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行前路過未關門的大殿,佛祖金身慈悲地垂著眼,法相森嚴。
不知道為何所驅使,自入岫青寺以來,她第一次虔誠地跪在了蒲團上,深深叩首,隨後顫抖著許下願望。
「佛祖若能聽到信女的祈願……」
她想許的願望非常多。
希望家門不曾敗落,希望親眷好友不曾離世,希望……希望能一生端著曾經的傲骨,不再卑躬屈膝地做奴婢,
想了許久,最後出口隻剩了一句。
「就讓信女生生世世陪伴在大人身邊,還了故衣之恩罷。」
說出口覺得有些貪心,這聽起來不像是為周檀許的願望,倒像是為自己許的。
她連夜逃出了岫青寺,從牆上跌下時,似乎還聽見了方丈大師悲憫的一聲嘆息。
大概是錯覺,大師若在,會攔著她的,她如今還是皇家人。
春夜下了細雨,她沿著亭山走了許久,好歹才走到京郊的一座小山頭上。
周檀聲名狼藉,傳聞被皇帝拋屍在了亂葬崗,可她親見當日情態,總覺得不至於此,後來又在帷幕後偷聽天子祈願,好不容易才知道了這個地方。
果不其然,山頭上整齊羅列了一些簡易的墳墓,墓碑上的名字她有些認識,有些不認識。
想來都是些活得酣暢淋漓的人物。
若她也有機會結識這些人、擁有這樣的人生……就好了。
今年白雪春歸尚早,可能容人再迴少年?
在周檀為父母立下的舊碑一側,她見了一座新墳。
出乎意料的是,墓碑上不止有周檀一個人。
這座碑時間古舊,落款在燃燭案起的永寧十五年,從刑獄中苟活下來的周檀,到山上來親手為自己刻下了一塊墓碑,還是合葬墓碑——碑上刻了他未過門的妻子姓氏,有地可棲,總不至於孤苦無依。
她的手指拂過墓碑,分不清臉上是春雨還是淚滴。
杏花又開時,蘇朝辭帶了一壺酒上山,發現周檀的墳墓有新土翻動的痕跡。
他沒有多想,此地隱秘,大抵是雨水沖刷所致。
墳前那棵樹上不知被誰被係了一條紅色的飄帶,邊緣已經褪色了,他瞧不清楚其上的含糊字跡,隻好放任它在風中飄拂。
後來它不知被什麽吹走了,他再也沒有見過。
世間情愛,也不過如天青雨澤,無端錯落。
流水挾花去,天地兩不知。
作者有話說:
春風從舊偏憐我,那更姮娥是故人。
——朱敦儒《鷓鴣天》
第88章 周與蝶(二) ◇
◎前世·再上◎
周與蝶(二)前世·再上
永寧十五年, 燃燭案興。
琉璃製成的博山香爐中薰香冉冉,白煙在空氣中凝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大殿門稍微開啟,便將它一吹而散。
周檀在玄德殿跪著吞下了宋昶賞賜的「孤鶩」。
皇帝低著頭, 看向這個自己感情複雜的青年臣子, 開口問道:「卿還有何求?」
周檀垂著頭思索了一會兒, 道:「臣與曲大人家的姑娘有一門親事, 請陛下做主,讓臣成婚罷。」
他主動提及此事, 無異於是將弱點袒露了出來,宋昶滿意地點點頭:「依卿所願。」
「不過——」
他拉長聲調:「卿如今的聲名不太好聽,嶽丈不宜在朝為官了。」
周檀閉著眼睛叩首:「是。」
他出獄的時間還來得及,能夠救下曲承一家, 雖說以他如今的聲名不宜再娶妻,但曲家從前與他有一門未成的親事, 若是不護下,怕是曲大人的刑罰會比旁人判得更重。
剛剛出宮,他便上門去拜會,恰逢曲夫人出喪。
在一樹潔白的杏花之下, 他第一次見到自己的未婚妻子。
她很美——她穿了一襲白色素麻衣, 烏黑長發亦被綢帶挽起,臨風站在杏花天影當中,與世界的白融為一體,像是一片稍微張嘴便能嗬去的晶瑩新雪。
美麗, 剔透, 易碎。
顧之言為他選定婚事時, 曾經得意地告訴他, 他一定會喜歡自己未來的妻子的。
他去讀她的詩作,亦深覺欣喜。
春末才需下聘,但他按捺不住,年節便送去了兩壺親手釀的杏花新酒。
姑娘的侍女為他送迴了一枚同心結。
他想起她的名字,嘉意,美好的意願。
隻是太過美好的東西,總是留不住的。
她轉過身來,微微詫異,似乎在思索他是誰,目光落在他身上的傷時,便明了了幾分。她緩緩地走過來,朝他福身:「周大人。」
杏花落在肩膀上,他無話可說,隻好道:「節哀。」
她垂下眼睛,睫毛微顫,於是他走近了一步,道:「我已向陛下求娶,待你母親的事忙完之後,你我便成婚……我會救出你父親,你放心。」
她客氣迴答:「若是麻煩大人……」
「不麻煩。」
曲承出獄之後大發雷霆,直言就算是死在獄中都不願受他這等欺師滅祖的小人的恩惠,他去送聘禮時,曲承抓了手邊一個瓷杯砸在他的額角,淤青到洞房花燭夜都未散去。
他如今聲名狼藉,肯來的人極少,沒有應付什麽賓客便迴了房,新娘輕輕移開手邊的團扇,燭火昏紅之下映出一張美人嬌麵。
周檀垂著眼睛,略帶些苦澀地客氣道:「你好生歇息,我……」
不知道為何所驅使,自入岫青寺以來,她第一次虔誠地跪在了蒲團上,深深叩首,隨後顫抖著許下願望。
「佛祖若能聽到信女的祈願……」
她想許的願望非常多。
希望家門不曾敗落,希望親眷好友不曾離世,希望……希望能一生端著曾經的傲骨,不再卑躬屈膝地做奴婢,
想了許久,最後出口隻剩了一句。
「就讓信女生生世世陪伴在大人身邊,還了故衣之恩罷。」
說出口覺得有些貪心,這聽起來不像是為周檀許的願望,倒像是為自己許的。
她連夜逃出了岫青寺,從牆上跌下時,似乎還聽見了方丈大師悲憫的一聲嘆息。
大概是錯覺,大師若在,會攔著她的,她如今還是皇家人。
春夜下了細雨,她沿著亭山走了許久,好歹才走到京郊的一座小山頭上。
周檀聲名狼藉,傳聞被皇帝拋屍在了亂葬崗,可她親見當日情態,總覺得不至於此,後來又在帷幕後偷聽天子祈願,好不容易才知道了這個地方。
果不其然,山頭上整齊羅列了一些簡易的墳墓,墓碑上的名字她有些認識,有些不認識。
想來都是些活得酣暢淋漓的人物。
若她也有機會結識這些人、擁有這樣的人生……就好了。
今年白雪春歸尚早,可能容人再迴少年?
在周檀為父母立下的舊碑一側,她見了一座新墳。
出乎意料的是,墓碑上不止有周檀一個人。
這座碑時間古舊,落款在燃燭案起的永寧十五年,從刑獄中苟活下來的周檀,到山上來親手為自己刻下了一塊墓碑,還是合葬墓碑——碑上刻了他未過門的妻子姓氏,有地可棲,總不至於孤苦無依。
她的手指拂過墓碑,分不清臉上是春雨還是淚滴。
杏花又開時,蘇朝辭帶了一壺酒上山,發現周檀的墳墓有新土翻動的痕跡。
他沒有多想,此地隱秘,大抵是雨水沖刷所致。
墳前那棵樹上不知被誰被係了一條紅色的飄帶,邊緣已經褪色了,他瞧不清楚其上的含糊字跡,隻好放任它在風中飄拂。
後來它不知被什麽吹走了,他再也沒有見過。
世間情愛,也不過如天青雨澤,無端錯落。
流水挾花去,天地兩不知。
作者有話說:
春風從舊偏憐我,那更姮娥是故人。
——朱敦儒《鷓鴣天》
第88章 周與蝶(二) ◇
◎前世·再上◎
周與蝶(二)前世·再上
永寧十五年, 燃燭案興。
琉璃製成的博山香爐中薰香冉冉,白煙在空氣中凝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大殿門稍微開啟,便將它一吹而散。
周檀在玄德殿跪著吞下了宋昶賞賜的「孤鶩」。
皇帝低著頭, 看向這個自己感情複雜的青年臣子, 開口問道:「卿還有何求?」
周檀垂著頭思索了一會兒, 道:「臣與曲大人家的姑娘有一門親事, 請陛下做主,讓臣成婚罷。」
他主動提及此事, 無異於是將弱點袒露了出來,宋昶滿意地點點頭:「依卿所願。」
「不過——」
他拉長聲調:「卿如今的聲名不太好聽,嶽丈不宜在朝為官了。」
周檀閉著眼睛叩首:「是。」
他出獄的時間還來得及,能夠救下曲承一家, 雖說以他如今的聲名不宜再娶妻,但曲家從前與他有一門未成的親事, 若是不護下,怕是曲大人的刑罰會比旁人判得更重。
剛剛出宮,他便上門去拜會,恰逢曲夫人出喪。
在一樹潔白的杏花之下, 他第一次見到自己的未婚妻子。
她很美——她穿了一襲白色素麻衣, 烏黑長發亦被綢帶挽起,臨風站在杏花天影當中,與世界的白融為一體,像是一片稍微張嘴便能嗬去的晶瑩新雪。
美麗, 剔透, 易碎。
顧之言為他選定婚事時, 曾經得意地告訴他, 他一定會喜歡自己未來的妻子的。
他去讀她的詩作,亦深覺欣喜。
春末才需下聘,但他按捺不住,年節便送去了兩壺親手釀的杏花新酒。
姑娘的侍女為他送迴了一枚同心結。
他想起她的名字,嘉意,美好的意願。
隻是太過美好的東西,總是留不住的。
她轉過身來,微微詫異,似乎在思索他是誰,目光落在他身上的傷時,便明了了幾分。她緩緩地走過來,朝他福身:「周大人。」
杏花落在肩膀上,他無話可說,隻好道:「節哀。」
她垂下眼睛,睫毛微顫,於是他走近了一步,道:「我已向陛下求娶,待你母親的事忙完之後,你我便成婚……我會救出你父親,你放心。」
她客氣迴答:「若是麻煩大人……」
「不麻煩。」
曲承出獄之後大發雷霆,直言就算是死在獄中都不願受他這等欺師滅祖的小人的恩惠,他去送聘禮時,曲承抓了手邊一個瓷杯砸在他的額角,淤青到洞房花燭夜都未散去。
他如今聲名狼藉,肯來的人極少,沒有應付什麽賓客便迴了房,新娘輕輕移開手邊的團扇,燭火昏紅之下映出一張美人嬌麵。
周檀垂著眼睛,略帶些苦澀地客氣道:「你好生歇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