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一時無心造成的宏願異象,在這片大陸造成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十三皇子和張良的預計。


    他們算到了如今的大夏天朝階級固化,王族和世家壟斷了朝廷的高位與資源,以至於普通修行者想要出頭越來越難。也算到了當今的大夏看似平靜,繁花如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昌盛,但早已經埋下了惡果,一旦炸開必然天崩地裂。


    但他們還是遠遠低估了階級固化所帶來的惡劣影響,或者說遠遠低估了普通修行者的慘烈情況。


    三境通神境界的修行者可以開宗立派。


    四境法相境界的修行者可以獲得朝廷恩賞,直接成為大夏天朝的貴族,官員。


    但大夏天朝限製秘籍出售,地方諸侯限製修行材料的售賣,一切資源都被權貴和世家掌控。普通修行者沒有家世背景,沒有天賜機緣,別說突破到法相境界,甚至連突破二境神宮境界都變得無比艱難!


    任何一個國家的衰敗與消亡,都不是單方麵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無數個問題的漫長積累,最終成為毀滅一切的炸彈。


    大夏天朝的問題,也不是一年兩年,百年千年才出現。


    其根源在於大夏天朝最初的製度。


    三千年前,大夏天朝隻是這片土地無數皇朝中的一員,直到如今的大夏天帝橫空出世。


    為了保證士兵的戰鬥力,也為了讓天下修士能夠積極投入大夏的懷抱,為大夏天朝開疆擴土,大夏天朝開啟了軍功授爵的道路。普通修士想要成為人上人,想要獲得權勢財富,行啊,我們給你。


    隻要你加入軍隊,為國家開疆擴土,殺敵立功,爵位,土地,美人,財富,全都給你。


    而立下功勳的修士,獲得國家的恩賞,就形成了最初的軍功貴族。


    在大夏天朝擴張的過程中,誕生了無數貴族,有大貴族,有小貴族。


    這些貴族為國盡忠,為國效力,以獲得朝廷恩賞。


    國家的麵積越來越大,想要治理越來越廣袤的國土,必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構。


    分封製,進一步加強。


    所謂分封,就是將國土分封給皇室子孫,又或者那些在大夏天朝開疆擴土過程中立下重大功勳的貴族,再或者那些主動投靠大夏天朝的王侯貴族。


    漸漸地,諸侯王們誕生了。


    他們受封一地,掌握著當地的財政,軍事,政治大權,幾乎相當於國中之國。


    這些國中之國最初或許麵積狹小,或許根基淺薄,或許土地貧瘠。


    但總有一些諸侯格外地出類拔萃,隨著諸侯世家建立的功勳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諸侯國的麵積也隨之擴大。


    天帝並非沒有想過這些國中之國未來可能會是隱患,但他能怎麽辦?


    沒有諸侯國,天朝甚至連掌控地方都做不到。


    為了遏製外姓諸侯王,天帝將自己的子孫分封到天朝各地,形成了更多的諸侯國。而這些皇族的諸侯王的封地,將外姓諸侯的封地分割成一片片獨立區域,不同諸侯王之間幾乎沒有接壤的土地,盡可能斷了他們共同謀反的基礎。


    一旦有外姓諸侯王謀反,則周圍的皇族諸侯王可以合力鎮壓,進一步鞏固了天帝的統治。


    在天朝高速發展的時期,不論是數之不盡的諸侯,還是一無所有的普通修士,都有明確且合理的進階通道。劫掠而來的土地,財富,美人,能夠滿足各個階層的分配與需要。因此製度的問題沒有爆發,也沒有發生過太多騷亂。


    可隨著天朝疆域越來越大,百姓越來越多,諸侯的子孫們繁衍生息,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多,情況開始變得複雜起來。


    一千多年前,大夏天朝的疆域就有現在的八成左右!


    而今過去一千多年,大夏天朝的國土卻擴張有限。


    也就是從那時起,大夏天朝根深蒂固的立國根基,軍功授爵製度開始崩塌。


    普通修士漸漸失去了上升通道。


    甚至一些沒落貴族,以及諸侯王們越來越多的子孫,也是如此。


    不滿的情緒,從民間到貴族,開始彌漫,積累。


    人們渴求一種新的,可以獲得更多利益,更多權勢的通道。


    不久,天朝對宗門的戰爭開始,這場持續了數百年的戰爭為帝國帶來了慘重的災難,但也極大地緩和了帝國的社會矛盾,以及製度問題帶來的危險。


    可隨著天朝對宗門戰爭的勝利,一切又迴到了原本的軌道。


    天朝後續擴張所帶來的財富,已經無法滿足諸侯王,以及普通修士的需求。


    當國家發展陷入停頓,甚至出現倒退,各種問題也隨之暴露。


    人都是有私心的。


    諸侯也是如此。


    當諸侯們發現無法通過戰爭,通過軍功擴大自己的封地,為自己的子孫謀取權勢與利益,就隻能從目前已經擁有的權勢與利益想辦法。普通修士的進階之路漸漸世家子們搶占,想要出人頭地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但僅僅是壓榨普通修士的進階之路,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尤其是帝國千年沒有大規模地擴張,而諸侯的子孫們越來越多。


    漸漸地,一些小貴族,以及新生的諸侯後裔們,享受到了普通修士的待遇。


    老一輩占據了權勢與財富,二代三代們拚了命地撈好處,恨不得將天下收入囊中。


    而他們,新生代的諸侯後裔,小貴族,成了社會的邊緣,成了被壓榨的對象,幾乎沒有了出人頭地的可能。


    他們恨。


    他們怒。


    他們怨。


    但他們無能為力。


    相比較天帝,相比較傳統的諸侯王們,他們的實力太弱了。


    他們想要反抗,但卻沒有任何勝利的可能,沒有任何成功的希望。


    他們能做的隻有躺平,任由這個殘酷的世界壓榨,任由這個殘酷的世界蹂躪,直到體無完膚,或者徹底麻木。


    十年。


    百年。


    千年。


    不同階層的矛盾越來越深,不同群體的隔閡越來越大。


    如果沒有意外,他們隻能如同先輩一樣,選擇躺平,直至麻木,被壓榨至死。


    但.


    劉賢的大宏願改變了一切!


    因為分封製的緣故,大夏天朝雖然有天條,但各地的法律存在極大的不同。雖說修行者們習慣了將普通人當做牲口,但因為國情不同,政策不同,各大諸侯國的情況存在極大的差別。有些諸侯國雖然遵守禮教禮法,但對普通人,以及普通修士,還勉強釋放出些許善意。


    可有些諸侯國,直接通過法律將普通人,乃至普通修士定為了可再生的資源!


    美曰其名鐵杆莊稼。


    如清州,元洲,石州等等地方,皆是如此。


    清州,清國。


    清國是大夏天朝無數諸侯國之一,綜合國力可排在大夏天朝諸多諸侯國的前一百名,是非常有名氣的一個諸侯國。


    當然,這個名氣除了來自實力,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


    其特殊的社會製度。


    在清國,人分兩等。


    生而衣食無憂的清族,生而卑賤的易族。


    凡清族人,不論是貴族,還是平民,每年都可以從朝廷領取一定數量的俸祿。


    而他們的俸祿,則來自易族。


    朝廷有令,凡易族人,不論男女老幼,都必須向朝廷繳納供養稅,以贍養國內的清族人。若是無法上交足夠的供養稅,輕則變為奴隸,重則直接處死。每年都有大量的易族人因為無法繳納足夠的供養稅成為奴隸,或者被當做典型處死。


    除了供養稅外,清族可以享受大夏天朝的公學。


    而易族,不論是賤戶,還是官籍,都不能享受公學教育。


    也就一些早年投靠清族的易族貴族們,可以獲得格外的恩賜。


    清族對易族的壓迫,早已經讓易族恨之入骨。


    然清族勢大,更有天朝庇護,易族縱然恨之入骨,也無可奈何。


    倒也不是沒有易族想要反抗,但這些反抗全部以失敗告終。


    無一幸免!


    然而失敗並不能解決問題,更不能化解矛盾,隻能讓矛盾與仇恨更加沉重,更加可怕。


    在這看似平靜的背後,大量的易族在尋找著改變的機會。


    他們以白蓮為標誌,密謀改天換地!


    稱混元白蓮教。


    清國,一處小城。


    雖是小城,但亦有人口十數萬。因遠離清國繁華富裕之地,故而清族人極少。


    同時,這小城還有一個不同尋常之處。


    這是易族混元白蓮教的總部!


    城中官吏,小民,幾乎全都是混元白蓮教的人。


    要說混元白蓮教,曆史非常悠久,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白蓮教。曾經的白蓮教興盛無比,強者無數,信徒數以億計,是天下少有的修行聖地之一。但因為理念與禮教不符,違背了大夏天朝的利益,在一千多年前的天朝與宗門之爭中被大夏天朝滅門。


    不過白蓮教雖然毀滅,但尚有極多的弟子門人流落民間。


    他們雖然不是白蓮教的核心弟子,但也掌握了部分白蓮教的神通術法。從此以後,白蓮教散布天朝各處,衍生出來的流派有數萬種之多。混元白蓮教,就是其中之一。


    說到混元白蓮教,卻是不得不說混元白蓮教的現任首領。


    其名王聰兒。


    散修出身,半路加入混元白蓮教,但因為天資非凡,短短時間就將混元白蓮教的神通術法修行到了極高的境界。


    而今已經是五境天象境的強者。


    數年前,王聰兒被推舉為混元白蓮教的首領。


    小城,一處看似普通的宅邸內熱鬧非凡。


    布置了數十道結界陣法的密室內,有十數人聚在一起。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有人身著商賈服飾。


    有人身著官服。


    亦有人身著禮教書生服飾。


    還有人身著普通農戶服飾。


    若是隻看外表,這些人幾乎不可能聚在一起。


    但在這裏,他們卻有著相同的身份。


    混元白蓮教的骨幹!


    此時,這些人聚在一起,卻是因為同一件事。


    不久前,劉賢引發的宏源異象!


    十數人聚在一起,情緒激動,興奮無比。


    “哈哈哈,痛快,痛快啊,未曾想到天下還有這般神人。我願天下百姓人人有飯吃,再無饑餓困苦。我願天下百姓人人有衣穿,再無饑寒交迫。我願天下百姓人人有書讀,再無無知愚昧。我願天下百姓人人有房住,再無寒風冰雨。這是何等恢弘誌願?”


    “說得好,說得太好了。”


    “哎,本以為我等大事不可能成功,未曾想到竟然在此時遇到如此聖賢。此聖賢有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之心,有讓天下百姓衣食無憂之誌,真是我等福氣,我等機緣。”


    “說到此事,諸位道友可知道這成聖的強者是何方神聖?”


    “凡成聖者,無不是聞名天下久矣的頂尖強者,無上帝尊,但並未聽說那位尊者近期有祭祀天地,渴求成聖的傳聞。”


    “這事我倒是有所耳聞,在天墟中有傳言,說是關外道門門主劉聖賢。”


    “什麽,道門,就是那個最近將天下鬧得風風雨雨的道門?”


    “嘶,隻聽說道門門主狂妄無知,目無禮法,不尊天帝,沒想到竟然已經是聖人至尊。難怪此人如此膽大包天,連天帝的麵子都不給。同為聖人,縱然劉聖賢初入聖境,並非天帝對手,但想來也差不到哪裏去。”


    “說起來,我倒是了解過劉聖賢。”


    “伱們可曾聽說過最近關外鬧得風風雨雨的免稅事件。”


    “免稅,何事?”


    “聽說劉聖賢拿下關外之後,不久就免了關外的糧稅,隨後還定下規矩,凡五十歲以上的普通百姓每月可以領取五十斤糧。”


    “什麽,此事當真?”


    “應當是真的,天墟中傳得沸沸揚揚,很多修行者都在嘲笑道門自尋死路,不知所謂。”


    “嘶,若是如此,這位劉聖賢當真是心懷天下,心懷眾生,難怪能夠許下如此宏願。”


    “天下能出這等聖賢,真是我等的福分,天下百姓的福分啊。”


    “可惜清州距離關外太遠,否則我定要前往關外拜見劉聖賢。”


    諸多混元白蓮教的骨幹越說越興奮,越說越敬佩,隻恨不能與劉賢相見,瞻仰聖顏。


    就在他們議論紛紛的時候,門外傳來傳唱。


    “首領到。”


    隨後,就見一位風采絕世的聖潔美人緩緩走來。


    麵若觀音,祥和慈悲。


    頭戴白巾輕紗,身著保守白衣,宛若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優雅聖潔。


    僅僅是站在那裏,就仿佛觀音大士來到了人間,宛若天地間最璀璨的明珠,讓人信服,讓人膜拜。


    她正是清州混元白蓮教首領王聰兒。


    “拜見首領。”


    眾人見到王聰兒,紛紛起身相迎,恭敬問好。


    “諸位請起。”


    王聰兒紅唇如玫瑰花瓣,聲音如佛陀吟唱,聖潔而又讓人不由迷失其中。


    “今日請諸位來此的原因,諸位應當已經了然。”


    “首領可是為了劉聖賢之事?”


    “道門門主成聖,許下宏願,實乃可喜可賀的好事。將來道門入關,可為我混元白蓮教依托。”


    人們紛紛迴應,隨後坐迴了座位。


    王聰兒步伐優雅,走到主位。


    坐下後,這才開口。


    她神情肅穆,雙眸如明月高懸,鄭重道:“道門門主成聖,打破了千年的四聖格局。道門的理念不為禮教和天下諸侯所容,可以預見未來大夏天朝必亂,當會有聖戰出現。”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道門以往名頭雖盛,但幾乎沒有人看好道門。


    因為實力差距太大了。


    縱然道門門主劉賢展現了非凡的實力,可相比禮教,相比天下諸侯,相比聖人,不值一提。


    更別說道門初立,連一個拿得出手的弟子都沒有。


    這樣的道門,憑什麽和禮教爭,憑什麽和天下諸侯爭?


    爭不起的。


    但現在不一樣了。


    道門門主成聖,乃是天下第五尊聖人。


    就算他剛剛成聖比不過天帝,比不過院主,但終究是聖人至尊。


    他與天帝和院主,已經處於同等境界,同等身份。


    即便是最狂妄,最自負,最看不起道門的修行者,此時也不敢拍著胸脯保證道門不堪一擊。


    不敢拍著胸脯說出來,道門門主不值一提。


    那可是聖人啊。


    “首領說的是,道門門主劉聖賢已是聖人至尊,將來必然入關傳道。一旦道門入關,則天下大亂必至。到了那時候,我混元白蓮教的機會就來了。”


    “劉聖賢心懷天下,心念眾生,是天下絕無僅有的真聖賢。我易族受盡屈辱,被清族肆意欺淩,若是我們能投到聖賢門下,可改天換地,解我易族千年屈辱。”


    “首領,難道我們要去投奔劉聖賢?”


    “可是清州位於大夏天朝東北,距離關外實在太過遙遠。我們就算想要去投靠聖賢,也沒有機會。”


    王聰兒明眸微轉,如皎月映照人間。


    她唇角微翹,似觀音普度人間,微笑道:“我們雖不能立刻投入道門,但可借道門,借聖賢的名號行事。”


    “劉聖賢對天地許下宏願,我等為聖賢宏願行事,繼承聖賢救濟蒼生的意誌,自是聖賢門生。”


    眾人聞言,雙眼滿是精光,齊齊大笑。


    妙啊。


    若是如此,混元白蓮教便有了依靠,說不得還能引來道門的關注,得到劉聖賢的庇佑。


    但也有人感覺不妥。


    “首領,我們混元白蓮教受到清國通緝打壓多年,縱然現在有了劉聖賢這塊招牌,隻怕也不好用,更不能用到明處。”


    “那便反了。”


    王聰兒雙眸微眯,似是佛陀注視人間,威壓無比。


    一股強大的氣勢宛若天傾般席卷而下,讓眾人無不膽戰心驚,頭皮發麻。


    反了!?


    這.


    “五年前,我混元白蓮教前首領為清國誅殺,更有三百教中骨幹受到牽連,盡數犧牲。而今清國對我混元白蓮教的追殺越發頻繁,若是我混元白蓮教再無作為,早晚要落得前輩那般下場。既然如此,我等不如舉著聖人大旗反了。”


    王聰兒神情肅穆,慷慨激昂。


    如佛陀教化世人,又如菩薩度化眾生。


    言語中充滿了讓人信服的力量。


    眾人本來還有些猶豫,但想到混元白蓮教目前的情況,卻也不得不承認王聰兒的說法。


    留給混元白蓮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就算他們能躲得過下一次,但下下次呢?


    誰敢保證,自己不會如同前任首領和諸多骨幹一樣被清國俘虜,誅殺。


    “反了。”


    “幹他娘的,咱聽首領的,反了。”


    短暫的沉默後,眾人滿臉怒色,紛紛響應。


    數日後,以王聰兒為首的混元白蓮教舉著道門的旗幟,拜著劉賢的名號,喊著為天下眾生謀福的口號,在清國發動起義!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仙後,藍星老家聯係我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屠龍證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屠龍證道並收藏成仙後,藍星老家聯係我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