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帶人在哈市玩了五天,將禦龍度假村已經建好的地方全都逛了一遍。
之前一年多的時間窩在家裏,這幾天的玩樂讓榮白薇都有些樂不思蜀了。
“我們先不迴家,直接去平陽市。”
李俊直接拉著榮白薇去了山城省平陽市。
“哎呀!你們兩個怎麽不把孩子帶來呀?”
曹紅豔一邊包餃子一邊說道,她並不知道李俊已經帶著榮白薇出去玩了幾天。
“他還太小了,坐火車對他來說太吵!”
曹紅豔一想,也是這麽迴事!
“那倒也是,你們倆待多久呀?早點迴去,別把孩子一個人扔在家裏!”
李建軍邊看電視邊問道。
李俊拍了拍手上的麵。
“這邊有點事情,估計得多待一陣,白薇廠子裏也有事情,待不了兩天她先迴去。”
榮白薇也跟著點頭,這是他們來時就商量好的。
李巧中午放學看到大哥大嫂都來了,十分高興,但是沒有忘了自己的學習任務,李淮的成績,就是她的目標!
李俊和榮白薇也隻好勸說他要注意身體,也不要太把成績當迴事兒!
就怕最後適得其反,反倒對李巧來說成績上沒有所幫助,壓力不能轉化成動力那就完了!
反觀李巧的心態非常好,現在正卯足一股勁,每一次考試都有或多或少的提升。
李俊到平陽是真的有事。
之前於伯仁找過自己說要建設家鄉,現在是時候了。
市長辦公室,於伯仁從一堆文件中抬起頭來。
“呦?這是什麽風把你小子吹來了?”
看著眼前的年輕人,於伯仁也忍不住感歎歲月的流逝,自己終究是老了。
也不知道在這個位置上還能坐幾年?
之前本來想讓兒子也來拿國家的飯碗,現在竟然跟眼前的小子混去了,但也闖蕩出一番不小的名堂來。
“於伯伯,您說這話不就見外了?”
“哈哈哈哈,賢侄過來是因為什麽事啊?需要省裏市裏的幫助?”
李俊直接將準備好的策劃案放到桌麵上。
於伯仁拿起一看,封麵上幾個大字十分醒目:跨江大橋建造實施方案。
“你要建橋?”
山東省和河南省中間有一條跨江大河。
兩個省份雖然一江之隔,但是相差的可不少,這還是李俊帶動的情況下這兩年才能夠顯出優勢,但是平陽省本身也有許多不愁。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呀,當初我申請過修橋,但是組織上根本拿不出這麽多的活動經費來,一次又一次的搪塞,所以這個項目才就此擱淺。”
李俊自然也知道修這橋要花不少錢。
不過這個橋還非修不可!
“這建橋的好處實在太多!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增加人口的流動性,咱們離河南其實隻有一江之遙!
但是這條江隔著,讓人過不去,也迴不來!咱們哈市的情況你應該也了解了,這麽多企業入駐進來,勞動力根本就不夠。”
“咱們就說吧,昨天商場裏賣服裝的三個櫃台都要一個櫃姐去負責,其中還有男裝女裝和童裝。”
他說的這些於博人怎麽可能不知道,但是現在也沒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法,距離最近的省份除了安徽就是河南省,還有一個北邊的河北省。
他們要是想增加勞動力,肯定要從周邊的幾個省先開始。
李俊翹起二郎腿,靠坐在沙發上篤定道:“上麵不給撥款,無非是覺得這錢花的可有可無,造座橋不是一座小的工程量。
橋建成了,人去走,上麵的人不冒險,不知道對於他們本身來說,究竟是勞動力的流失還是新鮮血液的注入!”
李俊的話一針見血,其實就是怕這錢打了水漂。
於伯仁歎了口氣:“那能怎麽辦?總之就是現在有困難,我們能做的就是克服困難,至於修橋,政府撥不下來款我也沒辦法,要不你再等等等我去問一問,萬一事情有所轉機呢?”
轉機?
於博文說到這兒自己都苦笑一聲,他都不相信會有什麽轉機,現在想要花十塊錢都要和上級打報告,一層接著一層篩選評估。
李俊挑眉,話都說的這麽清楚了,這老頭還沒什麽思路?
最好把話說白了:“既然政府不給我們花錢修橋,那我們自己花錢修橋總可以吧?”
“自己花錢?”於伯仁一愣。
“對!這錢不隻是我掏,入駐到哈市的企業都可以參與進來!”
李俊補充,
“雖然修橋是好事,但是又有幾個願意白花花的銀子往外扔的呢?”
於伯仁思慮。
李俊一攤手:“這還不好說?既然他們出錢修橋,那這錢也不能讓他們白花,從橋正式通車的第1天起,前三年時間過的路費,我們參與修橋的企業按照投入比例大小進行分配。
三年之後,這橋的過路費由我們和政府服平均分配,我們分5成,另外的五成都交給政府!”
李俊給他出了個好主意。
“這能行嗎?但也不失為一個辦法,要是這橋能通上,對於咱們山城省來說,絕對利大於弊!”
於伯仁還是第1次聽到這樣的想法,感覺可以實施,但是不知道上麵給不給批呀。
“這怎麽不行,國家不想修橋,我們這些人修了橋總得有些迴報吧!而且三年以後這橋的所有權就歸國家所有。
什麽都沒幹,白白剩下一座跨江大橋!我要是省領導,我都能笑瘋了!”
李俊最後一句話誇張的說道,之所以決定現在建跨江大橋,而不是在之前自己手上有餘錢的時候承包整座橋的費用。
就是因為時機沒到。
河北省到山城省目前為止最近的路也要繞上好遠,開車至少兩個小時才能到目的地。
如果這跨江大橋建成,兩地之間隻要通過跨江大橋,最快可以實現20分鍾!
無論是對於企業發展還是居民生活都是大大的便利。
而現在時機到了,就是因為那些選擇到山城省發展的企業已經逐步站穩了腳跟。
自己不需要那麽大的風頭。
如果和這些人合作,不但可以向外展示山城省企業家們的團結性,也可以讓其他企業對自己的李氏集團有所信服。
之前一年多的時間窩在家裏,這幾天的玩樂讓榮白薇都有些樂不思蜀了。
“我們先不迴家,直接去平陽市。”
李俊直接拉著榮白薇去了山城省平陽市。
“哎呀!你們兩個怎麽不把孩子帶來呀?”
曹紅豔一邊包餃子一邊說道,她並不知道李俊已經帶著榮白薇出去玩了幾天。
“他還太小了,坐火車對他來說太吵!”
曹紅豔一想,也是這麽迴事!
“那倒也是,你們倆待多久呀?早點迴去,別把孩子一個人扔在家裏!”
李建軍邊看電視邊問道。
李俊拍了拍手上的麵。
“這邊有點事情,估計得多待一陣,白薇廠子裏也有事情,待不了兩天她先迴去。”
榮白薇也跟著點頭,這是他們來時就商量好的。
李巧中午放學看到大哥大嫂都來了,十分高興,但是沒有忘了自己的學習任務,李淮的成績,就是她的目標!
李俊和榮白薇也隻好勸說他要注意身體,也不要太把成績當迴事兒!
就怕最後適得其反,反倒對李巧來說成績上沒有所幫助,壓力不能轉化成動力那就完了!
反觀李巧的心態非常好,現在正卯足一股勁,每一次考試都有或多或少的提升。
李俊到平陽是真的有事。
之前於伯仁找過自己說要建設家鄉,現在是時候了。
市長辦公室,於伯仁從一堆文件中抬起頭來。
“呦?這是什麽風把你小子吹來了?”
看著眼前的年輕人,於伯仁也忍不住感歎歲月的流逝,自己終究是老了。
也不知道在這個位置上還能坐幾年?
之前本來想讓兒子也來拿國家的飯碗,現在竟然跟眼前的小子混去了,但也闖蕩出一番不小的名堂來。
“於伯伯,您說這話不就見外了?”
“哈哈哈哈,賢侄過來是因為什麽事啊?需要省裏市裏的幫助?”
李俊直接將準備好的策劃案放到桌麵上。
於伯仁拿起一看,封麵上幾個大字十分醒目:跨江大橋建造實施方案。
“你要建橋?”
山東省和河南省中間有一條跨江大河。
兩個省份雖然一江之隔,但是相差的可不少,這還是李俊帶動的情況下這兩年才能夠顯出優勢,但是平陽省本身也有許多不愁。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呀,當初我申請過修橋,但是組織上根本拿不出這麽多的活動經費來,一次又一次的搪塞,所以這個項目才就此擱淺。”
李俊自然也知道修這橋要花不少錢。
不過這個橋還非修不可!
“這建橋的好處實在太多!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增加人口的流動性,咱們離河南其實隻有一江之遙!
但是這條江隔著,讓人過不去,也迴不來!咱們哈市的情況你應該也了解了,這麽多企業入駐進來,勞動力根本就不夠。”
“咱們就說吧,昨天商場裏賣服裝的三個櫃台都要一個櫃姐去負責,其中還有男裝女裝和童裝。”
他說的這些於博人怎麽可能不知道,但是現在也沒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法,距離最近的省份除了安徽就是河南省,還有一個北邊的河北省。
他們要是想增加勞動力,肯定要從周邊的幾個省先開始。
李俊翹起二郎腿,靠坐在沙發上篤定道:“上麵不給撥款,無非是覺得這錢花的可有可無,造座橋不是一座小的工程量。
橋建成了,人去走,上麵的人不冒險,不知道對於他們本身來說,究竟是勞動力的流失還是新鮮血液的注入!”
李俊的話一針見血,其實就是怕這錢打了水漂。
於伯仁歎了口氣:“那能怎麽辦?總之就是現在有困難,我們能做的就是克服困難,至於修橋,政府撥不下來款我也沒辦法,要不你再等等等我去問一問,萬一事情有所轉機呢?”
轉機?
於博文說到這兒自己都苦笑一聲,他都不相信會有什麽轉機,現在想要花十塊錢都要和上級打報告,一層接著一層篩選評估。
李俊挑眉,話都說的這麽清楚了,這老頭還沒什麽思路?
最好把話說白了:“既然政府不給我們花錢修橋,那我們自己花錢修橋總可以吧?”
“自己花錢?”於伯仁一愣。
“對!這錢不隻是我掏,入駐到哈市的企業都可以參與進來!”
李俊補充,
“雖然修橋是好事,但是又有幾個願意白花花的銀子往外扔的呢?”
於伯仁思慮。
李俊一攤手:“這還不好說?既然他們出錢修橋,那這錢也不能讓他們白花,從橋正式通車的第1天起,前三年時間過的路費,我們參與修橋的企業按照投入比例大小進行分配。
三年之後,這橋的過路費由我們和政府服平均分配,我們分5成,另外的五成都交給政府!”
李俊給他出了個好主意。
“這能行嗎?但也不失為一個辦法,要是這橋能通上,對於咱們山城省來說,絕對利大於弊!”
於伯仁還是第1次聽到這樣的想法,感覺可以實施,但是不知道上麵給不給批呀。
“這怎麽不行,國家不想修橋,我們這些人修了橋總得有些迴報吧!而且三年以後這橋的所有權就歸國家所有。
什麽都沒幹,白白剩下一座跨江大橋!我要是省領導,我都能笑瘋了!”
李俊最後一句話誇張的說道,之所以決定現在建跨江大橋,而不是在之前自己手上有餘錢的時候承包整座橋的費用。
就是因為時機沒到。
河北省到山城省目前為止最近的路也要繞上好遠,開車至少兩個小時才能到目的地。
如果這跨江大橋建成,兩地之間隻要通過跨江大橋,最快可以實現20分鍾!
無論是對於企業發展還是居民生活都是大大的便利。
而現在時機到了,就是因為那些選擇到山城省發展的企業已經逐步站穩了腳跟。
自己不需要那麽大的風頭。
如果和這些人合作,不但可以向外展示山城省企業家們的團結性,也可以讓其他企業對自己的李氏集團有所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