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九駕麵前,高順也激動的不能自己。
說是不激動那是假的,大漢在怎麽勢弱,他還是天下共主,是皇帝。
現在讓你去恆大當董事長手下一把手,你願不願意?
迴到皇城的劉辨,立刻就將積壓的事情全部處理了。
特別是董卓的賜婚。
雖然當初他已經下旨了。
但是一直遲遲沒有行動。
就是在等今天。
大婚終於開始籌辦。
得到消息的董卓,知道自己該進宮去了。
謝恩。
這一次去,董卓很正式。
美女保鏢……恩要和自己一起去,食髓知味的董卓自然不肯讓她們走。
大不了讓她們在宮門前等著唄。
美酒佳肴……去掉。
各種裝飾去掉。
隻用八百人保護自己就行了。
收拾妥當。
董卓就輕裝前往皇宮。
足足霸占了一條街。
來到皇宮的時候,劉辨正和高順相談甚歡。
看到董卓前來。
劉辨立刻拍了拍身邊的龍椅。
“相國來了,快快請坐。”
“拜見相國。”
董卓一撩衣擺,謝過陛下之後,坐在高順上首。
“不知剛才陛下在和高將軍討論什麽,臣遠遠的就聽到陛下爽朗的笑容。”
劉辨無所謂的擺擺手。
“高將軍在和朕說著趣聞,以及軍中之事。”
“相國何來?”
董卓再次起身,麵向劉辨就要下跪。
“臣前來謝恩。”
“哦哦哦,相國不必多禮,快快請起,貂蟬乃是朕的義妹。”
“為她找到合適的如意郎君,乃是朕的本分,說起來,咱也是一家人。”
劉辨說著就讓旁邊的黃門,攙扶起董卓。
本來董卓也沒有跪下去。
自己多重啊。
跪下去膝蓋破皮了怎麽辦。
再次謝過劉辨之後,董卓才坐下。
“說起軍中見聞。”
“臣最近有所心得。”
聞言,高順和劉辨頓時看向他。
“不知道相國有何心得。”
董卓略微組織一下語言。
清清嗓子,才開口道。
“當今天下強軍皆有五種本質。”
“第一:就是軍中悍卒,一個從來沒有見過血的軍隊,隻能算百姓,算訓練有成的百姓。”
“一千人上戰場,活下來六百,這六百人就是軍人。”
“六百人再上戰場,活下來三百,這三百人就是精銳。”
“三百人再上戰場,活下來一百人,這一百人就是精銳中的精銳。”
“一百人再上戰場,活下來五十人,這五十人才算的上悍卒。”
“十個悍卒能夠帶動五百人不亂,成為強軍。”
“一萬悍卒能麵對十萬大軍野戰,而不敗。”
董卓話中透漏的殘酷,劉辨分毫沒有感覺到,反而興致勃勃的出聲詢問董卓其他四項。
唯獨高順吃驚的看著董卓。
董卓略微思索,就繼續道。
“第二則是紀律,賞罰分明的態度,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如此將士有盼頭,才能全力作戰?”
“第三則是訓練。不同的訓練方式會有不同的效果。十天一訓,一旬日一訓的軍隊,怎麽和天天訓練的軍隊相比?”
說著,董卓看向高順。
“高將軍,對此最有心得。”
高順露出了然神色。
“第四,則是軍律。紀律是用來約束軍士的,軍律則是一個軍隊的走向。”
“身為合格的軍隊,必須要做到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餘百姓為啥善,為朝廷分憂。”
“而不是所到之處,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董卓的聲音突然高昂起來,震的劉辨耳朵一陣嗡鳴。
高順也漏出思索之色。
董賊索言很有道理啊。
不對,為什麽我要讚同他?
“如果百姓人人畏懼軍隊,聽到軍隊前來,就逃奔,甚至投敵,那就不是軍隊。”
“是是匪徒,是流寇。”
“軍隊必須要讓百姓愛戴,讓他們知道朝廷來了,陛下來了,他們有救了,要讓他們發自內心的喜歡。”
說著,董卓看向了上首的劉辨。
這裏麵自然要皇帝的插手。
畢竟不吃飽,軍士再怎麽也不可能做到這些。
想起現在的軍隊,董卓就像捂頭。
這那是軍隊啊,這不是出了籠的瘋狗嗎?
到處咬人。
這種狗必須打死啊。
打死啊!
“第五則是軍中軍心,另外設置指導員,不參與指揮,而是將朝廷的決定傳達。”
“恩,如今我已經在大規模培養指導員了,陛下不必操心這方麵。”
第五條董卓含含糊糊的,說的不甚明白。
劉辨和高順也迷迷糊糊的。
“這就是相國給我的強漢之策?”
劉辨十分激動,看著董卓的眼神都更加炙熱了。
他仿佛看到按照董卓的方案下的新軍。
強悍有力,作戰無所畏懼,對待百姓和善。人人愛戴。
有十支,不,五支就行。
天下何愁不太平?
“不僅如此,如今朝廷麵臨的不僅是兵災,重要的在於安撫百姓。’”
見劉辨果斷被自己轉移了注意力。
心裏暗暗發笑。
如果劉辨真的按照自己的方法來,得到的軍隊的將屬於他董卓。
什麽指揮員,就是洗腦員。
到時候這些人唯一的任務,就是不停的給軍士們洗腦。
嘿嘿嘿。
“如今竹簡太過繁複,使用不變,紙張製造不容易,陛下政令很難傳達。”
“臣願為天子解憂,將家傳之法貢獻。”
說著,董卓就將讓貂蟬寫的流水線法,和自己從曆史書上看到的紙張改進法呈上。
最起碼比現在的製造工序快二十倍。
“陛下每一道命令,都將直達鄉裏,讓百姓直觀的感受皇恩浩蕩。如此百姓更加歸心。”
“同時我這裏還有,耕種篇。”
“臣命人總結了本朝所有的耕種技巧。以及施肥。盡在其中。”
再怎麽說,董卓則是後世穿越來的。
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知識。
不知道超越這裏幾千年。
曲圓犁的出現,最起碼能讓畝產翻倍,再加上施肥,畝產三四百斤不成問題。
漢朝的土地就是這麽貧瘠。
三四百斤都是高產。
董卓一份接一份的拿出來。
看的劉辨眼花繚亂,笑容也更加燦爛。
最後更是止不住仰天長嘯。
“哈哈哈,有如此秘法在,大漢何愁不興?”
“相國,大漢中興之後。汝必將為首功。”
劉辨激動的都不知道說著什麽好。
董卓也很高興,因為每一份的名字都是他的。
例如曲圓犁改名成董卓犁等等。
這些都是小問題,劉辨不在意。
說是不激動那是假的,大漢在怎麽勢弱,他還是天下共主,是皇帝。
現在讓你去恆大當董事長手下一把手,你願不願意?
迴到皇城的劉辨,立刻就將積壓的事情全部處理了。
特別是董卓的賜婚。
雖然當初他已經下旨了。
但是一直遲遲沒有行動。
就是在等今天。
大婚終於開始籌辦。
得到消息的董卓,知道自己該進宮去了。
謝恩。
這一次去,董卓很正式。
美女保鏢……恩要和自己一起去,食髓知味的董卓自然不肯讓她們走。
大不了讓她們在宮門前等著唄。
美酒佳肴……去掉。
各種裝飾去掉。
隻用八百人保護自己就行了。
收拾妥當。
董卓就輕裝前往皇宮。
足足霸占了一條街。
來到皇宮的時候,劉辨正和高順相談甚歡。
看到董卓前來。
劉辨立刻拍了拍身邊的龍椅。
“相國來了,快快請坐。”
“拜見相國。”
董卓一撩衣擺,謝過陛下之後,坐在高順上首。
“不知剛才陛下在和高將軍討論什麽,臣遠遠的就聽到陛下爽朗的笑容。”
劉辨無所謂的擺擺手。
“高將軍在和朕說著趣聞,以及軍中之事。”
“相國何來?”
董卓再次起身,麵向劉辨就要下跪。
“臣前來謝恩。”
“哦哦哦,相國不必多禮,快快請起,貂蟬乃是朕的義妹。”
“為她找到合適的如意郎君,乃是朕的本分,說起來,咱也是一家人。”
劉辨說著就讓旁邊的黃門,攙扶起董卓。
本來董卓也沒有跪下去。
自己多重啊。
跪下去膝蓋破皮了怎麽辦。
再次謝過劉辨之後,董卓才坐下。
“說起軍中見聞。”
“臣最近有所心得。”
聞言,高順和劉辨頓時看向他。
“不知道相國有何心得。”
董卓略微組織一下語言。
清清嗓子,才開口道。
“當今天下強軍皆有五種本質。”
“第一:就是軍中悍卒,一個從來沒有見過血的軍隊,隻能算百姓,算訓練有成的百姓。”
“一千人上戰場,活下來六百,這六百人就是軍人。”
“六百人再上戰場,活下來三百,這三百人就是精銳。”
“三百人再上戰場,活下來一百人,這一百人就是精銳中的精銳。”
“一百人再上戰場,活下來五十人,這五十人才算的上悍卒。”
“十個悍卒能夠帶動五百人不亂,成為強軍。”
“一萬悍卒能麵對十萬大軍野戰,而不敗。”
董卓話中透漏的殘酷,劉辨分毫沒有感覺到,反而興致勃勃的出聲詢問董卓其他四項。
唯獨高順吃驚的看著董卓。
董卓略微思索,就繼續道。
“第二則是紀律,賞罰分明的態度,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如此將士有盼頭,才能全力作戰?”
“第三則是訓練。不同的訓練方式會有不同的效果。十天一訓,一旬日一訓的軍隊,怎麽和天天訓練的軍隊相比?”
說著,董卓看向高順。
“高將軍,對此最有心得。”
高順露出了然神色。
“第四,則是軍律。紀律是用來約束軍士的,軍律則是一個軍隊的走向。”
“身為合格的軍隊,必須要做到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餘百姓為啥善,為朝廷分憂。”
“而不是所到之處,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董卓的聲音突然高昂起來,震的劉辨耳朵一陣嗡鳴。
高順也漏出思索之色。
董賊索言很有道理啊。
不對,為什麽我要讚同他?
“如果百姓人人畏懼軍隊,聽到軍隊前來,就逃奔,甚至投敵,那就不是軍隊。”
“是是匪徒,是流寇。”
“軍隊必須要讓百姓愛戴,讓他們知道朝廷來了,陛下來了,他們有救了,要讓他們發自內心的喜歡。”
說著,董卓看向了上首的劉辨。
這裏麵自然要皇帝的插手。
畢竟不吃飽,軍士再怎麽也不可能做到這些。
想起現在的軍隊,董卓就像捂頭。
這那是軍隊啊,這不是出了籠的瘋狗嗎?
到處咬人。
這種狗必須打死啊。
打死啊!
“第五則是軍中軍心,另外設置指導員,不參與指揮,而是將朝廷的決定傳達。”
“恩,如今我已經在大規模培養指導員了,陛下不必操心這方麵。”
第五條董卓含含糊糊的,說的不甚明白。
劉辨和高順也迷迷糊糊的。
“這就是相國給我的強漢之策?”
劉辨十分激動,看著董卓的眼神都更加炙熱了。
他仿佛看到按照董卓的方案下的新軍。
強悍有力,作戰無所畏懼,對待百姓和善。人人愛戴。
有十支,不,五支就行。
天下何愁不太平?
“不僅如此,如今朝廷麵臨的不僅是兵災,重要的在於安撫百姓。’”
見劉辨果斷被自己轉移了注意力。
心裏暗暗發笑。
如果劉辨真的按照自己的方法來,得到的軍隊的將屬於他董卓。
什麽指揮員,就是洗腦員。
到時候這些人唯一的任務,就是不停的給軍士們洗腦。
嘿嘿嘿。
“如今竹簡太過繁複,使用不變,紙張製造不容易,陛下政令很難傳達。”
“臣願為天子解憂,將家傳之法貢獻。”
說著,董卓就將讓貂蟬寫的流水線法,和自己從曆史書上看到的紙張改進法呈上。
最起碼比現在的製造工序快二十倍。
“陛下每一道命令,都將直達鄉裏,讓百姓直觀的感受皇恩浩蕩。如此百姓更加歸心。”
“同時我這裏還有,耕種篇。”
“臣命人總結了本朝所有的耕種技巧。以及施肥。盡在其中。”
再怎麽說,董卓則是後世穿越來的。
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知識。
不知道超越這裏幾千年。
曲圓犁的出現,最起碼能讓畝產翻倍,再加上施肥,畝產三四百斤不成問題。
漢朝的土地就是這麽貧瘠。
三四百斤都是高產。
董卓一份接一份的拿出來。
看的劉辨眼花繚亂,笑容也更加燦爛。
最後更是止不住仰天長嘯。
“哈哈哈,有如此秘法在,大漢何愁不興?”
“相國,大漢中興之後。汝必將為首功。”
劉辨激動的都不知道說著什麽好。
董卓也很高興,因為每一份的名字都是他的。
例如曲圓犁改名成董卓犁等等。
這些都是小問題,劉辨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