這功德自然不少,百萬功德還隻是先期的,之後還有後續。
同樣的,這件事,濟世宗的人也出了大力,他們也分到了許多功德。
接著,李長定就留在了盤龍穀,平日裏燒火煉丹,打坐悟道,抽空給穀中弟子傳授知識,講些治病救人的良方,說些克敵自保的手段,有時也會出去走走,順便繼續濟世救人。
如此這般又是幾年,算算時間,快到了,李長定在盤龍穀中挖了一個山洞,外麵封上巨石,宣布要閉死關,從此不再現身於盤龍穀內。
半年之後,世界法則又有細微變動,帝國方麵投來巨大能量,構建位麵通道,三道不起眼的流光自神州大地亮起,投入位麵通道之中,李長定和林躍、定心和尚,悄然離去。
此次位麵首航,就此結束了。
====================================================================
多謝多元太虛同誌的打賞。
“在這個世界行善積德,得了十幾萬的人道功德,天道壓製自然散去了。”李長定迴答道。
“累積功德?你有特殊的秘法可以使用這些功德?”林躍看著李長定,靈眼之中,一圈圈功德金光,層層疊疊,足有十幾層,圍繞著李長定,襯托得他奪目耀眼。
“沒有,隻是想到修道艱難,積些功德,有備無患罷了。”李長定搖頭否定道。
“消災避劫用的麽?那倒是不錯。”功德可以消災解難,這在修行界可謂常識,林躍不但清楚,而且知之甚詳,於是開口勸誡道:“隻是功德並不是萬能的,遇到危機劫難,真正靠得住的還是自身的實力。”
林躍緩緩道:“我奉勸你還是不要將過多的精力放在累積功德上,若是反而因此疏忽了自身法力道行的修煉,那便是因小失大,主次顛倒了。”
累積的功德對修煉有好處,這點正規的修者都是知道的,但是功德這東西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社會中行善積德,一點點累積起來的。
而且功德少了對修者還真沒多大用處,但是累積大量的功德,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海了去了。
便以李長定為例,他來到這個世界後,行醫濟世,積德行善,片刻不敢放鬆,結果二十多年將近三十年,也不過累積了四十多萬的功德,這還是算上增進海州醫術的二十萬功德,否則更少。
而且這還是李長定以五階的神通作弊開掛,否則換了一般人來,便是醫術和李長定不相上下,但是卻沒有他的神通,要賺二十萬功德,至少也要七八十年,而且還是全心全意治病行醫,不能有片刻懈怠的那種。
不要看到方信賺取功德很容易,動不動就幾百萬,上千萬,甚至還有兩場創世功德,然後你就真的以為功德很容易賺了。別人賺錢也很簡單,每年輕輕鬆鬆幾百萬,那些小說大神每年幾千萬都有,你去試試?能不撲街撲到死便算你有本事了!
累積功德費心耗力,而且花費資源,尤其是很耗時間。而修道之人,即便是五階陽神也不過三百年陽壽,你的時間都花去累積功德去了,那還修不修煉了?功德是要自己累積的,難道這修為就能從天上掉下來了?
賺功德需要時間,打坐悟道需要時間,而修仙者是什麽人?與天爭命的人!除非你走神道,或是到了地仙,否則最缺的永遠都是時間!
對於修者來說,修道和功德,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至於具體如何調節兩者的關係,安排主次,那就要看每一個修者自己的智慧與能力了。
當然,那些掌握海量資源的人,比如富商還有官員,他們累積功德又相對容易一些,不是有句話麽?身在公門好修行,自然也同時包括累積功德。
所以,入世為官也是修道者累積功德的一個方法。
可惜,這個方法有一個弊端——因果糾纏。便如方信,他在大範位麵當了幾十年的皇帝和好幾年的太上皇,賺了幾千萬上億的功德,但是被因果拖累,必須還清龍氣之後方能真正踏足六階,否則永遠都隻是半步六階。
“放心,功德與修為,孰輕孰重,我明白的很,自有分寸。”李長定微微頷首,他是十分讚同林躍的話的。
功德很重要,是修道路上很重要的一種資源,但是他不是萬能的,很多東西在他之上。比如氣運,比如力量,比如法則。方信在仙道大世界的經曆就是最好的證明。
方信為了仙道大世界的水利工程,與人間權貴合作,雖然隻是打打擦邊球,但是卻有些違反仙道大世界的規矩,這個時候,再大的功德也保不了命,隻能身死之後,投胎轉世,留到下輩子用,但是下輩子的那個你,他還是你麽?
“嗯,那你自己多注意。”林躍不再多言,即便是剛剛那句規勸,也是看在李長定是他除劍修外關係最好的五階,否則你看他鳥不鳥你。
之後兩人又說了幾句,都是各自的經曆和收獲,隨後就各奔東西了。
離開九華山,李長定還去九華縣逛了逛,劉扒皮已然不在了。他迴到九華縣後沒多久,他叔叔就倒台了,勾結外寇,欺君犯上,誅九族,劉扒皮定為主犯之一,千刀萬剮,哀嚎而亡,家中財產更是全數充公。
知道了劉扒皮的下場,李長定也沒在意,並未刻意去找玄黃一氣丹。而是呆了幾天後,就離開了九華縣,花些時間走遍了神州大地,看看濟世宗這些年的表現如何,雖然從功德氣運方麵看,一切良好,但他還是要看看具體實際。
一圈轉下來,李長定滿意地點點頭,隨後去了盤龍穀,所有一切都十分完好,江無冬將濟世宗打理的井井有條,門人弟子皆是神采奕奕,濟世救人,大義為先,自苦為樂,頗有幾分古時墨者的風範,外界對濟世宗的評價也是一如既往。
李長定感到十分欣慰,於是現身盤龍穀,迴到了濟世宗,不再隱蔽躲藏。這可把江無冬高興壞了,盤龍穀上下很是高興了幾天。
雖然濟世宗的一切全都步入正軌,所有一切皆是有例可循,有規有矩,但李長定若是在穀內,遇到疑難的時候,江無冬他也能多一個請教的人。
而且,李長定修為高深,德行滿滿,濟世宗內的門人弟子對他都是十分的敬仰愛戴,其中也包括了江無冬,不然他也不會好好的大俠不做,拜入濟世宗為徒,受嚴苛戒律約束。
江湖上可是有大把大把的人隻追求逍遙自在,快意恩仇,為此甚至有叛出師門的。
李長定這迴來到濟世宗,又考教了門內弟子一番,然後在盤龍穀立下了九塊石碑,石碑上麵一片空白,濟世宗內眾人疑惑萬分,不解其意。
麵對濟世宗內弟子的疑問,李長定隻是笑而不語,他可不會說這九塊石碑是一件法器,上麵藏著直指破碎虛空的無上武學。
可是,隻有真正一心為民,而且功德過萬的人才能看到頭三塊石碑上的武學,功德過十萬的人能看到中間三塊的武學,過十五萬的人,則九塊石碑上的武學都看得到。
反正現在這個世界也有了自己破碎虛空的武學,他也不用顧忌位麵意識了。
據李長定所知,白陽真人在迴到大羅山後,閉關十日,創出一門《白陽真解》,直指破碎,隨後化虹而去。成為這個世界上第一位破碎虛空者。
魔宮之主緊隨其後,留下《劍心聖典》後,也是化光而去。
濟世宗的人懸壺濟世,救濟貧困,以大義為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他們是肯定要吃很多苦,做出很多犧牲的,有時可能要以生命為代價。
濟世救人,嘴皮子說說非常簡單,真要實施起來,千難萬難!
即便是現代社會也有人感歎好人難做!更何況這個時代?別忘了有句俗話,叫做: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鋪路無屍骸。嗬嗬,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啊!
所以,李長定留下這九麵石碑,就是給他們的獎勵。同時也是讓善者更強的一種措施。
立下石碑之後,李長定又做了一件事——出書。
李長定糾集濟世宗的弟子,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聚集眾人的智慧經驗,寫了一部醫書,並且刊印出版,廉價售賣,並且要求門下弟子,若是外出之時,這樣的醫書帶上幾部,一部自己研讀,其他的,在遇到合適的人,可以贈送出去。
治病之術,自然越是推廣越是好!
光這一舉動,就為李長定賺來了百萬功德,畢竟,這是大力促進社會發展,提高社會醫療水平的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這功德自然不少,百萬功德還隻是先期的,之後還有後續。
同樣的,這件事,濟世宗的人也出了大力,他們也分到了許多功德。
接著,李長定就留在了盤龍穀,平日裏燒火煉丹,打坐悟道,抽空給穀中弟子傳授知識,講些治病救人的良方,說些克敵自保的手段,有時也會出去走走,順便繼續濟世救人。
如此這般又是幾年,算算時間,快到了,李長定在盤龍穀中挖了一個山洞,外麵封上巨石,宣布要閉死關,從此不再現身於盤龍穀內。
半年之後,世界法則又有細微變動,帝國方麵投來巨大能量,構建位麵通道,三道不起眼的流光自神州大地亮起,投入位麵通道之中,李長定和林躍、定心和尚,悄然離去。
此次位麵首航,就此結束了。
====================================================================
多謝多元太虛同誌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