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辭四人剛剛離開,馮流英便從西而至。
他從無極宗出發後,先是直接奔赴舒望海,結果,除了一部分駐守魔宮的士兵外,無恙和大軍被告知早在魔宗滅掉的第三天就已經東去。
馮流英也是耳聰目明之人,聽說大軍東去,一經思量便已經知道無恙的用意,心中對他頗有些賞識。看來師父支持他是對的,這個無恙很有戰略眼光,又非常的無私,放著魔宮那麽大的寶庫不守著,卻直奔東部兇險之地。
馮流英當然不會認為他是為了搶地盤才跑東部的,東部與區慈國隔河而治,恆川平原地區還經常發生戰爭。爭奪這一片的土地,還不如守著舒望海和舒裏城,並以之為據點,直撲奧京。那麽他這麽做的理由隻有一種,那就是東部有比攻下首府奧京更大的利益。
聯係著區慈出兵大午的重大軍事動作,馮流英馬上就明白了。很顯然,國家領土的完整,比攻下奧京是更大的利益。這樣一來,不管是從個人的情懷還是從個人的謀略來說無恙的形象都瞬間高大了起來。
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要敢於冒險往東,排除了他一腔孤勇發瘋了這種情況,那剩下支持他這麽做的,必須滿足幾大條件:
一、其人有遠大的戰略眼光,能夠看清國內外形勢,不然,不會預計到大午迫在眉睫的國家危機。
二、其人必須非常無私,並擁有強烈的家國情懷。否則在奧京和舒望海的巨大誘惑下,他又怎能理性地做出選擇。
三、知己知彼以及精準的預判。首先是對敵人的預判,他的敵人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有國內和國外兩個敵人。另一種情況是隻有國內或者國外敵人的一種。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麽,他必須做好同時戰勝這兩個敵人的準備。但如果是後一種情況,那他需要對另一個敵人的動向有更加精確的檢測,因為另外一個敵人隨時可能登場。不管是這兩種情況的哪一種,都顯示了他強大的自信。
總之一句話,這一個凡人太不簡單了。
馮流英還在雲層中穿梭的時候,就看到了恆川平原地區如蟲蟻一般聚集的數十萬軍隊。自上而下,他能夠看得清軍隊的全貌,那浩瀚的人海給了他強大的衝擊。曆史上,這樣大規模的戰爭不在少數,有的大型戰役,死傷人數甚至就有眼前的規模。
想象著這麽多生命,都是爹媽養出來的血肉之軀,就那樣死在很多與他們甚至沒有關係的戰爭裏,馮流英對戰爭之殘酷有了更真切而深刻的認識,也對戰爭產生了更多的厭惡。此時,對邱辭要阻止戰爭的用意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在這些人群中,他感應到了一處強大的靈力存在。此間大約有幾十人,大午沒那麽多仙宗弟子,魔宗也被滅到了,那這顯然隻能是區慈國的仙宗了。
馮流英突然對自己的身份感覺一陣恥辱。區慈居然在明知道大午滅了魔宗也沒有仙宗的情況下,派仙宗之人加入對大午的戰爭,恃強淩弱威脅大午的凡兵俗將。這樣的做法,跟魔宗相比根本就沒有什麽區別,甚至比魔宗更甚。
魔宗統治大午之時,派出魔宗弟子參戰,區慈還能以仙宗弟子與之對抗,而魔宗被滅之後,大午基本沒有可以與仙宗抗衡的力量,區慈此時派出仙門參戰,當真是卑鄙,簡直就是單方麵屠殺。
此時馮流英才能深深地理解了,為什麽邱辭滅了魔宗後,馬上就要在大午國建立無極宗。原來他早就料到了,魔宗被滅,大午就可能陷入了無力抗衡仙宗的情況。
“師父啊師父,在你眼中的仙宗,到底是什麽樣子,讓你這樣提防與不信任。現在看來,你是對的,我以前對仙宗的理解還是太片麵了。”
遠遠的,馮流英在人群中掃視,找到了無恙。這時候,他正和幾個萬軍長聚在一起商議事情。他身邊的軍隊和對麵河岸邊的大午軍隊,都還嚴陣以待。
馮流英從天而降,立在幾位萬軍身邊,出聲道:“無恙!”
眼見一位白衣少年不動聲色站在幾位萬軍身邊,衛兵大驚,反應也是極快,舉著武器就要攻擊來人。
幾位萬軍迴頭看到眼前人,大驚失色,立即有人喝道:“住手
(本章未完,請翻頁)
!”
“無恙見過仙長”
“秦正長見過仙長”
……
“各位好!無恙,你果真在這裏!害我一頓好找!”
“仙長找我?莫非仙長便是仙師安排協助我軍之人?”
“你見過我師父?”
“是的,仙師剛剛離去!與他一起的還有三位仙長,其中包括上次和您一起那位。”
“好,我知道了!那就趕緊做正事吧。眼下你該怎麽辦就怎麽辦,我從旁協助,區慈那邊的仙宗之人不必擔心。”
“是仙長!”
接下來的時間裏,大午軍派出談判使節向區慈軍喊話,讓他們帶走了主帥和副帥的屍體,同時提出派代表進行停戰談判。
大午方的談判代表是幾位萬軍,外加馮流英和幾位護衛,無恙是主談判使,而區慈軍既沒有主帥也沒有副帥,隻好由幾位參謀將軍外加幾名仙宗弟子和幾名護衛一起參加。
在談判中,區慈國的參謀將軍以主帥副帥死為由,向大午索賠。無恙以私人恩怨懟了迴去。參謀將軍又以曆史為由發難,無恙以魔宗為擋箭牌及區慈不義出兵為由,懟了迴去。參謀們屢屢拋出難題,都被無恙一一化解,區慈逐漸處於劣勢。
區慈主談判使已經捉襟見肘,他身後的參謀將軍更是著急,於是想利用仙宗弟子給大午施壓。他們是看著了邱辭等人一起離開的,心中料大午此時已經無人可依,屢屢給旁邊的仙門弟子使眼色甚至耳語,但區慈的仙宗弟子沒一個敢動作。他們在談判一開始就認出了馮流英,那是仙門大競的風雲人物,大家都清楚,若不是他故意認輸,他便是仙門大競的冠軍。這樣的人,豈是自己幾個歸元境都不到的人可以威脅的。
威脅不成,區慈方的談判就開始節節敗退,頻頻被無恙駁斥得啞口無言。大家都預計暴風雨就在眼前,同時作好了,如果大午獅子大開口,就寧死不從,哪怕全軍戰至最後一人也不簽訂任何協議的打算。
但無恙此時則展現了作為一方大將的氣度,在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的時候,隻提出區慈的軍隊立即撤兵離開的要求。沒有要求任何索賠,也沒有作任何刁難。
不光是區慈的談判團隊所有人都驚了。大午的談判團隊其他人也驚了,他們有人附耳到無恙身邊說了幾句話,但無恙說出去的話,一句也沒有改。此時的無恙,舉重若輕,頗有帝王風範,令馮流英好感大增。而區慈的談判使節,也有些不敢相信,對於無恙提出的要求,都非常樂意地答應了,同時表達出了侵略者應有的歉意。
談判結束後,區慈軍隊在大午軍的禮貌性監視下,陸續登船,有序撤退。而大午軍則就地安營紮寨,升起了煙火做飯。
本以為戰敗的軍隊應該是垂頭喪氣的樣子,但馮流英清楚地看到,許多人臉上洋溢著如釋重負的笑容。看起來,對於大多數人並沒有對統治者一時興起買單的想法,大家的願望,恐怕單純的是想活著。
馮流英看著遠去的區慈軍人,又環顧了一下四周大午的士兵們。心中對無恙生出一份感激。是他的一句話,讓兩國士兵免於交戰死亡的命運。同時,馮流英感受到了自己與師父的差距。師父早就看出了此人的不凡,把大午的命運交給了他。
如果單靠邱辭和無極宗的實力,確實也能做到一統大午。但是,選什麽樣的人,會給大午帶來什麽樣的結果,這卻可能大不相同。
在這次區慈入侵大午的事件中,無恙的實力和人格氣度,證明了他無愧於無極宗的信賴和大午軍民的擁護,令馮流英真心折服。原本馮流英對於邱辭安排他協助這樣一個凡人,心中是有些不以為然。此時的他覺得,無恙這個人真心值得自己守護。因為,就這個人,很可能真的是大午的希望,同時也是區慈和大午和平的希望。
“無恙,你今後如何打算?”
“仙長,此地乃我國與貴國交界之處,曆來紛爭不斷。東部軍蓬特棄置國家利益於不顧,我可不能不為生民著想。我打算以舒裏城恆午城南邊一線為陣,內壓叛亂,外禦欺辱。但,我也向
(本章未完,請翻頁)
您保證,不主動侵犯貴國寸土,和平解決爭議地區領土問題。”
馮流英點了點頭,胸中有一股堅定,道:“好,有你這句話,就夠了!”
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裏,大午國和區慈國的政局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曆史飛躍式向前邁進。
首先是大午國,無恙的軍隊除了大部分駐紮在恆川河平原地區,其餘的占領了原本屬於東部邊防軍蓬特大帥的勢力範圍。大午國內都知道區慈入侵的事情,紛紛譴責蓬特,而對於守住了大午領土完整的無恙和秦正長萬軍等人,大家都視之為英雄,各地紛紛擁護。尤其是東部的居民,紛紛加入無恙和幾位萬軍的聯軍之中。原本幾位萬軍出兵東部是預計有很大傷亡的,結果隻在攻打蓬特東部留守部隊的時候,出了點小意外,死了幾個兄弟。軍隊幾乎是以威懾力,就取得了控製權。而且,占領東部之後,無恙的軍隊還得到了大多數大午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又增加了許多兵力,逐漸在大午的內戰中處於了有利地位。
區慈在入侵大午失敗後,朝局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是先頭部隊主帥和副帥因為私鬥而死,讓整個區慈軍隊的威信顏麵掃地;後有區慈發動大規模的討伐軍,沒有達成任何目標,反而落得一個侵略戰敗的臭名。
區慈王得知軍隊戰敗的消息後,一下蒼老了十歲,悔不當初,終於臥床不起,最終鬱鬱而終。臨死前,他幡然醒悟,下令釋放了他的弟弟和反對派,並將皇位傳給了他的弟弟。而原本的區慈王爺,則順禮成章地登基成為新的區慈王。
新王登基,朝局也發生了變化。原本支持出兵的人,有人繼續得到了新王的信重,比如戍西侯,他的氣運就是沒有說的好,既沒有追究戰敗的責任,也沒有剝奪爵位,一切如常,隻不過,新王給了一道命令:不得與大午交惡。原本跟隨著王爺的一幹人等,比如莫幹大將,盧革參謀、肖競、肖端等,不僅自己得到了重用,連他們的家人朋友也得到了器重,一時風光無限。
當然也有壞下場的,比如梅公贇國舅一家。他家兩子一年內先後而死,成了無後之人。連他依仗的先王生前最寵幸的妹妹梅貴妃,先王去世之時,也被指定賜死殉葬。梅家一夜之間大勢皆去,落井下石,揭發檢舉的人不勝枚舉。梅國舅一家及其主要門生被一網打盡,悉數多年惡行,被遊街斬首示眾。
區慈入侵事件三年後,經曆了消滅蓬特,鎮壓秦正長萬軍長叛變等一係列事件,無恙逐漸完成了大午的統一,登基成為大午新的國君。馮流英因為多次救護國君有功,且在關鍵時刻成為帝國強大的威懾後盾,被奉為國師,無極宗則被尊為大午國宗。
無恙登基後的第一時間,就獲得了八澤國和區慈國國君的祝賀。兩國都表示願意與新的大午帝國建立新的國家關係,並協商解決爭議問題。兩國大使在見了大午新王之後,都對大午王的年輕和英明睿智所震撼,將大午王的問候傳達給了兩國高層。
不久之後,大午王與區慈王達成了關於恆川平原領土爭議的協議,並簽署了著名的平等條約《恆午索拉條約》。在條約中,大午和區慈明確了兩國關於恆川平原的領土劃分。通過對恆川河三角洲眾多島嶼及土地與各自無爭議領土的距離遠近,確定了島嶼的歸屬問題。雙方各有讓步,最終達成了共識。各自繪製了新的國家地圖,並在兩國之間進行宣傳普及。
《恆午索拉條約》簽訂的時間,正好是在春節前夕,得到協議簽訂的消息這一段時間,兩國居民普天同慶,日日歌舞,遊街竄市,在恆川河兩岸競相釋放煙花爆竹,喜迎和平到來,喜慶歡唿持續了半月之久後才逐漸平息。
大午帝國成立半年後,星迴大陸三國的人民沐浴在和平的陽光之下。三國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貿易往來增多,紛爭基本消除,民力逐漸恢複,一片盛世將臨的景象。
大午和區慈人民過上了難得的新生活,這本來該是一件值得值得所有人歡喜的事情。但大多數仙宗之人卻高興不起來。隨著魔宗的覆滅,大午無極宗的強勢崛起,三國仙宗內部的矛盾逐漸凸顯,一場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隱隱有就要爆發的跡象。
(本章完)
7017k
他從無極宗出發後,先是直接奔赴舒望海,結果,除了一部分駐守魔宮的士兵外,無恙和大軍被告知早在魔宗滅掉的第三天就已經東去。
馮流英也是耳聰目明之人,聽說大軍東去,一經思量便已經知道無恙的用意,心中對他頗有些賞識。看來師父支持他是對的,這個無恙很有戰略眼光,又非常的無私,放著魔宮那麽大的寶庫不守著,卻直奔東部兇險之地。
馮流英當然不會認為他是為了搶地盤才跑東部的,東部與區慈國隔河而治,恆川平原地區還經常發生戰爭。爭奪這一片的土地,還不如守著舒望海和舒裏城,並以之為據點,直撲奧京。那麽他這麽做的理由隻有一種,那就是東部有比攻下首府奧京更大的利益。
聯係著區慈出兵大午的重大軍事動作,馮流英馬上就明白了。很顯然,國家領土的完整,比攻下奧京是更大的利益。這樣一來,不管是從個人的情懷還是從個人的謀略來說無恙的形象都瞬間高大了起來。
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要敢於冒險往東,排除了他一腔孤勇發瘋了這種情況,那剩下支持他這麽做的,必須滿足幾大條件:
一、其人有遠大的戰略眼光,能夠看清國內外形勢,不然,不會預計到大午迫在眉睫的國家危機。
二、其人必須非常無私,並擁有強烈的家國情懷。否則在奧京和舒望海的巨大誘惑下,他又怎能理性地做出選擇。
三、知己知彼以及精準的預判。首先是對敵人的預判,他的敵人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有國內和國外兩個敵人。另一種情況是隻有國內或者國外敵人的一種。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麽,他必須做好同時戰勝這兩個敵人的準備。但如果是後一種情況,那他需要對另一個敵人的動向有更加精確的檢測,因為另外一個敵人隨時可能登場。不管是這兩種情況的哪一種,都顯示了他強大的自信。
總之一句話,這一個凡人太不簡單了。
馮流英還在雲層中穿梭的時候,就看到了恆川平原地區如蟲蟻一般聚集的數十萬軍隊。自上而下,他能夠看得清軍隊的全貌,那浩瀚的人海給了他強大的衝擊。曆史上,這樣大規模的戰爭不在少數,有的大型戰役,死傷人數甚至就有眼前的規模。
想象著這麽多生命,都是爹媽養出來的血肉之軀,就那樣死在很多與他們甚至沒有關係的戰爭裏,馮流英對戰爭之殘酷有了更真切而深刻的認識,也對戰爭產生了更多的厭惡。此時,對邱辭要阻止戰爭的用意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在這些人群中,他感應到了一處強大的靈力存在。此間大約有幾十人,大午沒那麽多仙宗弟子,魔宗也被滅到了,那這顯然隻能是區慈國的仙宗了。
馮流英突然對自己的身份感覺一陣恥辱。區慈居然在明知道大午滅了魔宗也沒有仙宗的情況下,派仙宗之人加入對大午的戰爭,恃強淩弱威脅大午的凡兵俗將。這樣的做法,跟魔宗相比根本就沒有什麽區別,甚至比魔宗更甚。
魔宗統治大午之時,派出魔宗弟子參戰,區慈還能以仙宗弟子與之對抗,而魔宗被滅之後,大午基本沒有可以與仙宗抗衡的力量,區慈此時派出仙門參戰,當真是卑鄙,簡直就是單方麵屠殺。
此時馮流英才能深深地理解了,為什麽邱辭滅了魔宗後,馬上就要在大午國建立無極宗。原來他早就料到了,魔宗被滅,大午就可能陷入了無力抗衡仙宗的情況。
“師父啊師父,在你眼中的仙宗,到底是什麽樣子,讓你這樣提防與不信任。現在看來,你是對的,我以前對仙宗的理解還是太片麵了。”
遠遠的,馮流英在人群中掃視,找到了無恙。這時候,他正和幾個萬軍長聚在一起商議事情。他身邊的軍隊和對麵河岸邊的大午軍隊,都還嚴陣以待。
馮流英從天而降,立在幾位萬軍身邊,出聲道:“無恙!”
眼見一位白衣少年不動聲色站在幾位萬軍身邊,衛兵大驚,反應也是極快,舉著武器就要攻擊來人。
幾位萬軍迴頭看到眼前人,大驚失色,立即有人喝道:“住手
(本章未完,請翻頁)
!”
“無恙見過仙長”
“秦正長見過仙長”
……
“各位好!無恙,你果真在這裏!害我一頓好找!”
“仙長找我?莫非仙長便是仙師安排協助我軍之人?”
“你見過我師父?”
“是的,仙師剛剛離去!與他一起的還有三位仙長,其中包括上次和您一起那位。”
“好,我知道了!那就趕緊做正事吧。眼下你該怎麽辦就怎麽辦,我從旁協助,區慈那邊的仙宗之人不必擔心。”
“是仙長!”
接下來的時間裏,大午軍派出談判使節向區慈軍喊話,讓他們帶走了主帥和副帥的屍體,同時提出派代表進行停戰談判。
大午方的談判代表是幾位萬軍,外加馮流英和幾位護衛,無恙是主談判使,而區慈軍既沒有主帥也沒有副帥,隻好由幾位參謀將軍外加幾名仙宗弟子和幾名護衛一起參加。
在談判中,區慈國的參謀將軍以主帥副帥死為由,向大午索賠。無恙以私人恩怨懟了迴去。參謀將軍又以曆史為由發難,無恙以魔宗為擋箭牌及區慈不義出兵為由,懟了迴去。參謀們屢屢拋出難題,都被無恙一一化解,區慈逐漸處於劣勢。
區慈主談判使已經捉襟見肘,他身後的參謀將軍更是著急,於是想利用仙宗弟子給大午施壓。他們是看著了邱辭等人一起離開的,心中料大午此時已經無人可依,屢屢給旁邊的仙門弟子使眼色甚至耳語,但區慈的仙宗弟子沒一個敢動作。他們在談判一開始就認出了馮流英,那是仙門大競的風雲人物,大家都清楚,若不是他故意認輸,他便是仙門大競的冠軍。這樣的人,豈是自己幾個歸元境都不到的人可以威脅的。
威脅不成,區慈方的談判就開始節節敗退,頻頻被無恙駁斥得啞口無言。大家都預計暴風雨就在眼前,同時作好了,如果大午獅子大開口,就寧死不從,哪怕全軍戰至最後一人也不簽訂任何協議的打算。
但無恙此時則展現了作為一方大將的氣度,在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的時候,隻提出區慈的軍隊立即撤兵離開的要求。沒有要求任何索賠,也沒有作任何刁難。
不光是區慈的談判團隊所有人都驚了。大午的談判團隊其他人也驚了,他們有人附耳到無恙身邊說了幾句話,但無恙說出去的話,一句也沒有改。此時的無恙,舉重若輕,頗有帝王風範,令馮流英好感大增。而區慈的談判使節,也有些不敢相信,對於無恙提出的要求,都非常樂意地答應了,同時表達出了侵略者應有的歉意。
談判結束後,區慈軍隊在大午軍的禮貌性監視下,陸續登船,有序撤退。而大午軍則就地安營紮寨,升起了煙火做飯。
本以為戰敗的軍隊應該是垂頭喪氣的樣子,但馮流英清楚地看到,許多人臉上洋溢著如釋重負的笑容。看起來,對於大多數人並沒有對統治者一時興起買單的想法,大家的願望,恐怕單純的是想活著。
馮流英看著遠去的區慈軍人,又環顧了一下四周大午的士兵們。心中對無恙生出一份感激。是他的一句話,讓兩國士兵免於交戰死亡的命運。同時,馮流英感受到了自己與師父的差距。師父早就看出了此人的不凡,把大午的命運交給了他。
如果單靠邱辭和無極宗的實力,確實也能做到一統大午。但是,選什麽樣的人,會給大午帶來什麽樣的結果,這卻可能大不相同。
在這次區慈入侵大午的事件中,無恙的實力和人格氣度,證明了他無愧於無極宗的信賴和大午軍民的擁護,令馮流英真心折服。原本馮流英對於邱辭安排他協助這樣一個凡人,心中是有些不以為然。此時的他覺得,無恙這個人真心值得自己守護。因為,就這個人,很可能真的是大午的希望,同時也是區慈和大午和平的希望。
“無恙,你今後如何打算?”
“仙長,此地乃我國與貴國交界之處,曆來紛爭不斷。東部軍蓬特棄置國家利益於不顧,我可不能不為生民著想。我打算以舒裏城恆午城南邊一線為陣,內壓叛亂,外禦欺辱。但,我也向
(本章未完,請翻頁)
您保證,不主動侵犯貴國寸土,和平解決爭議地區領土問題。”
馮流英點了點頭,胸中有一股堅定,道:“好,有你這句話,就夠了!”
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裏,大午國和區慈國的政局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曆史飛躍式向前邁進。
首先是大午國,無恙的軍隊除了大部分駐紮在恆川河平原地區,其餘的占領了原本屬於東部邊防軍蓬特大帥的勢力範圍。大午國內都知道區慈入侵的事情,紛紛譴責蓬特,而對於守住了大午領土完整的無恙和秦正長萬軍等人,大家都視之為英雄,各地紛紛擁護。尤其是東部的居民,紛紛加入無恙和幾位萬軍的聯軍之中。原本幾位萬軍出兵東部是預計有很大傷亡的,結果隻在攻打蓬特東部留守部隊的時候,出了點小意外,死了幾個兄弟。軍隊幾乎是以威懾力,就取得了控製權。而且,占領東部之後,無恙的軍隊還得到了大多數大午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又增加了許多兵力,逐漸在大午的內戰中處於了有利地位。
區慈在入侵大午失敗後,朝局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是先頭部隊主帥和副帥因為私鬥而死,讓整個區慈軍隊的威信顏麵掃地;後有區慈發動大規模的討伐軍,沒有達成任何目標,反而落得一個侵略戰敗的臭名。
區慈王得知軍隊戰敗的消息後,一下蒼老了十歲,悔不當初,終於臥床不起,最終鬱鬱而終。臨死前,他幡然醒悟,下令釋放了他的弟弟和反對派,並將皇位傳給了他的弟弟。而原本的區慈王爺,則順禮成章地登基成為新的區慈王。
新王登基,朝局也發生了變化。原本支持出兵的人,有人繼續得到了新王的信重,比如戍西侯,他的氣運就是沒有說的好,既沒有追究戰敗的責任,也沒有剝奪爵位,一切如常,隻不過,新王給了一道命令:不得與大午交惡。原本跟隨著王爺的一幹人等,比如莫幹大將,盧革參謀、肖競、肖端等,不僅自己得到了重用,連他們的家人朋友也得到了器重,一時風光無限。
當然也有壞下場的,比如梅公贇國舅一家。他家兩子一年內先後而死,成了無後之人。連他依仗的先王生前最寵幸的妹妹梅貴妃,先王去世之時,也被指定賜死殉葬。梅家一夜之間大勢皆去,落井下石,揭發檢舉的人不勝枚舉。梅國舅一家及其主要門生被一網打盡,悉數多年惡行,被遊街斬首示眾。
區慈入侵事件三年後,經曆了消滅蓬特,鎮壓秦正長萬軍長叛變等一係列事件,無恙逐漸完成了大午的統一,登基成為大午新的國君。馮流英因為多次救護國君有功,且在關鍵時刻成為帝國強大的威懾後盾,被奉為國師,無極宗則被尊為大午國宗。
無恙登基後的第一時間,就獲得了八澤國和區慈國國君的祝賀。兩國都表示願意與新的大午帝國建立新的國家關係,並協商解決爭議問題。兩國大使在見了大午新王之後,都對大午王的年輕和英明睿智所震撼,將大午王的問候傳達給了兩國高層。
不久之後,大午王與區慈王達成了關於恆川平原領土爭議的協議,並簽署了著名的平等條約《恆午索拉條約》。在條約中,大午和區慈明確了兩國關於恆川平原的領土劃分。通過對恆川河三角洲眾多島嶼及土地與各自無爭議領土的距離遠近,確定了島嶼的歸屬問題。雙方各有讓步,最終達成了共識。各自繪製了新的國家地圖,並在兩國之間進行宣傳普及。
《恆午索拉條約》簽訂的時間,正好是在春節前夕,得到協議簽訂的消息這一段時間,兩國居民普天同慶,日日歌舞,遊街竄市,在恆川河兩岸競相釋放煙花爆竹,喜迎和平到來,喜慶歡唿持續了半月之久後才逐漸平息。
大午帝國成立半年後,星迴大陸三國的人民沐浴在和平的陽光之下。三國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貿易往來增多,紛爭基本消除,民力逐漸恢複,一片盛世將臨的景象。
大午和區慈人民過上了難得的新生活,這本來該是一件值得值得所有人歡喜的事情。但大多數仙宗之人卻高興不起來。隨著魔宗的覆滅,大午無極宗的強勢崛起,三國仙宗內部的矛盾逐漸凸顯,一場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隱隱有就要爆發的跡象。
(本章完)
7017k