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的窗戶剛好能看到院內的場景,一輛又一輛大大小小的貨車從廠子裏出去。
“叩!叩!”
“進!”
劉祥拿著賬單進來。
“老板,咱們這一早上就將兩天晚上的的產出都包了!而且是現錢!”
李俊接過賬單。
要的數量不一,但是都沒有低於兩百瓶的。
“我打聽過了,有的是市裏的商場櫃台,更多的是縣城和市裏小賣店和供銷社,要的貨量也不一樣。估計這一趟下來估計要兩三天才能再來了!”
李俊點頭,很滿意劉祥的話。
這堂兄弟二人,二泉老實肯幹,至於這劉祥,很精明,自己什麽都沒說,就能自主從這些來上貨的人嘴裏打聽消息。
“可以,這兩天碼頭那邊要貨量下降了吧。”
“對,張經理那邊和我說了,那邊已經到了飽和期,後麵和我們這裏一樣,定期補貨,訂貨量比平時少一半,所以我們今天才有這麽多庫存能給這些主動來的商家。”
這些都在李俊的意料之中,無論哪裏的商家,多快的走貨,都不可能每天都銷售一空的!
這些散客的到來也剛好解了他的困難。
“很好,這一塊就交給你了!叫劉泉也過來一下。”
不一會,劉泉和劉祥都到了李俊辦公室。
李俊讓他們二人坐下,僅僅是幾天,他們二人已經學會了很多,上班時間真正把他當做老板,下班時間偶爾會和自己稱兄道弟!
這正是李俊希望的,他現在正在起步階段,沒有時間一點一點教他們二人,所幸他們二人都是聰明的,這幾天自我成長的速度驚人。
“這段時間辛苦你們倆了!不愧是我的好兄弟!”
劉泉抓生產,劉祥抓銷售,李俊可以放心當兩天甩手掌櫃也都是這兩人的功勞!
也是源自對這兩人的信任。
劉泉和劉祥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李俊為什麽突然要說這樣的話。
“不辛苦!”
二人異口同聲。
李俊一笑。
自己辦公桌的抽屜裏,拿出兩個信封。
是李俊早就準備好的。
“一人一個!還有這份協議,簽名。”
將東西都推給二人。
二人一愣,先是拿起合同。
“這我不能要!”
看清合同上寫的什麽,劉泉先說道。
隨後一旁的劉祥也是一樣。
“我也不能要!我和我堂哥是跟著您賺錢!我隻拿我自己的工資就夠了!”
“對!我不要!”
李俊看著執拗的二人又覺得頭疼。
“放心拿著,以後這工廠就有你們兄弟倆的一份,這信封裏是這段時間的分紅,除去買廠子的錢和原材料、工資什麽的,你們跟著我幹,沒日沒夜的看著廠子,這些我都看在眼裏。
現在廠子裏效益好,將來肯定還會有別的好生意等著我們去做!
我也是把你們當兄弟,你們要是也把我當兄弟就不要拒絕!這樣我也放心!
把這當成你們自己的事業去做!”
李俊的一番話,直接將二人說的熱淚盈眶!
劉泉抹了一把眼睛,激動的說道:“我們當然是兄弟,你小時候穿開襠褲用尿和泥巴、上樹掏鳥蛋把褲子劃壞了迴去被你爹拿板鍬攆的事我還記得呢!”
李俊佯裝生氣的直接給他一杵子,
“傻逼,這東西記他幹啥,趕緊給我忘掉!”
一時間屋內三人哈哈大笑。
“快點簽字拿錢滾蛋,是不是想讓我給你倆記曠工!”
劉泉和劉祥在李俊的“威脅”下,簽上字拿著錢走了。
李俊隻結前三萬瓶水果罐頭的費用,每人百分之五的分紅,一人一千五。
信封鼓囊囊,拿在手裏沉甸甸的。
兄弟二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火熱。
接下來幾天依舊如此,李俊已經將張大彪的水果錢和工廠員工工資都提前結清,隻剩下沒有在這裏上班,但是兩個月以後結賬的員工沒有發了。
就在李俊第二批三萬個罐頭包裝也銷售出去後,已經是工廠開業的二十三天。
李俊提前聯係了張洪,告訴他可以給那位酒廠的前廠長還錢了。
張洪也是嚇了一跳。
這麽快迴本?
李俊清點後,工廠所有拖欠的賬目都結算完成,手裏還剩下十萬塊!
時候差不多,也可以做下一步的計劃。
水果罐頭生產並不快,畢竟隻有兩條生產線,現在也夠用。
張大彪果園的果子也全都成熟,已經陸續采摘運送到工廠倉庫保存。
“大師!你可真是厲害啊!沒想到這麽快就迴本了!”
張洪過來取錢,順便將辦理好的手續都交給李俊,從現在開始,這家家酒廠就完完全全屬於李俊的了。
“張廠長謬讚,不過是趕上好機會,吃一波紅利,最多再有一個月,這罐頭生意可就不合適了。”
這話說的張洪一臉懵。
“大師此話怎說?”
李俊看著張洪,突然覺得這人對自己的“大師”濾鏡太厚了!
“果子的數量有限,也就這些,後續還想做水果罐頭,這水果可不好找,要從南方運過來,這運輸費和損耗,到時候可不是我這仨瓜倆棗的能承擔的!”
李俊正帶著張洪參觀酒廠,此時轉過身來,指著剛剛裝箱的罐頭。
“我現在能拿下市場,是因為我打價格戰,主要是各項成本不高,打開銷路也隻是附近的城鎮,本省還沒有我這麽低價格好品質的水果罐頭!
可是一旦有其他廠家也打價格戰呢?我這小門小戶的,哪裏跟人家拚的起?”
張洪恍然大悟,是這樣沒錯。
自己的礦場不像是李俊的罐頭,在挖礦前麵,這水果罐頭已經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
但是你要是讓他在省裏再找個礦山出來,那可是大工程!
先不說能不能找出來,即便是找出來,投入的資金實力,饒是自己也不敢輕易照量的!
不得不感歎大師的心思縝密,明明隻是個青年,從前也沒有過這樣的經曆,但人家就是能把這廠子開起來!
每天都看新聞的他當然看到之前的報道,最初還以為是記者們誇大其詞,他們本來就會為了博人眼球將事實誇大,現在看來,那報紙十有八九說的都是真的!
“叩!叩!”
“進!”
劉祥拿著賬單進來。
“老板,咱們這一早上就將兩天晚上的的產出都包了!而且是現錢!”
李俊接過賬單。
要的數量不一,但是都沒有低於兩百瓶的。
“我打聽過了,有的是市裏的商場櫃台,更多的是縣城和市裏小賣店和供銷社,要的貨量也不一樣。估計這一趟下來估計要兩三天才能再來了!”
李俊點頭,很滿意劉祥的話。
這堂兄弟二人,二泉老實肯幹,至於這劉祥,很精明,自己什麽都沒說,就能自主從這些來上貨的人嘴裏打聽消息。
“可以,這兩天碼頭那邊要貨量下降了吧。”
“對,張經理那邊和我說了,那邊已經到了飽和期,後麵和我們這裏一樣,定期補貨,訂貨量比平時少一半,所以我們今天才有這麽多庫存能給這些主動來的商家。”
這些都在李俊的意料之中,無論哪裏的商家,多快的走貨,都不可能每天都銷售一空的!
這些散客的到來也剛好解了他的困難。
“很好,這一塊就交給你了!叫劉泉也過來一下。”
不一會,劉泉和劉祥都到了李俊辦公室。
李俊讓他們二人坐下,僅僅是幾天,他們二人已經學會了很多,上班時間真正把他當做老板,下班時間偶爾會和自己稱兄道弟!
這正是李俊希望的,他現在正在起步階段,沒有時間一點一點教他們二人,所幸他們二人都是聰明的,這幾天自我成長的速度驚人。
“這段時間辛苦你們倆了!不愧是我的好兄弟!”
劉泉抓生產,劉祥抓銷售,李俊可以放心當兩天甩手掌櫃也都是這兩人的功勞!
也是源自對這兩人的信任。
劉泉和劉祥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李俊為什麽突然要說這樣的話。
“不辛苦!”
二人異口同聲。
李俊一笑。
自己辦公桌的抽屜裏,拿出兩個信封。
是李俊早就準備好的。
“一人一個!還有這份協議,簽名。”
將東西都推給二人。
二人一愣,先是拿起合同。
“這我不能要!”
看清合同上寫的什麽,劉泉先說道。
隨後一旁的劉祥也是一樣。
“我也不能要!我和我堂哥是跟著您賺錢!我隻拿我自己的工資就夠了!”
“對!我不要!”
李俊看著執拗的二人又覺得頭疼。
“放心拿著,以後這工廠就有你們兄弟倆的一份,這信封裏是這段時間的分紅,除去買廠子的錢和原材料、工資什麽的,你們跟著我幹,沒日沒夜的看著廠子,這些我都看在眼裏。
現在廠子裏效益好,將來肯定還會有別的好生意等著我們去做!
我也是把你們當兄弟,你們要是也把我當兄弟就不要拒絕!這樣我也放心!
把這當成你們自己的事業去做!”
李俊的一番話,直接將二人說的熱淚盈眶!
劉泉抹了一把眼睛,激動的說道:“我們當然是兄弟,你小時候穿開襠褲用尿和泥巴、上樹掏鳥蛋把褲子劃壞了迴去被你爹拿板鍬攆的事我還記得呢!”
李俊佯裝生氣的直接給他一杵子,
“傻逼,這東西記他幹啥,趕緊給我忘掉!”
一時間屋內三人哈哈大笑。
“快點簽字拿錢滾蛋,是不是想讓我給你倆記曠工!”
劉泉和劉祥在李俊的“威脅”下,簽上字拿著錢走了。
李俊隻結前三萬瓶水果罐頭的費用,每人百分之五的分紅,一人一千五。
信封鼓囊囊,拿在手裏沉甸甸的。
兄弟二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火熱。
接下來幾天依舊如此,李俊已經將張大彪的水果錢和工廠員工工資都提前結清,隻剩下沒有在這裏上班,但是兩個月以後結賬的員工沒有發了。
就在李俊第二批三萬個罐頭包裝也銷售出去後,已經是工廠開業的二十三天。
李俊提前聯係了張洪,告訴他可以給那位酒廠的前廠長還錢了。
張洪也是嚇了一跳。
這麽快迴本?
李俊清點後,工廠所有拖欠的賬目都結算完成,手裏還剩下十萬塊!
時候差不多,也可以做下一步的計劃。
水果罐頭生產並不快,畢竟隻有兩條生產線,現在也夠用。
張大彪果園的果子也全都成熟,已經陸續采摘運送到工廠倉庫保存。
“大師!你可真是厲害啊!沒想到這麽快就迴本了!”
張洪過來取錢,順便將辦理好的手續都交給李俊,從現在開始,這家家酒廠就完完全全屬於李俊的了。
“張廠長謬讚,不過是趕上好機會,吃一波紅利,最多再有一個月,這罐頭生意可就不合適了。”
這話說的張洪一臉懵。
“大師此話怎說?”
李俊看著張洪,突然覺得這人對自己的“大師”濾鏡太厚了!
“果子的數量有限,也就這些,後續還想做水果罐頭,這水果可不好找,要從南方運過來,這運輸費和損耗,到時候可不是我這仨瓜倆棗的能承擔的!”
李俊正帶著張洪參觀酒廠,此時轉過身來,指著剛剛裝箱的罐頭。
“我現在能拿下市場,是因為我打價格戰,主要是各項成本不高,打開銷路也隻是附近的城鎮,本省還沒有我這麽低價格好品質的水果罐頭!
可是一旦有其他廠家也打價格戰呢?我這小門小戶的,哪裏跟人家拚的起?”
張洪恍然大悟,是這樣沒錯。
自己的礦場不像是李俊的罐頭,在挖礦前麵,這水果罐頭已經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
但是你要是讓他在省裏再找個礦山出來,那可是大工程!
先不說能不能找出來,即便是找出來,投入的資金實力,饒是自己也不敢輕易照量的!
不得不感歎大師的心思縝密,明明隻是個青年,從前也沒有過這樣的經曆,但人家就是能把這廠子開起來!
每天都看新聞的他當然看到之前的報道,最初還以為是記者們誇大其詞,他們本來就會為了博人眼球將事實誇大,現在看來,那報紙十有八九說的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